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49783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土壤中有沙、黏土、空气、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是植物的(家)。

2、保护土壤的方法:(1)多施用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袋。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种子发芽需要具备的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6、植物的根都是向下长的,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7、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说明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8、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弹簧能使圆珠笔芯很方便伸缩的原因:因为弹簧具有弹性。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4、笔杆上的橡胶套的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脱落。

5、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6、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

(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等;减小摩擦力:车轴上机油、锁孔上油、船体涂光滑剂等)7、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牛皮纸或硬板纸)要结实一些。

9、不同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自然规律的基本途径。

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等。

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水质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改变环境。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

2. 植物的生长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必要的养分和光照。

3. 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如扦插、压条等)。

四、动物的分类与习性1. 动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的习性:包括食性、活动时间、繁殖方式等。

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家畜、宠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动物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物质的状态变化1.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状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状态变化的特点:吸收或释放热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

六、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3. 运动的描述:速度、方向、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2. 滑轮系统: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组合使用可以更省力。

3. 斜面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通过增加作用距离,可以减少克服重力所需的力。

八、电与磁1. 静电现象: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一、内容概括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四年级下册科学的全册知识点吧!这份《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内容吧!首先我们学习的是关于植物的知识,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和开花结果。

我们还探讨了植物是如何利用阳光、水和空气进行光合作用的,明白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知识,我们探索了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了解了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我们还探讨了动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知道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学习了关于物质的知识,我们了解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探索了物质的变化过程。

我们还探讨了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还学习了关于力的知识,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力,以及力的作用方式和方向。

我们还学习了牛顿的运动定律,知道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解释了许多生活中的现象,让我们更加好奇和探索世界。

1. 介绍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科学的陪伴。

那么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探索世界的大门。

为什么要学科学呢?学好科学对我们来说意义可大了!首先科学课程让我们了解身边的世界,从天气变化到植物生长,从动物行为到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科学都能给我们答案。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水为什么是透明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科学的原理。

其次科学课程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事物、提出疑问、动手实验,通过亲自实践来验证答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更让我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独立思考。

科学课程激发我们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有无数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科学课就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那扇探索的大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3、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8、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

(2)、减少白色污染。

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一、填空题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10、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二、判断题1、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5、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8、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三、问答题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5、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用牛皮纸或硬板纸)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7、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1.回收废纸及旧书;2.利用废纸来练字或做其他事情;3.用纸时要注意节约)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通过科学学习,孩子们可以开拓视野,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是《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一、物体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变化a. 物体的变大、变小和变形: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可以经历伸长、缩短、膨胀等变化。

b. 物体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孩子们会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例如:酸碱溶液的颜色、挤压香蕉等。

2. 物体的性质a. 物体的硬度: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物体,感受它们的硬度。

b. 物体的光滑度: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例如:纸张、砂纸等。

c. 物体的重量:孩子们会通过称重来感受物体的重量。

d. 物体的发光性:孩子们会学习到一些物体会发光,例如:太阳、火焰等。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发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弹奏乐器、响铃等。

b. 声音源的分类: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源可以分为人声和非人声。

2. 声音的传播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需要通过物质传播,例如:空气、水等。

b. 声音传播的速度:孩子们会了解到声音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改变。

三、光的传播与视觉的作用1. 光的直线传播孩子们会学习到光在真空和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了解到光在遇到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与颜色a. 光的颜色:孩子们会了解到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b. 物体的颜色: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它们能吸收或反射光的不同颜色,例如:草是绿色的因为它吸收不了绿光,其他颜色的光被草反射出来。

3. 视觉的原理a. 视觉的作用:孩子们会学习到人们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反射到眼睛上的结果。

b. 人眼的构造:孩子们会了解到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四、动物的特征和生活1. 动物的共同特征a. 呼吸:孩子们会了解到动物通过呼吸获取氧气。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49783复习课程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49783复习课程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土壤中有沙、黏土、空气、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是植物的(家)。

2、保护土壤的方法:(1)多施用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袋。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种子发芽需要具备的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6、植物的根都是向下长的,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7、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说明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8、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弹簧能使圆珠笔芯很方便伸缩的原因:因为弹簧具有弹性。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4、笔杆上的橡胶套的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脱落。

5、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6、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

(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等;减小摩擦力:车轴上机油、锁孔上油、船体涂光滑剂等)7、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牛皮纸或硬板纸)要结实一些。

9、不同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物质的分类
-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 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
2.物质的性质
- 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物质的外观性质
- 可燃性、可溶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 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
1.机械
- 机械的功能和作用
- 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能量
-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能源与环境保护
- 常见的能源形式及其利用方式
- 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水的变化与运动
1.水的变化
- 水的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 蒸发、凝结、沉淀等水的变化现象
2.水的运动
- 水的流动和水流的特点
- 水的运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第四章:空气与天气
1.空气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空气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2.天气
- 天气的变化和气象观测
- 不同的气象现象和天气预报的意义第五章: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1.动物的生存环境
- 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性
- 动物的适应和保护
2.植物的生存环境
- 植物的生长需求和适应方式
-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期末复要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和掌握科学知识。

祝你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土壤中有沙、黏土、空气、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是植物的(家)。

2、保护土壤的方法:(1)多施用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袋。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种子发芽需要具备的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6、植物的根都是向下长的,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7、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说明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8、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弹簧能使圆珠笔芯很方便伸缩的原因:因为弹簧具有弹性。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4、笔杆上的橡胶套的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脱落。

5、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6、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

(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等;减小摩擦力:车轴上机油、锁孔上油、船体涂光滑剂等)7、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牛皮纸或硬板纸)要结实一些。

9、不同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10、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1)回收废纸及旧书;(2)利用废纸来练字或做其他的事情;(3)注意节约用纸。

11、造再生纸的方法和步骤:(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2.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在均匀的纸浆;3.纸浆一定要在过滤网(或纱布)上到均匀;4.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再取出造好的纸。

)12、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1、墨汁已干2、笔芯圆珠脱落3、纸上有油很光滑4、笔头上的圆珠被墨汁塞住了)13、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12-17)1、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

利用杠杆尺原理的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等)。

2、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远近、挂钩码的多少等)。

具体方法:(1)调节两边钩码的个数;(2)调节两边钩码离杠杆支点的距离。

3、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杠杆的平衡会被破坏)4、杠杆有哪些作用:可以省力;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可以省距离(费力杠杆)。

5、利用杠杆尺原理的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等)6、证明空瓶子子里有空气的方法:将空瓶子倒扣到水里,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

7、怎样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将空瓶子倒扣到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8、空气有什么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9、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因为篮球里充满了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10、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下沉和上浮?(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下沉。

)11、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将马铃薯中间掏空;将马铃薯绑在气袋子上;将马铃薯搁在易上浮的物体)12、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潜水艇里进水的多少,决定了它的沉浮。

(进水越多,艇就会下沉,进水越少,艇就会上浮)。

结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排开水的重量有关。

如果排开的水量比物体的重量大,物体就会上浮;反之,物体就会下沉。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18-23)1、当物体(振动)时,我们就听到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停止。

由此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4、声音有(高)有(底),当物体振动(越快)时,发出的声音(越高),当物体振动(越慢)时,发出的声音(越底)。

5、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属于(噪音)。

6、光线沿(直线)传播的。

7、不同(颜色)的光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色光。

8、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是利用镜子能(反射光)的性质制成的。

9、在太阳光下面晃动镜子,反射光会(移动),将几面镜子的反射光叠在一起,反射光会变(得更亮)。

10、彩虹一般出现在(雨过天晴的)时候,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

11、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1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在雨后,空中飘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阳光通过它们时,先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彩虹”。

13、减弱噪声你有那些方法?(1)禁止汽车鸣笛;(2)禁止放鞭炮;(3)在一些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4)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用隔音墙。

14、将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在镜子的不同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反射传播路线。

15、将一只能连续响铃的小闹钟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出声时,能(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再将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不能(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这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你有哪些发现?纸的颜色纸屏上的颜色白色白色红色红色黄色黄色紫色紫色黑色没有颜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纸能反射本身颜色的光;(3)黑色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关,不能反光。

17、想一想,彩虹在空中存留的时间不会很长,这是为什么?答:因为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天晴的天空,它的形成需要阳光和水雾,但在雨后天空中的水雾会很快被太阳晒干,所以彩虹在空中存留的时间不会很长。

18、太阳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那么手电筒光、蜡烛的光也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吗?请你根据平时的实验和观察,把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手电筒光和蜡烛的光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9、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10、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11、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12、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13、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14、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15、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16、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17、玩跷跷板小个子跷不起大个子(×)18、跷跷板和杠杆尺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19、空气是无处不在的(√)20、篮球能弹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弹性的原理(√)21、降落伞下降的慢是利用了空气的浮力(×)22、空气的阻力使降落伞下降的慢(√)23、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越慢(×)24、悬挂的重物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25、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26、靠空气的多少来控制“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27、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小的物体在水中上浮(×)28、比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29、不同的声音会给人的情绪带来变化。

(√)30、一切物体都能振动发声,也都能传声。

(√)31、光的发射只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才能发生。

(×)32、利用镜子可以看到身后的人。

(√)3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制成的。

(√)34、手电筒的光、蜡烛的光不是七色光。

(×)35、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砂土。

(×)36、弹簧可以拉长,也可压短,但弹力是有限度的。

(√)37、废弃塑料不会影响土壤。

(×)38、物体的弹性永远不会失去。

(×)39、各种不同的纸都有纤维。

(√)40、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

(×)4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2、潜水艇内没有水,它就会往上浮。

(√)43、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44、彩虹的形成与太阳光无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