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沸腾实验和晶体熔化实验复习

合集下载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解析版)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解析版)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1.晶体熔化(1)晶体:冰、钻石、食盐、糖、海波、许多矿石和所有金属等;(2)非晶体:玻璃、松香、蜂蜡、沥青、塑料、橡胶等。

(2)晶体的熔化特点: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时是固液共存态;②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3)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常考问题:2.水沸腾规律(1)一切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它们都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即都属于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一、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二、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来实现。

要减少液体的蒸发,就采取相反的措施。

(4)水沸腾规律实验常考问题3.重要知识点1.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

2.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

3.液化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不可将"压缩体积"简称为"加压")。

4.理解“白气”和“白雾”: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小水珠)。

2020广东名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板快1 课时7 探究水的沸腾和固体熔化

2020广东名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板快1  课时7  探究水的沸腾和固体熔化
cc 、 b 和 dd (填“a”“b”“c”或“d”) 。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3)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9988℃℃ ,没有达到 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低低于于标标准准大大气气压压 。
(4)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5.(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 验装置
时间 t/min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4466 ℃。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BC 段(选填“AB”或“BC”)其 熔点为 448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小小于于 (选填
12.(2019•永州)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 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
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像是( D )
13.(2019•无锡一模)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 分别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
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沸腾沸时腾吸时热吸温热度温不度变不变 。(写出一条即可)
知识归纳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关注实验器材的配置与安装、 水的温度变化、水中的气泡和水沸腾的条件等。
易错点拔 烧杯上加上盖子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盖子上 要开有小孔,是为了不让气压影响水的沸点。
用用水水浴浴法法加加热热 (写出一条即可)。

九年级(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试题

九年级(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试题

中考专题复习——热学要点透析:(一)物态变化1. 熔化和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熔化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液体要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二是要继续放热。

2. 汽化和液化(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一切气体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但压缩体积的方法不能使一切气体液化。

3. 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例1]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要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为什么?解析:解题中要注意回答吸热的原因和吸热更多的原因,还要回答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对吸热的影响。

答案:夏天从水中上岸后,身体表面的水蒸发,要从人身体吸收热量感到冷,如果有风会加快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从身体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会冷得打颤。

[例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二)温度及温度的测量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

℃~50℃。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广州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B、正常人的体温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D、在地面上,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例4]如图是常用的一种,它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的温度是℃。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2)使用方法:【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固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态2.晶体和非晶体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3. 备考重点: 温度和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突破考点,典例呈现★备考指导★知识梳理★考纲要求: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环境温度.(认识) 2. 温度测量.(操作) 3. 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 4. 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探究)5. 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理解)6. 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理解)7. 节约用水.(认识)方法点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

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方法点拨: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实验题1.如图甲为“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烧杯上盖纸板,能够______从而缩短了实验时间。

(3)小明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加热至水沸腾。

图乙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

(选填序号)(4)某次实验加热10min后水开始沸腾。

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图像,请据此写出水在沸腾后的温度特点______。

2.小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和水。

硫酸铜溶液和水的分界面明显,管内液体温度与室温均为25℃。

把两试管分别浸入甲、乙两个大烧杯中,如图1所示,甲烧杯放在恒温壶上,使水温保持为90℃,乙烧杯内装有冰水混合物。

(1)甲烧杯中试管内的液体在达到90℃之前的过程中,内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乙烧杯中温度计的示数一直保持不变,冰块的体积持续减少,这是______的熔化过程(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经过10分钟后,小听记录了甲、乙两烧杯中试管内液体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浸在甲烧杯中的是______试管(选填“A”或“B”);(4)再经过10分钟,小听发现A试管内的两种液体分界面还是没有明显变化,她认为试管内的液体分子没有做热运动,你认为她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3.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叫水浴法,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晶体的温度上升较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_C︒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熔化(2)小明从温度为40C︒;在第11min时物质处于图像,则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C_________态;(3)小红同学在做同一实验时发现,在物质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物质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_,她要验证该物质熔化过程需要持续吸热,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核心考点解析 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核心考点解析 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

核心考点解析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B点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

(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4.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2021届新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晶体熔化 水的沸腾

2021届新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晶体熔化  水的沸腾

④实验中,撤去酒精灯,观察到水没有立刻停止沸腾,这是因为 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水可以继续吸热

(1)水在沸腾过程中内能 增大 ,加热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由图像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低于”或“高于”)1 个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 液化 形
(4)晶体熔化前后,曲线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3.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 (2)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②温度计与固体充分接触,温度测量更准确); (3)烧杯中水量不宜过多的原因(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即可,避免加热时间过长); (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求(试管中所装物质要 浸没 在水中,且不能接触烧杯底部和烧杯壁). 4.实验结论 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 吸收 热量,但温 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 热量 ,温度 不断升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 7 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99 ℃,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9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C (选填“C”或“D”)图;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实验拓展 (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使加热物体 受热均匀,缓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逐渐 增大 ); (4)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给烧杯加热,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的原因(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 不变,试管中的水不会继续吸热); (5)烧杯口出现“白气”和烧杯壁出现小水珠的原因(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

专题03 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03 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03 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特点的实验题抓住考点学探究晶体熔化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1.安装装置时,应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

2.石棉网的作用:时烧杯受热均匀。

3.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4.实验选取小颗粒目的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容易受热均匀。

5.采用水浴法的优点:(1)使物体受热均匀;(2)是物体受热缓慢,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6.试管放置要求:(1)试管中所装物体完全浸没水中;(2)试管不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

7.烧杯口处出现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预冷形成的小水珠。

8.融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9.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

根据考点考【例题1】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自下而上;(2)B;(3)98;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1)实验器材的安装遵循由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确定点燃酒精灯的高度,再把铁圈固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然后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故B正确;(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是98℃。

(4)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盖住烧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将质量为100g、初温为69℃的水倒入烧瓶,加热到89℃.若不计热量损失,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填“A”“B”“C”或“D”)
(4)另一组同学用加盖的烧瓶做水沸腾实验,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同学们讨论后终于明白,盖在烧杯上的纸盖的作用是,纸盖上有一个小孔是为了,(5)水沸腾前少量气泡上升时变,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时变,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下图中图是水沸腾时的图像。

(6)大量实验表明水沸腾的特点是,水沸腾的条件是,为了缩短水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某次实验中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原因是。

(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
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
沸腾。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
观察物质的状态。

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和。

(2)根据图乙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0C;实验时采取水浴法加热是为了,试管内的冰应选用(填“大”或“小”)颗粒。

(3)乙图中BC段物质处于,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图乙中冰熔化的时间是 min;
(4)图乙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4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5)某小组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

(6)该物质第15min的内能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0min的内能。

(7)分析图乙可知,物质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8)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温度一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9)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