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专题十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空坐标■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
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直接原因)(6)主要条件:①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
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原因: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厂,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⑵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
市场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⑶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⑷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形成过程:①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贸易,扩展到大西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地区间的联系加强。
此处所指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并不是说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②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扩展时期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作者:刘波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5年第06期【知识梳理】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历程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萌芽时期。
此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扩展到大西洋。
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加强,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地区间的联系加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展时期。
此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后工业革命又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世界市场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明。
第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此间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影响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品交换数量和种类增加,贸易往来范围与领域扩大,这必然会使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推动。
其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前提。
商品交换的全球化,打破了各国经济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把落后民族卷入资本主义文明,使其卷进商品流通的漩涡,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因此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5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4课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4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社会根源:一股拜金主义热潮在欧洲迅速兴起。
③诱导因素:《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④直接原因:13世纪末到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2)条件①客观条件:罗盘的使用、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专制君主都积极资助海外探险活动。
2.经过它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它开辟了通往亚洲、美洲的新航路,实现了环球航行。
它使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比如美洲。
知识点二新航路开辟的后果和影响1.后果继葡、西两国之后,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也纷纷组织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从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这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2.影响(1)对世界①把分散孤立的世界各个地区连为一体,使商品交易的范围空前扩大。
②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①西欧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意味着欧洲的崛起。
②商业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经济结构,开始在欧洲发展起来。
④欧洲殖民者疯狂地展开殖民掠夺。
⑤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商品生产和贸易的资产阶级实力不断上升,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日益下降。
这样,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大加速了。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虽从海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但两国并未将财富转化为资本,而是将之用来购买荷兰和英国等国的奢侈品。
最终西、葡两国很快衰落下来,荷兰和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价格革命”的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北亚和北美的皮毛等,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布匹、香料的交易量也大增。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解读] 注意“贸易范围”“新的商品”等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浮现。
对亚非拉:西欧开始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去了灾难;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
三、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②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资金
③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④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原料
⑤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经验积累
18世纪60年代以后
①纺织技术的革新:飞梭、珍妮机等
②动力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能源结构:煤
④交通工具:轮船、火车
⑤新兴部门:煤炭开采业、机器创造业
2、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没有对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作用,也未能触及封建制度;欧洲开辟新航路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郑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随着明朝经济的衰落,朝贡贸易难以为继,中国航海逐渐衰落;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航海获得越来越兴旺。
c.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泛博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
分完毕,世界殖地体系最终形成。
②不同点: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发明来自科学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和技术、工业生产密切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一)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商业危机。
④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三)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①导致“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导致“价格革命”:金银价格下降,削弱封建主势力。
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2.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对其他地区:增加了其他地区的贸易机会。
(中、印)二、殖民扩张(17~18世纪)(一)早期殖民扩张-葡:①占据点②控制商路-西:①掠夺金银②种族灭绝③贩卖黑奴(二)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②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表现①成立殖民机构: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三)英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地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
②政治: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③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④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殖民战争①英西战争: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进步
以英国为 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 中心: 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练一练:
1、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手段有:D
①奴隶贸易 ②资本输出 ③ 侵略战争 ④商品输出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初
C、
C19世纪中期
D、
19世纪末
3、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亚洲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传统手工业被摧毁
B、大量的手工业者失业C
C、国家经济成为列强的附庸 D、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 B、社会分工的扩大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构成:
1、资本主义内部市场发展:
A、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荷兰、英国、法国,工 业革命后的俄国、美国、德国、意大 利、日本
B、资本主义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
如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 界性的经济危机
2、亚非拉殖民市场发展
19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
美
参加对亚洲、拉美等地的侵略
工业革命
俄美德意日
西 方
国国意大本
列
1861 内 志 利 明
强
年战统统治
改
一一维
全 球 扩
革
新
张
资本主义内部市场形成 亚非拉殖民市场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典例展示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 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更是 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 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 以下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 B.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C.欧洲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D.中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 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 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2)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3)思想: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先后出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 展。
【答案】A
2.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 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 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3.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 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 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 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 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能
②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提升
③科学发展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等。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 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方式:殖民战争、
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2.影响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1)对世界: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1.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1)背景
随堂
演练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②条件: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和贸易提
供了资本;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工场手
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3)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4)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3.影响
(1)欧洲:引发主要商路、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的商业革命;西欧开始崛起;引发金银价格下降,物价暴涨的价格
革命,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面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别,是由于航海的动力不同。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抢夺海外殖民地的史实。
(2)英国野蛮抢夺海外殖民地的史实。
(3)荷兰、英国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异同点、实质。
夯基础 随堂
从史观角度评价殖民扩张
演练
练典题
对待殖民扩张,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站在文明史观的
素能
提 升 角度上看待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殖民扩张虽然给当地
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殖民扩张推
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并且推动被
侵略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2)成就:纺织技术的革新:“珍妮机”;动力机器:蒸汽机;交通 运输工具的革新:轮船、火车。
(3)影响
①生产力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世界工厂”。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③工场手工业发展为机器大工业,工厂制度产生,开启了工业时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三、两次工业革命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练典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成就和影响。
素能
提升
(2)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特点和意义。
(3)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主要成就和影响。
(4)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新航路的开辟比郑和下西洋要晚近半个世纪。新航路开辟是欧洲
练典题 素能
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掠夺金银,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重大
提升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积累的产物,其目的是炫
耀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产生多大正
练典题
素能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发
提升
展提供了资本。
(3)对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造成这些地区的落后; 但也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 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4)精神动力:基督教传教,进行圣战。
(5)政权支持:西班牙、葡萄牙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6)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罗盘针,地圆学说。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2.经过
题源
探秘
(1)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2)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世界市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1.背景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资本主义
练典题 素能
萌芽。
提升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传引起寻金热。
(3)商业危机:意大利人从事转手贸易,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 商路。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2)亚非拉:欧洲殖民者开拓殖民地,大肆掠夺金银财富造成殖民
演练
练典题 地贫穷、落后;客观上打破亚非拉封闭落后和闭关自守状态,冲击并
素能
提 升 摧毁了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和思想观念。
(3)世界:开始由孤立走向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 开始出现。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第十一讲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经济文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背景(原因)、条件、经过。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
练典题
素能 提升
方香料贸易。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
上马车夫”;l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演练
练典题 代。
素能
提升
④社会结构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
⑤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⑥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菜 单 隐藏
高考专题复习 · 历史
抓主干 核心 自查
悟考向 题源 探秘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夯基础
随堂 演练
①前提:欧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
练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