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练习题
第13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十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核心是_____A 客户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B 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支持C 建立客户中心D 客户关系管理的组织结构2.客户关系管理强调_____是关键A 客户服务B 客户的价值C 客户关系D 客户为中心3.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_____A 判断客户的价值B 判断利润的来源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4.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_____A 客户关系管理的软件支持B 客户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C 客户中心D 组织结构5.公司改善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是_____A 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B 客户的回头率C 客户的评价和反馈D 客户的购买量判断题6.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_____A 把握客户的消费动态B 针对客户的个性化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极大化客户的价值C 做好客户服务工作D 尽可能多的收集客户信息7.以下对CRM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_A CRM是一套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B CRM将企业的经验、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套管理和决策方法C CRM把收集起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分析和整理(数据挖掘),获得对企业决策和支持有用的结果D CRM系统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企业内部生产制造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8.CRM 是提升客户价值,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_____A 基础B 要求C 支撑D 关键9.CRM系统实施战略方案不包括_____A 分阶段实施B 革命性实施C 滚动实施D 渐进式实施10.CRM实施的难点问题_____A 初期的投入高,投资回报不确定B 软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选择C CRM应用的层次与各层次任务的难题?D 实施CRM要承担风险和改变传统的习惯11.影响企业CRM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包括以下哪点_____A 业务流程的重组B 高层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C 软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选择D 确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实施目标12.CRM系统实施方法的主要步骤不包括_____A 明确问题与环境B 建立实施组织与结构C 鉴定系统及其组成部分D 建立模型描述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13.CRM实施的方法论不包括_____A 企业观念的转变B 拟定CRM战略目标C 确定阶段目标和实施路线D 设计CRM架构14.一下哪项是CRM系统实施的一般过程的准备阶段_____A 建立项目实施队伍并进行实施前的评估B 描绘业务蓝图C 确立项目范围并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D 明确问题与环境15.进行CRM系统的原型测试不包括_____A CRM基础数据的准备B 原型测试的准备C 测试CRM系统与企业正在使用的软件系统间的集成性?D 进行原型测试16.项目是一种_____的工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明确的目标和可利用资源的约束下,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完成A 一次性B 多次性C 重复性D 周期性17.CRM项目管理的核心就在于:CRM项目团队在范围、_____和成本三个维度进行权衡的基础上,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A 结构B 时间C 利润D 质量18.CRM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_____A 个性素质B 沟通能力C 决策能力D 技术技能19.CRM项目管理中几个重要的阶段不包括_____A 项目可行性研究B CRM项目启动C 项目计划阶段D 人员培训阶段20.为一名项目经理,进行风险管理不包括哪项_____A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B 风险识别C 风险实施环境分析D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二、填空题:1.利用各种网络争取获得最大的竞争性收益,建立和维护良好的_____关系是焦点,抓好这个问题就能够使商家和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单项选择题1、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仍然是时代主题。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C.合作与共赢 D.合作与发展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22、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对峙C.多极化走向终结 D.走向多极化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2-2833、经济全球化有其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属于负面影响的是()。
A.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B.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C.促进知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D.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3-2844、每个国家和民族不分强弱与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得到尊重和承认。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化C.文化多元化 D.世界多极化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p.2845、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A.独立自主 B.相互尊重C.和平发展 D.反对霸权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56、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放在第一位。
A.世界各国利益 B.国家经济利益C.国家主权和安全 D.解决国际争端答案:C;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67、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68、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B.遏制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C.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79、我国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是()。
第十三章费用习题

第十三章费用单项选择题1、企业发生的违约金支出应计入()。
A.管理费用B.营业外支出C.财务费用D.其他业务支出2、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A.管理费用B.营业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其他业务支出3、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材料采购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B.自然灾害造成的库存材料损失C.经批准结转的材料盘盈收益D.固定资产盘亏损失4、将生产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是按()分类的标志。
A.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B.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C.生产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D.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5、下列费用中不能列入制造费用核算的是()。
A.工人工资B.职工福利费C.停工损失D.工会经费6、下列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的是()。
A.季节性停工损失B.汇兑损失C.职工医疗费D.退休人员工资7、企业为扩大销售市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计入()。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营业费用 D.其他业务支出8、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确认的一般原则有()。
A.及时性原则 B.明晰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9、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应计入()A.管理费用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10、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11、下列费用中()不属于财务费用的范围。
A.利息净支出B.汇兑净损失C.银行手续费D.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筹资费用12、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管理生产而发生的人员工资应列入()A、直接人工费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13、印花税应列入()A.财务费用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生产成本14、下列费用中()属于管理费用。
A.非常损失B.赔偿金C.业务招待费D.捐赠支出15下列费用中()不属于销售费用。
A.商品运费B.包装费C.利息支出D.营业员工资多项选择题1、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销售费用的是()A.销售产品发生的运费B.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运费C.车船使用税D.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2、销售费用包括()A.广告费B.展览费C.工人工资D.业务招待费3、在管理费用账户中核算的税金有()A.房产税B.资源税C.车船使用税D.印花税4、管理费用的核算内容有()A.坏账损失B.广告费C.利息支出D.业务招待费5、能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有()A.技术开发费B.土地使用费C.金融机构手续费D.展览费6、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核算内容有()A.商品损耗B.赔偿金C.捐赠D违约金7、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为()A.管理费用B.外购材料C.工资D.职工福利费8、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除产品(商品)销售以外的()业务过程所发生的要素费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与这个三角形一边平行,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AB=AC,∠ABC=70°,顶点B在直线DE上,且DE∥AC,则∠CBE等于()A. 40°B. 50°C. 70°D. 80°3.若A(2a﹣b,a+b)关于y轴对称点是A1(3,﹣3),则P(a,b)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是()A.(﹣2,﹣1)B.(2,﹣1)C.(﹣2,1)D.(2,1)4.如图,在△ABC中,AB=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BCD的周长为()A. 13B. 15C. 18D. 215.如图,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当PA=CQ 时,连接PQ交AC于点D,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PD=DQB.DE=ACC.AE=CQD.PQ⊥AB6.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b)2++|c2﹣64|=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A.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7.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 2,3,4B. 5,5,10C. 2,2,1D. 1,2,38.要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则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中的()A.∠A=50°,∠B=60°B.∠A=50°,∠B=100°C.∠A+∠B=90°D.∠A+∠B=90°二、填空题(9.如图,等边△ABC周长是12,AD是∠BAC的平分线,则BD=.10.如图的4×4的正方形网格中,有A、B、C、D四点,直线a上求一点P,使PA+PB最短,则点P应选点(C或D).1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AE=2,则CD的长为.12.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C′的度数为.13.如图,在△ABC中,D为AB上的一点,且DE垂直平分AC,∠B=115°,且∠ACD:∠BCD=5:3,则∠ACB=__________度.14.如图,在△ABC中,AB=AC,BC=8,AD平分∠BAC,则BD=____________.1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D=度.16.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ABC,沿BC向右平移3cm,得到△DEF,DE交AC于M,则△MEC是三角形,DM=cm.三、解答题1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得CE=CD.求证:BD=DE.18.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和点M.(1)在给出图上画出一个格点△MB1C1,并使它与△ABC全等且A与M是对应点;(2)画出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D.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3),B(3,1),C(-2,-2).(1)请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B′C′(A,B,C的对称点分别是A′,B′,C′),并直接写出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0.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是轴对称图形,点B,E是一对对称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1.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可依据题意线作出简单的图形,结合图形可得∠B=∠A,进而可得其为等腰三角形.解:如图,DC平分∠ACE,且AB∥CD,∴∠ACD=∠DCE,∠A=∠ACD,∠B=∠DCE∴∠B=∠A,∴△ABC为等腰三角形.故选B2.【答案】C【解析】由已知AB=AC,∠ABC=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的度数,再利用DE∥AC,可得∠CBE=70°,答案可得.解:∵AB=AC(已知),∴∠C=∠ABC=70°(等边对等角),又∵DE∥AC(已知),∴∠CBE=∠C=7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C.3.【答案】C【解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P点坐标,根据关于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由A(2a﹣b,a+b)关于y轴对称点是A1(3,﹣3),得2a-b=-3,a+b=-3,所以a=-2,b=-1,∴P(﹣2,﹣1).P(a,b)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是(﹣2,1),故选:C.4.【答案】A【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BD,进而得出△BCD的周长为:CD+BD+BC=AC+BC求出即可.解:∵AB=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D=BD,∴△BCD的周长为:CD+BD+BC=AC+BC=8+5=13.故选A.5.【答案】D【解析】过P作PF∥CQ交AC于F,∴∠FPD=∠Q,∵△ABC是等边三角形,∴∠A=∠ACB=60°,∴∠A=∠AFP=60°,∴AP=PF,∵PA=CQ,∴PF=CQ,在△PFD与△DCQ中,∠FPD=∠Q,∠FDE=∠CDQ,PF=CQ∴△PFD≌△QCD,∴PD=DQ,DF=CE,∴A选项正确,∵AE=EF,∴DE=AC,∴B选项正确,∵PE⊥AC,∠A=60°,∴AE=AP=CQ,∴C选项正确,故选D.6.【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绝对值,平方数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c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其形状是直角三角形.解:由(a﹣b)2++|c2﹣64|=0得:a﹣b=0,b﹣8=0,c2﹣64=0,又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8,b=8,c=8,所以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故选:B.7.【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以下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断.解:A.∵2≠3≠4,∴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5+5=10,∴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1+2>2,∴本组数据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1+2=3,∴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进行判断即可.解:A、若∠A是顶角时,则50°+12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若∠B是顶角时,在50°+50°+16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总之,本组数据不能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若∠A是顶角时,则50°+20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若∠B是顶角时,在100°+10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总之,本组数据不能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当∠A+∠B=90°时,∠C=90°;但∠A=10°,∠B=80°时,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没有那两个相等,所以构不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当∠B是顶角时,则2∠A+∠B=180°,∴∠A+∠B=9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9.【答案】2【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D=CD,并且求得边BC的长度,进而即可求得BD的长.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AC的平分线,∴AB=BC=CA,BD=CD,∵等边△ABC周长是12,∴BC=4,∴BD=2.故答案为2.10.【答案】C【解析】首先求得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即可求得答案.解:如图,点A′是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连接A′B,则A′B与直线a的交点,即为点P,此时PA+PB最短,∵A′B与直线a交于点C,∴点P应选C点.故答案为:C.11.【答案】1或3【解析】当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由EC=ED,利用三线合一得到F为CD的中点,再由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可得出∠BEF=30°,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EB的长求出BF的长,由BF﹣BC求出CF的长,即可得到CD的长;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由EC=ED,利用三线合一得到F为CD的中点,再由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EBF=60°,可得出∠BEF=30°,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EB的长求出BF的长,由BF+BC求出CF的长,即可得到CD的长.解:当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可得∠EFB=90°,∵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BEF=30°,∵BE=AB+AE=1+2=3,∴FB=12EB=32,∴CF=FB﹣BC=12,则CD=2CF=1;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可得∠EFC=90°,∵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EBF=60°,∴∠BEF=30°,∵BE=AE﹣AB=2﹣1=1,∴FB=12BE=12,∴CF=BC+FB=32,则CD=2CF=3,综上,CD的值为1或3.故答案为:1或3.12.【答案】20°【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A′,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A=50°,在△A′B′C′中,∠C′=180°﹣∠A′﹣∠B′=180°﹣50°﹣110°=20°.故答案为:20°.13.【答案】40【解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全等可以得出∠A=∠ACD,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角的比计算.解:∵DE垂直平分AC,∴EA=EC,AD=CD,∠ADE=∠CDE=90°∴Rt△ADE≌Rt△CDE∴∠A=∠ACD又∵∠ACD:∠BCD=5:3,∴∠ACD:∠ACB=5:8∴∠A:∠ACB=5:8又∵∠B=115°∴∠A+∠ACB=65°∴∠ACB=(65×8)÷13=40°.14.【答案】4【解析】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即可求解.解:∵AB=AC,AD平分∠BAC,∴BD=BC=4.故答案是:4.15.【答案】120【解析】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C的度数,进而求出∠ABD的度数即可.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则∠ABD=120°.故答案为:120.16.【答案】等边 3【解析】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解:∵AB∥DE,∴∠MEC=∠B,∠CME=∠A,∵△ABC是等边三角形,∴∠MEC=∠EMC=∠ACB,∴△MEC是等边三角形,沿BC向右平移3cm,∴BE=3cm,EC=2cm,∴DM=DE﹣EM=5﹣2=3cm.17.【答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ABC=∠ACB=60°.∠DBC=30°(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又∵CE=CD,∴∠CDE=∠CED.又∵∠BCD=∠CDE+∠CED,∴∠CDE=∠CED=∠BCD=30°.∴∠DBC=∠DEC.∴DB=DE(等角对等边).【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60°,∠DBC=30°,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求得∠DBC=∠CED,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DB=DE.18.【答案】解:(1)△M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点.【解析】(1)把△ABC向右平移,使点A与点M重合即可;(2)画出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D即可.19.【答案】解:(1)如图:(2)△A′B′C′的面积=5×5-×5×3-=6.5.【解析】(1)分别作出点A,B,C的对称点A′,B′,C′,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根据图形然后直接写出A′,B′,C′的坐标;(2)利用图形的面积的和差关系可计算出△A′B′C′的面积.20.【答案】如图所示,直线AK即为所求的一条对称轴(解答不唯一).【解析】方法不唯一,至少可以有以上两种方法.如左图所示,因为五边形ABCDE是轴对称图形,点B,E是一对对称点,则C,D为一对对称点,故连接BD,CE,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K即为所求.第二幅图,因为五边形ABCDE是轴对称图形,点B,E是一对对称点,故延长BC,延长ED,则两线的交点必然为对称轴上一点,故连接AK即可.21.【答案】解:设三角形的腰AB=AC=x cm若AB+AD=24cm,则:x+x=24∴x=16三角形的周长为24+30=54(cm)所以三边长分别为16cm,16cm,22cm;若AB+AD=30cm,则:x+x=30∴x=20∵三角形的周长为24+30=54(cm)∴三边长分别为20cm,20cm,14cm;因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解析】两种情况讨论:当AB+AD=30 cm,BC+DC=24 cm或AB+AD=24 cm,BC+DC=30 cm,所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和中线的性质可求得,三边长为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
12第十三章晚清的法制变革

练习题 1 、2、3、4 、5 、 6 、7 第一节 清末的预备立宪 第二节 清末修律 第三节 司法体制的变化
练习题 1
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 一项是错误的?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
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 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 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 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 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 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五、《大清民律草案》
宣统元年,修律馆聘请松冈义正为顾问,宣统元年二 月修律馆定《大清民律草案》为五编共36章1569 条。包括: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草案》在内容上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民法理论, 前三编“注重世界普通之法则”“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里”,但后两编以
答案: C
练习题 2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 制度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 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 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既分立又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总体观察,咨议局不失为地方权力机关,督抚是执行机关,
3、设立资政院
1909年8月颁布《资政院章程》,规定资政院 “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是向国会过渡 的权力机关,1910年9月正式成立资政院。 资政院是中央“咨询机关”,一切决议须会同军机大臣 或各部行政大臣具奏,“请旨裁夺”,皇帝可以特旨 谕令的形式令资政院停会乃至解散。议员大部 尽管资政院的权力只是纸上的东西,但还是保持了一定的
第13章 轴对称 几何综合题专题练习题(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 几何综合题专题练习题专题(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综合1.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BD =CE .求证:AD =AE .证明:∵AB =AC , ∴∠B =∠C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 =∠C ,BD =CE ,∴△ABD ≌△ACE (SAS ). ∴AD =AE .2.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CD ,BE 是两腰上的中线,求证:CD =BE .证明:∵CD ,BE 是两腰上的中线, ∴AD =AE .在△ADC 和△AEB 中, ⎩⎪⎨⎪⎧AD =AE ,∠A =∠A ,AC =AB ,∴△ADC ≌△AEB (SAS ). ∴CD =BE .3.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D ,E ,F 分别是AB ,AC 的延长线上的点,且BE =CF .求证:DE =DF .证明:∵AB =AC ,AD ⊥BC , ∴∠DAE =∠DAF . 又∵BE =CF , ∴AB +BE =AC +CF . 即AE =AF .在△ADE 和△ADF 中,⎩⎪⎨⎪⎧AE =AF ,∠EAD =∠FAD ,AD =AD ,∴△ADE ≌△ADF (SAS ). ∴DE =DF .4.已知: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且∠ABO =∠ACO .求证: (1)∠1=∠2; (2)OA ⊥BC .证明:(1)∵AB =AC , ∴∠ABC =∠ACB .∵∠ABO =∠ACO ,∴∠1=∠2. (2)∵∠1=∠2, ∴OB =OC .在△ABO 和△ACO 中,⎩⎪⎨⎪⎧AB =AC ,∠ABO =∠ACO ,OB =OC ,∴△ABO ≌△ACO (SAS ). ∴∠BAO =∠CAO . ∴AO 平分∠BA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OA ⊥BC .5.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F 分别为边BC ,AB ,AC 上的点,且BE =CD ,CF =BD .(1)试说明:△BDE 与△CFD 全等的理由; (2)若∠A =40°,求∠EDF 的度数.解:(1)∵AB =AC ,∴∠B =∠C . 在△BDE 和△CFD 中,⎩⎪⎨⎪⎧BE =CD ,∠B =∠C ,BD =CF ,∴△BDE ≌△CFD (SAS ).(2)∵∠A =40°,∴∠B =∠C =70°. ∵△BDE ≌△CFD , ∴∠BED =∠CDF . ∵∠EDC =∠B +∠BED , ∴∠EDF =∠B =70°.6.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CE ⊥AB ,EF =BE . (1)△AEF 与△CEB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说明AF =2BD 的理由.解:(1)全等. 理由:∵AD ⊥BC , ∴∠B +∠BAD =90°. ∵CE ⊥AB ,∴∠B +∠BCE =90°,∠AEF =∠BEC =90°. ∴∠EAF =∠ECB ,∠AEF =∠BEC . 又∵BE =EF ,∴△AEF ≌△CEB (AAS ).(2)∵△AEF ≌△CEB ,∴AF =BC . ∵AB =AC ,AD ⊥BC , ∴BC =2BD . ∴AF =2CD .7.已知,如图,在△ABC 中,∠B =∠C ,D 是BC 上一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BD =CF ,CD =BE ,G 为EF 的中点,问: (1)△BDE 与△CFD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判断DG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BDE 与△CFD 全等, 理由:∵AB =AC ,∴∠B =∠C . 在△BDE 和△CFD 中, ⎩⎪⎨⎪⎧BE =CD ,∠B =∠C ,BD =CF ,∴△BDE ≌△CFD (SAS ). (2)DG ⊥EF .理由: ∵△BDE ≌△CFD , ∴DE =DF .∵G 是EF 的中点, ∴DG ⊥EF .8.在等腰△OAB 和等腰△OCD 中,OA =OB ,OC =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 (1)如图1,若∠AOB =∠COD =40°: ①AC 与BD 的数量关系为AC =BD ; ②∠AMB 的度数为40°.(2)如图2,若∠AOB =∠COD =90°:①判断AC 与BD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求∠AMB 的度数.解:(2)①AC =BD ,理由如下: ∵∠AOB =∠COD =90°,∴∠AOB +∠AOD =∠COD +∠AOD . ∴∠BOD =∠AOC ,在△BOD 和△AOC 中,⎩⎪⎨⎪⎧OB =OA ,∠BOD =∠AOC ,OD =OC ,∴△BOD ≌△AOC (SAS ). ∴BD =AC .②设OA ,BD 相交于点E .∵△BOD≌△AOC,∴∠OBD=∠OAC.又∵∠AEM=∠BEO,∴∠AMB=∠AOB=90°.专题(2)角的平分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AF=∠ACF.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BAD=∠DAC.∵FE是AD的垂直平分线,∴F A=FD.∴∠F AD=∠FDA.∵∠BAF=∠F AD+∠BAD,∠ACF=∠FDA+∠DAC,∴∠BAF=∠ACF.2.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2AC,AD为∠BAC的平分线.求证: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作DE ⊥AB 于点E ,则∠AED =90°. ∵∠C =90°, ∴∠AED =∠C .∵AD 为∠BAC 的平分线, ∴∠EAD =∠CAD . 在△AED 和△ACD 中, ⎩⎪⎨⎪⎧∠AED =∠C ,∠EAD =∠CAD ,AD =AD ,∴△AED ≌△ACD (AAS ).∴AE =AC . ∵AB =2AC ,∴AB =2AE .∴BE =AE . 又∵DE ⊥AB ,∴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即点D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3.如图,在△ABC 中,∠A =60°,点D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ABC 的平分线BF 交DE 于△ABC 内一点P ,连接PC . (1)若∠ACP =24°,求∠ABP 的度数;(2)若∠ACP =m °,∠ABP =n °,请直接写出m ,n 满足的关系式m +3n =120.解:∵点D是BC边的中点,DE⊥BC,∴PB=PC.∴∠PBC=∠PCB.∵BP平分∠ABC,∴∠PBC=∠ABP.∴∠PBC=∠PCB=∠ABP.∵∠A=60°,∠ACP=24°,∴∠PBC+∠PCB+∠ABP=180°-60°-24°.∴3∠ABP=96°.∴∠ABP=32°.4.如图,△ABC的外角∠DAC的平分线交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于点P,PD⊥AB于点D,PE⊥AC于点E.求证:BD=CE.证明:连接BP,CP.∵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BP=CP.∵AP是∠DAC的平分线,PD ⊥AB ,PE ⊥AC , ∴DP =EP .在Rt △BDP 和Rt △CEP 中,⎩⎪⎨⎪⎧BP =CP ,DP =EP , ∴Rt △BDP ≌Rt △CEP (HL ). ∴BD =CE .专题(3) 特殊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如图,在△ABC 中,AB =AC ,AE ⊥BE 于点E ,且BE =12BC .若∠EAB =20°,则∠BAC =4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20°,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DE =2,则BC 的长为12.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4,BC =1,∠A =30°,∠B =90°,∠ADC =120°,则CD =2.4.如图,∠AOE =∠BOE =15°,EF ∥OB ,EC ⊥OB 于点C .若EC =1,则OF =2.5.如图,在△ABC 中,AC =2AB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E 是AD 上一点,且EA =EC ,求证:EB ⊥AB .证明:作EF ⊥AC 于点F .∵EA =EC ,∴AF =FC =12AC . ∵AC =2AB ,∴AF =AB .∵AD 平分∠BAC ,∴∠BAD =∠CAD .在△ABE 和△AFE 中,⎩⎪⎨⎪⎧AB =AF ,∠BAE =∠FAE ,AE =AE ,∴△ABE ≌△AFE (SAS ).∴∠ABE =∠AFE =90°.∴EB ⊥AB .6.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ACB =90°,点O 为AB 的中点,OE ⊥OF 分别交AC ,BC 于点E ,F .求证:OE =OF .证明:连接OC .∵AC =BC ,∠ACB =90°,点O 为AB 的中点,∴∠B =∠ACO =∠BCO =45°,CO ⊥AB .∴OC =OB ,∠COB =90°.又∵∠EOF =90°,∴∠EOC =∠FOB .在△EOC 和△FOB 中,⎩⎪⎨⎪⎧∠EOC =∠FOB ,OC =OB ,∠OCE =∠OBF ,∴△EOC ≌△FOB (ASA ).∴OE =OF .7.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20°,D 为BC 的中点,DE ⊥AC 于点E ,AE =2,求CE 的长.解:连接AD .∵AB =AC ,∠BAC =120°,D 为BC 的中点,∴∠DAC =12∠BAC =60°,∠ADC =90°. ∵DE ⊥AC ,∴∠ADE =90°-60°=30°.∴AD =2AE =4.又∵∠C =90°-∠DAC =30°,∴AC =2AD =8.∴CE =AC -AE =8-2=6.8.如图,在△ABC 中,BD 是AC 边上的中线,BD ⊥BC 于点B ,∠ABD =30°,求证:AB =2BC .证明:作AM ⊥BD ,交BD 延长线于点M . ∵在Rt △ABM 中,∠ABD =30°,∴AB =2AM .∵BD 为AC 边上的中线,∴AD =CD .∵DB ⊥BC ,AM ⊥BD ,∴∠DBC =∠M =90°.在△BCD 和△MAD 中,⎩⎪⎨⎪⎧∠DBC =∠M ,∠BDC =∠MDA ,CD =AD ,∴△BCD ≌△MAD (AAS ).∴BC =AM .∴AB =2BC .。
第13章 收入知识练习题

第十三章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时确认收入。
A.签订合同B.发出商品C.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D.风险报酬转移2.企业与同一客户同时订立的两份或多份合同,应当合并为一份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是()。
A.该两份或多份合同没有构成一揽子交易B.该两份或多份合同中所承诺的商品构成一项单项履约义务C.该两份或多份合同中的一份合同的对价金额与其他合同的定价或履行情况无关D.该两份或多份合同在一个月内订立3.依据收入准则的规定,在确定交易价格时,不属于企业应当考虑因素的是()。
A.可变对价B.应收客户款项C.非现金对价D.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4.甲公司下列经济业务中,应作为主要责任人的是()。
A.甲公司从X航空公司购买折扣机票,对外销售时,可自行决定售价,但未出售机票不能退回X航空公司B.甲公司从X航空公司购买折扣机票,对外销售时,X航空公司决定机票售价,未出售机票由X航空公司收回C.甲公司运营一购物网站,由零售商负责商品定价、发货及售后服务等,甲公司仅收取一定手续费用D.甲公司经营的商场中设立有M品牌服装专柜,M品牌服装经销商自行决定商品定价、销售等情况,按年支付商场经营费用,甲公司无权干预M专柜的经营活动5.A公司为一家篮球俱乐部,2×17年1月1日与B公司签订合同,约定B公司有权在未来两年内在其生产的水杯上使用A公司球队的图标,A公司收取固定使用费420万元,以及按照B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0%计算提成。
B公司预期A公司会继续参加当地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B公司2×17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2×17年应确认收入的金额为()万元。
A.230B.0C.210D.4206.甲公司为一家会员制健身会所。
2×17年1月1日与客户签订为期3年的健身合同,约定自合同签订日起客户有权在该健身会所健身,除签订合同日客户需支付的3年年费2700元外,甲公司额外收取30元会员费,作为为客户定制健身卡的工本费及注册登记等初始活动的补偿,无论客户是否在未来期间进行健身活动,甲公司收取的年费及会员费均无需退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7年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元。
第13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十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核心是_____A 客户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B 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支持C 建立客户中心D 客户关系管理的组织结构2.客户关系管理强调_____是关键A 客户服务B 客户的价值C 客户关系D 客户为中心3.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_____A 判断客户的价值B 判断利润的来源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4.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_____A 客户关系管理的软件支持B 客户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C 客户中心D 组织结构5.公司改善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是_____A 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B 客户的回头率C 客户的评价和反馈D 客户的购买量判断题6.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_____A 把握客户的消费动态B 针对客户的个性化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极大化客户的价值C 做好客户服务工作D 尽可能多的收集客户信息7.以下对CRM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_A CRM是一套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B CRM将企业的经验、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套管理和决策方法C CRM把收集起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分析和整理(数据挖掘),获得对企业决策和支持有用的结果D CRM系统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企业内部生产制造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8.CRM 是提升客户价值,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_____A 基础B 要求C 支撑D 关键9.CRM系统实施战略方案不包括_____A 分阶段实施B 革命性实施C 滚动实施D 渐进式实施10.CRM实施的难点问题_____A 初期的投入高,投资回报不确定B 软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选择C CRM应用的层次与各层次任务的难题?D 实施CRM要承担风险和改变传统的习惯11.影响企业CRM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包括以下哪点_____A 业务流程的重组B 高层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C 软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选择D 确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实施目标12.CRM系统实施方法的主要步骤不包括_____A 明确问题与环境B 建立实施组织与结构C 鉴定系统及其组成部分D 建立模型描述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13.CRM实施的方法论不包括_____A 企业观念的转变B 拟定CRM战略目标C 确定阶段目标和实施路线D 设计CRM架构14.一下哪项是CRM系统实施的一般过程的准备阶段_____A 建立项目实施队伍并进行实施前的评估B 描绘业务蓝图C 确立项目范围并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D 明确问题与环境15.进行CRM系统的原型测试不包括_____A CRM基础数据的准备B 原型测试的准备C 测试CRM系统与企业正在使用的软件系统间的集成性?D 进行原型测试16.项目是一种_____的工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明确的目标和可利用资源的约束下,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完成A 一次性B 多次性C 重复性D 周期性17.CRM项目管理的核心就在于:CRM项目团队在范围、_____和成本三个维度进行权衡的基础上,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A 结构B 时间C 利润D 质量18.CRM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_____A 个性素质B 沟通能力C 决策能力D 技术技能19.CRM项目管理中几个重要的阶段不包括_____A 项目可行性研究B CRM项目启动C 项目计划阶段D 人员培训阶段20.为一名项目经理,进行风险管理不包括哪项_____A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B 风险识别C 风险实施环境分析D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二、填空题:1.利用各种网络争取获得最大的竞争性收益,建立和维护良好的_____关系是焦点,抓好这个问题就能够使商家和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民族矛盾B.贸易保护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宗教纷争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的时间是()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4年3、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 D.多极化5、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独立自主6、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7、按照毛泽东所提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加拿大属于()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B.垄断组织的大力发展C.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9、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五大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国家主权平等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11、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是()A.一极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区域化12、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中间地带” 的思想 B.“两个霸权”的思想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一条线”的思想13、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4、在我国“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这种战略准备存续的年代是()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C.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 D.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1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1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B、资本的跨国流动C、促进南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7、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主题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战争时起时伏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18、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9、中国对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独立自主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 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20、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是()A.建设和谐世界 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D.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A.长期共存B.和平共处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22、不属于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党际关系基本原则的是A.独立自主 B.完全平等 C.互相尊重 D.平等互利23、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未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条线”24、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该外交方针属于()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条线”25、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B.独立自主原则C.新安全观D.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26、卡翁达是哪国总统()A.坦桑尼亚 B.肯尼亚C.赞比亚 D.埃塞俄比亚27、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A.与苏联结盟B.坚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D.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28、建国迄今始终没有改变基本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9、中共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论断的时间是()A.1949年 B.1955年C.1978年 D.1987年二、多项选择题1、和平共处原则的内容包括()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和平共处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E.互不干涉内政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4、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 B.完全平等 C.互相尊重 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5、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6、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D.坚持爱国主义和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7、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8、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由中国的()A.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B.国际地位决定的C.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D.国际环境决定的9、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C.整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对抗,局部对话10、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他所说的第二世界国家有()A.日本 B.英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三、判断题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3、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改变。
()4、制度不同的国家不可能和平共处。
()5、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适用于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7、我国在处理国家关系时,应坚持以家利益为最高原则。
()8、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跨国流动。
()9、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迄今一个也未能解决,是因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10、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邓小平。
()四、简答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什么?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4、什么是时代主题?5、什么是世界多极化?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D; 5A; 6B; 7B; 8C; 9B;10A;11B;12C;13B;14D;15A;16B;17D;18B;19A;20D;21A;22D;23D;24A;25A;26C;27C;28B;29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 ABC;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9ABC;10AB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答:(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什么?答:(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答:(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2)总体缓和,局部紧张(3)整体稳定,局部动荡4、什么是时代主题?答: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什么是世界多极化?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五、论述题1、试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答:(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