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技术(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全面版)

《电工技术(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全面版)

图1.10 习题1.3解答用图
1.4 在图1.11中,已知

。试确定元件 N 中的电流 I3和它两端的电压 U3,
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中的功率是否平衡。
分析 电路有2个节点、3条支路和3个回路,欲求元件 N 的电流和电压,必须应用基尔霍
夫定律。
解 设元件 N 上端节点为 a,左边回路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1.12所示。对节点 a 列
图1.26 习题1.14解答用图
1.15 在如图1.27所示电路中,已知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求 US2。
分析 本题运用 KCL 和 KVL 求出左右两条支路的电流后,即可求出 US2。 解 设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28所示。根据 KCL 得:
由于 ,故得:
根据 KVL,得: 所以:
(2)将10只220V、40W 的灯泡并联作为该发电机的负载,这些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为
什么?
分析 本题考查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其应用。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IN、额定电压 UN 和额
定功率 PN 之间的关系为
。至于电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则取决于其实际的电
流、电压和功率等是否与额定值相等,若相等,则设备能正常工作,否则设备不能正常工
电烙铁的电阻为:
(Ω)
由于
(Ω) ,R0可忽略不计,因此流过电烙铁的电流为:
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A)
(W) 因为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与额定功率不相等,所以电烙铁不能正常工作。 1.8 求如图1.15所示电路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ab。 分析 本题考查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运用。在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时,先要在电路 图中标出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KCL 可推广到包围部分电路的任 一假设的闭合面,KVL 可推广到不闭合的电路上。 解 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16所示。根据 KCL,有: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不可确定
IS
U
R
图 1-68 选择题 2 图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源 IS 的端电压U = IS R ,理想电流源的特性为电流 IS 恒定,电压
U 与外接电阻 R 成正比。
答案:(a)
3.电路如图 1-69 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 US 的电流 I 随外接电阻 R 增大而(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不可确定
I
US
R1
R
图 1-72 选择题 6 图
分析: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S,恒定不变,故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I
=
US R
,与 R1 无关。
答案:(c)
7.电路如图 1-73 所示,当电阻 R1 增大时,电压 U 将(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解:a)图为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u = −Ri = −5i
b)图为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约束方程为
u = L di = 10 di dt dt
c)图为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i = −C du = −20 du
dt
dt
d)图为电流源,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d)不确定
IS
US
R
图 1-80 选择题 16 图
分析:直接分析功率,电阻功率
PR
=
U
2 S
R
= 8W
(消耗功率),电流源的功率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附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附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目前铁路IP网的IP地址属于( )地址。

A、A类B、B类C、C类D、D类正确答案:A2、Ethernet Switch的100Mbit/s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 )。

A、100Mbit/sB、20Mbit/sC、200Mbit/sD、10/100Mbit/s正确答案:C3、扩音机与扬声器直接配接,通常叫低阻配接,适用于( )输出的扩音机。

A、小功率定压B、小功率C、小功率定阻D、大功率正确答案:C4、华为接入网ESC显示故障或者离线,可能原因( )。

A、数据配置错误B、ESC板故障或者跳线错误C、与ESC通信的RSA,RSP,PV8,PV4故障D、以上都有可能正确答案:D5、100W扩音机输出阻抗是( )。

A、36欧B、50欧C、30欧D、60欧正确答案:A6、(考题). 郑西高铁ZXMP S385设备SE以太网板用户端口( )A、16个B、9个C、24个D、4个正确答案:B7、话路CH17对应的时隙是( )。

A、TS16B、TS17C、TS18D、TS19正确答案:C8、视频信号画面的像素数量4CIF指( )A、352 X 288B、704 X 576C、720 X 576D、1280 X 720正确答案:B9、通信段管内各站段会议系统通道均为主备用通道,主用通道为64 kbit/s可视会议,备用通道为四线音频会议。

当会议主通道故障时可通过会议汇接机操作台瞬间转换为备用通道,对会议过程无影响。

( )A、对B、错数据网正确答案:B10、应急通信线路设备的日常维护项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月周期测试( )。

A、连接线、插件检查B、通话柱通话试验C、抢险工具等其他器材性能检查数量核对D、电缆复用器检查、室外连接试验正确答案:D11、(考题) 郑西线北电BTS9000出现“Blockedairinlet”告警最可能是( )模块引发的。

A、DDMB、RICAMC、SICSD、RMBlockedairinlet:堵塞的空气入口正确答案:C12、以下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 )A、帧同步B、对“帧”的差错检测与恢复C、链路连接的建立和分离D、对“比特流”的差错检测与恢复正确答案:B13、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节点到区域节点的网络传输质量要求网络丢包率不大于( )A、10-6B、10-5C、10-4D、10-3正确答案:D14、一般情况下,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 )网线。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修订)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修订)

并说明 u 与 i 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图 1-86 习题 1.2 图
7
解题指南:对于无源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元件的电
压电流约束方程是不同的(非关联比关联时的约束方程多一个‘-’号);对于电流源,输出电
流恒定,电压取决于外电路;对于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电流取决于外电路。
电流 I 值为 (
)。
(a) 9A
(b) −9 A
(c) 3 A
(d) -3 A
分析:电阻 R 两端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 U,只是参考方向与电流 I 为非关联,根据非关联
欧姆定律, I = − U = −3A 。 R
答案:(d)
10.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电流源的端电压 (
)。
(a) 不变
(b) 越低
)。
(a) 25 Ω
(b)15 Ω
(c) 5 Ω
(d) 2.5 Ω
2
分 析 : 根 据 基 尔 霍 夫 电 流 定 律 I1 = I − I 2 = 5A , 根 据 欧 姆 定 律 U = I1R1 = 25V , 故
R2
=
U I2
= 2.5Ω
答案:(d)
9.电路如图 1-75 所示,已知电源电压 U = 9 V,电阻 R = 3 Ω,R 1= 6 Ω,R2 = 3 Ω,则
反比。
答案:(b)
12.电路如图 1-76a 所示,当电路改接为图 1-76 b 时,其电阻 R 上的电压U 将(
)。
(a) 不变
(b) 减小
(c) 升高
(d)不确定
IS
IS
UR
UR
a)
US
b)
图 1-76 选择题 12 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题略(a)u=iR+Us(b)u=-iR+Us1-2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参考电压U AB,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I1 R1+U AB-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U AB=I R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R参数代入I1+ 2-I=0I1 +U AB-2=0U AB=I解得I1=0I=2AU AB=2V所求电流I=2A。

1-3题略解:(1)设电压源Us1、电压源Us2。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I1 R1+U3-U 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I2 R2+U3- Us2=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参数代入-0.003+ 0.001-I3=0-0.003·10000-30+U3=00.001·20000+U3- 80=0解得I3=-2mAU3=60V(2)说明元件3是电源,电压源Us1、电阻R1、R2是负载输入功率,电压源Us2、元件3是输出功率。

(3)演算电路功率总输出功率:P O=P US2+ P3=Us2·I2+(- I3)·U3=Us2·I2- I3·U3=80·0.001 -(- 0.002)·60=80mW+120mW=200mW总输入功率:Pi=P US1+ P R1+ P R2=Us1·I1 + I12·R1 + I22·R2=30·0.003 +(0.003)2·10000 +(0.001)2·20000=90mW +90mW+20mW=200mW电路功率演算结果:总输入功率等于总输入功率,功率平衡。

1-4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参考电压U A、参考电压U B,电压源Us1、电压源Us2、电压源Us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3版习题库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3版习题库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 3 版)习题库第 1 章P15 练习题1.填空题(1)电力系统由、输电、降压、配电及五个环节组成。

(2)触电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电流分为三级:感知电流、电流、电流。

(4)人体触电的方式主要有触电、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

(5)现场触电急救的原则可总结为八个字:、、、。

(6)常见低压试电笔的电压测量范围为。

2.单选题(1)在工程中,U、V、W 三根相线通常分别用()颜色来区分。

A. 黄、绿、红B. 黄、红、绿C. 红、黄、绿(2)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施工时,应采用()安全电压。

A.36VB. 24V 或12VC. 6V(3)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A.内部组织B. 表皮C. 局部(4)触电事故中,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这属于()。

A.电击B. 电伤C. 电灼伤(5)感知电流是使人有感觉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6)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7)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C.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实行紧急救护(8)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9)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采取()。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10)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时,需掌握在每分钟()。

A. 8~10 次B. 12~16 次C. 20 次(1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左右。

A. 80~100 次B. 100~120 次C. 大于120 次(12)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 )。

A.单相触电B.两相触电C.接触电压触电(13) 低压试电笔检测电压的范围是()。

A. 60~500VB. 800VC. 大于1000V(14)用低压试电笔区分相线与中性线时,当试电笔触及导线,氖管发亮的即为()。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6C,相距0.2 m,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0.9N ,且为斥力。

3.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电场。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

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5.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时间,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600C。

导体中的电流为1A,在0.4min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C。

6.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压,其定义式为U AB=W AB/q。

7.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8.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9.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E=W/q。

10.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3:4 。

1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R/4 。

1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U/R 。

13.全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E/(R+r)。

14.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1A ,路端电压U=4V 。

1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于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16.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1210Ω。

如果把它接到110 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10W。

17.有一只标有“1kΩ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允许加在它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00V 。

电工技术习题(含参考解答)

电工技术习题(含参考解答)

1-1、生活中常说用了多少度电,是指消耗的电能。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1-2、已知U ab= —10V,则a点电位比b点电位低10V。

1-3、图1所示电路中,U ab与I的关系为U ab = IR-Us。

1-4、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与4Ω电阻串联,可以等效为数值为_ 3A _的理想电流源与__4Ω_的电阻并联。

1-5、一个20A的理想电流源与2Ω电阻并联组合,可以等效为数值为_40V _的理想电压源与_2Ω的电阻串联组合。

1-6、通过5Ω电阻的电流I=0.4A,若该电阻的电压U和电流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_-2_V。

1-7、图2电路中,图a元件功率为_ 4_W,_消耗_(发出、消耗)电能;图b元件功率为 4 W,_消耗_电能。

1-8、图3电路中,电压源的功率为_ 20_W,实为_消耗_(发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流源的功率为-28W,实为__发出_电能的元件。

图2图31-9、利用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求下图中的u ab、I3。

由图可知,u ab=0V2+1+-2ab a13A2+22b1-10、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用支路电流法列出求解各支路电流的KCL 和KVL 方程。

(a) (b) (c)解:⎪⎩⎪⎨⎧=--=-+-=+00)(2232112221321R I R I U R I R I U U I I I a ⎪⎩⎪⎨⎧=-++=+⨯-⨯-=+0100302020002006030100)(23223I I I I I I I b2-1、已知:u =200 sin(100πt +45°)V,则Um =_200_V;U=2100V;其初相为_45o ;频率f =_50HZ 。

2-2、u 和i 的波形图如图3—20,则u 的初相为(-3π),i 的初相为(+3π), 它们的相位关系为_i _超前 u ,超前的角度为 1200。

2-3、在时变电流i 1=2+2sin(ωt -30°) A;i 2=5cos(ωt -30°) A; i 3=3e -5sin (ωt -30°) A中,能用相量表示的是(i 2和i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在图2.3.1所示的电路中,6=E V ,61=R Ω,32=R Ω,43=R Ω,34=R Ω,15=R Ω,试求43I I 和。

【解】 本题通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可化为单回路电路计算,41R R 和并联而后与3R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24,3,1R R 和并联,最后与电源及5R 组成单回路电路,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A A R R RR R R R R RR R R R EI 2)36364(3)36364(316)()(4141324141325=+⨯+++⨯+⨯+=++++++=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43I I 和 图 2.3.1 习题2.1.1的图A A I R R R R R R R I 322363643341413223=⨯+⨯++=+++=A A I R R R I 943236634114-=⨯+-=+-=4I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2.1.2】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2.3.2(a)],通过实验测得:当U=10V 时,I=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Ω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a) (b )图2.3.2 习题2.1.2的图【解】 按题意,总电阻应为210==I U R Ω5=Ω四个3Ω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3.2(b)所示。

【2.1.3】 在图2.3.3中,3004321====R R R R Ω,6005=R 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解】 当开关S 断开时,31R R 与串联后与2R 并联,42R R 与串联后也与5R 并联,故有4231542315ab 1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 3003001300300160011++++=Ω200=Ω 图2.3.3 习题2.1.3的图当S 闭合时,则有43432121554321ab 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3003003003001300300300300160011+⨯++⨯+=Ω200=Ω【2.1.5】图2.3.4(a )所示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

当输入电压161=U V 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2U 。

(a ) (b )5 ?45?(c ) (d )图2.3.4 习题2.1.5的图【解】a 档: 161a 2==U U Vb 档:由末级看,先求等效电阻'R [见图2.3.4(d )和(c )],5.5)545(5.5)545('++⨯+=R Ω5.55275=Ω5=Ω同样可得5''=R Ω于是由图2.3.4(b )可求b 2U ,即5501655451b 2⨯=⨯+=U U V 6.1=V c 档:由图2.3.4(c )可求c 2U ,即5506.15545b 2c 2⨯=⨯+=U U V 16.0=V d 档:由图2.3.4(d )可求d 2U ,即55016.05545c 2d 2⨯=⨯+=U U V 016.0=V【2.1.7】 试用两个6V 的直流电源,两个1k Ω的电阻和一个10k Ω的电位器连接成调压范围为5-V 5~+V 的调压电路。

【解】所联调压电路如图2.3.5所示310)1101()6(6⨯++--=I A 3101-⨯=A 1=mA 当滑动触头移在a 点,? ??? ?? ????]610110)110[(33-⨯⨯⨯+=-U V 5=V当滑动触头移在b 点, )(61011033-⨯⨯⨯=-U V 5-=V图2.3.5 习题2.1.7的图 图2.3.6 习题2.1.8的图[2.1.8] 在图2.3.6所示的电路中,21P P R R 和是同轴电位器,试问当活动触点a,b 移到最左端、最右端和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ab U 各为多少伏?【解】 同轴电位器的两个电位器21P P R R 和的活动触点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转动转轴时两个活动触点同时左移或右移。

当活动触点a,b 在最左端时,a 点接电源正极,b 点接负极,故6ab +==E U V ;当活动触点在最右端时,a 点接电源负极,b 点接正极,故6ab -=-=E U V ;当两个活动触点在中间位置时,a,b 两点电位相等,故0ab =U 。

*[2.2.2] 将图 2.3.7(a )所示的电路变换为等效星形联结,三个等效电阻各为多少?图中各个电阻均为R 。

【解】 将图(a )中的三个三角形abe, dbf, efc 化为三个星形,如图(b )所示;将图(b )中的三角形gdh, hfi, ieg 化为星形,如图(c )所示;而后得出图(d )。

由∆Y =R R 31得出图(d )星形联结的各个电阻为R 95。

图2.3.7 习题2.2.2的图[2.3.1] 在图2.3.8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 设流过电阻1R 的电流为3I)12(123-=-=I I I A 1=A(1)理想电流源1120311⨯==I R U V 20=V120111⨯==I U P W 20=W (取用)因为电流从“+”端流,故为负载。

(2)理想电流源2)210120(22312⨯+⨯=+=I R I R U V 40=V240222⨯==I U P W 80=W (发出)因为电流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阻R122311120⨯==I R P R W 20=Wadef cb(a) (b)Rc(c)abc5R/9(d)(4)电阻R222222210⨯==I R P R W 40=W校验功率平衡:80W 20=W 20+W 40+W[2.3.3] 计算图2.3.9(a )中的电流3I 。

【解】计算本题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最为方便,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3.9(b )所示,由此得:(a) (b)图2.3.9 习题2.3.3的图15.0112+++=I A 5.23=A 2.1=A22.13=I A 6.0=A[2.3.4] 计算2.3.10 中的电压5U 。

图2.3.10 习题2.3.4的图 【解】 )46466.0(323213,2,1+⨯+=++=R R R R R R Ω3=Ω将1U 和3,2,1R 与44R U 和都化为电流源,如图2.3.11(a )所示 将图2.3.11(a )化简为图2.3.11(b ),其中 )105(21+=+=S S S I I I A 15=A(a )(b)图2.3.11 习题2.3.4的图2.032.0343,2,143,2,10+⨯=+=R R R R R Ω163=Ω1511631635005⨯+=+=S I R R R I A 1945=A19451555⨯==I R U V 37.2=V[2.4.1]图 2.3.12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

已知2301=E V ,5.001=R Ω,2262=E V,3.002=R Ω,负载电阻5.5=L R Ω,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

图2.3.12 习题2.4.1的图[解] (1)用支路电流法LL L L LI R I R E I R I R EI I I +=+==+2022101121 将已知数代入并解之,得201=I A, 202=I A ,40=L I A(2)用结点电压法????5.513.015.013.02265.02301110201022011+++=+++=L R R R R E R E U V 220=V 5.02202300111-=-=R U E I A 20=A 3.02202260222-=-=R U E I A 20= A 55.0220==L L R U I A= 40= A [2.4.2] 试用支路法和结点电压法求图 2.3.13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 L 取用的功率.两个电压源的内阻分别为0.8Ω和0.4Ω. 【解】 (1)用支路电流法计算本题有四个支路电流,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故列出三个方程即可,即图2.3.13 习题2.4.2的图10048.012001164.08.012021121=-++=+-=-+-I I I I I I I解之,得38.91=I A, 75.82=I A, 13.28=I A(2)用结点电压法计算414.018.01104.01168.0120++++=abU V 5.112=V而后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应用有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8.0112.5-1201=I A 38.9=A?4.05.1121162-I A 75.8=A45.112==L ab R U I A 13.28= A (3)计算功率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9.38112.5P 1⨯=W 1055=W 8.75112.5P 2⨯=W 984=W 10112.5P 3⨯=W 1125=W)11259841055(P P P 321++=++W 3164=W负载电阻L R 取用的功率为13.285.112⨯=P W 3164=W两者平衡.[2.5.1]试用结点电压法求2.3.14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 50150150150255010050250'0++++=U V 50=V 5050-25=a I A 5.0-=A 5050-100=b I A 1=A 5050-25=c I A 5.0-= A c a I I 和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图2.3.14 习题2.5.1的图[2.5.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2.3.15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解】 20151********50 ++-+=A V V 3.14-=V[2.5.3]电路如图2.3.16(a)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求L R 上的电压U,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解】 将与4A 理想电流源串的4Ω电阻除去(短接)和与16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8Ω电阻除 图2.3.15 习题2..5.2的图去(断开),并不影响电阻L R 上的电压U,这样简化后的电路如图2.3.16(b)所示,由此得(a)(b )图2.3.16 习题2.5.3的图8141 41 4164+++=U V 8.12=V 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时,不能除去4Ω电阻,其上电压444⨯=U V 16=V,并由此可得理想电流源上电压)(8.12164+=+=U U U SV 8.28=V.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则为48.28⨯=S P 4W 2.115=W[2.6.1] 在图2.3.17中,(1)当将开关S 合在a 点时,求电流321I I I 和,,(2)当将开关S 合在b 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321I I I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