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后缺乳ppt

健脾化痰、佐以通乳 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济阴纲目》)
漏芦 瓜萎 蛇蜕
其他疗法 转归与预后
预防和护理
孕期做好乳头的护理,产检时发现乳头凹陷者要嘱 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拉,并要常用肥皂擦洗乳头, 防止乳头皲裂造成哺乳困难。
纠正孕期贫血,预防产后大出血。 提倡早期喂乳、定时喂乳,促进乳汗的分泌。 增加营养,尤其要富含蛋白食物和新鲜蔬菜,以及
肝郁气滞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涩不下,乳房胀硬 或胀痛,情志抑郁,胸闷不舒,或身有 微热,舌常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青皮 通草 花 粉 漏芦 白芷 甲珠 王不留行 桔梗 甘草
痰浊阻滞
主要证候: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房 丰满、柔软无胀感。 形体肥胖,胸闷泛恶, 或食多乳少或大便溏泄,舌质胖苔白腻, 脉沉细。
产后缺乳
产褥期内乳汁极少,甚或无乳者, 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 行”,“无乳”等。
病因病机
妇人经水与乳汁均为气血所化生, 气血源于脾胃水谷精微,气血充沛 则乳汁充盈。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肝气调达则 乳道通畅。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痰浊阻滞
乳汁化源不足 乳脉乳络不畅
缺乳
诊断
病史 失血、情志不遂、体质、慢性病 临床表现 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或全无,
不足于喂养婴儿为主要表现。 检查 主要检查乳房及乳汁。临床有虚实不
同。虚证者,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 点滴而出,质稀;实证者,乳房胀满而痛, 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此外, 还要注意有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 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
鉴别诊断
乳痈缺乳
治疗原则
漏芦 瓜萎 蛇蜕
其他疗法 转归与预后
预防和护理
孕期做好乳头的护理,产检时发现乳头凹陷者要嘱 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拉,并要常用肥皂擦洗乳头, 防止乳头皲裂造成哺乳困难。
纠正孕期贫血,预防产后大出血。 提倡早期喂乳、定时喂乳,促进乳汗的分泌。 增加营养,尤其要富含蛋白食物和新鲜蔬菜,以及
肝郁气滞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涩不下,乳房胀硬 或胀痛,情志抑郁,胸闷不舒,或身有 微热,舌常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青皮 通草 花 粉 漏芦 白芷 甲珠 王不留行 桔梗 甘草
痰浊阻滞
主要证候: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房 丰满、柔软无胀感。 形体肥胖,胸闷泛恶, 或食多乳少或大便溏泄,舌质胖苔白腻, 脉沉细。
产后缺乳
产褥期内乳汁极少,甚或无乳者, 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 行”,“无乳”等。
病因病机
妇人经水与乳汁均为气血所化生, 气血源于脾胃水谷精微,气血充沛 则乳汁充盈。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肝气调达则 乳道通畅。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痰浊阻滞
乳汁化源不足 乳脉乳络不畅
缺乳
诊断
病史 失血、情志不遂、体质、慢性病 临床表现 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或全无,
不足于喂养婴儿为主要表现。 检查 主要检查乳房及乳汁。临床有虚实不
同。虚证者,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 点滴而出,质稀;实证者,乳房胀满而痛, 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此外, 还要注意有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 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
鉴别诊断
乳痈缺乳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ppt课件

本方出自《古今医彻》,主治乳汁不通,膨闷。
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乳根 膻中 少泽 加减应用:气血亏虚——脾俞 足三里
肝气郁滞——内关 太冲 痰浊阻滞——阴陵泉 丰隆 《针灸大成》:“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成痰,阻滞乳脉乳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遂,素体肥胖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
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鉴别诊断
乳痈: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 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服 4、木瓜
治疗提示:
治疗该病证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并要 积极刺激乳头(吸吮)及加快乳腺排空,对 于增加泌乳量非常重要。若哺乳过迟,是 哺乳过迟,使乳腺得不到排空及吸吮刺激, 而自行减少泌乳量,甚至回乳。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母乳喂养好处多
提供营养、利于发 育
提高免疫、利于防 病
口腔运动、利于牙 齿
促进心理发育
促进宫缩、防出血
哺乳闭经、推迟妊 娠
降低患乳腺癌、卵 巢癌危险
价廉、方便、减少 劳动
预防与调摄
孕前乳房护理(乳头凹陷者) 孕后及早吸吮,乳房按摩 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加强产后营养,多进汤水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
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乳根 膻中 少泽 加减应用:气血亏虚——脾俞 足三里
肝气郁滞——内关 太冲 痰浊阻滞——阴陵泉 丰隆 《针灸大成》:“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成痰,阻滞乳脉乳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遂,素体肥胖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
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鉴别诊断
乳痈: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 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服 4、木瓜
治疗提示:
治疗该病证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并要 积极刺激乳头(吸吮)及加快乳腺排空,对 于增加泌乳量非常重要。若哺乳过迟,是 哺乳过迟,使乳腺得不到排空及吸吮刺激, 而自行减少泌乳量,甚至回乳。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母乳喂养好处多
提供营养、利于发 育
提高免疫、利于防 病
口腔运动、利于牙 齿
促进心理发育
促进宫缩、防出血
哺乳闭经、推迟妊 娠
降低患乳腺癌、卵 巢癌危险
价廉、方便、减少 劳动
预防与调摄
孕前乳房护理(乳头凹陷者) 孕后及早吸吮,乳房按摩 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加强产后营养,多进汤水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
产后普通型缺乳 ppt课件

乳房护理的主要穴位名称、经属脉络、位置功能主治表
产褥期乳房护理的配穴
产褥期乳房护理的配穴有中府、云门、曲池、合谷、少泽、足三里、神阙等
取穴位于如下
1、中府 经属:肺经(募穴)。位于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一肋间骨中,经按摩可治胸痛、咳 嗽。 2、云门 经属:肺经。位于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经按摩主治咳嗽,哮喘。
五、乳房保养方法
不过,更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乳房长久以来被作为女性的性特征和 女性美的代表,这了追求这种表象的美,发性往往会选择佩戴装饰性的文胸,而现在大部 分文胸都有一个钢托,刚好压在了乳腺外侧肝经通过的地方。
另外,肝胆经由肩颈部伞形始与乳房的肝经相连,现代人由于缺乏运动经常会肩颈劳损, 直接影响到了肝胆经的畅通。所以乳房保养跟肩颈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要想乳房健康, 肩颈也要健康。 《黄帝内经》经脉 篇说道,人体经络在内连接脏腑,在外连接筋肉,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则成为传递邪和反映病变在途 径 。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因而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出现 的部位,经合经络循行的部位与所联系的脏腑,人为诊断的依据。
9、风池
经属:心强。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关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四、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取穴法
腧穴定位法也称取穴法,是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汉。每个腧穴都有其余中自位置, 临床上腧穴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要做到定位准确就必须掌握定位的 方法,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三种。
1、解剖标志取穴法
2、近揉乳中、乳根、天池、渊腋、神封、中脘各2分钟。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妇产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 • •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 感而柔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淡胖。苔 白或少苔,脉虚弱或细弱。 •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平日乳汁正 常或偏少,突伤七情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 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食欲减退,舌尖边红, 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 (三)痰湿壅阻型:乳汁稀少或点滴而出,乳房硕大或下垂无胀 感。体形肥胖,胸闷泛恶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感或丰 满汁如清水,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呕酸便溏,舌苔厚腻色黄, 脉弦滑。 • (五)气虚血瘀型:乳汁不行或甚少,乳房肿硬,胸闷嗳气,恶 露量少而不畅,少腹胀痛,舌淡紫暗,脉缓或细涩。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 (一) 乳汁不足 • 1.观察乳房、乳汁情况及伴随症状,观察有 腹泻, 恶露过多,产后自汗、盗汗等耗伤气血精液的疾病。 • 2.正确哺乳。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前后清洗乳头,防止哺乳时乳头 干裂影响哺乳次数。 • 3.穴位按摩。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内分泌、胸、脾穴等。 • 5.遵医嘱中药泡洗。
• • • • •
(二)乳房疼痛 注意睡眠姿势,勿压迫乳房。定时排空以免乳汁淤 积化热,转变为乳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气 滞,不通则痛。 遵医嘱使用推拿手法按摩,挤出淤积乳汁,以利下 乳。 遵医嘱穴位贴压。取穴胸,肝,内分泌等穴。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内服中药:气血虚弱型以通乳丹加减; 肝郁气滞型下乳涌泉散加减;痰湿瘀阻 型苍附导痰丸加减;食浊中阻型保和丸 加减;气虚血瘀型生化汤加减。 • 外用中药
妇产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 • •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 感而柔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淡胖。苔 白或少苔,脉虚弱或细弱。 •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平日乳汁正 常或偏少,突伤七情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 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食欲减退,舌尖边红, 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 (三)痰湿壅阻型:乳汁稀少或点滴而出,乳房硕大或下垂无胀 感。体形肥胖,胸闷泛恶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感或丰 满汁如清水,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呕酸便溏,舌苔厚腻色黄, 脉弦滑。 • (五)气虚血瘀型:乳汁不行或甚少,乳房肿硬,胸闷嗳气,恶 露量少而不畅,少腹胀痛,舌淡紫暗,脉缓或细涩。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 (一) 乳汁不足 • 1.观察乳房、乳汁情况及伴随症状,观察有 腹泻, 恶露过多,产后自汗、盗汗等耗伤气血精液的疾病。 • 2.正确哺乳。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前后清洗乳头,防止哺乳时乳头 干裂影响哺乳次数。 • 3.穴位按摩。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内分泌、胸、脾穴等。 • 5.遵医嘱中药泡洗。
• • • • •
(二)乳房疼痛 注意睡眠姿势,勿压迫乳房。定时排空以免乳汁淤 积化热,转变为乳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气 滞,不通则痛。 遵医嘱使用推拿手法按摩,挤出淤积乳汁,以利下 乳。 遵医嘱穴位贴压。取穴胸,肝,内分泌等穴。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内服中药:气血虚弱型以通乳丹加减; 肝郁气滞型下乳涌泉散加减;痰湿瘀阻 型苍附导痰丸加减;食浊中阻型保和丸 加减;气虚血瘀型生化汤加减。 • 外用中药
坐月子-产后缺乳饮食照护-月嫂培训学习课件

乳汁为气血所化,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若素体脾胃 虚弱或产时失血过多,伤气伤血,或产后汗出过多, 伤阴耗津,致使乳汁生化之源不足; 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乳络不通,乳汁运行受阻; 或素体肥胖,或产后膏粱厚味,痰浊内生,阻滞乳络 而致乳汁不行。
二、辨证要点
乳房松软不胀,或乳脉细 少,多由气血虚弱、冲任
3.胡萝卜鲫鱼汤 (《中医食疗学》) 胡萝卜、胡荽各50g,鲫鱼1条,食油、 调料各少许。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用食油煎至皮黄,再加水煮成乳 白色,加入胡荽和胡萝卜,煮熟后用调料调味,佐餐服食。
产后缺乳
目录
contents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食疗原则 四、辨证食疗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内 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 不行”或“乳汁不足”。 多发生在产后2~3天至半个 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 脾胃虚弱、产后出血过多、产 后情志抑郁等均可导致本病的 发生。
一、病因病机
属于肝郁气滞者,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导致乳腺分泌不畅,则应进行劝慰, 使其精神稳定、情绪开朗,并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柚、橙、玫瑰花、茉莉花、 陈皮等;不宜食寒凉或辛辣食物,如黄瓜、生茄子、花椒等;禁食有回乳作用 的食物,如麦芽糖、麦芽、麦乳精等;乳汁排出不畅引起乳汁不足者,宜先通 乳,后予以催乳。
3.黄芪通草鸡 (《中医食疗学》) 炙黄芪40g,通草9g,母鸡1只,调料少 许。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等,洗净,切成块,与黄芪、通草共入锅中,隔 水蒸3小时,加入调料调味即可。空腹食,分3天吃完。
(二)肝郁气滞
【证候】产后乳汁不行或乳房结块,乳房硬痛,胸胁 胀闷,食欲不振,情志抑郁,舌质正常或暗红、苔薄, 脉【弦证。机概要】素性抑郁,或产后七情所伤,肝失条达, 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 因而缺乳。
产后缺乳详解PPT课件

8
垂体催乳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初乳
产后7日内
过渡乳
产后7-14日
成熟乳
产后14日后
呈淡黄色, 质稠
含较多有形 物质及SIgA
蛋白质减少
脂肪和乳糖 增多
呈白色
含有形物质 及SIgA
-
9
初乳是指产后2~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的统称。产后, 母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但 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一般把生后2~3天 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生后4~10天的乳汁称作过渡 乳,产后11天到9个月的乳汁称成熟乳,10月以后的 乳汁叫晚乳。
花15g,配合薄荷以清头明目;肝脉夹胃贯膈,布于胸
胁,若肝气郁结可横犯脾胃,证见食欲不振者,加焦三
仙各30g,莱菔子30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5g,以和
胃止呕。肝之热,脾之湿,湿热相合,蕴于肝经,可见
耳痒、胁痛、少腹痛、阴痒、舌边赤苔黄腻,加龙胆草
20g,茵陈15-20g以清利肝经湿热。肝火灼伤肝阴,或
乳
滴 满
汁
皆 、
稀
无 柔
形体肥
少,或点泛恶或
,乳房丰或大便
软 无 胀 感 。质 胖 苔
-
沉细。
胖 食 溏 白
, 多 泄 腻
胸 乳 , ,
闷 少 舌 脉
健脾 通乳
化
痰
,
佐
以
漏芦 当归 河车 贝
散 、 、
去 蛇蜕 云苓 、 远志 、
18
加 紫 川
祖国医学的病因学认为:七情失常是内伤病的一个重 要原因,其中又以怒伤肝最为多见。肝主疏泄,性喜 条达升散。若精神抑郁或暴怒则伤肝,导致肝失疏泄 而肝郁气滞。肝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肝病最易犯 脾,而致脾胃虚弱。或脾胃先虚,肝气来犯,均可导 致肝脾不和而同病。《内经》谓“木郁达之”,故逍 遥散以疏肝升散的柴胡为主药。肝藏血,体阴而用阳 ,故用当归、白芍补血和营养肝,为辅药;茯苓、白 术、甘草健脾补中,为佐药。煨姜和中,与当归、白 芍同用,并能调和气血;助薄荷少许,以增强疏肝之 力。各药通用,疏肝理脾,和营养血,则肝脾得和, 诸证向愈,心旷神怡,逍遥快然,故名逍遥散。为八 法中的和法而设,在和解肝脾的方剂中首推此方。为 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肝郁脾虚易致月经不调 ,故本方又为调经的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产后缺乳.优秀精选PPT

学习目的
掌握缺乳的概念、辨证要点。 熟悉缺乳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及各证型的病理
机制 了解缺乳各证型的治法与方药加减。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定义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 称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病因病机
之品。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
疏肝解郁 下乳 通络。 涌泉
散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针灸治疗
气血虚弱 可选取少泽、膻中、脾俞、
乳根、足三里穴。用补法。
肝郁气滞 可选取少泽、膻中、乳根、内
关、太冲穴。用平补平泻法。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常用中成药 1.通乳颗粒 2.逍遥丸
返回本节首页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实证:乳房胀硬而痛,乳汁浓稠者。 了又解称缺 乳乳汁各不证足型、的乳治汁法不与行方。药加减。
4.虚者补血养气,实者疏肝解郁,均佐以通乳 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食欲不振,
病案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 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 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 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问题:
1.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2.发病机理是什么? 3.如何区分虚实证? 4.治疗原则是什么?
掌握缺乳的概念、辨证要点。 熟悉缺乳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及各证型的病理
机制 了解缺乳各证型的治法与方药加减。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定义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 称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病因病机
之品。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
疏肝解郁 下乳 通络。 涌泉
散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针灸治疗
气血虚弱 可选取少泽、膻中、脾俞、
乳根、足三里穴。用补法。
肝郁气滞 可选取少泽、膻中、乳根、内
关、太冲穴。用平补平泻法。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常用中成药 1.通乳颗粒 2.逍遥丸
返回本节首页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实证:乳房胀硬而痛,乳汁浓稠者。 了又解称缺 乳乳汁各不证足型、的乳治汁法不与行方。药加减。
4.虚者补血养气,实者疏肝解郁,均佐以通乳 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食欲不振,
病案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 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 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 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问题:
1.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2.发病机理是什么? 3.如何区分虚实证? 4.治疗原则是什么?
催乳按摩技法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乳汁淤积的按摩
步骤5:拿捏患乳的侧胸大肌5次左右。 步骤6:弹拨“极泉”5次左右。 步骤7:用点按法按膻中、乳中、乳根、 天池、膺窗、神封、曲池、合谷、少 泽等穴位,每一穴位点按5次。
四、乳汁淤积的按摩
(三)按摩步骤和方法 步骤1:让科妇端坐,催乳师站在后面,左手肤住 产妇肩膀,右手呈五指伞状展开,稍用力,由头 前额开始,从“神庭”渐移到“百会”,再移到 “风池”,这样反复做8次左右。 步骤2:双手拿捏两侧肩井,拿捏2分钟。 步骤3:用湿热毛巾敷乳房,敷约5分钟。 步骤4:蘸麻油(按摩油)抹在产妇乳房上,一只 手托起患侧乳房,另一只手三指并拢,在乳头和 乳晕处轻轻地揉动,以引起排乳反射。接着,在 乳头外侧到乳头处用指揉、指摩、指梳、指抹等 手法按摩,直到肿块消失,淤乳排出。
三、肝郁气滞型乳按摩
肝郁气滞型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本来就性格抑郁, 或者产后情况不好,肝失条达,气机不早,乳脉不通,阻 碍乳汁运行,乳汁运行不畅,因此乳汁很少,或者完全没 有乳汁。 主要征候为: 产后乳汁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 产妇忧忧郁郁,胸肋胀闷,没有食欲,或身子微微发热, 舌正常,苔薄黄。 (一)治疗法则 疏肝解郁,活络通乳,专业的穴位按摩手法。 (二)按摩手法 用点按法、梳法、按揉法、搓法、摩法、捏法等。 (三)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有膻中、乳中、乳根、天池、渊腋、膺 窗、神封、天门、中府(乳房上方)、曲池、合谷、少泽、 期门、肩井等。
二、气血虚弱型缺乳按摩
(一)治疗法则 补气养血(红枣、鸡蛋糖水,红枣桂圆小米粥、 桂圆、枸杞子、红枣、公鸡汤)并用专业的催乳 按摩手法。 (二)按摩手法 可用点按法、按揉法、掐法等。 (三)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有擅中、乳中、乳根、天池、渊腋、膺 窗、神封、云门、中府(乳房上方)、曲池、合 谷、少泽、神阙、足三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 、鲤鱼 100 - 150 克,葱 50 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母乳喂养好处多
提供营养 、利于 发 育
促进宫缩、防出血 哺 乳闭经 、推迟妊 娠 降 低患乳腺癌 、 卵 巢癌危险 价 廉、方 便、减 少 劳动
3、炒麦芽200克,神曲10克代茶饮 4、外敷回乳:芒硝 120克布包外敷双乳。
西药 1、溴隐停2.5mg,Bid,7-14天,餐中服(适用于已有
大量乳汁分泌者)
2、已烯雌酚5mg,tid*3日;5mg,qd*3日;2mg,qd*3日
3、苯甲酸雌二醇2mg肌注2-3日
4、维生素B6200mg/日口服
谢谢
唐《备急千金要方》“治妇人乳无汁二十一首下乳方”。
并提出饮食疗法:猪蹄、鲫鱼。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两种乳脉不行,有气血 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气少弱涩不行者”。
清《傅青主女科》着眼于“气血”,虚则补之,实则疏之, 反对专事通乳。
产后泌乳 孕期 雌激素( E)、 孕激素(P)、胎盘 随着胎盘娩出 泌乳素HPL↑
人参
面白乏力,舌淡苔薄白, 生黄芪 当归 脉细弱。 麦冬 木通
桔梗
猪蹄
肝郁气滞证
主证:产后乳汁分泌少,或全无,乳 房胀硬、疼痛,乳汁稠+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
胸胁胀满,情志抑郁、 食欲不振、脉弦
痰浊阻滞证
主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乳 汁不稠+痰浊内盛证
痰浊阻滞: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史: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遂,素体肥胖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 突然缺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 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鉴别诊断
乳痈: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 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 、鲤鱼 100 - 150 克,葱 50 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治疗提示:
治疗该病证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并要积极 刺激乳头(吸吮)及加快乳腺排空 , 对于增加泌乳量非常 重要。若哺乳过迟,是哺乳过迟,使乳腺得不到排空及吸 吮刺激,而自行减少泌乳量,甚至回乳。
E、P、HPL↓
乳腺发育、低E、高PRLFra bibliotek初乳形成
乳汁产生
吸吮刺激 下丘脑DA↓ 催乳素抑制因子↓
垂体催乳素脉冲式释放
乳汁分泌
病因病机
鉴别
本生无乳 气血虚弱
虚证
生化不足
实 证
肝郁气滞 乳络不畅 痰浊阻滞
转归
乳痈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脾胃素弱或气血亏虚,产后复伤气血,气血 亏虚,乳汁化生乏源。 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脉不通, 运行不畅。 素体肥胖或产后高粱厚味,脾失健运,聚湿 成痰,阻滞乳脉乳络。
治法:健脾化痰,佐以通乳
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漏芦散:漏芦、瓜蒌、蛇蜕
肥胖胸闷痰多,纳 少便溏或食多乳少, 舌淡胖苔腻,脉沉 细。
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乳根
膻中 少泽
加减应用:气血亏虚——脾俞 足三里 肝气郁滞——内关 太冲 痰浊阻滞——阴陵泉 丰隆 《针灸大成》:“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提高免疫 、利于防 病 口腔运动 、利于牙 齿
促进心理发育
预防与调摄
孕前乳房护理(乳头凹陷者) 孕后及早吸吮,乳房按摩 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加强产后营养,多进汤水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
回 乳
中药
1、炒麦芽120克,代茶饮
2、炒麦芽200克,蝉衣5克代茶饮
第十一章 产后病 第十二节 缺乳
定义
产妇在哺乳期内, 乳汁甚少或全无, 称为产后缺乳、乳汁不行、乳汁不足。
特点
1、多发于产后二、三天至半月内 2、产后即乳房不胀,乳汁稀少,不足哺乳,或 全无乳汁。 3、新产后哺乳正常,因突然高热或七情所伤, 乳汁骤减。
文献记载
隋《诸病源候论》“产后乳无汁候”,机理为“津液暴竭, 经血不足”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辨证要点:依据乳汁和乳房的情况辨虚实
虚 实
乳房松软无胀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乳房胀满而痛,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
治疗法则:虚则补之,实则疏之 具体治法:调理气血,通络下乳
气血虚弱证
主证:产后乳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
无胀满感+气血虚弱证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