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一、选择题1.当水结成冰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B.不吸热也不放热C.温度不变2.给一杯水加热,在水沸腾之前,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B.温度不断升高C.没有气泡产生3.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B.热水放出了温度C.冷水放出了热4.如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试管中的水全部沸腾B.只有加热部位以下的水沸腾C.只有加热部位以上的水沸腾5.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再加热B.越往上气泡越大C.温度不断升高6.在冬天,教室中开空调,整个教室的温度都上升了,这是利用()的方式使教室中的空气温度上升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7.在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提离水面读数B.视线一定要与液柱相平C.玻璃泡可以接触杯底8.晾晒衣服时,我们都把衣服用衣架撑开晒,这是因为()。

A.撑开时滴水快B.撑开时蒸发面积大,蒸发快C.撑开时更有衣服吸水,干得快9.把一玻璃杯装水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

A.有水渗进了杯壁B.水自己体积变小了C.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10.如果把一块烧红的铁块投入一杯冷水中,对于铁块和水最后结果将是()。

A.铁块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它们的温度一样高11.当你把装有开水的盖子打开时,会发现盖子下会凝结有很多小水球,关于这些水球的来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下面的水烧开后溅上去的B.锅外面空气中的水渗进来的C.锅内的水蒸气凝结成的12.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球B.白雾是烧火形成的烟尘C.白雾就是水蒸气二、判断题1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 )14.水沸腾后,即便不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习题(教科版)1.温度与水的变化课堂练习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A.90B.100C.37D.02.水沸腾后,停止加热1分钟,水的温度会( )。

A.保持不变B.上升C.下降D.先上升,后不变3.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A.持续上升B.基本不变C.持续下降D.先不变,后持续上升4.小明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冒白气B.水翻滚C.产生大量气泡D.以上都是实践拓展神奇的水和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低于0℃时,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

如果让你在高于0℃的室温下让水结冰,你能做到吗?实验材料: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冰箱。

实验步骤:1.把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静置约4小时,然后轻轻地放入冰箱冷冻室,注意不要摇晃和撞击,冷冻约2小时。

2.轻轻地从冰箱冷冻室取出这瓶纯净水,注意不要摇晃,观察水的状态(液态)。

3.用力撞击这瓶纯净水,观察水的状态(瞬间结冰)。

实验原理:一般情况下,水会在0℃时结冰,前提是要有附着物。

纯净水由于水质纯净,没有附着物,就算冷冻数小时也不会结冰,但一撞击就有了附着物,就会瞬间结冰。

其实,每一片晶莹的雪花也都包裹着一颗尘埃,尘埃就是雪花的附着物。

在上面的实验中,冷冻2小时的纯净水没有结冰,是因为( )。

A.温度不够低B.没有附着物2.水的蒸发和凝结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不属于水的蒸发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眼镜起“雾”C.坑里的水变干D.手上的水烘干2.做菜时,锅盖内壁上会出现水珠。

这个现象称为()。

A.凝结B.蒸发C.融化D.结冰3.四个相同的烧杯盛有等量的水,分别置于下列环境中,水蒸发得最快的是()。

A. B. C. D.4.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的位置是( )。

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实践拓展“沙漠取水”沙漠是极其缺水的地方,你知道探险家们是怎么在沙漠中取水的吗?首先,他们会寻找一块较湿润的沙土,挖出一个深坑。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ppt(含四单元练习)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ppt(含四单元练习)

55℃
上升 下降
45℃
45℃
相同
温度高
热平衡(或温度相等) 温度低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第四单元 热
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一、聚焦
将牛奶包浸在热水中,牛奶会慢慢热起来,热水把热量传给了牛奶。 喝汤时,将金属勺浸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勺柄也热起来了。怎样 解释这种变化呢?
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传导
热对流
温度较高 热辐射
温度较低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第四单元 热
5.热在水中的传递
一、聚焦
我们经常给水加热,直至把水烧开。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与在金 属中的传热方式相同吗?
一锅水烧开时,锅内的水是同时沸腾的。在开始 烧水时,铁锅把热传递给锅底附近的水,靠近锅 底的水会变热,那么中间的水和上层的水又是如 何变热,乃至最后沸腾的呢?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热量的传递
热的水
凉的牛奶
牛奶和热水接触后的温度趋向一致
二、探索 1.预测一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会降温,温度低的物体会升 温。热传递是基于各部分温度不一致而发生的能量的传递。两个系统在发生 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
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 触后,温度会如何变化?
二、探索
3.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变 化情况,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读数。
温度变化记录表
凉水温度 热水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温馨提示: 注意实验安全,防止烫伤; 温度计插入水中,不要碰 到试管 、 烧 杯 的 壁 和 底 ; 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持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与考试题(附答案有实验题)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我会填。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4、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6、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浮)。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10、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轮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基础知识1、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提出了四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通过实验发现,四种假说都能形成昼夜现象,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第四种假说才是正确的。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运动,并且21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

他的不朽著作叫《天体运行论》。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法国物理学家傅科通过实验发现摆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证明地球在自鼓。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

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早。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北京先迎来黎明。

6、坐在车中,车向前行驶,两旁的树木就运动。

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物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相当于一个“大转椅",太阳、月亮有産升西落(顺时针方向)的现象,地球应该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左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径,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8、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9、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却1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10、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里不动的秘密。

11、极昼和极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时,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保持不变,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移动形成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带答案(预热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带答案(预热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下列物质中, 不能产生热对流现象的是( )。

A.固体B.液体C.气体2.下列物体中, 传热本领都很强的一组是( )。

A.铝、铜、铁B.塑料、泡沫、铜C.胶木、铝、铁3.夏天, 我们用棉被将雪糕包裹严实, 雪糕会( ) 。

A.加快融化, 因为棉被会产生更多的热B.延缓融化, 因为棉被可以保温C.棉被包裹不影响雪糕的融化速度4.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 杯子下面垫一块毛巾的作用是( )。

A.灭火B.增加水蒸气C.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5.烧开水时, 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二.填空题(共5题, 共28分)1.厨房里炒菜的锅多用( )或( )制成, 而锅把却是用木头或( )做外包表面, 为的是防止烫伤。

2.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 )。

3.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也可以通过接触,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4.热是一种能量, 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5.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

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如( )、( )等。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 当温度降低后,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 这就是露。

()2.用被子把冰棍包起来, 冰棍融化的速度会减慢。

()3.冬天, 在室外用手拿铁棒比拿木棒感觉凉些, 这是因为铁能更快地传递热量。

()4.烧水时, 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5.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冰的温度更低。

()四.简答题(共5题, 共20分)1.在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 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初春时节, 河面的冰层开始渐渐消融, 我们常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冰块在水面漂浮着。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1)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1)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1.在世界各地的区时中,每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整________小时。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是________季,这时候南半球太阳是________射;太阳直射________时,北半球、南半球分别为春季和秋季4.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

5.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来就不落下去的现象叫________;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现象叫________。

6.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________个时区,为了便于学习和工作,我国以________作为标准时间。

7.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________形成的,四季现象是由于地球________形成的。

8.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________始终是倾斜的。

二、判断题9.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则在上午通过电视观看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10.夏至时,阳光会直射在北极。

()11.当北半球是春季的时候,南半球也是春季。

()12.悉尼的小朋友在炎热的夏季度过了2008年的圣诞节。

()13.太阳直射地区的阳光比太阳斜射地区的阳光更强烈。

()14.作为古时人们的计时工具,日晷在不同地点摆放的角度都是一样的。

()15.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16.我们所说的“一天’’是根据月球的活动规律确定的。

()17.在地球仪上,南半球是白天的时候,北半球还是黑夜。

()1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天。

()19.冬暖夏凉、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

()20.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同时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21.北半球的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8分)1.高山上的积雪是水的形态,水的形态变化是由变化引起的。

2.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受热上升,在高空中遇冷会成小水珠或小冰晶,这些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

3.将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袋装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的温度会,这是因为发生了传递。

4.像金属材料那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叫;像塑料、木头等导热性能差的物体叫。

5.热的良导体吸热,散热也;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散热也6.一般来说,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能力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能力比非金属7.热传递主要通过、和的方式来实现。

8.液体或气体受热,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20分)1.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 )2.一般情况下,金属的传热本领比木头弱。

( )3.水在吸收一定热量后,会发生形态变化。

( )4.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和工具使牛奶热起来。

( )5.热水向上运动的原因和我们学过的热空气向上运动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受热后物体体积变大,即热水比相同体积的冷水轻,所以热水向上运动。

( )6.勺子插在热水中,勺子的水上部分也会渐渐地热起来。

( )7.在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是在沸腾着的。

( )8.设计一个好的保温杯,我们要从减少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多个角度来考虑。

( )9.热的良导体用途广泛,热的不良导体用处不大。

( )10.盖上茶杯的盖子有利于保持茶水的温度。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1.将大小两个塑料瓶剪去瓶口,然后套在一起,如右图。

为了保温.可以在两个瓶子间填充( )。

A. 细沙B. 棉花C. 铝箔2. (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 温度B. 容器C. 质量3.摄氏度的含义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摄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题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4、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5、(“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6、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7、(“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8、(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9、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10、(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1、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3、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14、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5、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

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6、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17、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18、(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9、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20、(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3、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5
/ 1
极正好相反。

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24、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6、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7、(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二、选择题
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2、在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用下面()方法进行学习效果好。

A.模拟实验 B.用望远镜观察 C.听老师讲
3、“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点是()提出来的。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4、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将铁架台和摆放到一个转盘上,让摆前后摆起来。

缓慢转动转盘90度后,摆的摆动方向()。

A.仍是前后摆动 B. 改变90度左右摆动 C. 随意摆动
5. ()被世界公认为证明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A.太阳东升西落 B. 恒星周年视差 C.傅科摆
7.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8.“地心说”理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9. 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 对比实验
B 代表实验
C 模拟实验
10. 提出“地心说”理论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A 托勒密
B 哥白尼
C 傅科
11. 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的()运动的。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自东向西
12. 利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差。

A 地球仪
B 世界地图
C 世界时区图13.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 地球
B 北斗星
C 北极星
1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由北向南15.第一个成功测出恒星周年视差的天文学家是()。

A 伽利略
B 贝塞尔
C 傅科
5
/ 2
_________。

19. 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D、秋季C、冬季A 春季B、夏季)。

20.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指向(
C 北斗星太阳 A 北极星
B
)。

21. 要去南极去考察,一般选择在我们的(
C.一年四季都可以A.夏季 B.冬天
)。

22.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线照射在我们地球上的角B A太阳离我们的远近
极昼极夜的影响 C.度不同。

)2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北极、赤道 C A、南极 B
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24. )移动。

推移逐渐(、由北向南C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

)25.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A 、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B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C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26.
C、经线B、纬线A、赤道)个时区。

2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36
C 、B、24 A、12
点表示的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A如图,28.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是正确的。

你认为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29.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三、判断题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5
/ 3
、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6(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7(
、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8(
、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9(
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82008年月8()10、当将
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四、连线题把下面的观点与相应的假说用线连起来。

地球约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是球体
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周地心说地球在运动
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地球静止不动
所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太阳静止不动日心说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五、操作和探究、如图,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1 ____不能_
______
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2、如图,A、B代表纽约和北京,北京是中午12点纽约是晚上23点,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

A代表()B代表()。

3、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

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射,是()季;南半球阳光()射,是()季。

5
/ 4
、写出图中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4 行排列。

)(5 4 3 2 )(1 ()()()
六、思考: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___地球自西向东自转____________,你是怎样解释的?”“2、对于北极星的不动__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对着北极星__.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天空中的“北极星”来辨别方向——面朝3 北极星的方向即是正北方向。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判断方向?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