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生殖系统影像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医学影像解剖学课件)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 长轴之间形成一个向前 开放略大于90度的钝角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二者之间形成一个 向前开放的钝角
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a) 子宫圆韧带(b)
a b
a
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主韧带(c)
d
c 骶子宫韧带(d)
1 2
形态:呈扁卵
圆形、灰红色, 其大小和形态 随年龄而变化。
下端借卵巢固有 韧带连于输卵管 与子宫结合处的 后下方
卵巢实质中心部为髓质(b),
b
周围部为皮质(a),含有不同
a
发育阶段的卵泡和结蹄组织
构成
卵巢表面有单层立方上 皮构成,深面为白膜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原始卵泡
生长卵泡
成熟卵泡 (黄体→白体)
子宫的姿势: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 长轴之间形成一个向前 开放略大于90度的钝角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二者之间形成一个 向前开放的钝角
子宫
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阔韧带(a)
子宫圆韧带(b)
a b a
d 子宫主韧带(c)
c
骶子宫韧带(d)
阴道
是一上宽下窄、前后略扁 的肌性管道。上端在子宫 颈阴道部形成环形凹陷称 阴道穹
初级卵泡 生长卵泡
次级卵泡
透明带 放射冠
成熟卵泡
排卵
黄体 白体
1 2
急 诊
30岁经产妇,妊娠38w,阵发性腹 痛2h,因骨盆狭窄一次剖宫产术后
1年,到当地就诊,剖宫产手术准
备后,因医院停电转到医大急诊,
在途中产妇突感腹部撕裂样剧痛。
查体:Bp40/10mmHg,P不清,R困
难,全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在腹 壁下可扪及胎体,胎心消失,经抢 救无效,产妇死亡。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二者之间形成一个 向前开放的钝角
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a) 子宫圆韧带(b)
a b
a
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主韧带(c)
d
c 骶子宫韧带(d)
1 2
形态:呈扁卵
圆形、灰红色, 其大小和形态 随年龄而变化。
下端借卵巢固有 韧带连于输卵管 与子宫结合处的 后下方
卵巢实质中心部为髓质(b),
b
周围部为皮质(a),含有不同
a
发育阶段的卵泡和结蹄组织
构成
卵巢表面有单层立方上 皮构成,深面为白膜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原始卵泡
生长卵泡
成熟卵泡 (黄体→白体)
子宫的姿势: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 长轴之间形成一个向前 开放略大于90度的钝角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二者之间形成一个 向前开放的钝角
子宫
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阔韧带(a)
子宫圆韧带(b)
a b a
d 子宫主韧带(c)
c
骶子宫韧带(d)
阴道
是一上宽下窄、前后略扁 的肌性管道。上端在子宫 颈阴道部形成环形凹陷称 阴道穹
初级卵泡 生长卵泡
次级卵泡
透明带 放射冠
成熟卵泡
排卵
黄体 白体
1 2
急 诊
30岁经产妇,妊娠38w,阵发性腹 痛2h,因骨盆狭窄一次剖宫产术后
1年,到当地就诊,剖宫产手术准
备后,因医院停电转到医大急诊,
在途中产妇突感腹部撕裂样剧痛。
查体:Bp40/10mmHg,P不清,R困
难,全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在腹 壁下可扪及胎体,胎心消失,经抢 救无效,产妇死亡。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ppt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
2023-10-27
目录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外阴及阴道 • 子宫及输卵管 • 卵巢及黄体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女性生殖腺
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 素和卵泡刺激素)
子宫
孕育胎儿的场所,月经血流出的通道
注意性生活前的卫生
性生活前应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香皂。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生殖系统 疾病,如阴道炎、子宫肌瘤等。
关注身体变化
如果发现生殖系统有异常症状,如阴道流血、分 泌物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 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一个较 窄的通道,妊娠期子宫峡部伸长变长,至临产 后可长达7-10厘米。
子宫及输卵管的功能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能够 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保护,促进
胎儿的生长发育。
输卵管是卵子运输的通道,同 时能够促进卵子和精子的结合
受精。
子宫和输卵管还能够调节内分 泌,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平衡
输卵管
输送卵子,为受精卵提供通道
阴道
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生殖功能
产生卵子、受精、受精卵着床 、发育胎儿
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修复和 重新增生的过程
免疫功能
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免疫排斥 反应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内生殖器
位于盆腔内,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023-10-27
目录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外阴及阴道 • 子宫及输卵管 • 卵巢及黄体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女性生殖腺
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 素和卵泡刺激素)
子宫
孕育胎儿的场所,月经血流出的通道
注意性生活前的卫生
性生活前应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香皂。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生殖系统 疾病,如阴道炎、子宫肌瘤等。
关注身体变化
如果发现生殖系统有异常症状,如阴道流血、分 泌物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 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一个较 窄的通道,妊娠期子宫峡部伸长变长,至临产 后可长达7-10厘米。
子宫及输卵管的功能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能够 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保护,促进
胎儿的生长发育。
输卵管是卵子运输的通道,同 时能够促进卵子和精子的结合
受精。
子宫和输卵管还能够调节内分 泌,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平衡
输卵管
输送卵子,为受精卵提供通道
阴道
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生殖功能
产生卵子、受精、受精卵着床 、发育胎儿
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修复和 重新增生的过程
免疫功能
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免疫排斥 反应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内生殖器
位于盆腔内,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彩图照片写实男性勿看

1.外生殖器 淋巴
⑴腹股沟浅 淋巴结 ⑵腹股沟深 淋巴结
2.盆腔淋巴
分为3组:
①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 总淋巴结组成; ②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 ③腰淋巴组位于主动脉旁。 阴道下段淋巴引流主要进入腹 股沟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引 流基本与宫颈引流相同,大部 汇入闭孔淋巴结与髂内淋巴结; 小部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 韧带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 底淋巴与输卵管、卵巢淋巴均 汇入腰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 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 癌瘤时,往往沿各该部回流的 淋巴管传播,导致相应淋巴结 肿大。
⑵坐骨棘间径:
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 离,正常值约为10cm.
测量方法是一手食、 中指放入阴道内,分 别触及两侧坐骨棘, 估计其间的距离。
坐骨切迹宽度:
代表中骨盆后矢壮径, 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 骨下部间的距离,即 骶棘韧带的宽度。
若能容纳3横指(约 5.5~6cm)为正常,否 则属中骨盆狭窄。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 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 长,尺骨弓较宽,两 侧坐骨棘间径≥10cm。 在我国妇女骨盆类型 中占52%~58.9%。
(一)外层
(浅层筋膜与肌肉) 1.球海绵体肌 2.坐骨海绵体肌 3.会阴浅横肌 4.肛门外括约肌
(二) 中层(泌尿生
殖隔)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三) 内层(盆隔)
肛提肌 ①耻尾肌
②髂尾肌
③坐尾肌
第六节 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与骨盆腔 其它器官不仅在位置上 互相连接,而且血管、 淋巴及神经也相互有密 切联系。当某一器官有 病变时,如创伤、感染、 肿瘤等,易累及邻近器 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第一节 骨盆
生殖系统影像解剖

生殖系统影像解剖郭林娜齐医解剖教研室第一节生殖系统的解剖概要第二节生殖系统常用影像检查方法比较第三节内生殖器X线解剖第四节CT影像解剖第五节MRI影像解剖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概要•子宫•输卵管•卵巢二、男性生值系统解剖概要•前列腺:形态、位置、大小、分叶•精囊:位置、形态、大小返回第二节生殖系统常用影像检查方法比较一、子宫输卵管造影二、输精管造影三、CT:生育期女性慎用四、US:首选五、MRI:继超声检查之后一、子宫输卵管造影•适应症:不孕症生殖道畸形子宫不正常出血观察各种结孕措施后输卵管的情况•禁忌症:经期、急性炎症、出血、肿瘤等•时间:在经期结束后5~7内,造影剂可在24 h排空。
二、输精管造影•方法:经皮穿刺双侧输精管注入造影剂•适应症:输精管是否通畅、精囊病变、男性不孕等返回第三节内生殖器官X影像解剖一、子宫输卵管造影二、输精管造影返回第四节泌尿系统CT影像解剖一、女性生殖系统CT二、男性生殖系统CT返回第五节生殖系统MRI解剖一、女性生殖系统MRI图像特点•阴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子宫颈:上段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下段(阴道部)低信号•宫体:肌层:T1WI中等偏低信号,T2WI低信号内膜:T1WI稍低信号,T2WI较T1WI高中间带:T2WI宫体可分三种信号,中间带为较低信号,肌层为中等信号,内膜宫腔粘液为高信号。
二、男性生殖系统MRI图像特点•前列腺:T1WI较低信号;T2WI中央区稍低周围区:信号较强,移行区信号低。
被摸低信号•精囊: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女性盆腔轴位T1WI。
女性生殖系统(教学完整)ppt课件

2. 双角子宫和鞍状子宫
3.纵隔子宫
4. 单角子宫:
5.残角子宫
五)卵巢发育异常
六)输卵管发育异常
ppt精选版
73
第二节
•a双阴道、双宫颈、双子宫 •b单阴道、双宫颈、双子宫
•e、f鞍形子宫
ppt精选版
•C、d纵膈子宫 •g、h单角子宫 74
临床表现
不孕 月经异常 病理性妊娠
第二节
ppt精选版
75
56
ppt精选版
第二节
葡
1、子宫 ⑴子宫大小和形态异常 ⑵子宫信号异常 2、盆腔肿块 3、卵巢
ppt精选版
第二节
58
第二节
•子宫多发肌瘤
ppt精选版
59
未成熟畸胎瘤
第二节
ppt精选版
60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一)超声的检查应用价值和限度
(二) 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ppt精选版
•34
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
阴道只有两层信号 中心高信号:阴道上皮和内容物 周围低信号:阴道壁
•ppt精选版
•35
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
卵巢与输卵管:
绝经期前女性96%可识别出正常卵巢
绝经后妇女卵巢多难以识别
T1WI上,卵圆形均匀低信号结构,不易
与临近含液肠曲鉴别
T2WI上,其周边卵泡呈高信号,而内部
位,也难以识别较小的肌瘤。
•ppt精选版
•97
子宫肌瘤(3)
•第二节
CT表现:
子宫增大,呈分叶状表现,见于较大肌层内肌
瘤和浆膜下肌瘤肌瘤密度可等于或略低于周围
正常子宫。
约10%肌瘤发生钙化,增强检查肌瘤可有不同
影像解剖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第十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
一、CT断面解剖 子宫 1、正常子宫横断面呈纺锤形,位于膀胱与直
肠之间; 2、子宫膀胱陷窝、子宫直肠陷窝; 3、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宫腔呈较低密
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二、MRI断面解剖
1、矢状面T2WI为显示子宫的最佳方位; 2、T1WI:子宫肌层为均匀稍低信号,内膜肌
带);
完整最新版课件
5
T1WI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T2WIT2WI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层不能区分或信号稍低; 3、正常子宫壁于T2WI呈三层信号:子宫内膜、
结合带、肌层;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4、子宫内膜: ➢ T2WI呈明显高信号; ➢ 内膜的厚度亦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5、结合带:子宫内膜与肌层间的低信号带;
为肌内层; 6、子宫肌层: ➢ T2WI信号稍高; ➢ 厚度1-3cm(子宫体外缘至内膜外缘,包括结合
一、CT断面解剖 子宫 1、正常子宫横断面呈纺锤形,位于膀胱与直
肠之间; 2、子宫膀胱陷窝、子宫直肠陷窝; 3、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宫腔呈较低密
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二、MRI断面解剖
1、矢状面T2WI为显示子宫的最佳方位; 2、T1WI:子宫肌层为均匀稍低信号,内膜肌
带);
完整最新版课件
5
T1WI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T2WIT2WI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层不能区分或信号稍低; 3、正常子宫壁于T2WI呈三层信号:子宫内膜、
结合带、肌层;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4、子宫内膜: ➢ T2WI呈明显高信号; ➢ 内膜的厚度亦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5、结合带:子宫内膜与肌层间的低信号带;
为肌内层; 6、子宫肌层: ➢ T2WI信号稍高; ➢ 厚度1-3cm(子宫体外缘至内膜外缘,包括结合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女性,20岁,未初潮
炎症性病变
o 1、子宫输卵管炎症: 很少应用CT、MRI检查。
o 2、盆腔炎症: 临床与病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感染造成,可形成炎性肿块, 甚至形成脓肿。急性期:高热、下腹痛、呕 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期:下腹部坠胀不适、 痛经及不孕。
炎症性病变
o 影像学变现:
早期无异常表现;发生脓肿时,可见盆腔多 发类圆形或椭圆包块影,CT呈水样密度, MRI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 气泡,增强后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o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o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o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o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o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 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
一、正常CT表现
o 2.卵巢、输卵管 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 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 卵泡形成可助判断。
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
二、正常MRI表现
o 子宫和阴道: 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
o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o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生殖系统 PPT课件

前列腺在T1WI像呈均勻低信號;T2WI像移行 帶和中央區為低信號,周圍區呈高信號,被膜為 低信號。精囊腺在T1WI像呈中等信號,T2WI像 為高信號。
二、男性盆部MRI解剖
MRI除橫斷面外,需作矢狀面或(和)冠 狀面掃描,尤其是對膀胱三角區的顯示。 前列腺在矢狀和冠狀位上為三角形。中央 葉在冠狀位上顯示較清楚。前列腺包膜為 線狀低信號帶。橫斷面毗鄰關係與CT相同。 精囊腺位於前列腺上方層面,膀胱頸的後 上方因含水較多,呈長T1長T2
男性盆腔CT斷面解剖
(一)精囊腺CT解剖 CT上精囊表現為前列腺以上層面膀胱
後方對稱性的長橢圓形軟組織影,CT值 35~75HU不等,雙側共長6cm左右。與膀 胱後下壁間有脂肪組織間隔,仰臥時此間 隙形成膀胱精囊角,約30度左右,俯臥位 時精囊緊貼膀胱,此角消失
男性盆腔CT斷面解剖
(二)前列腺(prostate)CT解剖 前列腺呈栗子形或倒錐形,位於恥骨後,直
• 射精管(eaculatory duct) 由輸精管壺腹的終末 端與精囊腺的排泄管匯合而成
1 .左右葉 2 .前葉 3 .前列腺囊 4 .尿道脊 5.前列腺小囊 6.中葉 7.射精管 8.後葉
1 .精囊 2 .輸精管壺腹 3 .前列腺前葉 4 .射精管 5 .前列腺後葉 6 .尿道內口 7 .前列腺前葉 8 .尿道前列腺部 9 .尿道膜部
生殖系統
第一節 生殖系統解剖概要
{ 女性內生殖系統器官
陰道(vagina) 子宮(uterus) 輸卵管(uterinetube)
卵巢(ovary)
}子宮 附 件
{ {{ 男性
內生殖系統器官
前列腺(prostate) 精囊腺(Spermatie cord)
外生殖器官
二、男性盆部MRI解剖
MRI除橫斷面外,需作矢狀面或(和)冠 狀面掃描,尤其是對膀胱三角區的顯示。 前列腺在矢狀和冠狀位上為三角形。中央 葉在冠狀位上顯示較清楚。前列腺包膜為 線狀低信號帶。橫斷面毗鄰關係與CT相同。 精囊腺位於前列腺上方層面,膀胱頸的後 上方因含水較多,呈長T1長T2
男性盆腔CT斷面解剖
(一)精囊腺CT解剖 CT上精囊表現為前列腺以上層面膀胱
後方對稱性的長橢圓形軟組織影,CT值 35~75HU不等,雙側共長6cm左右。與膀 胱後下壁間有脂肪組織間隔,仰臥時此間 隙形成膀胱精囊角,約30度左右,俯臥位 時精囊緊貼膀胱,此角消失
男性盆腔CT斷面解剖
(二)前列腺(prostate)CT解剖 前列腺呈栗子形或倒錐形,位於恥骨後,直
• 射精管(eaculatory duct) 由輸精管壺腹的終末 端與精囊腺的排泄管匯合而成
1 .左右葉 2 .前葉 3 .前列腺囊 4 .尿道脊 5.前列腺小囊 6.中葉 7.射精管 8.後葉
1 .精囊 2 .輸精管壺腹 3 .前列腺前葉 4 .射精管 5 .前列腺後葉 6 .尿道內口 7 .前列腺前葉 8 .尿道前列腺部 9 .尿道膜部
生殖系統
第一節 生殖系統解剖概要
{ 女性內生殖系統器官
陰道(vagina) 子宮(uterus) 輸卵管(uterinetube)
卵巢(ovary)
}子宮 附 件
{ {{ 男性
內生殖系統器官
前列腺(prostate) 精囊腺(Spermatie cord)
外生殖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2WI
T1WI
T2WI
3、正常子宫壁于T2WI呈三层信号:子宫内膜、 结合带、肌层;
4、子宫内膜: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I呈明显高信号;
内膜的厚度亦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5、结合带:子宫内膜与肌层间的低信号带; 为肌内层;
6、子宫肌层: T2WI信号稍高; 厚度1-3cm(子宫体外缘至内膜外缘,包括结合 带);
T1WI
第十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
一、CT断面解剖 子宫
1、正常子宫横断面呈纺锤形,位于膀胱与直 肠之间;
2、子宫膀胱陷窝、子宫直肠陷窝; 3、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宫腔呈较低密 度;
二、MRI断面解剖
1、矢状面T2WI为显示子宫的最佳方位;
2、T1WI:子宫肌层为均匀稍低信号,内膜肌
层不能区分或信号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