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药食同源餐饮参考讲课教案
《砂仁黄芪猪肚汤》药膳制作与养生课程教案

《健脾药膳汤——砂仁黄芪猪肚汤》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砂仁、黄芪的药用价值及功效。
2.掌握砂仁黄芪猪肚汤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在烹饪过程中运用中医养生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药膳养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二、教学内容●砂仁黄芪猪肚汤的组成材料及功效介绍。
●药膳汤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药膳汤的食用方法及养生效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砂仁、黄芪的药用知识和猪肚的营养价值。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药膳汤的制作过程。
●实践法:学生分组动手制作药膳汤,教师指导。
1.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药膳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养生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药膳能够健脾开胃?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介绍砂仁、黄芪的药性、功效及适用人群。
3.阐述猪肚的营养成分及其在食疗中的作用。
示范操作(10分钟)教师现场展示砂仁黄芪猪肚汤的制作流程,包括材料准备、清洗、切割、炖煮等步骤。
4.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火候控制、药材用量等。
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药膳汤的制作,每组4-5人。
5.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成果展示与交流(5分钟)各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其他小组提问或提出建议,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砂仁黄芪猪肚汤的制作要点和养生功效。
鼓励学生回家后尝试为家人制作这道健康美味的药膳汤品。
五、评价与反馈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成果评价:通过品尝各组制作的药膳汤品,评价其口感、色泽及养生效果。
3.反馈与改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食同源培训讲解

特殊人群的药食同源调理方案
孕妇
孕妇在孕期容易出现便秘、贫血等症状,可选用红枣、枸 杞、山药等食物进行调理,有助于补血益气。
儿童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问题, 可选用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补充营养,同时可适当食 用山楂、麦芽等食物促进消化。
老年人
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问题,可选用黑木耳、 芹菜、山楂等食物进行调理,有助于降血压、软化血管。
THANKS.
的功效。
蔬菜类
如胡萝卜、菠菜、芹菜等,富 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 作用。
水果类
如苹果、梨、葡萄等,富含维 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 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 效。
肉类及蛋类
如鸡肉、牛肉、鸡蛋等,富含 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 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的作
用。
常见食材的药效
药食同源的应用实例
06
常见病症的药食同源调理方案
感冒
感冒时,可选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以出汗散寒。或用菊 花、金银花、山楂泡水代茶饮,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
咳嗽
对于咳嗽,可用梨、冰糖、川贝母煮水饮用,以润肺止咳。或用陈 皮、白萝卜煎汤,有助于理气化痰。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时,可选用山楂、神曲、麦芽泡水代茶饮,有助于消食化积。 或用鸡内金研末冲服,能够健胃消食。
药食同源的烹饪技巧
03
烹饪前的准备
01
02
03
食材选择
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确保其无农药残留、无污 染,以保证药食同源的效 果。
清洗处理
将食材清洗干净,去除泥 沙、农药残留等杂质,为 烹饪做好准备。
刀工处理
幼儿园教案药食同源《制作黑豆糯米粥》

幼儿园教案药食同源《制作黑豆糯米粥》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黑豆和糯米的营养价值,明白药食同源的道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制作黑豆糯米粥的基本步骤。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药食同源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介绍黑豆和糯米的营养价值及药食同源的概念。
2. 讲解制作黑豆糯米粥的步骤。
3. 实践活动:幼儿动手制作黑豆糯米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黑豆和糯米的奇遇》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解黑豆和糯米的营养价值,阐述药食同源的道理。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黑豆糯米粥的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幼儿分组动手制作黑豆糯米粥,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幼儿能熟练掌握制作黑豆糯米粥的步骤。
2. 幼儿能够理解黑豆和糯米的营养价值,认识到药食同源的重要性。
3.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食材:黑豆、糯米、红枣、莲子等。
2. 工具:锅、碗、勺子、手套等。
3. 课件:黑豆和糯米的图片、制作步骤图等。
4. 故事:《黑豆和糯米的奇遇》。
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黑豆、糯米、红枣、莲子等食材,洗净浸泡。
2. 准备锅、碗、勺子、手套等工具。
3. 制作课件,包括黑豆和糯米的图片、制作步骤图等。
4. 准备好故事《黑豆和糯米的奇遇》的课件或纸质版。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黑豆和糯米的奇遇》引发幼儿兴趣,讲解黑豆和糯米的营养价值,引入药食同源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制作黑豆糯米粥的步骤,包括食材准备、烹饪过程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黑豆糯米粥的过程,幼儿观看并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实践:幼儿分组动手制作黑豆糯米粥,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操作。
八、安全事项:1. 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远离热源,避免烫伤。
2. 使用工具时,教师要亲自示范,确保幼儿正确使用,避免受伤。
中医食疗药食同源讲课文档

第三页
辛味
发散、行气、行血、健胃
用于外邪束表诸证:生姜散邪,芫荽透疹 可治气血运行不畅:陈皮
第四页
甘味
1.
滋养、补脾、缓急止痛、润燥
2. 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淮山药、大枣
3.
用于脾胃虚弱:粳米、鸡肉
4. 用于气拘急的腹痛:饴糖、甘草
▪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 ▪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之证。适
用于疲倦乏力、食少便溏、脱肛。 ▪ 用量:9-30克。
第二十八页
西洋参
▪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入心、肺、 肾经。
▪ 功效:生津止渴,益肺养阴,清退虚热。 ▪ 主治:用于津气亏虚,及久嗽、失血而伴
减轻另一味的副作用或毒性。 生姜与螃蟹
第十一页
二、药食同源的清单
▪ 按笔画顺序排列共87种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 蛇、乌梅、木瓜、火麻仁、
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
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
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
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 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
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 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养生滋补课堂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成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养生滋补食材及其功效。
2. 学习简单的养生滋补食谱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 养生滋补食材的认识。
2. 简单养生滋补食谱的制作。
教学难点:1. 养生滋补食材的搭配。
2. 烹饪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养生滋补食材样本(如红枣、枸杞、黄芪等)。
2. 烹饪工具(如锅、碗、勺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养生滋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大家平时都了解哪些养生滋补食材?二、讲授新课1. 讲解常见的养生滋补食材及其功效:a. 红枣:补血安神,养颜美容。
b.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c. 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d. 桂圆:养血安神,补心益脾。
e. 红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2. 讲解养生滋补食谱制作方法:a. 红枣枸杞粥:将红枣、枸杞洗净,与糯米一同煮成粥。
b. 黄芪炖鸡:将黄芪、鸡肉、红枣、生姜等食材放入砂锅,加水炖煮至鸡肉熟烂。
c. 桂圆炖蛋:将桂圆、鸡蛋、红糖等食材放入碗中,蒸熟即可。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养生滋补食材,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烹饪。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烹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评价1. 学生分享烹饪成果,评价各组的养生滋补食谱。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养生滋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次养生滋补课堂,通过讲解养生滋补食材及其功效、教授简单养生滋补食谱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了养生滋补的基本知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基本的烹饪技巧。
但在课程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养生滋补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药食同源教学讲义

长期有效性评估也是必要的,以监测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效果稳定 性。
药食同源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索药食同源的作用机制和效 果,以推动产品的创新和改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将有助于 提升药食同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现代医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降低患病 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学理论基础
营养学认为,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不同的食 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能量。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可 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维持身体健康。
营养学强调“均衡饮食”,即摄入的食物种类要多样化,数 量要适量,以保持人体营养的平衡和充足。
02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的 思想强调食物的性味和功效,认 为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节人体生 理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药食同源的历史与发展
药食同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 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药食 同源的理念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 高,药食同源的理念逐渐受到广泛认 可和推广,成为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的重要组成部分。
味道相互融合。
烹饪技巧
控制火候
药食同源的烹饪需要控制火候,不宜 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药效和口感。
适时添加药材
在烹饪过程中,应根据食材的熟度和 药效的释放时间,适时添加药材。
注意搭配
药食同源的烹饪需注意药材与食材的 搭配,应根据药性和食材的特点进行 合理搭配。
保持原汁原味
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药材和食 材的原汁原味,以充分发挥药效和口 感。
幼儿园大班药食同源教案:麻山药粥

幼儿园大班药食同源教案:麻山药粥
活动目标:
1.认识麻山药,知道麻山药的基本药食功效。
2.知道做粥时麻山药的外理方法。
3.知道与小朋友分享。
活动准备:
麻山药、小米、洗菜盆、削皮刀、餐刀、视频
活动难点重点:
1.认识麻山药,知道麻山药的基本药食功效。
2.知道做粥时麻山药的外理方法,学习制作麻山药粥。
活动过程:
一、认识麻山药
1.教师出示麻山药,提问:
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播放视频,带幼儿了解麻山药的生长过程,知道它可药食同用。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麻山药都可以制作什么食物?小朋友们都喜欢吃哪种?
二、教师播放视频,带小朋友学习麻山药粥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三、教师指导小朋友制作麻山药粥。
1.处理麻山药:
(1)清洗麻山药,用削皮器削掉外皮,用餐刀切成薄片。
(2)用碗将大米淘洗干净。
(3)锅内放入适量清水,放入切好的山药片和淘洗干净的大米。
大火烧开,转为小火,熬制半小时。
四、教师带小朋友与他班小朋友分享山药粥。
活动反思
药食同源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充满兴趣,同时又具有科学性,让幼儿从中认识了山药这味中药材。
****幼儿园
202*年11月10日。
药食同源 饮食养生-成都4.7讲座PPT

动形养生
• 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 身延年。
• 反之,则“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 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不同体质的养生>>气郁体质
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 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佛手、橙子、柑皮、 韭菜、茉莉花、茴香菜、大蒜、火腿、香橼等。 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 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一面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 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疏肝理气,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葡 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 常用的药酒有枸杞 酒、人参酒、鹿茸 酒、健美酒等。但 这种药酒不能饮酒 的人或肝肾功能差 的人不宜用。
药食养生大法>>禁忌与误区
发汗药应禁生冷 调理脾胃药禁油腻 消肿理气药禁豆类 止咳平喘药禁鱼腥 止泻药禁瓜果
春季养肝
精神愉快多微笑 适当饮食养肝血 注意保暖很重要 适度锻炼补阳气
春季养肝
大蒜
药食同源 饮食养生
---曾茂刚---
目录
1
2
3
4
曾茂刚 副主任中医师
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197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
曾医生在三甲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对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疑难 杂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及慢性病的预防控制 有独到见解,后期从事中医养生研究、咨询工作,有丰富的实 践经验,曾撰写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药食同源餐饮参
考
2018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八角)、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以上为2012年公示的86种)
2014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
人参≤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山银花、芫
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2018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名单:党参使用量≤9克/天,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肉苁蓉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铁皮石斛使用量≤3.5克/天,孕妇不宜食用、西洋参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黄芪使用量≤9克/天、灵芝使用量≤6克/天,孕妇不宜食用使用量、天麻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山茱萸使用量≤6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杜仲叶使用量≤7.5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名单:
聪耳莲子、山药、荸荠、蒲菜、芥菜、蜂蜜。
明目:山药、枸杞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鲍鱼、螺蛳、蚌。
生发: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
润发:鲍鱼。
乌须发:黑芝麻、核桃仁、大麦。
美容颜: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麻、山药、松子、牛奶、荷蕊。
健齿:花椒、蒲菜、莴笋。
轻身: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粱米。
肥人: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麻、牛肉。
增智(益智、健脑等):粳米、荞麦、核桃、葡萄、菠萝、荔枝、龙眼、大枣、百合、山药、茶、黑芝麻、黑木耳、乌贼鱼。
益志(增强志气):百合、山药。
安神(使精神安静、利睡眠等):莲子、酸枣、百合、梅子、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
增神(增强精神,减少疲倦):茶、荞麦、核桃。
增力(健力,善走等):荞麦、大麦、桑葚、榛子。
强筋骨(强健体质,包括筋骨、肌肉以及体力):栗子、酸枣、黄鳝、食盐。
耐饥(使人耐受饥饿,推迟进食时间):荞麦、松子、菱角、香菇、葡萄。
能食(增强食欲、消化等能力):葱、姜、蒜、韭菜、芫荽、胡椒、辣椒、胡萝卜、白萝卜。
壮肾阳(调整性功能,治疗阳痿、早泄等):核桃仁、栗子、刀豆、菠萝、樱桃、韭菜、花椒、狗肉、狗鞭、羊肉、羊油脂、雀肉、鹿肉、鹿鞭、燕窝、海虾、海参、鳗鱼、蚕蛹。
种子(增强助孕能力,也称续嗣,包括安胎作用):柠檬、葡萄、黑雌鸡、雀肉、雀脑、鸡蛋、鹿骨、鲤鱼、鲈鱼、海参。
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
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病症):生姜、葱、芥菜、芫荽。
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病症):茶叶、豆豉、杨桃。
清热泻火(用于内火病症):茭白、蕨菜、苦菜、苦瓜、松花蛋、百合、西瓜。
清热生津(用于燥热伤津病症):甘蔗、番茄、柑、柠檬、苹果、甜瓜、甜橙、荸荠。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病症):香椿、荞麦。
清热凉血(用于血热病症):藕、茄子、黑木耳、蕹菜、向日葵子、食盐、芹菜、丝瓜。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病症):绿豆、赤小豆、豌豆、苦瓜、马齿苋、荠菜、南瓜、菜。
清热利咽(用于内热咽喉肿痛病症):橄榄、罗汉果、荸荠、鸡蛋白。
清热解暑(用于暑热病症):西瓜、绿豆、赤小豆、绿茶、椰汁。
清化热痰(用于热痰病症):白萝卜、冬瓜子、荸荠、紫菜、海蜇、海藻、海带、鹿角菜、
温化寒痰(用于寒痰病症):洋葱、杏子、芥子、生姜、佛手、香橼、桂花、橘皮。
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喘息病症):百合、梨、枇杷、落花生、杏仁、白果、乌梅、小白菜。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病症):南瓜、包心菜、芋头、猪肚、牛奶、芒果、柚、木瓜、栗子、大枣、粳米、糯米、扁豆、玉米、无花果、胡萝卜、山药、白鸭肉、醋、芫荽。
健脾化湿(用于湿阻脾胃病症):薏苡仁、蚕豆、香椿、大头菜。
驱虫(用于虫积病症):榧子、大蒜、南瓜子、椰子肉、石榴、醋、乌梅。
消导(用于食积病症):萝卜、山楂、茶叶、神曲、麦芽、鸡内金、薄荷叶。
温里(用于里寒病症):辣椒、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干姜、蒜、葱、韭菜、刀豆、桂花、羊肉、鸡肉。
祛风湿(用于风湿病症):樱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鹌鹑、黄鳝、鸡血。
利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病症):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芦、白菜、白鸭肉、鲤鱼、鲫鱼。
通便(用于便秘病症):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病症):莲子、百合、龙眼肉、酸枣仁、小麦、秫米、蘑菇、猪心、石首鱼。
行气(用于气滞病症):香橼、橙子、柑皮、佛手、柑、荞麦、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萝卜、韭菜、茴香菜、大蒜。
活血(用于血淤病症):桃仁、油菜、慈姑、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止血(用于出血病症):黄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乌梅、香蕉、莴苣、枇杷、藕节、槐花、猪肠。
收涩(用于滑脱不固病症):石榴、乌梅、芡实、高粱、林檎、莲子、黄鱼、鲇鱼。
平肝(用于肝阳上亢病症):芹菜、番茄、绿茶。
补气(用于气虚病症):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莜麦、籼米、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狗肉、青鱼、鲢鱼。
补血(用于血虚病症):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草鱼。
助阳(用于阳虚病症):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鸽蛋、雀肉、鳝鱼、海虾、淡菜。
滋阴(用于阴虚病症):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葚、牛奶、鸡蛋黄、甲鱼、乌贼鱼、猪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