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合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制剂新技术优秀课件

例2 大蒜油-βCYD包合物的制备
➢ 按大蒜油和-CYD投料比1∶12,称取大蒜油,用少量乙 醇溶解后,在不断搅拌下,滴入-CYD饱和水溶液中,调 节pH 值约为5,在20℃搅拌5小时,所得混悬液冷藏放置, 抽滤,真空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包合物。
➢ 大蒜不良臭味基本上被遮盖。
2. 研磨法
➢ 取-CYD加入2~5倍量的水,研匀,加入药物(难溶性药物应 先溶于有机溶剂中),充分研磨至成糊状物,低温干燥后,再 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洗净,再干燥,即得。
⑵ 提高稳定性
➢ 维A酸经β-环糊精包合,稳定性显著提高,副作用降低。
⑶ 液体药物可粉末 ⑷ 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
➢ 陈皮挥发油制成包合物后,可粉末化且可防止挥发。
4. 制成包合物的目的
⑸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
➢ 盐酸雷尼替丁具有不良臭味,制成包合物可加以改善, 提高用药的顺从性。
⑹ 调节释药速率
➢ 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 ➢ 制剂中目前常用的是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㈠ 环糊精 (cyclodextrin, CYD)
➢ 系淀粉以嗜碱性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 用后形成的产物,是由6~12 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 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结构为中空圆筒形。
➢ 硝酸异山梨醇酯-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血药水 平可维持相当长时间——具有缓释作用。
⑺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诺氟沙星难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制成β环糊 精包合物胶囊,起效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
⑻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
二、包合材料
➢ 概念
➢ 包合物中处于包合外层的主分子物质。
➢ 种类
第三章制剂新技术
制剂新技术第2节包合技术课件

ß-CD的环状构型
❖ CD的分子构型比较特殊,呈上窄下宽 中空的环筒状。
❖ 环筒外面是亲水性的表面,内部则是一 个具有一定尺寸的疏水管腔,可以依据 空腔大小进行分子识别。
❖ CD对酸较不稳定,对碱、热和机械作 用都相当稳定,与某些有机溶剂共存时, 能形成复合物而沉淀。可利用CD在不 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
0.7-0.8nm
0.85-1.0nm
空洞深度
0.7-0.8nm
0.7-0.8nm
0.7-0.8nm
空洞体积
17.6nm
34.6nm
51.0nm
[α ]25D(H 2O )
溶解度 ( g/L,25℃ ) 结晶性状(从 水中得到)
+150.5° 145 针状
+162.5° 185 棱柱状
+177.4° 232 棱柱状
环糊精包封药物的立体结构
❖ β-CD在室温下水中溶解度仅为1.85%, 其水溶性比没有环合的低聚糖同分异构 体要低得多,其原因是:β-CD是晶体,其 晶格能高,故水溶性差;β-CD的仲羟基 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与周围水分子形 成氢键的可能性下降,故水溶性差。
❖ 通过对β-CD分子进行化学结构修饰,
(1)饱和水溶液法
❖ 将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与药物或挥发油按一 定的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条 件下搅拌、振荡,经冷藏、过滤、干燥, 即得环糊精的包合物。
❖ 制备条件:①影响包合率的主要因素有投 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方式等; ②客分子为油时,一般认为投料比为β-CD: 油=6:1时,包合效果比较理想;③包合时间 30分钟以上。
KD
式中:KR为结合速度常数,KD为解离速度常数。
【正式版】药剂学包合物制备技术级药学PPT

环糊精的分子结构
葡萄糖单体 结构俯视图
环状构型 立体结构
(2)环糊精的性质
项目
α-CYD
β-CYD
γ-CYD
葡萄糖单体数 相对分子量(Mr) 空洞内径 空洞外径 空洞深度 空洞体积 可容纳水分子数 结晶形状(从水中得到) 溶解度(g/L,25℃,H2O ) [α]25D(H2O) 碘显色
6 973 5~6Å 14.6±0.4 Å 7~8 Å 17.6nm3 6 针状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④无机物大多数不宜用环糊精包合。
(3)两亲性CD衍生物 药剂学课件包合物制备技术级药学
其它(反义核酸类、多肽类、蛋白质等药物的载体) 立体结构是上狭下宽两端开口的环状中空圆筒型。
可被α-淀粉酶生物在降解C,其D降分解速子度为外α-CD部<β-C嫁D<γ接-CD;疏水性的侧链,使其不仅具有亲
两亲性衍生物
二、包合材料 环糊精衍生物
(1)亲水性CD衍生物
①甲基化-CD: 2,6-二甲基-β-CD(DM-β-CD) 2,3,6-三甲基-β-CD(TM-β-CD)
甲基化后的衍生物: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 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母体CD高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二、包合材料 环糊精衍生物—亲水性
包合有机、无机、气体分子,形成分子包合物。 可被α-淀粉酶生物降解,其降解速度为α-CD<β-
CD<γ-CD;被大多数结肠细菌生物降解;不能被葡萄 糖淀粉酶降解。 对酸较不稳定,但比淀粉和非环状小分子糖类耐酸。 对碱、热和机械作用等都相当稳定。 毒性很低,口服CD无任何急性毒性反应。
二、包合材料--环糊精
二、包合材料 环糊精衍生物
出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环糊精包合技术ppt课件

• 数据统计
– 采用t-检验,检查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5FU浓度的差异性。
43
The concentration of 5-FU in liver of mice after affused 5-FU for injection(µg/g)
NO
Group
平均
1 234 5 6 7 8
Natural tissue Tumour tissue
• 热分析法 • 相溶解度法 • 薄层色谱法 • 荧光光谱法 • 园二色谱法
22
环糊精衍生物
CH2OR3
CH2OR3 O
O
O
OR1 O
OR2
OR1
O
O
O
OR2
O
OR1
O O
CH2OR3
OR2 O
O OR1 O
OR2 O
OR2 O
OR2 O
O
OR1 O
O
CH2OR3
O OR1 O
O
CH2OR3
O
23
30
β-CD-14S的初步研究
• β-环糊精的衍生物,环状硫酸酯多糖 • 与氢化可的松联合
离体实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体内实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 与化疗药物联合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延长动物生存期 • 与同类药物比较,副作用最小
31
32
元素分析鉴定
项目
测定值%
计算值%
C
18.45
17.91
30
22.9 22.1 31.0 30.3 19.4
36.2±3.6 25.1±4.4
60
10.5 14.3 17.7 12.43 9.7
12.8±2.5
– 采用t-检验,检查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5FU浓度的差异性。
43
The concentration of 5-FU in liver of mice after affused 5-FU for injection(µg/g)
NO
Group
平均
1 234 5 6 7 8
Natural tissue Tumour tissue
• 热分析法 • 相溶解度法 • 薄层色谱法 • 荧光光谱法 • 园二色谱法
22
环糊精衍生物
CH2OR3
CH2OR3 O
O
O
OR1 O
OR2
OR1
O
O
O
OR2
O
OR1
O O
CH2OR3
OR2 O
O OR1 O
OR2 O
OR2 O
OR2 O
O
OR1 O
O
CH2OR3
O OR1 O
O
CH2OR3
O
23
30
β-CD-14S的初步研究
• β-环糊精的衍生物,环状硫酸酯多糖 • 与氢化可的松联合
离体实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体内实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 与化疗药物联合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延长动物生存期 • 与同类药物比较,副作用最小
31
32
元素分析鉴定
项目
测定值%
计算值%
C
18.45
17.91
30
22.9 22.1 31.0 30.3 19.4
36.2±3.6 25.1±4.4
60
10.5 14.3 17.7 12.43 9.7
12.8±2.5
环糊精包合技术.ppt

• (五)包合物分类:
• 包合物根据主分子的构成可分为多分子包 合物、单分子包合物和大分子包合物;
• 根据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又分为管 形包合物、笼形包合物和层状包合物。
• (六)包合作用的特点
• l、药物与环糊精的组成和包合作用
• CYD所形成的包合物通常都是单分子包合物 ,药物在单分子空穴内包入,而不是在材料 晶格中嵌入药物。单分子包合物在水中溶解 时,整个包合物被水分子包围使溶剂化较完 全,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包合物。
(四)溶液-搅拌法
未饱和的 CYD溶液
搅拌混合
客分子药物
过滤 干燥
即得
(五) 喷雾干燥法
适用于难溶性、疏水性药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包合物, 产率高;制得的包合物易溶于水,遇热性质较稳定。
(六)超声波法
CYD饱和 水溶液
溶解
客分子药物
搅拌混合
超声
饱和水溶 液处理
即得
环糊精包合技术
一、概述 (一)包合物
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d)系指一种分子(客分 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主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复 合物。 (二)包合技术
一种分子(客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主分子)的 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包合物的技术。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 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 (moleculecapsule)。
• (四)包合物形成条件
• 包合物能否形成及其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主分子和客 分子的立体结构和二者的极性:客分子必须和主分子的空 穴形状和大小相适应,包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两组分 间的范德华力。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包 合物中主分子和客分子的比例一般为非化学计量,这是由 于客分子的最大填入量虽由客分子的大小和主分子的空穴 数决定,但这些空穴并不一定完全被客分子占据,主、客 分子数之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
第三章 包合技术ppt课件

(3)一次剂量超过500mg的药物不适合制成包合 物,因分子量在100~400之间的药物在100mg 包合物中的最大含量一般仅5~25mg。
如维生素K3(2-甲基萘醌)需要有3个β-环糊精分子 配合才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所以在包合物中含 量仅4%~5%,在实际应用上很不经济(改用γ-环 糊精可以得到1:1包合物)。
例如:
亲水性β-CD衍生物如甲基-β-CD易溶于水,能够与 多种药物起包合作用,使溶解度增加,毒性与刺 激性下降,扩大了CD在药剂中的应用范围。
又如3-羟丙基β-CD促使一些难溶性药物增加溶解 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等。已 报道有的衍生物可作注射剂良好的载体。
另外β-CD乙基化衍生物,水溶性降低,可作水溶 性药物缓载体
又如环糊精(Cyclodextrins,CD)形成的包合物是单 分子空洞内包入客分子。
环糊精同系物有α-、β-、γ-CD, 空洞大小:α-<β-<γ, 对于客分子蒽>萘>苯, 蒽只被γ-CD包合, 萘可以进入β-和 γ-CD中, 苯则可被三种环糊精包合。
(二)主、客分子的比例
包合物可在固态、水和有机溶剂中形成,
如果单剂量25mg的药物,在包合物中包合量为 5%,则口服片剂的重量至少500mg。药物的剂 量显然是设计包合物时的重要限制因素。
对于1:1包合物,剂量与包合物量及药物分子量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剂量小或分子量较大的药物 制得的包合物,具有较适宜的片重。
维生素D3(单剂量3000国际单位,相当于0.075mg 开链胆甾三烯醇)、前列腺素(单剂量0.5mg)以及 硝酸甘油(单剂量0.5~4mg)之类小剂量药物比较 适宜制备包合物。
一、环糊精的结构和性质
环糊精(cyclodextrin,CD,schadinger dextrin)是目前应用最多。 是由淀粉经酶解环合得到的由6个以上葡萄糖分子 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其结构 简式为:
人卫版药剂学七版 包合物PPT课件

22
.
2.热分析法(结晶性分析)
热分析法是基于结晶性药物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来对其 结晶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经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结晶度下降或 消失,其熔点处的结晶吸热峰在热分析图谱上消失或 减弱。
常用差示热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两种
23
.
a.差热分析 1)定义
差热分析(DTA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是使试样和参比物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测 试两者的温度差(△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2)原理
14
.
2.影响因素: 主客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主客分子的大小、客分子极性的影响 主客分子的比例(非化学剂量关系) 包合条件
包合方法、包合温度、搅拌速率及时间、干燥 过程的工艺参数均可影响包合效率。
15
.
四、常用包合技术
包合物的制备过程
包合
分离
干燥
饱和水溶液法 研磨法 超声波法
冷冻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
在DTA曲线中,纵坐标为试样与参比物之温差△T, 横坐标为温度T或控温时间(t)。因参比物在实验温度 范围内不发生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故温度与系统温度
一致,样品的放热或吸热产生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与参 比物之间的温差改变导致DTA曲线偏离基线而形成峰。 一般沿坐标轴向下表示吸热,向上表示放热。峰的面积 与样品量和热量的变化成比例。
32
.
3.X射线衍射法―晶体特征衍射峰消失, 生成无定形或非晶态物
鉴别固体分散体时,比较药物、载体、药物与载体物理 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确切了解药物的 结晶性质及结晶度大小。若有药物晶体存在,则在衍射图上 就有这种药物晶体的衍射特征峰存在。
包合技术简介_PPT幻灯片

e 为丙硫米唑与HP-CD1:1投料、 经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包合物。
➢ 圆二色谱法
平面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时,除了圆偏振光发生旋转 外,还有偏振光被吸收的现象,导致左右旋转圆偏振光能量 不同,振幅也不同,此现象称为圆二色性。
由于左右旋转圆偏振光的振幅不同,合成后沿椭圆轨迹 运动,成为椭圆偏振光。
➢ X-射线衍射法 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是鉴定晶体化合 物的常用技术,各晶体物质在相同的角度处具有不同 的晶面间距,从而显示不同的衍射峰。
➢ 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可从核磁共振谱上碳原子的化学结构位移大小,推断 包合物形成与否,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有选择性地 采用。
研磨法一般工艺路线:
3 超声波法
将CD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加入客分子药物溶 解后,立即用超声波研碎仪或超声波清洗机, 选择合适强度,超声一定时间以代替饱和水溶 液法中的搅拌力,使客分子被包合,然后滤过、 洗涤、干燥即得。
超声波法一般工艺路线:
4 冷陈干燥法
用前述某一种方法制备包合物后.如制得包合物 溶于水,结果不易析出结晶沉淀以致于无法得到包 合物.可采用冷冻干燥法使结晶或沉淀析出,所得 包合物外形疏松,溶解性能好,一般常用于制成粉 针剂。
其原理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输入到参比物和样 品的能量随温度变化不同,因而可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具有反应灵敏、重现性好及分辨率高而且准确的特点。
图 丙硫米唑HP-CD包合物的 DSC图谱
a 为丙硫米唑原料;
b 为HP-CD;
c 为丙硫米唑与HP-CD物理混合 物;
d 为丙硫米唑与HP-CD 1:1投 料、经共沉淀法制备的包合物;
➢ 圆二色谱法
平面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时,除了圆偏振光发生旋转 外,还有偏振光被吸收的现象,导致左右旋转圆偏振光能量 不同,振幅也不同,此现象称为圆二色性。
由于左右旋转圆偏振光的振幅不同,合成后沿椭圆轨迹 运动,成为椭圆偏振光。
➢ X-射线衍射法 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是鉴定晶体化合 物的常用技术,各晶体物质在相同的角度处具有不同 的晶面间距,从而显示不同的衍射峰。
➢ 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可从核磁共振谱上碳原子的化学结构位移大小,推断 包合物形成与否,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有选择性地 采用。
研磨法一般工艺路线:
3 超声波法
将CD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加入客分子药物溶 解后,立即用超声波研碎仪或超声波清洗机, 选择合适强度,超声一定时间以代替饱和水溶 液法中的搅拌力,使客分子被包合,然后滤过、 洗涤、干燥即得。
超声波法一般工艺路线:
4 冷陈干燥法
用前述某一种方法制备包合物后.如制得包合物 溶于水,结果不易析出结晶沉淀以致于无法得到包 合物.可采用冷冻干燥法使结晶或沉淀析出,所得 包合物外形疏松,溶解性能好,一般常用于制成粉 针剂。
其原理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输入到参比物和样 品的能量随温度变化不同,因而可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具有反应灵敏、重现性好及分辨率高而且准确的特点。
图 丙硫米唑HP-CD包合物的 DSC图谱
a 为丙硫米唑原料;
b 为HP-CD;
c 为丙硫米唑与HP-CD物理混合 物;
d 为丙硫米唑与HP-CD 1:1投 料、经共沉淀法制备的包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污染少、产品含 水量低。
药物与载体共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或冷冻干燥, 除尽溶剂即得。
5、研磨法:将药物与较大比例的载体材料混合后, 强力持久研磨一定时间,不需加溶剂而借助机械 力降低药物粒度,或使药物与载体材料以氢键相 结合,形成固体分散体。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应注意: ①药物含量不宜太高,一般占5~20%,液体药物 <10%。 ②为防止贮存过程中逐渐老化(硬度变大,析出 晶体或结晶粗化),应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应 用混合载体材料,积极开发新材料,保持良好的 贮存条件。
2、包合物中主客分子的比例是非化学计量,主分 子提供的空穴是关键,但实际上这些空穴并非被 完全占领,主客分子数之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 动。在包合物制备过程中,主客分子的投入比例 有一个最佳范围以保证包合效果。
四、分类 (一)按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分类 1、笼状包合物:由几个主分子构成笼状晶核,客分子根据
3、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如吲哚美辛- PEG6000固体分散体丸剂剂量小于市售片一半时,药效 相同,而对大鼠胃的刺激性显著降低。
4、控制药物定位定量释放:如将药物粒子分散于生物相容 性聚合物组成的亲水性或亲脂性基质中制成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埋植剂。(左炔诺孕酮埋植剂)
5、液体药物固体化:鱼肝油、维生素A、D、E等。
1、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PEG→可控 制释放速率;羟丙甲纤维酞酸酯(HPMCP)
羧甲乙纤维素(CMEC)
均能溶于肠液中,可用于制备胃中不稳定 的药物在肠道释放和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的固体分散剂。
2、肠溶性丙烯酸树脂:国产Ⅱ、Ⅲ号,有时 联合使用。
四、常用的制备技术
1、 熔融法:简便、经济,适于对热稳定的 药物。
三、载体材料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常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有机酸以及糖类等。
1、PEG:具有良好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使药 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且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骤增,可阻 止药物聚集,最常用的是PEG4000、PEG6000。
2、PVP:无定形高分子聚合物,无毒、熔点较高、抑制结 晶增长。
5、调解释药速度:硝酸异山梨醇酯- 二甲基βCYD包合物片剂血药浓度可维 持相当长时间,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三、包合物形成的原理:包合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复合物。
1、包合作用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主 要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作为主分 子既可以是单分子,也可以是多分子形成晶核, 但必须提供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空间,从而形成特 定的笼格、空腔、洞穴或沟道来用于容纳客分子; 而客分子的大小,分子形状则必须适合主分子提 供的空间。
环糊精由椅式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结构俯视图
二、在药剂中的作用
1、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应用亲水性载体材料):如双炔失碳酯-PVP共沉淀物 片剂的有效剂量小于市售片一半,说明F大大提高。
2、延缓药物释放(应用难溶性载体材料):如硝苯地平- HPMCP固体分散体缓释颗粒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 包合技术
一、定义: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 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 (inclusion compound)的技术。
包合物: 主分子(host molecule):具有较大的空
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包容在内,形成分 子囊。 客分子(guest molecule)
4、增加药物稳定性:药物被包合后可 避免受光、氧、热以及温度的影响, 延长药效及保存期。如莪术油包合后 提高了对光、氧的稳定性;水杨酸苯 酯100℃破坏>70%,包合后破坏< 20%;
其形状大小而进入,其空间完全闭合似笼状,如苯二酚包 合物。 2、管状包合物:由一种主分子构成管形或筒形空洞骨架, 如环糊精、尿素等形成的包合物。 3、层状包合物:客分子存在于主分子的某一层间,如月桂 酸钾使乙苯增溶时,乙苯可存在于表面活性剂亲油基的层 间,又如石墨。 (二)按主分子的构成分类 1、单分子包合物:由单个分子形成一个空穴或孔洞,可容 纳一个客分子,如由各种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 2、多分子包合物:若干主分子按一定程序形成晶格空洞, 可使客分子嵌入空洞中而形成的包合物,如尿素、硫脲包 合物。 3、大分子包合物:某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可 形成多孔性结构(网状),能容纳一定大小的分子,如葡 聚糖、硅胶、蛋白质。
2、溶剂法(共沉淀法):避免高热,适于对 热不稳定的药物,但有机溶剂用量大,成 本高、且不易除净。
药物+载体→溶于有机溶剂→蒸去溶剂后使 药物与载体同时析出→共沉淀固体分散体
3、溶剂-熔融法:适于液态药物,如鱼肝油、 维生素A、D、E。将药物(剂量小)溶于 适当溶剂中,将此溶液直接加入已熔融的 载体中搅拌均匀,按熔融法固化即得。
五、包合材料
通常可用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 白质、核酸等作包合材料,制剂中常用的是环糊 精及衍生物。
(一)环糊精
环糊精(CYD)系指淀粉经过环糊精葡萄糖 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环 合成的低聚糖,为水溶性的非还原性白色结晶状 粉末,结构为中空圆筒形。常见有αβγ三种,分 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环糊精形成的 包合物通常都是单分子包合物,与药物可达摩尔 比1:1包合;αβγ-CYD的空穴内径与物理性质都 有较大差别,其为β-CYD最常用.
2、丙烯酸树脂:作难溶性载体材料的有 Eudragit(包括NE(胃崩型丙烯酸树脂乳 胶液)、RL(高渗)、RS(低渗)等几 种),在胃液中可溶胀,在肠液中不溶, 广泛用于制备具有缓释性的固体分散体。
3、脂类:胆固醇、胆固醇硬脂酸酯、巴西棕 榈蜡等脂质材料,均可作成缓释性固体分 散体。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3、表面活性剂类:作为载体材料的表面活性剂大多含聚氧 乙烯基,载药量大,在蒸发过程中可阻滞药物产生结晶。 常用的有polonamer188
4、有机酸类:枸椽酸、酒石酸、琥珀酸。易溶于水而不溶 于有机溶剂。
5、糖类与醇类:右旋糖、半乳糖、蔗糖、甘露醇、木糖醇、 山梨醇等。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1、EC:溶于有机溶剂,载药量大,稳定性 好,不易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