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合集下载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其中,四大家指的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被誉为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四大家书法的鉴赏认识与感悟。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具有奇峭险峻、流畅自然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洒脱自如,字形淳朴古拙,有着浓厚的个性和艺术气息。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兰亭集序》,这是一篇景德镇陶瓷器上的碑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篇作品中,王羲之以行草书写,字形疏朗,意境高远,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这篇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骨力雄健、气韵生动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颜勤禅师碑》。

这是一篇刻在山西省悬空寺石窟中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魅力和辉煌。

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隶书为主,具有秀丽清新、婉转流畅的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开封市的碑文,其字形流畅柔美,笔画纤细丰腴,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柳公权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灿烂和辉煌。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端庄典雅、雄浑壮丽的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洛阳市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挺拔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欧阳询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皇家文化的荣耀和辉煌。

四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精神面貌。

通过欣赏和研究四大家的书法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一步认识和感悟书法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他们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一、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才”,他的作品以雄浑秀丽、气势磅礴而闻名。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兼收并蓄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精髓,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典范。

二、颜真卿(709年-784年)颜真卿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以“颜体”书法著称。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端庄大气,充满力量感和韵律美,他的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三、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以楷书为主要流派。

柳公权的楷书书风简练、秀丽,给人以舒适自然的感觉。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四、米芾(1051年-1107年)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他以草书著称。

米芾的草书富有个人特色,线条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草书给人以奔放豪迈、自由奔放的感觉,成为后世草书的楷模。

五、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行、草两种字体。

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书风豪放、秀丽,草书作品则充满激情和张力。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六、文征明(1470年-1559年)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隶书著称。

他的隶书作品刚劲有力、端庄典雅,给人以肃穆的感觉。

文征明的作品被后人称为“金石之宗”。

七、唐寅(1470年-1524年)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他以行书和草书为主要流派。

唐寅的行书力度雄浑、笔势遒劲,草书则潇洒豪放。

他的作品充满个人风格,受到后世书法家的广泛影响。

八、文徵明(1590年-1645年)文徵明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书法家,他以“文体”书法著称。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中国书法史上,书家辈出,名作灿若星河。

在行书之中,最有影响的三幅作品分别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三幅作品因其书法特色和情感寄托,深受历代书法爱好者和文人雅士的推崇。

下面依次来赏析一下这三幅作品。

一、《兰亭序》赏析书法之美,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使人“悦目”的外在形象,二是让人“赏心”的内在神韵。

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集大成者,而《兰亭序》就像一个民族的记号。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精致的书法、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他的成就是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开晋后妍美流畅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

行书《兰亭序》是王曦之书法代表作,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整篇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有人说《兰亭序》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足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喜爱。

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

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

”《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

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

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

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

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宋代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等八位书法家。

他们各自在书法艺术上独具特色,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唐代书法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笔势遒劲有力,结构刚健有力,行笔圆熟流畅。

他注重笔画的变化,善于运用瘦劲有力的铁线描绘字形,使字体显得秀丽、灵动。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大多富有气韵和艺术性,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主张“气韵生动”和“神韵相合”。

他认为写字须顺应自然规律,注重气势和韵律,追求字体的灵动和神韵。

他的书法理论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之路。

二、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的书法以隶书为主要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结构雄浑豪放,笔画力度强烈,线条粗细有致,给人一种雄奇的感觉。

颜真卿善于运用铁笔的独特手法,创造出有磅礴气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在书法理论上提出“勤筋骨,戒浮靡”的观点,他认为书法必须勤苦钻研,注重笔势的骨法,避免空洞、浮夸的表现。

他的理论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颜体”,成为了隶书的代表。

三、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擅长草书的一位,他的草书流畅奔放,笔画挥洒自如,给人一种自由、潇洒的感觉。

柳公权的草书体现了草书独特的韵味和艺术性,成为了后世草书的楷模。

柳公权强调书法的自由性和个性表达,他提出“心驰于笔,神游于墨”的理念,强调书法需要发挥个人的创意和灵感。

他的草书作品影响了后世书法家,对草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欧阳询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擅长行书的一位,他的书法工整规矩,结构严谨,笔画清晰,给人一种端庄、正直的感觉。

欧阳询的行书融汇了楷书和草书的特点,结合了刚劲有力与自由奔放的风格。

欧阳询注重字形的美感和结构的规范,他提倡“以形立字”的原则,强调书法要以字体的形态为基础,注重字形的造型和结构的完整。

四大楷书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楷书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楷书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四大楷书书法家王羲之、颜
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是书法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
不仅在当时就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至今。

下面简要介绍他们的书法特点。

1. 王羲之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豪放奔逸,强调气势和感
染力。

王羲之的书法造型凝聚力和节奏感极强,形态变幻自如,集典雅、奇妙、气象于一身,表现艺术的极致。

2. 颜真卿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处处流淌出博大精深的学问和丰富的人生感悟,他的书法十分硬朗粗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思想内涵,极富个人
特色,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宝贵财富。

3. 柳公权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是细腻舒展、有机融合、空间变化,以及对结
构与工具的精湛掌控。

他的书法充满生命力和灵性力量,兼具理智和
美感,被认为是千年来最具独创成就的楷书大家之一。

4. 欧阳询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大方雄健、笔势轻重自如,韵味深厚。

他对笔划粗细、间断、对比等因素的处理非常出色,其笔触吐纳自如,独具魅力。

以上是四大楷书书法家的主要特点,每一个都是中国书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巨匠。

学习他们的作品,能够对笔法和排笔技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形式独特,无可替代,自古以来被视为文化瑰宝,其中四大书法家为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他们在书法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后世的书法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他们的书法特点。

首先,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被誉为“书圣”,擅长隶书和楷书。

他的书法特点是:横画方正,竖画秀整,互相衔接、对称成趣,拓扑自然、文辞修炼、神韵生动。

他的作品大多模拟古文字并加入新的造型,例如《兰亭序》,以飞白坚劲的勾线、雕磨洗练的笔画,表现了他深刻细腻的心境,展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

其次,颜真卿,唐朝时期书法家,是唐代“颜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他以行书著名,风格雄健豪放,气魄宏伟,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他的作品《多宝塔碑》、《祭侄文稿》等,从书法笔画中不难看出他激情澎湃,豪放不羁的性格。

他的行书以力度饱满,疾劲有力见长,特别擅长用大字、奇笔、急笔等写作,使作品更显气势硕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柳公权,唐代时期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楷书,颇受大众喜爱。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细腻婉转,富于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他的《瘦金体碑》、《柳公权帖》等作品,在刻画的笔画中富含学问,自然流畅,笔势流畅,所表达的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

他对笔画的把握非常准确,每一笔都显得深思熟虑。

最后是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他的书法风格清丽飘逸,富于变化,给人以大气磅礴、潇洒自若之感。

欧阳询以“大欧”著称,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衬托出了他的气魄,筆力相当舒展。

他的楷书则极富于艺术性,具体来表现出天人合一的艺术风格。

他的《九成宫醴泉铭》已成为楷书之中的经典之作,书写工整婉秀,步伐流畅自然,表达了诗文的舒展感和节奏感。

综上所述,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四位书法大家传承了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的瑰宝,每位书法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书法特点和风格,这也正是中国书法不断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四位书法大家的杰出作品为历史留下了闪耀的文化遗产。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一、介绍古代中国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他们的杰出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技法,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二、王羲之1. 《兰亭集序》•书法家:王羲之•完成时间:353年•字数:324字特点:•气韵生动:王羲之巧妙地运用了笔墨技法,使整篇作品充满着生动的气息。

线条流畅,并结合着书法家个人的节奏感,使作品中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用笔丰富:王羲之在此作品中灵活运用了巧妙的笔墨变化,有浓有淡,有粗有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空间布局:《兰亭集序》整体布局合理,左边留出空白以适度处理字句排列的过于保密。

2. 《王羲之碑帖》•书法家:王羲之•时间:4世纪至5世纪•特点:《王羲之碑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其书法风格独特。

他的草书结体工整,笔势豪放,字形变化多样。

通过对草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王羲之书法的魅力。

三、颜真卿1. 《颜勤礼碑》•书法家:颜真卿•完成时间:867年•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

其书法风格秀丽,用笔圆熟,结构稳定而有力。

整篇作品的用笔有力感十足,字形饱满而不失稳健。

2. 《颜真卿小楷》•书法家:颜真卿•时间:9世纪•特点:《颜真卿小楷》是颜真卿的小楷草书作品。

字体工整,结构饱满。

通过对其小楷的研究,可以感受到颜真卿从细致入微的字体中透露出的力量与魅力。

四、米芾1. 《赤壁醉翁图寄子瞻》•书法家:米芾•完成时间:1279年•特点:米芾以草书体写作本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作品中的文字略显潦草,但却透露出米芾刚劲豪迈的个性。

2. 《米芾墨迹》•书法家:米芾•完成时间:13世纪•特点:米芾的字体独特,大气磅礴。

他对笔墨的运用广泛而深入,给人以震撼力和个性魅力。

五、褚遂良1. 《祭侄文稿》•书法家:褚遂良•完成时间:10世纪•特点:褚遂良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之比较东晋王羲之与唐代的颜真卿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现在就让我们来谈谈这天下第一二行书的作者的书法艺术。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位书法家的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

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之比较东晋王羲之与唐代的颜真卿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现在就让我们来谈谈这天下第一二行书的作者的书法艺术。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位书法家的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

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

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
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

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

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

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

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接下来再来谈谈他们的书法风格特点及其成就: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
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因而有“书圣”美誉。

颜真卿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号称颜体,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颜真卿的书法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

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并且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

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

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端庄雄伟。

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虽然本文要论述的是这两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之比较,但是我却认为书法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所谓文无第一。

总不能让两个人的字打一仗。

书法本身在任何时代都是复古和创新两大主流,其中还有交叉。

比方说明朝的董其昌就复古,而王张就创新。

宋元也是如此。

之所以说他们的书法艺术区别我认为有原因如下:书家情感千差万别,书法作品艺术千姿百态。

古人云:“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人的情感丰富,个性有别,所形成的书法作品的风格也千差万别,或如王颜书之沉雄豪劲,端庄厚重,或如王书之清丽和婉,或高逸幽雅⋯⋯王羲之和颜真卿虽然都是山东临沂人,但他们的书法艺术也有很大
差异,例如她们所写的《兰亭序》和《祭侄稿》,却是在完全不同的情感下完成的。

具体说来,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气氛中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书家悠闲自然、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而颜真卿《祭侄稿》则是面对“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国难家仇的情境下写的,书家痛心疾首、悲愤填膺的情绪跃然纸上。

因此,我认为他们的书法艺术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作品风格以及其时代性和
书家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