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 2.0 活 1.5 性
1.0
0.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 ºC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酶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
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 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 酶 它的活性。在最适pH 活
胃蛋白酶
淀粉酶
胆碱酯酶
时,酶活性最大,过酸、性
过碱都会使酶活性降低,
甚至使酶蛋白变性而失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 淀粉
↑ 遇碘呈色
兰色糊精 兰色
红色糊精 红色
麦芽糖 无色
三、操作步 骤
(一)收集唾液
1. 取一小漏斗,放入一薄层棉花,少量水湿后, 将唾液吐入漏斗内,收集唾液于小试管中。用 刻 度 吸 管 吸 取 1.0ml 放 入 量 筒 内 , 加 水 稀 释 至 25ml,其中含唾液淀粉酶,此即为稀释唾液。
活。不同酶的最适pH
各不相同。
02 4
6 8 10 pH
pH对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三)酶活性还受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影响
激活剂 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必 需激活剂 ; 非必需激活剂
➢ 酶的抑制剂 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称为酶的抑制剂。
如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
—
—
—
—
—
—
1
——Biblioteka ————
—
—
1
pH6.8缓冲液
1
1
1
—
—
1
1
1
pH4.0缓冲液
—
—
—
1
—
—
酶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酶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1、pH:pH值的变化影响酶的活性,高于或低于最佳pH值时,酶的活性会降低。
一般而言,酶的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升高pH值,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这称之为“pH钝化”。
此外,不同酶在不同pH值中的活性也有差异,表明酶对pH值有特定的要求。
2、水溶性离子的作用:水溶性离子的活度与酶的活性有关。
一般而言,高浓度的水溶性离子会降低酶的活性,而加入合适的离子能够增加酶活性,在已知的酶的活性阻碍,例如热力降解或PH钝化,水溶性离子的添加也可以恢复酶活性。
3、温度的作用:温度是影响酶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酶的反应速率会逐渐增加,直到某一特定温度,此时,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再高于这一温度,酶会受到热力学钝化而导致活性下降。
4、氧化还原性物质:氧化还原性物质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这些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使酶的活性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氧化还原性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可扭转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持续出现的电子会影响其与酶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酶活性。
5、酰胺功能:酰胺功能可以通过特定的反应影响酶的活性,它们可以与酶分子上的氨基映射出,并通过氢键和酰胺水解反应直接降低酶活性。
6、有机溶剂的作用:有机溶剂有助于溶解有机物质,如有机酸、糖、脂肪和黏液等,从而增加对酶活性的影响,而这些有机溶剂的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对酶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7、抑制剂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抑制酶的反应活性而影响酶活性,抑制剂通常是介质溶液中存在的有机物质,它们可以通过难溶性化合物、氢键或竞争反应交互作用而抑制酶活性,其中,最具有危害性的是细胞色素P450,它可以抑制我们期望促进重要生物催化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酶活性下降的因素

酶活性下降的因素
1. 温度: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使酶蛋白变性,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效。
2. pH值:酶对不同pH值的适应能力不同,过高或过低的pH值也会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3. 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过高时,底物与酶蛋白竞争吸附在反应活性位点上,使酶反应速率降低。
4. 抑制剂:一些物质可以通过反应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或竞争性抑制等机制影响酶催化活性,从而使酶活性降低。
例如,氰化物可与酶中的铁离子结合,阻止酶催化作用。
5. 酶蛋白结构变化:酶蛋白结构的变化可能由于氧化、还原、水解等作用而发生。
此时,酶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酶活性下降。
6. 缺乏辅因子:某些酶需要辅因子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如果辅因子缺乏,则酶无法正常催化反应。
7. 物种差异:不同物种的酶结构和催化机制不同,因此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也不同,会导致酶活性差异。
8. 原始酶活性:所有的酶都是通过自发变异、天然选择等过程演变而来,原始酶活性可能不够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活性可能会降低。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后,不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1、材料: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2、步骤: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三支试管的条件,除温度外均相同。
3号试管处在60℃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大,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变蓝。
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100℃,这样高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1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O℃,低温抑制淀粉酶的活性。
所以2号和1号试管中的淀粉都没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后都会变蓝,此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酶的活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1 过氧化氢(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可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来检测是否有氧气产生。
2号试管内加入了盐酸,溶液的pH较低,3号试管内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高,在过低或过高pH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不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没有氧气产生而1号试管没有加入酸或碱,溶液近似中性,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使木条复燃。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
因此,一切对蛋白质活性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酶的活性。
酶具有蛋白质样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可由温度、离子发射、氧化剂、还原剂、光、酸、碱和有机溶剂, 生物作用等因素对其变性和降解, 酶的变性会引起其催化活性(即在特定的系统和条件下的反应速度) 的丧失, 现代分子学认为变性就是对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的破坏, 下面从十一个方面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团,这时,酶与底物结合最容易;当偏高或偏低时,其活动中心只带有一种电荷,就会使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值是酶催化反应的重要环境条件, 酶是两性化合物, 其上分布着许多梭基和氨基等酸性、碱性基团, 对酸碱度极为敏感, 最适值因酶、底物的不同而异, 过酸和过碱时均会引起酶变性,从而降低酶活性, 导致反应速度下降, 酶反应速度最大的值是最适值,此时酶的活性最大。
、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当酶的浓度较小,底物浓度大大高于酶,则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的浓度继续增加到一定值以后,其反应速度并不加快。
由于上述关系,过大的增加用曲量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金属离子某些金属离子对酶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例如 , ,等离子通常可以显著增加一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 相反地, 金属离子对酶也可能起抑制作用, 例如同样对葡萄糖异构酶, , , , ,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催化活性的作用, 重金属离子如 , 等,对蛋白质具有变性作用, 故在酶洗液中应竭力避免铜、铁、铝等重金属离子进入, 应尽量在生产中避免使用铜器等设备, 或用赘和剂封锁, 但钾、钠、镁等重金属离子对酶影响不大。
、物理因素许多物理因素和紫外线, 放射线, 超声波等都可能引起酶的失活。
酶在存放中易失活, 一般酶最宜储存温度为。
℃至℃ , 一年内失活率, 冷冻干燥是保存酶制剂的一个好方法, 但也有一些酶经不起冷冻, 如梭肤酶。
在生产操作时, 尤其是搅拌酶溶液时形成的大量泡松散差,性。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方法1 用“试剂检测法”鉴定酶的本质可采用“试剂检测法”或“蛋白酶水解法”确认酶的化学本质——若酶为蛋白质,则遇双缩脲试剂可呈紫色,并且用蛋白酶处理可失活。
同理若为RNA ,则遇吡罗红呈红色,且用蛋白酶处理仍具生物活性,而用RNA 水解酶处理会丧失活性。
方法2 用“对比实验法”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验证酶的高效性 ①设计思路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对比法”,实验变量为不同类型催化剂,因变量为底物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②设计方案(2)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探究方法——对比法①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②设计方案方案一⎩⎪⎨⎪⎧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底物被分解对照组: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检测底物不被分解方案二⎩⎪⎨⎪⎧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底物被分解对照组:相同底物+另一种酶液――→检测底物 不被分解③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选用相应试剂检测,若实验组底物被分解,对照组底物不被分解,则证明酶具专一性。
④实验成功关键点若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做酶的专一性实验,最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一般不选用碘液,因其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方法3用“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1)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酶促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对应的温度(或pH)最接近最适温度(或pH)。
相邻组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定的最适温度(或pH)就越精确。
(2)设计方案【典例1】(2016·全国课标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测定酶活力影响因素时,在改变被探究因素之前,务必防止酶与底物混合,故只有C选项所述操作顺序正确。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生物体内,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如新陈代谢、消化和免疫等。
了解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四个方面来探讨实验报告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高温能够提高酶分子的动力学能量,使其与底物发生更多的碰撞。
然而,当温度超过酶的适宜范围时,酶的活性会迅速下降,甚至失活。
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分子的三维结构,使其失去催化功能。
因此,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控制好温度,以保证酶活性的准确测定。
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程度,也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酶对pH值的要求不同,有些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而有些酶则在碱性环境中活性更高。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而pH值能够改变酶分子的电荷状态,从而影响其催化活性。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测定酶的活性,以确定其最适宜的工作条件。
三、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底物浓度是指在酶催化反应中底物的浓度,也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的增加会使酶活性逐渐增加,因为更多的底物能够与酶分子发生碰撞,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然而,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限制时,酶活性将不再增加,因为酶的活性受到底物浓度的饱和限制。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确定底物浓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了解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四、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浓度是指在酶催化反应中酶的浓度,也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酶浓度的增加会使酶活性逐渐增加,因为更多的酶分子能够与底物发生碰撞。
然而,当酶浓度超过一定限制时,酶活性将不再增加,因为酶的活性受到酶浓度的饱和限制。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确定酶浓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了解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

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
提出问题: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吗?
步骤;
作出假设:温度1.影分组响编酶号活性
2.分组处理(注意控制变量)
设计实验:设计3量.实放,在验相相步同同并骤条适,件宜预下的期进条实行件(验,常结同用时果词等:)等。
4.观察指标(要具体,可操作)
进行实验:
设计原则: 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
建议:
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
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试管
淀粉溶液 温度
淀粉酶溶液 碘液
1 2mL 37℃温水 1mL 1滴
2 2mL 0℃ 1mL 1滴
3 2mL 100 ℃ 1mL 1滴
结果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实验步骤:
1.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A’、B、B’、C、 C’。
分析结果得出结可论重:复原则
表达和交流: 预测结果: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材料:
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可溶性 淀粉溶液、体积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5% HCl、5% NaOH、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 林试剂
实验用具:
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温度计、PH试纸、火柴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 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 具有催化功能
总结:
酶的特性:
1具有高效性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2具有专一性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3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
试管编号
#1
#2
#3
1 _ _ 1 % NaCl溶液(mL) _ 1 _ 0.1%CuSO4溶液(mL) _ _ 1 蒸馏水(mL) 3 3 3 0.5%淀粉溶液(mL) 1 1 1 稀释的唾液(mL) 摇匀,放入 37℃ 恒温水浴保温 10min ,取出,冷却。
2、另取3只干净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管编号 #1 #2 #3 2 1
试剂处理 2 pH5.0缓冲溶液(mL) 2 pH6.8缓冲溶液(mL) pH8.0缓冲溶液(mL) 1 含0.3%NaCl的0.5%淀粉溶液(mL) 1 每隔1min逐管加入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充分摇匀,置37 ℃水浴保温10min,到达保温时间后,每 隔1min依次取出 2 2 2 立即加碘化钾-碘溶液/滴 记录观察结果
生物化学实验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目的
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 的变化。 观察不同底物、温度、pH、激活剂与抑 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含淀粉酶和少量麦 芽糖酶)的作用下被逐步水解成单糖,水 解的中间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淀粉→不同大小分子的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蓝色 紫色→暗褐色→红色 不变色
操作步骤
1. 取3支试管,各加2mL 含0.3%氯化钠的0.5% 淀粉溶液。 2. 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 3. 将此 6 支试管分为 3 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 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 4. 三组试管分别置入 0℃ 、 37℃ 与 100℃ 的水浴 中。 5. 等 5min 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 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立即滴加2 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操作步骤
1、唾液淀粉酶液的准备
实验者用蒸馏水嗽口,除去食物残渣。然后含一口蒸馏 水于口中,轻嗽一分钟,吐入小烧杯中。将其稀释一倍。
2、检查试剂
试剂处理
(取2只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管编号 #1 3 — 2 #2 - 3 2
含0.3%NaCl的淀粉溶液(mL) 2% 蔗糖溶液(mL) Benedict试剂(mL) 摇匀,沸水浴煮沸3min 记录观察结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实验原理 酶的活性受某些物质的影响,能使酶活性增 加的称为激活剂,能使酶活性降低的称为抑制 剂。很少量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 性,而且常具有特异性,但激活剂和抑制剂不 是绝对的,浓度的改变可能使激活剂变成抑制 剂。
操作步骤
实验目的 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最适pH的定义。 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 pH 有密切关系,通常各 种酶只在一定 pH 范围内才具有活性,酶活性最 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 时酶的活性都逐渐降低。不同酶的最适 pH 不同。 酶的最适 pH 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对于 一个酶,其最适 pH 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 而有差异。
三、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最适温度的定义。 实验原理
对温度敏感是酶的一个重要特性,酶作为生物催 化剂也有温度效应,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 速度,但另一方面又会加速酶蛋白的变性速度,所 以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但是超过一定温度后,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常数,它与作用时间的长 短有关系。
3. 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
试管编号
(取2只试管,按下表操作)
#1 1 3
#2 1 -
试剂处理
已稀释的唾液溶液(mL) 含0.3%NaCl的0.5%淀粉溶液 (mL) 2%蔗糖溶液(mL) Benedict试剂(mL) 记录观察结果
—
2
3
2
摇匀,置37℃水浴保温15min 摇匀,沸水浴煮沸2min
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4度冰箱、电磁炉(沸水锅) 纸杯、试管、试管架、锥形瓶,pH试纸
一、酶的特异性
实验目的:了解酶的特异性并掌握酶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实验原理:
酶的特异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此 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相同的化学键)起作用,而不能对别 的化合物起作用。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为例,说明酶的特 异性,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的水解无催化 作用。 淀粉和蔗糖都无还原性,但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蔗糖水解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糖类的 醛基或酮基能与 Benedict 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 亚铜沉淀。
根据水解液和碘反应的颜色,可以判断 水解是否已完全,观察底物、温度、pH及 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新鲜唾液稀释液、1%蔗糖溶液、Benedict试剂、 0.5%淀粉、0.5%淀粉溶液(含0.3%NaCl)、 1%氯化钠溶液、1%硫酸铜溶液、碘液、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 mol/L柠檬酸溶液
KI-I2溶液(mL) 记录观察结果
2滴
2滴
2滴
从1号试管中用玻棒取出1滴溶液,置于白磁板上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待 1号试管内的溶液遇碘不再变色后,立即取出所有的试管,各加碘液2滴,观察溶 液颜色的变化。
操作步骤 1. 取3个锥形瓶,按下表比例移取磷酸氢二钠溶 液和柠檬酸钠溶液,制备 pH 为 5.0 、 6.8 、 8.0 的 三种缓冲溶液。
锥形 0.2M磷酸氢二钠 0.1M柠檬酸 缓冲液pH 瓶号 (mL) (mL) 1 2 3 5.15 7.72 9.72 4.85 2.28 0.28 5.0 6.8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