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三角形(解析版)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分类专练 证明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重难点专练(解析版)

同上,AB可以与DE对应,也可以与DF对应,∴相似比可能是 ,也可能是 ,C不一定成立;
∵∠A=∠D,即∠A与∠D是对应角,∴它们的对边一定是对应比,即BC与EF是对应比,
∴相似比为 ,∴D一定成立,
故选D.
【考点知悉】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针对对应角和对应边而言的.
17.如图,点D、E分别在 的边AB、AC上,且 ,若DE=3,BC=6,AC=8,则 _______.
18.如图,点D、E、F分别位于△ABC的三边上,满足DE∥BC,EF∥AB,如果AD:DB=3:2,那么BF:FC=_____.
19.如图,在△ABC中,AB=9,AC=6,D为AB边上一点,且△ABC∽△ACD,则AD=__.
∴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选B.
【考点知悉】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和周长比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题,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0.D
【思路点拨】
根据①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②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进行判断即可.
30.如图, , , , ,则 ________.
31.如图,△ABC中,DE∥BC, ,△ADE的面积为8,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
32.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弦CD∥AB,动点P、Q分别在线段OC、CD上,且DQ=OP,AP的延长线与射线OQ相交于点E、与弦CD相交于点F(点F与点C、D不重合),AB=20,cos∠AOC= .设OP=x,△CPF的面积为y.
∴ ,
专题10三角形--浙江省2019-2021年3年中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10三角形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21•宁波)如图,在△ABC 中,∠B =45°,∠C =60°,AD ⊥BC 于点D ,BD =√3.若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 )A .√33B .√32C .1D .√62【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 =BD =√3,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DC =1,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D ⊥BC ,∴∠ADB =∠ADC =90°,∵∠B =45°,BD =√3,∴AD =BD =√3,∵∠C =60°,∴DC =AD tan60°=√3√3=1,∴AC =DC =2,∵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EF =12AC =1.故选:C .2.(2021•嘉兴)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5,点D 在AC 上,且AD =2,点E 是AB 上的动点,连结DE ,点F ,G 分别是BC 和DE 的中点,连结AG ,FG ,当AG =FG 时,线段DE 长为( )A .√13B .5√22C .√412D .4【分析】分别过点G ,F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M ,N ,过点G 作GP ⊥FN 于点P ,由中位线定理及勾股定理可分别表示出线段AG 和FG 的长,建立等式可求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分别过点G ,F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M ,N ,过点G 作GP ⊥FN 于点P ,∴四边形GMNP 是矩形,∴GM =PN ,GP =MN ,∵∠BAC =90°,AB =AC =5,∴CA ⊥AB ,又∵点G 和点F 分别是线段DE 和BC 的中点,∴GM 和FN 分别是△ADE 和△ABC 的中位线,∴GM =12AD =1,AM =12AE ,FN =12AC =52,AN =12AB =52,∴MN =AN ﹣AM =52−12AE , ∴PN =1,FP =32,设AE =m ,∴AM =12m ,GP =MN =52−12m ,在Rt △AGM 中,AG 2=(12m )2+12,在Rt △GPF 中,GF 2=(52−12m )2+(32)2, ∵AG =GF ,∴(12m )2+12=(52−12m )2+(32)2, 解得m =3,即DE =3,在Rt △ADE 中,DE =√AD 2+AE 2=√13.故选:A .3.(2020•金华)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得到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连接EG ,BD 相交于点O ,BD 与HC 相交于点P .若GO =GP ,则S 正方形ABCDS 正方形EFGH 的值是( )A .1+√2B .2+√2C .5−√2D .154【分析】证明△BPG ≌△BCG (ASA ),得出PG =CG .设OG =PG =CG =x ,则EG =2x ,FG =√2x ,由勾股定理得出BC 2=(4+2√2)x 2,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EGH =45°,∠FGH =90°,∵OG =GP ,∴∠GOP =∠OPG =67.5°,∴∠PBG =22.5°,又∵∠DBC =45°,∴∠GBC =22.5°,∴∠PBG =∠GBC ,∵∠BGP =∠BGC =90°,BG =BG ,∴△BPG ≌△BCG (ASA ),∴PG =CG .设OG =PG =CG =x ,∵O 为EG ,BD 的交点,∴EG =2x ,FG =√2x ,∵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BF =CG =x ,∴BG =x +√2x ,∴BC 2=BG 2+CG 2=x 2(√2+1)2+x 2=(4+2√2)x 2,∴S 正方形ABCDS 正方形EFGH =(4+2√2)x 22x 2=2+√2.故选:B .4.(2020•绍兴)长度分别为2,3,3,4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 )A .4B .5C .6D .7【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举出所围成三角形的不同情况,通过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①长度分别为5、3、4,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5;②长度分别为2、6、4,不能构成三角形;③长度分别为2、7、3,不能构成三角形;④长度分别为6、3、3,不能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得到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5.故选:B .5.(2019•宁波)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 与直线n 交于点D .若∠1=25°,则∠2的度数为( )A .60°B .65°C .70°D .75°【分析】先求出∠AED =∠1+∠B =25°+45°=7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2=∠AED =70°.【详解】解:设AB 与直线n 交于点E ,则∠AED =∠1+∠B =25°+45°=70°.又直线m ∥n ,∴∠2=∠AED =70°.故选:C.6.(2020•宁波)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中线,延长CB至点E,使BE=BC,连接DE,F为DE中点,连接BF.若AC=8,BC=6,则BF的长为()A.2B.2.5C.3D.4【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10;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CD的长度;结合题意知线段BF是△CDE的中位线,则BF=12CD.【详解】解:∵在Rt△ABC中,∠ACB=90°,AC=8,BC=6,∴AB=√AC2+BC2=√82+62=10.又∵CD为中线,∴CD=12AB=5.∵F为DE中点,BE=BC即点B是EC的中点,∴BF是△CDE的中位线,则BF=12CD=2.5.故选:B.7.(2020•宁波)△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们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若求五边形DECHF的周长,则只需知道()A.△ABC的周长B.△AFH的周长C.四边形FBGH的周长D.四边形ADEC的周长【分析】证明△AFH≌△CHG(AAS),得出AF=CH.由题意可知BE=FH,则得出五边形DECHF的周长=AB+BC,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GFH为等边三角形,∴FH=GH,∠FHG=60°,∴∠AHF+∠GHC=120°,∵△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ACB=∠A=60°,∴∠GHC+∠HGC=120°,∴∠AHF=∠HGC,∴△AFH≌△CHG(AAS),∴AF=CH.∵△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BE=FH,∴五边形DECHF的周长=DE+CE+CH+FH+DF=BD+CE+AF+BE+DF,=(BD+DF+AF)+(CE+BE),=AB+BC.∴只需知道△ABC的周长即可.故选:A.8.(2019•衢州)“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 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A.60°B.65°C.75°D.80°【分析】根据OC=CD=DE,可得∠O=∠ODC,∠DCE=∠DE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DCE =∠O+∠ODC=2∠ODC,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BDE=3∠ODC=75°,即可求出∠ODC 的度数,进而求出∠CDE的度数.【详解】解:∵OC=CD=DE,∴∠O=∠ODC,∠DCE=∠DEC,∴∠DCE=∠O+∠ODC=2∠ODC,∵∠O+∠OED=3∠ODC=∠BDE=75°,∴∠ODC=25°,∵∠CDE+∠ODC=180°﹣∠BDE=105°,∴∠CDE=105°﹣∠ODC=80°.故选:D.9.(2019•杭州)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差,则()A.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B.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把∠C=∠A+∠B代入求出∠C即可.【详解】解:∵∠A+∠B+∠C=180°,∠A=∠C﹣∠B,∴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10.(2019•台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B.5,6,10C.5,5,11D.5,6,1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详解】解:A选项,3+4=7<8,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B选项,5+6=11>10,10﹣5<6,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能组成三角形C选项,5+5=10<11,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选项,5+6=11,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11.(2019•金华)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A.1B.2C.3D.8【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5﹣3<a<5+3,求出即可.【详解】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5+3,即2<a<8,即符合的只有3,故选:C.12.(2019•宁波)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2=a2+b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长直角边为b,较短直角边为a,由勾股定理得,c 2=a 2+b 2,阴影部分的面积=c 2﹣b 2﹣a (c ﹣b )=a 2﹣ac +ab =a (a +b ﹣c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宽=a ﹣(c ﹣b ),长=a ,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底面积=a (a +b ﹣c ),∴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故选:C .13.(2019•绍兴)如图1,长、宽均为3,高为8的长方体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6,绕底面一棱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触到容器口边缘,图2是此时的示意图,则图2中水面高度为( )A .245B .325C .12√3417D .20√3417【分析】设DE =x ,则AD =8﹣x ,由长方体容器内水的体积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DE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CD ,过点C 作CF ⊥BG 于F ,由△CDE ∽△CBF 的比例线段求得结果即可.【详解】解:过点C 作CF ⊥BG 于F ,如图所示:设DE =x ,则AD =8﹣x ,根据题意得:12(8﹣x +8)×3×3=3×3×6, 解得:x =4,∴DE =4,∵∠E =90°,由勾股定理得:CD =√DE 2+CE 2=√42+32=5,∵∠BCE =∠DCF =90°,∴∠DCE =∠BCF ,∵∠DEC =∠BFC =90°,∴△CDE ∽△CBF ,∴CE CF =CD CB , 即3CF =58,∴CF =245.故选:A .14.(2019•湖州)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BCD =90°,BD 平分∠ABC ,AB =6,BC =9,CD =4,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 .24B .30C .36D .42【分析】过D 作DH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H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 =CD =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D 作DH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H ,∵BD 平分∠ABC ,∠BCD =90°,∴DH =CD =4,∴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ABD +S △BCD =12AB •DH +12BC •CD =12×6×4+12×9×4=30,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15.(2021•绍兴)如图,在△ABC 中,AB =AC ,∠B =70°,以点C 为圆心,CA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BC 于点P ,连结AP ,则∠BAP 的度数是 15°或75°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BC各内角的关系,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BAP的度数即可.【详解】解:如右图所示,当点P在点B的左侧时,∵AB=AC,∠ABC=70°,∴∠ACB=ABC=70°,∴∠BAC=180°﹣∠ACB﹣∠ABC=180°﹣70°﹣70°=40°,∵CA=CP1,∴∠CAP1=∠CP1A=180°−∠ACP12=180°−70°2=55°,∴∠BAP1=∠CAP1﹣∠CAB=55°﹣40°=15°;当点P在点C的右侧时,∵AB=AC,∠ABC=70°,∴∠ACB=ABC=70°,∴∠BAC=180°﹣∠ACB﹣∠ABC=180°﹣70°﹣70°=40°,∵CA=CP2,∴∠CAP2=∠CP1A=∠ACB2=70°2=35°,∴∠BAP2=∠CAP2﹣∠CAB=35°+40°=75°;由上可得,∠BAP的度数是15°或75°,故答案为:15°或75°.16.(2021•绍兴)已知△ABC与△ABD在同一平面内,点C,D不重合,∠ABC=∠ABD=30°,AB=4,AC=AD=2√2,则CD长为2√3±2或4或2√6.【分析】分C,D在AB的同侧或异侧两种情形,分别求解,注意共有四种情形.【详解】解:如图,当C,D同侧时,过点A作AE⊥CD于E.在Rt△AEB中,∠AEB=90°,AB=4,∠ABE=30°,∴AE=12AB=2,∵AD=AC=2√2,∴DE=√(2√2)2−22=2,EC=√(2√2)2−22=2,∴DE=EC=AE,∴△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4,当C,D异侧时,过C′作C′H⊥CD于H,∵△BCC′是等边三角形,BC=BE﹣EC=2√3−2,∴CH=BH=√3−1,C′H=√3CH=6﹣2√3,在Rt△DC′H中,DC′=√DH2+C′H2=√(3+√3)2+(6−2√3)2=2√6,∵△DBD′是等边三角形,∴DD′=2√3+2,∴CD的长为2√3±2或4或2√6.故答案为:2√3±2或4或2√6.17.(2020•台州)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分别过点E,F 沿着平行于BA,CA方向各剪一刀,则剪下的△DEF的周长是6.【分析】根据三等分点的定义可求EF的长,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EF=2,∵△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又∵DE∥AB,DF∥AC,∴∠DEF=∠B=60°,∠DFE=∠C=60°,∴△DEF是等边三角形,∴剪下的△DEF的周长是2×3=6.故答案为:6.18.(2020•绍兴)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中,分别以点A,C为圆心,m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连接BD.若BD的长为2√3,则m的值为2或2√7.【分析】由作图知,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得到点B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求得BD垂直平分AC,设垂足为E,得到BE=√3,当点D、B在AC的两侧时,如图,当点D、B在AC的同侧时,如图,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由作图知,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BD垂直平分AC,设垂足为E,∵AC=AB=2,∴BE=√3,当点D、B在AC的两侧时,如图,∵BD=2√3,∴BE=DE,∴AD=AB=2,∴m=2;当点D、B在AC的同侧时,如图,∵BD′=2√3,∴D′E=3√3,∴AD′=√(3√3)2+12=2√7,∴m=2√7,综上所述,m的值为2或2√7,故答案为:2或2√7.19.(2020•衢州)图1是由七根连杆链接而成的机械装置,图2是其示意图.已知O,P两点固定,连杆P A=PC=140cm,AB=BC=CQ=QA=60cm,OQ=50cm,O,P两点间距与OQ长度相等.当OQ绕点O转动时,点A,B,C的位置随之改变,点B恰好在线段MN上来回运动.当点B运动至点M或N时,点A,C重合,点P,Q,A,B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1)点P到MN的距离为160cm.(2)当点P,O,A在同一直线上时,点Q到MN的距离为6409cm.【分析】(1)如图3中,延长PO交MN于T,过点O作OH⊥PQ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T即可.(2)如图4中,当O,P,A共线时,过Q作QH⊥PT于H.设HA=xc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HT即可.【详解】解:(1)如图3中,延长PO交MN于T,过点O作OH⊥PQ于H.由题意:OP =OQ =50cm ,PQ =P A ﹣AQ =140﹣60=80(cm ),PM =P A +BC =140+60=200(cm ),PT ⊥MN ,∵OH ⊥PQ ,∴PH =HQ =40(cm ),∵cos ∠P =PH OP =PT PM ,∴4050=PT 200,∴PT =160(cm ),∴点P 到MN 的距离为160cm ,故答案为160.(2)如图4中,当O ,P ,A 共线时,过Q 作QH ⊥PT 于H .设HA =xcm .由题意AT =PT ﹣P A =160﹣140=20(cm ),OA =P A ﹣OP =140﹣50=90(cm ),OQ =50cm ,AQ =60cm , ∵QH ⊥OA ,∴QH 2=AQ 2﹣AH 2=OQ 2﹣OH 2,∴602﹣x 2=502﹣(90﹣x )2,解得x =4609,∴HT =AH +AT =6409(cm ), ∴点Q 到MN 的距离为6409cm . 故答案为6409.三.解答题(共8小题)20.(2021•杭州)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边于点D ,AE ⊥BC 于点E .已知∠ABC =60°,∠C =45°.(1)求证:AB =BD ;(2)若AE =3,求△ABC 的面积.【分析】(1)计算出∠ADB 和∠BAC ,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BC 即可计算△ABC 的面积.【详解】(1)证明:∵BD 平分∠ABC ,∠ABC =60°,∴∠DBC =12∠ABC =30°,∵∠ADB =∠DBC +∠C =75°,∠BAC =180°﹣∠ABC ﹣∠C =75°,∴∠BAC =∠ADB ,∴AB =BD ;(2)解:由题意得,BE =AE tan∠ABC =√3,EC =AE tanC =3,∴BC =3+√3,∴S △ABC =12BC ×AE =9+3√32. 21.(2021•台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20,BC =DC =10√2.(1)求证:△ABC ≌△ADC ;(2)当∠BCA =45°时,求∠BAD 的度数.【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于SSS 即可求证△ABC ≌△ADC ;(2)过点B 作BE ⊥AC 于点E ,根据已知条件利于锐角三角函数求出BE 的长,再根据Rt △ABE 边的关系即可推出∠BAC 的度数,从而求出∠BAD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在△ABC 和△ADC 中,{AB =AD BC =DC AC =AC,∴△ABC ≌△ADC (SSS );(2)过点B 作BE ⊥AC 于点E ,如图所示,∵∠BCA =45°,BC =10√2,∴sin ∠BCA =sin45°=BE BC =10√2=√22, ∴BE =10,又∵在Rt △ABE 中,AB =20,BE =10,∴∠BAE =30°,又∵△ABC ≌△ADC ,∴∠BAD =∠BAE +∠DAC =2∠BAE =2×30°=60°.22.(2021•杭州)在①AD =AE ,②∠ABE =∠ACD ,③FB =FC 这三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问题的解答.问题: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点D 在AB 边上(不与点A ,点B 重合),点E 在AC 边上(不与点A ,点C 重合),连接BE ,CD ,BE 与CD 相交于点F .若 ①AD =AE (②∠ABE =∠ACD 或③FB =FC ) ,求证:BE =CD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分析】若选择条件①,利用∠ABC =∠ACB 得到AB =AC ,则可根据“SAS ”可判断△ABE ≌△ACD ,从而得到BE =CD ;选择条件②,利用∠ABC =∠ACB 得到AB =AC ,则可根据“ASA ”可判断△ABE ≌△ACD ,从而得到BE =CD ;选择条件③,利用∠ABC =∠ACB 得到AB =AC ,再证明∠ABE =∠ACD ,则可根据“ASA ”可判断△ABE ≌△ACD ,从而得到BE =CD .【详解】证明:选择条件①的证明为:∵∠ABC =∠ACB ,∴AB =AC ,在△ABE 和△ACD 中,{AB =AC ∠A =∠A AE =AD,∴△ABE ≌△ACD (SAS ),∴BE =CD ;选择条件②的证明为:∵∠ABC =∠ACB ,∴AB =AC ,在△ABE 和△ACD 中,{∠ABE =∠ACD AB =AC ∠A =∠A ,∴△ABE ≌△ACD (ASA ),∴BE =CD ;选择条件③的证明为:∵∠ABC =∠ACB ,∴AB =AC ,∵FB =FC ,∴∠FBC =∠FCB ,∴∠ABC ﹣∠FBC =∠ACB ﹣∠FCB ,即∠ABE =∠ACD ,在△ABE 和△ACD 中,{∠ABE =∠ACD AB =AC ∠A =∠A ,∴△ABE ≌△ACD (ASA ),∴BE =CD .故答案为①AD =AE (②∠ABE =∠ACD 或③FB =FC )23.(2021•温州)如图,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在AB 上取点D ,使DB =DE .(1)求证:DE ∥BC ;(2)若∠A =65°,∠AED =45°,求∠EBC 的度数.【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E =∠EBC ,从而求出∠DEB =∠EBC ,再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即可;(2)由(1)中DE ∥BC 可得到∠C =∠AED =45°,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BC ,最后用角平分线求出∠DBE =∠EBC ,即可得解.【详解】解:(1)∵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DBE =∠EBC ,∵DB =DE ,∵∠DEB =∠DBE ,∴∠DEB =∠EBC ,∴DE ∥BC ;(2)∵DE ∥BC ,∴∠C=∠AED=45°,在△ABC中,∠A+∠ABC+∠C=180°,∴∠ABC=180°﹣∠A﹣∠C=180°﹣65°﹣45°=70°.∵BE是△ABC的角平分线,∴∠DBE=∠EBC=12∠ABC=35°.24.(2021•绍兴)如图,在△ABC中,∠A=40°,点D,E分别在边AB,AC上,BD=BC=CE,连结CD,BE.(1)若∠ABC=80°,求∠BDC,∠ABE的度数;(2)写出∠BEC与∠BD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BCD=12(180°﹣80°)=5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定理得到∠ACB=180°﹣40°﹣50°=60°,推出△BC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BC=60°,于是得到结论;(2)设∠BEC=α,∠BDC=β,由于α=∠A+∠ABE=40°+∠A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E=∠BEC=α,求得∠ABC=∠ABE+∠CBE=∠A+2∠ABE=40°+∠ABE,推出∠CBE=∠BEC=α,于是得到结论。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二十三)全等三角形

(2022•云南中考)如图,OB平分∠AOC,D、E、F分别是射线OA、射线OB、射线OC上的点,D、E、F与O点都不重合,连接ED、EF.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使△DOE≌△FOE.你认为要添加的那个条件是()A.OD=OE B.OE=OF C.∠ODE=∠OED D.∠ODE=∠OFE【解析】选D.因为OB平分∠AOC,所以∠DOE=∠FOE,又OE=OE,若∠ODE=∠OFE,则根据AAS可得△DOE≌△FOE,故选项D符合题意,而增加OD=OE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增加OE=OF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增加∠ODE=∠OED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2022•金华中考)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OA=OD,OB=OC,不添加辅助线,判定△ABO≌△DCO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HL【解析】选B.在△AOB和△DOC中,{OA=OD∠ADB=∠DOCOB=OC,所以△AOB≌△DOC(SAS)。
(2022•扬州中考)如图,小明家仿古家具的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坏了,需要重新配一块.小明通过电话给玻璃店老板提供相关数据,为了方便表述,将该三角形记为△ABC,提供下列各组元素的数据,配出来的玻璃不一定符合要求的是()A.AB,BC,CA B.AB,BC,∠B C.AB,AC,∠B D.∠A,∠B,BC【解析】选C.A.利用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形状确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利用三角形两边、且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形状确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AC,∠B,无法确定三角形的形状,故此选项符合题意;(2022•成都中考)如图,在△ABC 和△DEF 中,点A ,E ,B ,D 在同一直线上,AC ∥DF ,AC =DF ,只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 ≌△DEF 的是( )A .BC =DEB .AE =DBC .∠A =∠DEFD .∠ABC =∠D【解析】选B .因为AC ∥DF ,所以∠A =∠D ,因为AC =DF ,所以当添加∠C =∠F 时,可根据“ASA ”判定△ABC ≌△DEF ;当添加∠ABC =∠DEF 时,可根据“AAS ”判定△ABC ≌△DEF ;当添加AB =DE 时,即AE =BD ,可根据“SAS ”判定△ABC ≌△DEF .(2022•黄冈中考)如图,已知AB ∥DE ,AB =DE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A =∠D ,使△ABC ≌△DEF .【解析】添加条件:∠A =∠D .因为AB ∥DE ,所以∠B =∠DEC ,在△ABC 和△DEF 中,{∠A =∠DAB =DE ∠B =∠DEC,所以△ABC ≌△DEF (ASA ).答案:∠A =∠D .(答案不唯一)(2022•龙东中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 =OC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OB=OD (答案不唯一) ,使△AOB ≌△COD .【解析】添加的条件是OB =OD ,理由是:在△AOB 和△COD 中,{AO =CO∠AOB =∠COD BO =DO,所以△AOB ≌△COD (SAS ).答案:OB =OD (答案不唯一).因为EF ⊥BC ,所以∠EFB =90°.又∠A =90°,所以 ∠A =∠EFB , ①因为AD ∥BC ,所以 ∠AEB =∠FBE , ②又 BE =EB , ③所以△BAE ≌△EFB (AAS ).同理可得 △EDC ≌△CFE (AAS ), ④所以S △BCE =S △EFB +S △EFC =12S 矩形ABFE +12S 矩形EFCD =12S 矩形ABCD .【解析】由题知,在△BAE 和△EFB 中,因为EF ⊥BC ,所以∠EFB =90°.又∠A =90°,所以∠A =∠EFB ,①因为AD ∥BC ,所以∠AEB =∠FBE ,②又 BE =EB ,③所以△BAE ≌△EFB (AAS ).同理可得△EDC ≌△CFE (AAS ),④所以S △BCE =S △EFB +S △EFC =12S 矩形ABFE +12S 矩形EFCD =12S 矩形ABCD ,答案:①∠A =∠EFB ,②∠AEB =∠FBE ,③BE =EB ,④△EDC ≌△CFE (AAS ).所以∠ADC =90°.因为∠F =90°,所以① ∠ADC =∠F .因为EF ∥BC ,所以② ∠1=∠2 .又因为③ AC =AC ,所以△ADC ≌△CFA (AAS ).同理可得:④ △ADB ≌△BEA (AAS ) .S △ABC =S △ADC +S △ABD =12S 矩形ADCF +12S 矩形AEBD =12S 矩形BCFE =12ah .【解析】证明:因为AD ⊥BC ,所以∠ADC =90°.因为∠F =90°,所以∠ADC =∠F ,因为EF ∥BC ,所以∠1=∠2,因为AC =AC ,在△ADC 与△CFA 中,{AC =AC∠1=∠2∠ADC =∠F,所以△ADC ≌△CFA (AAS ).同理可得:④△ADB ≌△BEA (AAS ),所以S △ABC =S △ADC +S △ABD =12S 矩形ADCF +12S 矩形AEBD =12S 矩形BCFE =12ah .答案:①∠ADC =∠F ,②∠1=∠2,③AC =AC ,④△ADB ≌△BEA (AAS ).【证明】因为AB ∥DE ,所以∠A =∠EDF .在△ABC 和△DEF 中,{∠A =∠EDF∠B =∠EBC =EF,所以△ABC ≌△DEF (AAS ).所以AC =DF ,所以AC ﹣DC =DF ﹣DC ,即:AD =CF .(2022•乐山中考)如图,B 是线段AC 的中点,AD ∥BE ,BD ∥CE .求证:△ABD ≌△BCE .【解析】因为点B 为线段AC 的中点,所以AB =BC ,因为AD ∥BE ,所以∠A =∠EBC ,因为BD ∥CE ,所以∠C =∠DBA ,在△ABD 与△BCE 中{∠A =∠EBCAB =BC ∠DBA =∠C,所以△ABD ≌△BCE .(ASA )(2022•衡阳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是BC 边上的点,且BD =CE .求证:AD =AE .【解析】:因为AB =AC ,所以∠B =∠C ,在△ABD 和△ACE 中,{AB =AC∠B =∠C BD =CE,所以△ABD ≌△ACE (SAS ),所以AD =AE(2022•陕西中考)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CD =AB ,DE ∥AB ,∠DCE =∠A .求证:DE =BC .【解析】:因为DE ∥AB ,所以∠EDC =∠B ,(2022•桂林中考)如图,在▱ABCD中,点E和点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F=DE.(1)求证:BE=DF;(2)求证:△ABE≌△CDF.【证明】(1)因为BF=DE,BF﹣EF=DE﹣EF,所以BE=DF;(2)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且AB∥CD,所以∠ABE=∠CDF,在△ABE和△CDF中,{AB=CD∠ABE=∠CDF BE=DF.所以△ABE≌△CDF(SAS).(2022•玉林中考)问题情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老师给出了如图的图形及下面三个等式:①AB=AC;②DB =DC;③∠BAD=∠CAD.若以其中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能否得到余下一个等式成立?解决方案:探究△ABD与△ACD全等.问题解决:(1)当选择①②作为已知条件时,△ABD与△ACD全等吗?全等(填“全等”或“不全等”),理由是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当任意选择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时,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ABD≌△ACD的概率.【解析】(1)在△ABD和△ACD中,{AB=ACAD=ADDB=DC,所以△ABD≌△ACD(SSS).答案:全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树状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①②)(①③)(②①)(②③)(③①)(③②)共有六种等可能的情况,符合条件的有(①②)(①③)(②①)(③①)有四种,令△ABD ≌△ACD 为事件A ,则P (A )=23.(2022•福建中考)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F =EC ,AB =DE ,∠B =∠E .求证:∠A =∠D .【证明】因为BF =EC ,所以BF +CF =EC +CF ,即BC =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E BC =EF,所以△ABC ≌△DEF (SAS ),所以∠A =∠D . (2022•长沙中考)如图,AC 平分∠BAD ,CB ⊥AB ,CD ⊥AD ,垂足分别为B ,D .(1)求证:△ABC ≌△ADC ;(2)若AB =4,CD =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析】(1)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BAC =∠DAC ,因为CB ⊥AB ,CD ⊥AD ,所以∠B =90°=∠D ,在△ABC 和△ADC 中,{∠B =∠D∠BAC =∠DAC AC =AC,所以△ABC ≌△ADC (AAS );(2)由(1)知:△ABC ≌△ADC ,所以BC =CD =3,S △ABC =S △ADC ,所以S △ABC =12AB •BC =12×4×3=6, 所以S △ADC =6,所以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DC =12.答: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12.(2022•吉林中考)如图,AB =AC ,∠BAD =∠CAD .求证:BD =CD .【解析】在△ABD 与△ACD 中,{AB =AC∠BAD =∠CAD AD =AD,。
近五年(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方程与不等式(含解析)

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方程与不等式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9•舟山)已知四个实数a,b,c,d,若a>b,c>d,则()A.a+c>b+d B.a﹣c>b﹣d C.ac>bd D.>2.(2021•宁波)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记载:“今有清酒一斗直粟十斗,醑酒一斗直粟三斗.今持粟三斛,得酒五斗,问清、醑酒各几何?意思是:现在一斗清酒价值10斗谷子,一斗醑酒价值3斗谷子,现在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问清、醑酒各几斗?如果设清酒x斗,醑酒y斗,那么可列方程组为()A.B.C.D.3.(2020•宁波)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那么可列方程组为()A.B.C.D.4.(2020•嘉兴)不等式3(1﹣x)>2﹣4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5.(2019•金华)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8=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3)2=17B.(x﹣3)2=14C.(x﹣6)2=44D.(x﹣3)2=1 6.(2019•杭州)已知九年级某班30位学生种树72棵,男生每人种3棵树,女生每人种2棵树,设男生有x人,则()A.2x+3(72﹣x)=30B.3x+2(72﹣x)=30C.2x+3(30﹣x)=72D.3x+2(30﹣x)=727.(2021•衢州)《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书中有一道题“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译文:“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古时1斤=16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重量各为多少?”设雀重x两,燕重y两,可列出方程组()A.B.C.D.8.(2021•杭州)某景点今年四月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五月接待游客60.5万人次.设该景点今年四月到五月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x>0),则()A.60.5(1﹣x)=25B.25(1﹣x)=60.5C.60.5(1+x)=25D.25(1+x)=60.59.(2021•台州)关于x的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4D.m<4 10.(2021•温州)解方程﹣2(2x+1)=x,以下去括号正确的是()A.﹣4x+1=﹣x B.﹣4x+2=﹣x C.﹣4x﹣1=x D.﹣4x﹣2=x 11.(2021•丽水)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2)2=5B.(x﹣2)2=3C.(x+2)2=5D.(x+2)2=3 12.(2019•宁波)小慧去花店购买鲜花,若买5支玫瑰和3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10元;若买3支玫瑰和5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缺4元.若只买8支玫瑰,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A.31元B.30元C.25元D.19元13.(2021•金华)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可以是()A.x+2>0B.x﹣2<0C.2x≥4D.2﹣x<0 14.(2021•嘉兴)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某校举行歌唱比赛.901班啦啦队买了两种价格的加油棒助威,其中缤纷棒共花费30元,荧光棒共花费40元,缤纷棒比荧光棒少20根,缤纷棒单价是荧光棒的1.5倍.若设荧光棒的单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20B.﹣=20C.﹣=20D.﹣=2015.(2020•衢州)某厂家2020年1~5月份的口罩产量统计如图所示.设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180(1﹣x)2=461B.180(1+x)2=461C.368(1﹣x)2=442D.368(1+x)2=44216.(2020•绍兴)同型号的甲、乙两辆车加满气体燃料后均可行驶210km,它们各自单独行驶并返回的最远距离是105km.现在它们都从A地出发,行驶途中停下来从甲车的气体燃料桶抽一些气体燃料注入乙车的气体燃料桶,然后甲车再行驶返回A地,而乙车继续行驶,到B地后再行驶返回A地.则B地最远可距离A地()A.120km B.140km C.160km D.180km二.填空题(共5小题)17.(2020•嘉兴)数学家斐波那契编写的《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一组人平分10元钱,每人分得若干;若再加上6人,平分40元钱,则第二次每人所得与第一次相同,求第一次分钱的人数.设第一次分钱的人数为x人,则可列方程.18.(2018•宁波)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2﹣4y2的值为.19.(2020•温州)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0.(2018•舟山)甲、乙两个机器人检测零件,甲比乙每小时多检测20个,甲检测300个比乙检测200个所用的时间少10%,若设甲每小时检测x个,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21.(2021•绍兴)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有一道题,其题意为:客人一起分银子,若每人7两,还剩4两;若每人9两,则差8两.银子共有两.三.解答题(共3小题)22.(2021•绍兴)(1)计算:4sin60°﹣+(2﹣)0.(2)解不等式:5x+3≥2(x+3).23.(2019•温州)某旅行团32人在景区A游玩,他们由成人、少年和儿童组成.已知儿童10人,成人比少年多12人.(1)求该旅行团中成人与少年分别是多少人?(2)因时间充裕,该团准备让成人和少年(至少各1名)带领10名儿童去另一景区B 游玩.景区B的门票价格为100元/张,成人全票,少年8折,儿童6折,一名成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儿童.①若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则所需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元?②若剩余经费只有1200元可用于购票,在不超额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安排成人和少年共多少人带队?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购票费用最少.24.(2020•湖州)某企业承接了27000件产品的生产任务,计划安排甲、乙两个车间的共50名工人,合作生产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个车间利用现有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为:甲车间每人每天生产25件,乙车间每人每天生产30件.(1)求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名工人参与生产?(2)为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该企业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甲车间租用先进生产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可提高20%,乙车间维持不变.方案二乙车间再临时招聘若干名工人(工作效率与原工人相同),甲车间维持不变.设计的这两种方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相同.①求乙车间需临时招聘的工人数;②若甲车间租用设备的租金每天900元,租用期间另需一次性支付运输等费用1500元;乙车间需支付临时招聘的工人每人每天200元.问:从新增加的费用考虑,应选择哪种方案能更节省开支?请说明理由.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方程与不等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9•舟山)已知四个实数a,b,c,d,若a>b,c>d,则()A.a+c>b+d B.a﹣c>b﹣d C.ac>bd D.>【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整式;符号意识.【分析】直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a>b,c>d,∴a+c>b+d.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性质,正确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2.(2021•宁波)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记载:“今有清酒一斗直粟十斗,醑酒一斗直粟三斗.今持粟三斛,得酒五斗,问清、醑酒各几何?意思是:现在一斗清酒价值10斗谷子,一斗醑酒价值3斗谷子,现在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问清、醑酒各几斗?如果设清酒x斗,醑酒y斗,那么可列方程组为()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常识.【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设清酒x斗,醑酒y斗,根据“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解答】解:设清酒x斗,醑酒y斗,依题意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2020•宁波)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那么可列方程组为()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常识.【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直接利用“绳长=木条+4.5;绳子=木条﹣1”分别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解答】解: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那么可列方程组为:.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4.(2020•嘉兴)不等式3(1﹣x)>2﹣4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不等式的解集,继而可得答案.【解答】解:去括号,得:3﹣3x>2﹣4x,移项,得:﹣3x+4x>2﹣3,合并同类项,得:x>﹣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5.(2019•金华)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8=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3)2=17B.(x﹣3)2=14C.(x﹣6)2=44D.(x﹣3)2=1【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方程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8=0时,配方结果为(x﹣3)2=1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2019•杭州)已知九年级某班30位学生种树72棵,男生每人种3棵树,女生每人种2棵树,设男生有x人,则()A.2x+3(72﹣x)=30B.3x+2(72﹣x)=30C.2x+3(30﹣x)=72D.3x+2(30﹣x)=72【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分析】直接根据题意表示出女生人数,进而利用30位学生种树72棵,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30﹣x)人,根据题意可得:3x+2(30﹣x)=7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表示出男女生的植树棵数是解题关键.7.(2021•衢州)《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书中有一道题“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译文:“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古时1斤=16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重量各为多少?”设雀重x两,燕重y两,可列出方程组()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常识.【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根据“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等于16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古时1斤=16两),∴5x+6y=16,∵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5x﹣x+y=6y﹣y+x,即4x+y=5y+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8.(2021•杭州)某景点今年四月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五月接待游客60.5万人次.设该景点今年四月到五月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x>0),则()A.60.5(1﹣x)=25B.25(1﹣x)=60.5C.60.5(1+x)=25D.25(1+x)=60.5【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依题意可知四月份接待游客25万,则五月份接待游客人次为:25(1+x),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设该景点今年四月到五月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x>0),则25(1+x)=60.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中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现在的量,x为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率.增加用+,减少用﹣.9.(2021•台州)关于x的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4D.m<4【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4)2﹣4m>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Δ=(﹣4)2﹣4m>0,解得m<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 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10.(2021•温州)解方程﹣2(2x+1)=x,以下去括号正确的是()A.﹣4x+1=﹣x B.﹣4x+2=﹣x C.﹣4x﹣1=x D.﹣4x﹣2=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将2乘进去,再去括号.【解答】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得:﹣(4x+2)=x,去括号得:﹣4x﹣2=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法则,解题的关键是:括号前面是减号,把减号和括号去掉,括号的各项都要变号.11.(2021•丽水)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2)2=5B.(x﹣2)2=3C.(x+2)2=5D.(x+2)2=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方程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方程x2+4x+1=0,整理得:x2+4x=﹣1,配方得:(x+2)2=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2.(2019•宁波)小慧去花店购买鲜花,若买5支玫瑰和3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10元;若买3支玫瑰和5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缺4元.若只买8支玫瑰,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A.31元B.30元C.25元D.19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方程思想;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设每支玫瑰x元,每支百合y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小慧带的钱数不变,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整理后可得出y=x+7,再将其代入5x+3y+10﹣8x中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设每支玫瑰x元,每支百合y元,依题意,得:5x+3y+10=3x+5y﹣4,∴y=x+7,∴5x+3y+10﹣8x=5x+3(x+7)+10﹣8x=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2021•金华)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可以是()A.x+2>0B.x﹣2<0C.2x≥4D.2﹣x<0【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分析】解不等式,可得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可得答案.【解答】解:A、x>﹣2,故A不符合题意;B、x<2,故B符合题意;C、x≥2,故C不符合题意;D、x>2,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14.(2021•嘉兴)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某校举行歌唱比赛.901班啦啦队买了两种价格的加油棒助威,其中缤纷棒共花费30元,荧光棒共花费40元,缤纷棒比荧光棒少20根,缤纷棒单价是荧光棒的1.5倍.若设荧光棒的单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20B.﹣=20C.﹣=20D.﹣=2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专题】分式方程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若设荧光棒的单价为x元,则缤纷棒单价是1.5x元,根据等量关系“缤纷棒比荧光棒少20根”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若设荧光棒的单价为x元,则缤纷棒单价是1.5x元,根据题意可得:﹣=20.故选:B.【点评】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应用题中一般有三个量,求一个量,明显的有一个量,一定是根据另一量来列等量关系的.本题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20•衢州)某厂家2020年1~5月份的口罩产量统计如图所示.设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180(1﹣x)2=461B.180(1+x)2=461C.368(1﹣x)2=442D.368(1+x)2=442【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专题】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本题为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2,如果设这个增长率为x,根据“2月份的180万只,4月份的产量将达到461万只”,即可得出方程.【解答】解: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80(1+x)2=461,故选:B.【点评】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本题为增长率问题,一般形式为a(1+x)2=b,a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b为终止时间的有关数量.16.(2020•绍兴)同型号的甲、乙两辆车加满气体燃料后均可行驶210km,它们各自单独行驶并返回的最远距离是105km.现在它们都从A地出发,行驶途中停下来从甲车的气体燃料桶抽一些气体燃料注入乙车的气体燃料桶,然后甲车再行驶返回A地,而乙车继续行驶,到B地后再行驶返回A地.则B地最远可距离A地()A.120km B.140km C.160km D.180km【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行程问题;方程思想;一次方程(组)及应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分析】设甲行驶到C地时返回,到达A地燃料用完,乙行驶到B地再返回A地时燃料用完,根据题意得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行驶到C地时返回,到达A地燃料用完,乙行驶到B地再返回A地时燃料用完,如图:设AB=xkm,AC=ykm,根据题意得:,解得:.∴乙在C地时加注行驶70km的燃料,则AB的最大长度是140km.或者:设AC=ykm即可,从甲车的角度考虑问题,甲车给乙车注入燃料,要想最远,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注满乙车;②刚好够甲车从C回到A.从A到C,甲、乙两车都行驶了AC,即乙车行驶ykm,也即甲车注入燃料量可行驶ykm,注入后甲车剩余油量可行驶ykm(刚好返回A地),所以对于甲车,y+y+y=210,所以y=70.从乙车角度,从C出发是满燃料,所以AB为:105+70÷2=140(k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17.(2020•嘉兴)数学家斐波那契编写的《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一组人平分10元钱,每人分得若干;若再加上6人,平分40元钱,则第二次每人所得与第一次相同,求第一次分钱的人数.设第一次分钱的人数为x人,则可列方程=.【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数学常识.【专题】分式方程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根据“第二次每人所得与第一次相同,”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8.(2018•宁波)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2﹣4y2的值为﹣15.【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x+2y)(x﹣2y)=﹣3×5=﹣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2020•温州)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求解.【解答】解:,解①得x<3;解②得x≥﹣2.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故答案为:﹣2≤x<3.【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0.(2018•舟山)甲、乙两个机器人检测零件,甲比乙每小时多检测20个,甲检测300个比乙检测200个所用的时间少10%,若设甲每小时检测x个,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1﹣1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甲检测300个比乙检测200个所用的时间少10%”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设甲每小时检测x个,则乙每小时检测(x﹣20)个,根据题意得,=(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1.(2021•绍兴)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有一道题,其题意为:客人一起分银子,若每人7两,还剩4两;若每人9两,则差8两.银子共有46两.【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其他问题;方程与不等式;数据分析观念.【分析】通过设两个未知数,可以列出银子总数相等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设有x人,银子y两,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46.【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三.解答题(共3小题)22.(2021•绍兴)(1)计算:4sin60°﹣+(2﹣)0.(2)解不等式:5x+3≥2(x+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二项利用开平方法则化简,最后一项利用零指数幂的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解答】解:(1)原式=2﹣2+1=1;(2)5x+3≥2(x+3),去括号得:5x+3≥2x+6,移项得:5x﹣2x≥6﹣3,合并同类项得:3x≥3,解得: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3.(2019•温州)某旅行团32人在景区A游玩,他们由成人、少年和儿童组成.已知儿童10人,成人比少年多12人.(1)求该旅行团中成人与少年分别是多少人?(2)因时间充裕,该团准备让成人和少年(至少各1名)带领10名儿童去另一景区B 游玩.景区B的门票价格为100元/张,成人全票,少年8折,儿童6折,一名成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儿童.①若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则所需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元?②若剩余经费只有1200元可用于购票,在不超额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安排成人和少年共多少人带队?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购票费用最少.【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本题得以解决;(2)①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所需门票的总费用;②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可以求得相应的方案以及花费,再比较花费多少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设成人有x人,少年y人,,解得,,答:该旅行团中成人与少年分别是17人、5人;(2)①由题意可得,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则所需门票的总费用是:100×8+5×100×0.8+(10﹣8)×100×0.6=1320(元),答: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则所需门票的总费用是1320元;②设可以安排成人a人,少年b人带队,则1≤a≤17,1≤b≤5,当10≤a≤17时,若a=10,则费用为100×10+100×b×0.8≤1200,得b≤2.5,∴b的最大值是2,此时a+b=12,费用为1160元;若a=11,则费用为100×11+100×b×0.8≤1200,得b≤,∴b的最大值是1,此时a+b=12,费用为1180元;若a≥12,100a≥1200,即成人门票至少是1200元,不合题意,舍去;当1≤a<10时,若a=9,则费用为100×9+100b×0.8+100×1×0.6≤1200,得b≤3,∴b的最大值是3,a+b=12,费用为1200元;若a=8,则费用为100×8+100b×0.8+100×2×0.6≤1200,得b≤3.5,∴b的最大值是3,a+b=11<12,不合题意,舍去;同理,当a<8时,a+b<12,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最多安排成人和少年12人带队,有三个方案:成人10人,少年2人;成人11人,少年1人;成人9人,少年3人;其中成人10人,少年2人时购票费用最少.【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方程和不等式的知识解答.24.(2020•湖州)某企业承接了27000件产品的生产任务,计划安排甲、乙两个车间的共50名工人,合作生产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个车间利用现有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为:甲车间每人每天生产25件,乙车间每人每天生产30件.(1)求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名工人参与生产?(2)为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该企业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甲车间租用先进生产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可提高20%,乙车间维持不变.方案二乙车间再临时招聘若干名工人(工作效率与原工人相同),甲车间维持不变.设计的这两种方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相同.①求乙车间需临时招聘的工人数;②若甲车间租用设备的租金每天900元,租用期间另需一次性支付运输等费用1500元;乙车间需支付临时招聘的工人每人每天200元.问:从新增加的费用考虑,应选择哪种方案能更节省开支?请说明理由.【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工程问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式方程及应用;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分析】(1)设甲车间有x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y名工人参与生产,由题意得关于x和y的方程组,求解即可.(2)①设方案二中乙车间需临时招聘m名工人,由题意,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为等量关系,列出关于m的分式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②用生产任务数量27000除以方案一中甲和乙完成的生产任务之和可得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然后分别按方案一和方案二计算费用并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设甲车间有x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y名工人参与生产,由题意得:,解得.∴甲车间有30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20名工人参与生产.(2)①设方案二中乙车间需临时招聘m名工人,由题意得:=,解得m=5.经检验,m=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乙车间需临时招聘5名工人.②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为:=18(天).∴选择方案一需增加的费用为900×18+1500=17700(元).选择方案二需增加的费用为5×18×200=18000(元).∵17700<18000,∴选择方案一能更节省开支.【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18 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40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8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40题)一、单选题1.(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90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E 是DC 的中点,连接AE ,则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2024·河北·中考真题)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得线段BD 一定是ABC 的()A .角平分线B .高线C .中位线D .中线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0∠=︒,则2∠的度数是()A .30︒B .40︒C .50︒D .60︒4.(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要测一个如图所示的残缺圆形工件的半径,小明的解决方案是:在工件圆弧上任取两点,A B ,连接AB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交 AB 于点C ,测出40cm 10cm AB CD ==,,则圆形工件的半径为()A .50cmB .35cmC .25cmD .20cm5.(2024·云南·中考真题)已知AF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高,若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3,则点F 到直线AC 的距离为()A .32B .2C .3D .726.(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DE ∠=,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点D ,若ACD 的周长为50cm ,则AC BC +=()A .25cmB .45cmC .50cmD .55cm7.(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6AB AC ==,4BC =,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F ,过点E ,F 作直线交AC 于点D ,连接BD ,则BCD △的周长为()A .7B .8C .10D .128.(2024·湖北·中考真题)平面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4,6-,将线段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A .()4,6B .()6,4C .()4,6--D .()6,4--9.(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面是“作一个角使其等于AOB ∠”的尺规作图方法.(1)如图,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作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3)过点D ¢作射线O B '',则A O B AOB '''∠=∠.上述方法通过判定C O D COD '''△≌△得到A O B AOB '''∠=∠,其中判定C O D COD '''△≌△的依据是()A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0.(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图案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O 对称的是()A .B .C .D .11.(2024·青海·中考真题)如图,OC 平分AOB ∠,点P 在OC 上,PD OB ⊥,2PD =,则点P 到OA 的距离是()A .4B .3C .2D .112.(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当DF AB 时,EDB ∠的度数为()A .10︒B .15︒C .30︒D .45︒13.(2024·天津·中考真题)如图,Rt ABC △中,90,40C B ∠=︒∠=︒,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再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所在圆的半径相等)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P ;画射线AP ,与BC 相交于点D ,则ADC ∠的大小为()A .60B .65C .70D .7514.(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2AB AC ==,以BC 为边作Rt BCD ,BC BD =,点D 与点A 在BC 的两侧,则AD 的最大值为()A .2+B .6+C .5D .815.(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某班开展“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探究活动,各组展示作图痕迹如下,其中射线OP 为AOB ∠的平分线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6.(2024·安徽·中考真题)在凸五边形ABCDE 中,AB AE =,BC DE =,F 是CD 的中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F 与CD 一定垂直的是()A .ABC AED∠=∠B .BAF EAF ∠=∠C .BCF EDF ∠=∠D .ABD AEC∠=∠17.(2024·浙江·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E BCF CDG DAH △△△△和中间一个小正方形EFGH 组成,连接DE .若4,3AE BE ==,则DE =()A .5B .26C 17D .418.(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210210x x -+=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17或13B .13或21C .17D .13二、填空题19.(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如图,ABC CDE △≌△,若35D ∠=︒,45ACB ∠=︒,则DCE ∠的度数为.20.(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B 的坐标为()4,1,点C 的坐标为()3,4,点D 在第一象限(不与点C 重合),且ABD △与ABC 全等,点D 的坐标是.2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D 是AB 上一点,CF AB ∥,D 、E 、F 三点共线,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E CE =.(只添一种情况即可)22.(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3080BCD ACB CD ∠∠=︒=︒,,是边AB 上的高,AE 是CAB ∠的平分线,则AEB ∠的度数是.23.(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 b ,直线l a ⊥,1120∠=︒,则2∠=︒.24.(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图,AB CD ∥,33C ∠=︒,OC OE =.则A ∠=︒.25.(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图,已知50AOB ∠=︒,点P 为AOB ∠内部一点,点M 为射线OA 、点N 为射线OB 上的两个动点,当PMN 的周长最小时,则MPN ∠=.26.(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点F 是正五边形ABCDE 边DE 的中点,连接BF 并延长与CD 延长线交于点G ,则BGC ∠的度数为.27.(2024·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D 是边BC 上的高,在BA ,BC 上分别截取线段BE ,BF ,使BE BF =;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在ABC ∠内,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 ,交AD 于点M ,过点M 作MN AB ⊥于点N .若2MN =,4AD MD =,则AM =.28.(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延长AC 至点D ,使CD CA =,过点D 作DE CB ∥,且DE DC =,连接AE 交BC 于点F .若CAB CFA ∠=∠,1CF =,则BF =.29.(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B AC =,E 是边AB 上一点,连接CE ,在BC 右侧作BF AC ∥,且BF AE =,连接CF .若13AC =,10BC =,则四边形EBFC 的面积为.30.(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正半轴于点M ,交y 轴正半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一象限交于点H ,画射线OH ,若()21,1H a a -+,则=a .31.(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40DCE ∠=︒,AE AC =,BC BD =,则ACB ∠的度数为;三、解答题32.(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知:如图,AB 平分CAD ∠,AC AD =.求证:C D ∠=∠.33.(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D BE =,AC DF =,BC EF=(1)求证:ABC DEF ≌△△;(2)若55A ∠=︒,45E ∠=︒,求F ∠的度数.3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已知: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E BF ∥,AE BF =.若________,则AB CD =.请从①CE DF ∥;②CE DF =;③E F ∠=∠这3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写序号),使结论成立,并说明理由.35.(2024·广西·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45A ∠=︒,AC BC >.(1)尺规作图: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标明字母)(2)在(1)所作的图中,连接BE ,若8AB =,求BE 的长.36.(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边的中点,过点B 作BE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BDE CDA ≌ .(2)若AD BC ⊥,求证:BA BE=37.(2024·云南·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和AED △中,AB AE =,BAE CAD ∠=∠,AC AD =.求证:ABC AED ≌△△.38.(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AB AC =,分别以B ,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BD ,CD ,AD ,AD 与BC 交于点E .(1)求证:ABD ACD △≌△;(2)若2BD =,120BDC ∠=︒,求BC 的长.39.(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已知:ABC .(1)尺规作图:画出ABC 的重心G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在(1)的条件下,连接AG ,BG .已知ABG 的面积等于25cm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2cm .40.(2024·福建·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直线1l 2l .(1)在12,l l 所在的平面内求作直线l ,使得l 1l 2l ,且l 与1l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l 与2l 间的距离;(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1l 与2l 间的距离为2,点,,A B C 分别在12,,l l l 上,且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BC 的面积.。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精编精练18三角形A卷(含解析)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精编精练18三角形A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八一中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杨冲家和李锐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分别是5km和3km.那么杨冲,李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不可能是()A.1km B.2km C.3km D.8km2.(2022年广西贺州市)如图,在Rt△ABC中,∠C=90°,∠B=56°,则∠A的度数为()A.34°B.44°C.124°D.134°3.(2022年广西玉林市)请你量一量如图△ABC中BC边上的高的长度,下列最接近的是()A.0.5cm B.0.7cm C.1.5cm D.2cm4.(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已知直线l1∥l2,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若∠1=120°,则∠2=()A.120°B.130°C.140°D.150°5.(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如图,工人砌墙时,先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直的参照线,就能使砌的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垂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2022年河北省)如图,将三角形纸片剪掉一角得四边形,设△ABC与四边形BCDE的外角和的度数分别为α,β,则正确的是()A.α﹣β=0 B.α﹣β<0C.α﹣β>0 D.无法比较α与β的大小7.(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8cm B.13cm C.8cm或13cm D.11cm或13cm8.(2022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如图,直线m∥n,AC⊥BC于点C,∠1=30°,则∠2的度数为()A.140°B.130°C.120°D.110°9.(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下列多边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10.(2022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两个矩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1∠=α,则2∠=( )A .90α-︒B .45α-︒C .180α︒-D .270α︒-1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如图,CD ⊥AB 于点D ,已知∠ABC 是钝角,则( )A .线段C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B .线段CD 是ABC 的AB 边上的高线 C .线段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 D .线段A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12.(202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已知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 .八边形B .九边形C .十边形D .十二边形13.(2021年河北省)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已知: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 求证:ACD 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证法1还需证明其他形状的三角形,该定理的证明才完整B.证法1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C.证法2用特殊到一般法证明了该定理D.证法2只要测量够一百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就能证明该定理14.(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镶嵌.工人师傅不能用下列哪种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地砖在平整的地面上镶嵌()A.等边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5.(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E=60°,∠C=45°,EF∥BC,则∠BND=°.16.(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正六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如图,在△ABC中,E是中线AD的中点.若△AEC的面积是1,则△ABD的面积是.18.(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ABC中,AD为边BC上的高,∠ABC=30°,∠CAD=20°,则∠BAC是度.19.(2021年青海)如图,AB∥CD,FE⊥DB,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是_____.20.(2020年河北省)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是正边形一个外角的4倍,则_________.21.(2020年北京市)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B,C,D是网格交点,则ABC的面积与ABDS(填“>”,“=”或“<”)的面积的大小关系为:______ABD22.(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23.(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CE与BF交于点G,∠A=∠1,CE∥DF,求证:∠E=∠F.24.(2018年重庆市(B卷))如图,AB∥CD,△EFG的顶点F,G分别落在直线AB,CD上,GE交AB于点H,GE平分∠FGD.若∠EFG=90°,∠E=35°,求∠EFB的度数.25.(2017年重庆市(B) )如图,直线EF∥GH,点A在EF 上,AC 交GH于点B,若∠FAC=72°,∠ACD=58°,点D在GH上,求∠BDC的度数.26.(2022年北京市)下面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方法一证明:如图,过点A作DE∥BC.方法二证明:如图,过点C作CD∥AB.27.(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图①、图②、图③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以为边画.要求:(1)在图①中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在图②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图③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2)三个图中所画的三角形的面积均不相等;(3)点在格点上.28.(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已知: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求证:∠A+∠B+∠C=180°.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李锐两家的线段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选项.解:当杨冲,李锐两家在一条直线上时,杨冲,李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为2km或8km,当杨冲,李锐两家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设李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5﹣3<x<5+3,即2<x<8,杨冲,李锐两家的直线距离可能为2km,8km,3k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点间的距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解:在Rt△ABC中,∠C=90°,则∠B+∠A=90°,∵∠B=56°,∴∠A=90°﹣56°=3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3.【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过点A作AD⊥BC于D,用刻度尺测量AD即可.解:过点A作AD⊥BC于D,用刻度尺测量AD的长度,更接近2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过点B作BF∥l1,交AC于点F,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答即可.解:过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B作BF∥l1,交AC于点F,∵∠C=30°,∴∠A=90°﹣∠C=60°.∵∠1=∠A+∠ADE,∴∠ADE=60°.∵BF∥l1,∴∠ABF=∠ADE=60°,∴∠FBG=90°﹣∠ABF=30°.∵BF∥l1,l1∥l2,∴BF∥l2,∴∠BGH+∠FBG=180°,∴∠BGH=180°﹣∠FBG=150°,∴∠2=∠BGH=15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过点B作BF∥l1,交AC于点F是解题的关键.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判断即可.解:这样做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线段最短,正确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6.【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即可得出结论.解:∵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α=β=360°.∴α﹣β=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正确利用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解答是解题的关键.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cm和5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当3cm是腰长时,3,3,5能组成三角形,当5cm是腰长时,5,5,3能够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cm或13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线.【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可得∠ACB=90°,进而得出∠ABC与∠1互余,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AC⊥BC于点C,∴∠ACB=90°,∴∠ABC+∠1=90°,∴∠ABC=90°﹣30°=60°,∵m∥n,∴∠2=180°﹣∠ABC=1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9.【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可得出答案.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它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10.【考点】三角形外角性质【分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3=∠1-90°=α-90°,用余角的定义得到∠2=90°-∠3=180°-α.解:如图,∠3=∠1-90°=α-90°,∠2=90°-∠3=180°-α.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三角形外角,余角,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互为余角的定义.11.【考点】三角形的高【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注意判断即可.解:∵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A错误,不符合题意;∵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B正确,符合题意;∵线段AD是ACD的CD边上的高线,∴C错误,不符合题意;∵线段AD是ACD的CD边上的高线,∴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线的理解,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然后根据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 则(n -2)×180°=4×360°, 解得:n =10,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n 变形的内角和为:(n-2) ×180°, n 变形的外角和为:360°;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13.【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平角的定义可判断A 与B ,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判断C 与D .解:A . 证法1给出的证明过程是完整正确的,不需要分情况讨论,故A 不符合题意; B. 证法1给出的证明过程是完整正确的,不需要分情况讨论,故选项B 符合题意;C. 证法2用量角器度量两个内角和外角,只能验证该定理的正确性,用特殊到一般法证明了该定理缺少理论证明过程,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证法2只要测量够一百个三角形进行验证,验证的正确性更高,就能证明该定理还需用理论证明,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证明问题,命题的正确性需要严密推理证明,三角形外角分三种情形,锐角、直角、和钝角,证明中应分类才严谨. 14.【考点】平面镶嵌【分析】进行平面镶嵌就是在同一顶点处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应是360︒,因此我们只需要验证360︒是不是上面所给的几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的整数倍即可. 解:A .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60︒,360606︒÷︒=,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B 、正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90︒,360904︒÷︒=,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C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08︒,136010833︒÷︒=,故该项符合题意;D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20︒,1236030÷︒︒=,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镶嵌问题,正确掌握各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及镶嵌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 、填空题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30°,∠B=45°,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DB=∠F=3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ND的度数.解:∵∠E=60°,∠C=45°,∴∠F=30°,∠B=45°,∵EF∥BC,∴∠NDB=∠F=30°,∴∠BND=180°﹣∠B﹣∠NDB=180°﹣45°﹣30°=105°,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和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解答即可.解:∵正六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正六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360°÷6=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的知识,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是解题的关键.17.【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由题意可得CE是△ACD的中线,则有S△ACD=2S△AEC=2,再由AD是△ABC的中线,则有S△ABD=S△ACD,即得解.解:∵E是AD的中点,∴CE是△ACD的中线,∴S△ACD=2S△AEC,∵△AEC的面积是1,∴S△ACD=2S△AEC=2,∵AD是△ABC的中线,∴S△ABD=S△ACD=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8.【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分两种情况:△ABC为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作答.解: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BAD=180°﹣∠B﹣∠ADB=180°﹣30°﹣90°=60°,∠BAC=∠BAD+∠CAD=60°+20°=80°,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BAD=180°﹣∠B﹣∠ADB=180°﹣30°﹣90°=60°,∠BAC=∠BAD﹣∠CAD=60°﹣20°=40°.综上所述,∠BAC=80°或40°.故答案为:80或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注意到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9.【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EF⊥BD,∠1=50°,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在△DEF中,∠1=50°,∠DEF=90°,∴∠D=180°-∠DEF-∠1=40°.∵AB∥CD,∴∠2=∠D=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解题关键是求出∠D=40°.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解题技巧.20.【考点】多边形的外角与内角【分析】先根据外角和定理求出正六边形的外角为60°,进而得到其内角为120°,再求出正n 边形的外角为30°,再根据外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由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可知,正六边形的外角为:360°÷6=60°,故正六边形的内角为180°-60°=120°,又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是正边形一个外角的4倍,∴正n边形的外角为30°,∴正n边形的边数为:360°÷30°=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与内角的知识,熟练掌握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1.【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在网格中分别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解:如下图所示,设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由网格图可得个平方单位,,S.故有=AB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网格中当三角形的底和高不太好求时可以采用割补的方式进行求解,用大的矩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即得到△ABD的面积.22.【考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三边”,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果.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应大于6-3=3,而小于6+3=9,故第三边的长度3<x<9.故答案为:4(答案不唯一,在3<x<9之内皆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确定取值范围即可.三、解答题23.【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E=∠D,又∠A=∠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E=∠F.解:∵CE∥DF,∴∠ACE=∠D,∵∠A=∠1,∴180°﹣∠ACE﹣∠A=180°﹣∠D﹣∠1,又∵∠E=180°﹣∠ACE﹣∠A,∠F=180°﹣∠D﹣∠1,∴∠E=∠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FGH=55°,再根据GE平分∠FGD,AB∥CD,即可得到∠FHG=∠HGD=∠FGH=55°,再根据∠FHG是△EFH的外角,即可得出∠EFB=55°﹣35°=20°.解:∵∠EFG=90°,∠E=35°,∴∠FGH=55°,∵GE平分∠FGD,AB∥CD,∴∠FHG=∠HGD=∠FGH=55°,∵∠FHG是△EFH的外角,∴∠EFB=55°﹣35°=2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D=108°,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BD=∠ACD+∠BDC,即可求出∠BDC的度数.解:∵EF∥GH,∴∠ABD+∠FAC=180°,∴∠ABD=180°﹣72°=108°,∵∠ABD=∠ACD+∠BDC,∴∠BDC=∠ABD﹣∠ACD=108°﹣58°=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方法一: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BAD,∠C=∠CAE,再由平角的定义可得∠BAD+∠BAC+∠CAE=180°,从而可求解,方法二: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ACD,∠B+∠BCD=180°,从而可求解.证明:方法一:∵DE∥BC,∴∠B=∠BAD,∠C=∠CAE,∵∠BAD+∠BAC+∠CAE=180°,∴∠B+∠BAC+∠C=180°,方法二:∵CD∥AB,∴∠A=∠ACD,∠B+∠BCD=180°,∵∠B+∠ACB+∠A=1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并灵活运用.26.【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因为点C在格点上,故可将直尺的一角与线段AB点A重合,直尺边长所在直线经过正方形网格左上角第一个格点,继而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直尺,当直尺边长所在直线与正方形格点相交时,确定点C的可能位置,顺次连接A.B、C三点,按照题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C点,作图完毕后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其面积是否相等.解:经计算可得下图中:图①面积为;图②面积为1;图③面积为,面积不等符合题目要求(2),且符合题目要求(1)以及要求(3).故本题答案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及其作图,难度较低,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即可.27.【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分析】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A+∠B+∠C=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作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到一个平角上是解题的关键.。
【经典推荐含解析及考点卡片】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函数基础知识

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函数基础知识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21•衢州)已知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3h到达,乙骑摩托车,比甲迟1h出发,行至30km处追上甲,停留半小时后继续以原速行驶.他们离开A地的路程y与甲行驶时间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乙再次追上甲时距离B地()A.15km B.16km C.44km D.45km 2.(2018•绍兴)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组成,其中点A(﹣1,2),B(1,3),C(2,1),D(6,5),则此函数()A.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3.(2018•金华)某通讯公司就上宽带网推出A,B,C三种月收费方式.这三种收费方式每月所需的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B.每月上网费用为6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C.每月上网时间为35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D.每月上网时间超过70h时,选择C方式最省钱4.(2017•绍兴)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5.(2016•温州)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的右侧,且PE=1,连接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6.(2018•金华)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7.(2017•温州)我们把1,1,2,3,5,8,13,21,…这组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为了进一步研究,依次以这列数为半径作90°圆弧,,,…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线,然后顺次连接P1P2,P2P3,P3P4,…得到螺旋折线(如图),已知点P1(0,1),P2(﹣1,0),P3(0,﹣1),则该折线上的点P9的坐标为()A.(﹣6,24)B.(﹣6,25)C.(﹣5,24)D.(﹣5,25)8.(2020•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y=ax+a(a≠0)的图象过点P(1,2),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B.C.D.9.(2020•湖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和直线y=x+2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则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的直线是()A.y=x+2B.y=x+2C.y=4x+2D.y=x+2 10.(2019•衢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B.C.D.11.(2021•嘉兴)已知点P(a,b)在直线y=﹣3x﹣4上,且2a﹣5b≤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C.≥D.≤12.(2020•台州)如图1,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到达底端后又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v(单位:m/s)与运动时间t(单位:s)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该小球的运动路程y(单位:m)与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13.(2017•丽水)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小时二.填空题(共4小题)14.(2020•金华)点P(m,2)在第二象限内,则m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15.(2021•杭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3,1)为端点的四条射线AB,AC,AD,AE分别过点B(1,1),点C(1,3),点D(4,4),点E(5,2),则∠BAC∠DAE(填“>”、“=”、“<”中的一个).16.(2018•临安区)P(3,﹣4)到x轴的距离是.17.(2019•衢州)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1)将一个“7”字图形按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7”字图形ABCDEF,其中顶点A位于x轴上,顶点B,D位于y轴上,O为坐标原点,则的值为.(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1,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得顶点F2,依此类推,…,摆放第n个“7”字图形得顶点F n﹣1,…,则顶点F2019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18.(2021•嘉兴)根据数学家凯勒的“百米赛跑数学模型”,前30米称为“加速期”,30米~80米为“中途期”,80米~100米为“冲刺期”.市田径队把运动员小斌某次百米跑训练时速度y(m/s)与路程x(m)之间的观测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1)y是关于x的函数吗?为什么?(2)“加速期”结束时,小斌的速度为多少?(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给小斌提一条训练建议.19.(2020•嘉兴)经过实验获得两个变量x(x>0),y(y>0)的一组对应值如下表.x.....123456......y......632 1.5 1.21......(1)请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函数表达式.(2)点A(x1,y1),B(x2,y2)在此函数图象上.若x1<x2,则y1,y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明理由.20.(2018•舟山)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017-2021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函数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21•衢州)已知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3h到达,乙骑摩托车,比甲迟1h出发,行至30km处追上甲,停留半小时后继续以原速行驶.他们离开A地的路程y与甲行驶时间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乙再次追上甲时距离B地()A.15km B.16km C.44km D.45km【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应用意识.【分析】根据图象信息先求出甲、乙速度,然后根据第二次乙追上甲时所走路程相同求出甲所用时间,再求距离B地的距离即可.【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60÷3=20(km/h),乙追上甲时,甲走了30km,此时甲所用时间为:30÷20=1.5(h),乙所用时间为:1.5﹣1=0.5(h),∴乙的速度为:30÷0.5=60(km/h),设乙休息半小时再次追上甲时,甲所用时间为t,则:20t=60(t﹣1﹣0.5),解得:t=2.25,此时甲距离B地为:(3﹣2.25)×20=0.75×20=15(k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读取图象中信息求出甲、乙的速度.2.(2018•绍兴)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组成,其中点A(﹣1,2),B(1,3),C(2,1),D(6,5),则此函数()A.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及其图象.【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写出各段中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可得,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2018•金华)某通讯公司就上宽带网推出A,B,C三种月收费方式.这三种收费方式每月所需的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B.每月上网费用为6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C.每月上网时间为35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D.每月上网时间超过70h时,选择C方式最省钱【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及其图象;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A、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出: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 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结论A正确;B、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出:当每月上网费用≥5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结论B正确;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当x≥25时,y A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当x=35时y A的值,将其与50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C正确;D、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当x≥50时,y B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当x=70时y B的值,将其与120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D错误.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观察函数图象,可知: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 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结论A正确;B、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每月上网费用≥5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结论B正确;C、设当x≥25时,y A=kx+b,将(25,30)、(55,120)代入y A=kx+b,得:,解得:,∴y A=3x﹣45(x≥25),当x=35时,y A=3x﹣45=60>50,∴每月上网时间为35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结论C正确;D、设当x≥50时,y B=mx+n,将(50,50)、(55,65)代入y B=mx+n,得:,解得:,∴y B=3x﹣100(x≥50),当x=70时,y B=3x﹣100=110<120,∴结论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观察函数图象,利用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4.(2017•绍兴)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每一段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水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再观察容器的粗细,作出判断.【解答】解: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需注意容器粗细和水面高度变化的关联.5.(2016•温州)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的右侧,且PE=1,连接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设PD=x,AB边上的高为h,想办法求出AD、h,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C=4,BC=2,∴AB===2,设PD=x,AB边上的高为h,h==,∵PD∥BC,∴=,∴AD=2x,AP=x,∴S1+S2=•2x•x+(2﹣1﹣x)•=x2﹣2x+4﹣=(x﹣1)2+3﹣,∴当0<x<1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1≤x≤2﹣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面积,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学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2018•金华)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得点P的横坐标,结合图形中相关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得点P的纵坐标.【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D,∴BD=5,CD=50÷2﹣16=9,OA=OD﹣AD=40﹣30=10,∴P(9,1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题意确定出CD=9,AD=10是解本题的关键.7.(2017•温州)我们把1,1,2,3,5,8,13,21,…这组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为了进一步研究,依次以这列数为半径作90°圆弧,,,…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线,然后顺次连接P1P2,P2P3,P3P4,…得到螺旋折线(如图),已知点P1(0,1),P2(﹣1,0),P3(0,﹣1),则该折线上的点P9的坐标为()A.(﹣6,24)B.(﹣6,25)C.(﹣5,24)D.(﹣5,25)【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观察图象,推出P9的位置,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P5在P2的正上方,推出P9在P6的正上方,且到P6的距离=21+5=26,所以P9的坐标为(﹣6,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确定P9的位置.8.(2020•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y=ax+a(a≠0)的图象过点P(1,2),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分析】求得解析式即可判断.【解答】解:∵函数y=ax+a(a≠0)的图象过点P(1,2),∴2=a+a,解得a=1,∴y=x+1,∴直线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0,1),且过点(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9.(2020•湖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和直线y=x+2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则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的直线是()A.y=x+2B.y=x+2C.y=4x+2D.y=x+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求得A、B的坐标,然后分别求得各个直线与x的交点,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直线y=2x+2和直线y=x+2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A(﹣1,0),B(﹣3,0)A、y=x+2与x轴的交点为(﹣2,0);故直线y=x+2与x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B、y=x+2与x轴的交点为(﹣,0);故直线y=x+2与x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C、y=4x+2与x轴的交点为(﹣,0);故直线y=4x+2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D、y=x+2与x轴的交点为(﹣,0);故直线y=x+2与x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10.(2019•衢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函数及其图象.【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CPE的面积的变化趋势.【解答】解: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CPE的面积为0;当点P在EA上运动时,△CPE的高B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有最大面积为4,当P在AD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 增大而增大,当x=6时,有最大面积为8,当点P在DC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最小面积为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y 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11.(2021•嘉兴)已知点P(a,b)在直线y=﹣3x﹣4上,且2a﹣5b≤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不等式的性质.【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结合选项可知,只需要判断出a和b的正负即可,点P(a,b)在直线y=﹣3x ﹣4上,代入可得关于a和b的等式,再代入不等式2a﹣5b≤0中,可判断出a与b正负,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P(a,b)在直线y=﹣3x﹣4上,∴﹣3a﹣4=b,又2a﹣5b≤0,∴2a﹣5(﹣3a﹣4)≤0,解得a≤﹣<0,当a=﹣时,得b=﹣,∴b≥﹣,∵2a﹣5b≤0,∴2a≤5b,∴≤.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判断出a与b 的正负是解题关键.12.(2020•台州)如图1,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到达底端后又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v(单位:m/s)与运动时间t(单位:s)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该小球的运动路程y(单位:m)与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应用意识.【分析】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是匀变速运动,运动的路程y是t的二次函数,图象是先缓后陡,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小球在左侧时,V=kt,∴y=•t=kt2,∴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是匀变速运动,运动的路程y是t的二次函数,图象是先缓后陡,在右侧上升时,情形与左侧相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3.(2017•丽水)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小时【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已知图象分别分析甲、乙两车的速度,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正确,不合题意;B、∵乙先出发0.5小时,两车相距(100﹣70)km,∴乙车的速度为:60km/h,故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为:=1(小时),由最后时间为1.75小时,可得乙先到达A地,故甲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75﹣0.5=1.25(小时),故甲车的速度为:=80(km/h),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由以上所求可得,甲出发0.5小时后行驶距离为:40km,乙车行驶的距离为:60km,40+60=100,故两车相遇,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由以上所求可得,乙到A地比甲到B地早:1.75﹣1=(小时),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二.填空题(共4小题)14.(2020•金华)点P(m,2)在第二象限内,则m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1(答案不唯一)..【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直观.【分析】直接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出m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m,2)在第二象限内,∴m<0,则m的值可以是﹣1(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m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5.(2021•杭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3,1)为端点的四条射线AB,AC,AD,AE分别过点B(1,1),点C(1,3),点D(4,4),点E(5,2),则∠BAC=∠DAE(填“>”、“=”、“<”中的一个).【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几何直观.【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推出角之间的关系.【解答】解:连接DE,由上图可知AB=2,BC=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45°,又∵AE===,同理可得DE==,AD==,则在△ADE中,有AE2+DE2=AD2,∴△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E=45°,∴∠BAC=∠DA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以根据各个点的坐标,求出各线段的长度来实现,然后再根据边来判断角的大小.其解题关键在于构造相关的直角三角形.16.(2018•临安区)P(3,﹣4)到x轴的距离是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在坐标系中坐标的几何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点在坐标系中坐标的几何意义可知,P(3,﹣4)到x轴的距离是|﹣4|=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x轴的距离.17.(2019•衢州)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1)将一个“7”字图形按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7”字图形ABCDEF,其中顶点A位于x轴上,顶点B,D位于y轴上,O为坐标原点,则的值为.(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1,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得顶点F2,依此类推,…,摆放第n个“7”字图形得顶点F n﹣1,…,则顶点F2019的坐标为().【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图形的相似.【分析】(1)先证明△AOB∽△BCD,所以=,因为DC=1,BC=2,所有=;(2)利用三角形相似与三角形全等依次求出F1,F2,F3,F4的坐标,观察求出F2019的坐标.【解答】解:(1)∵∠ABO+∠DBC=90°,∠ABO+∠OAB=90°,∴∠DBC=∠OAB,∵∠AOB=∠BCD=90°,∴△AOB∽△BCD,∴=,∵DC=1,BC=2,∴=,故答案为;(2)解:过C作CM⊥y轴于M,过M1作M1N⊥x轴,过F作FN1⊥x轴.根据勾股定理易证得BD==,CM=OA=,DM=OB=AN=,∴C(,),∵AF=3,M1F=BC=2,∴AM1=AF﹣M1F=3﹣2=1,∴△BOA≌ANM1(AAS),∴NM1=OA=,∵NM1∥FN1,∴,,∴FN1=,∴AN1=,∴ON1=OA+AN1=+=∴F(,),同理,F1(,),即()F2(,),即(,)F3(,),即(,)F4(,),即(,)…F2019(,),即(,405),故答案为即(,405).【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有规律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3小题)18.(2021•嘉兴)根据数学家凯勒的“百米赛跑数学模型”,前30米称为“加速期”,30米~80米为“中途期”,80米~100米为“冲刺期”.市田径队把运动员小斌某次百米跑训练时速度y(m/s)与路程x(m)之间的观测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1)y是关于x的函数吗?为什么?(2)“加速期”结束时,小斌的速度为多少?(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给小斌提一条训练建议.【考点】函数的概念;数学常识.【专题】函数及其图象;模型思想.【分析】(1)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直接判断;(2)由图象可知,“加速期”结束时,即跑30米时,小斌的速度为10.4m/s.(3)答案不唯一.建议合理即可.【解答】解:(1)y是x的函数,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2)“加速期”结束时,小斌的速度为10.4m/s.(3)答案不唯一.例如:根据图象信息,小斌在80米左右时速度下降明显,建议增加耐力训练,提高成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结合题干中“百米赛跑数学模型”读出图中的数据是解题关键.19.(2020•嘉兴)经过实验获得两个变量x(x>0),y(y>0)的一组对应值如下表.x.....123456......y......632 1.5 1.21......(1)请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函数表达式.(2)点A(x1,y1),B(x2,y2)在此函数图象上.若x1<x2,则y1,y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明理由.【考点】函数的图象;函数关系式.【专题】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应用意识.【分析】(1)利用描点法即可画出函数图象,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函数表达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设函数表达式为,把x=1,y=6代入,得k=6,∴函数表达式为;(2)∵k=6>0,∴在第一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0<x1<x2时,则y1>y2.【点评】本题考查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掌握描点法作图,学会利用图象得出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2018•舟山)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考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概念.【专题】函数及其图象.【分析】(1)根据图象和函数的定义可以解答本题;(2)①根据函数图象可以解答本题;②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h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2)①由函数图象可知,当t=0.7s时,h=0.5m,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0.5m;②由图象可知,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2.8s.【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和函数概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考点卡片1.数学常识数学常识此类问题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常识要了解.比如给出一个物体的高度要会选择它合适的单位长度等等.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留意身边的小知识.2.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若a>b,那么a±m>b±m;②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若a>b,且m>0,那么am>bm或>;③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若a>b,且m<0,那么am<bm或<;(2)不等式的变形:①两边都加、减同一个数,具体体现为“移项”,此时不等号方向不变,但移项要变号;②两边都乘、除同一个数,要注意只有乘、除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才改变.【规律方法】1.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2.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b,b>c,则a>c.3.点的坐标(1)我们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有公共原点且垂直的数轴.②各部分名称:水平数轴叫x轴(横轴),竖直数轴叫y轴(纵轴),x轴一般取向右为正方向,y轴一般取象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叫坐标系的原点.它既属于x轴,又属于y轴.(3)坐标平面的划分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轴把此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4.规律型:点的坐标规律型:点的坐标.5.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1)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①第一象限:a>0,b>0;②第二象限:a<0,b>0;③第三象限:a<0,b<0;④第四象限:a>0,b<0.(2)坐标轴上点P(a,b)的坐标特征:①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②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③坐标原点:a=0,b=0.(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b)的坐标特征:①一、三象限:a=b;②二、四象限:a=﹣b.6.坐标与图形性质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2、有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求面积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3、若坐标系内的四边形是非规则四边形,通常用平行于坐标轴的辅助线用“割、补”法去解决问题.7.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说明: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即单对应.8.函数关系式。
中考数学专题09三角形(第03期)-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一、选择题目1.(2017四川省南充市)如图,等边△OAB 的边长为2,则点B 的坐标为( )A .(1,1)B .1) C .D .(1)2.(2017四川省广安市)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已知cos ∠CDB =45,BD =5,则OH 的长度为( )A .23B .56C .1D .763.(2017四川省眉山市)“今有井径五尺,不知其深,立五尺木于井上,从木末望水岸,入径四寸,问井深几何?”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九章算术》中的“井深几何”问题,它的题意可以由图获得,则井深为( )A .1.25尺B .57.5尺C .6.25尺D .56.5尺4.(2017四川省绵阳市)为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小丽同学想到了物理学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和卷尺,先将镜子放在脚下的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E ,标记好脚掌中心位置为B ,测得脚掌中心位置B 到镜面中心C 的距离是50cm ,镜面中心C 距离旗杆底部D 的距离为4m ,如图所示.已知小丽同学的身高是1.54m ,眼睛位置A 距离小丽头顶的距离是4cm ,则旗杆DE 的高度等于( )A .10mB .12mC .12.4mD .12.32m5.(2017四川省绵阳市)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过点O 作BD 的垂线分别交AD ,BC 于E ,F 两点.若AC=AEO =120°,则FC 的长度为( )A .1B .2 CD6.(2017四川省绵阳市)如图,直角△ABC 中,∠B =30°,点O 是△ABC 的重心,连接CO 并延长交AB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交BC 于点F ,连接AF 交CE 于点M ,则MOMF 的值为( )A .12 BC .23 D7.(2017山东省枣庄市)如图,在△ABC 中,∠A =78°,AB =4,AC =6,将△ABC 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A .B .C .D .8.(2017山东省枣庄市)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CD =4,AB =15,则△ABD 的面积是( )A .15B .30C .45D .609.(2017山东省枣庄市)如图,在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选取9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A 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则r 的取值范围为( )A.r << Br << C5r << D.5r <<10.(2017山东省济宁市)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BC =1,将Rt △ABC 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 △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 6πB . 3πC .122π-D . 1211.(2017广西四市)如图,△ABC 中,∠A =60°,∠B =40°,则∠C 等于( )A .100°B .80°C .60°D .40°12.(2017广西四市)如图,△ABC 中,AB >AC ,∠CAD 为△ABC 的外角,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DAE =∠B B .∠EAC =∠C C .AE ∥BCD .∠DAE =∠EAC 13.(2017广西四市)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 mile 的A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这时,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 )A .60√3nmileB .60√2nmileC . 30√3nmileD .30√2nmile14.(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已知△ABC ∽△DEF ,DE =1: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12BCDF B.12AD∠的度数∠的度数C.12ABCDEF△的面积△的面积D.12ABCDEF△的周长△的周长15.(2017河北省)若△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 的度数相比()A.增加了10% B.减少了10% C.增加了(1+10%)D.没有改变16.(2017河北省)如图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铁片,过两个顶点剪掉一个三角形,以下四种剪法中,裁剪线长度所标的数据(单位:cm)不正确的()A. B. C. D.17.(2017浙江省台州市)如图,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A.2B.3C D.418.(2017浙江省台州市)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AE =ECB .AE =BEC .∠EBC =∠BACD .∠EBC =∠ABE 19.(2017浙江省绍兴市)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A .0.7米B .1.5米C .2.2米D .2.4米20.(2017浙江省绍兴市)在探索“尺规三等分角”这个数学名题的过程中,曾利用了下图,该图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E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F 是CE 上一点,∠ACF =∠AFC ,∠F AE =∠FEA .若∠ACB =21°,则∠ECD 的度数是( )A .7°B .21°C .23°D .24°21.(2017湖北省襄阳市)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BC =4,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B 和点D 为圆心,大于12B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作射线CE 交AB 于点F ,则AF 的长为( )A .5B .6C .7D .822.(2017湖北省襄阳市)“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221a 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 .3B .4C .5D .623.(2017重庆市B 卷)已知△ABC ∽△DEF ,且相似比为1:2,则△ABC 与△DEF 的面积比为( ) A .1:4 B .4:1 C .1:2 D .2:124.(2017重庆市B 卷)如图,已知点C 与某建筑物底端B 相距306米(点C 与点B 在同一水平面上),某同学从点C 出发,沿同一剖面的斜坡CD 行走195米至坡顶D 处,斜坡CD 的坡度(或坡比)i =1:2.4,在D 处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 的俯视角为20°,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20°≈0.342,cos20°≈0.940,tan20°≈0.364)( )A .29.1米B .31.9米C .45.9米D .95.9米 二、填空题目25.(2017四川省南充市)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边长分别为a 和b ,正方形CEFG 绕点C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 =DG ;②BE ⊥DG ;③222222DE BG a b +=+,其中正确结论是(填序号)26.(2017四川省广安市)如图,Rt △ABC 中,∠C =90°,BC =6,AC =8,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连接DE ,则△ADE 的面积是 .27.(2017四川省眉山市)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于点D ,且AB =8cm ,DC =2cm ,则OC = cm .28.(2017四川省绵阳市)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放置,点D 在AB 边上,△DEF 绕点D 旋转,腰DF 和底边DE 分别交△CAB 的两腰CA ,CB 于M ,N 两点,若CA =5,AB =6,AB =1:3,则MD +12MA DN 的最小值为 .29.(2017四川省绵阳市)如图,过锐角△ABC 的顶点A 作DE ∥BC ,AB 恰好平分∠DAC ,AF 平分∠E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在AF 上取点M ,使得AM=13AF ,连接CM 并延长交直线DE 于点H .若AC =2,△AMH 的面积是112,则1tan ∠ACH的值是 .30.(2017四川省达州市)△ABC 中,AB =5,AC =3,AD 是△ABC 的中线,设AD 长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31.(2017山东省枣庄市)在矩形ABCD 中,∠B 的角平分线BE 与AD 交于点E ,∠BED 的角平分线EF 与DC 交于点F ,若AB =9,DF =2FC ,则BC = .(结果保留根号)32.(2017山西省)如图,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4),B (-1,1),C (-2,2).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再将A B 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则点A ''的坐标为 .33.(2017山西省)如图,创新小组要测量公园内一棵树的高度AB ,其中一名小组成员站在距离树10米的点E 处,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54°.已知测角仪的架高CE =1.5米,则这颗树的高度为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 540.8090=,cos540.5878=,tan 54 1.3764=).34.(2017江苏省盐城市)在“三角尺拼角”实验中,小明同学把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1= °.35.(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 与反比例函数ky x(k >0,x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将△OAB 沿直线OB 翻折,得到△OCB ,点A 的对应点为点C ,线段CB 交x 轴于点D ,则BDDC 的值为 .(已知sin15624)36.(2017河北省)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延长到点M ,N ,使AM =AC ,BN =BC ,测得MN =200m ,则A ,B 间的距离为 m .37.(2017浙江省丽水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是 .38.(2017浙江省丽水市)我国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造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所示.在图2中,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4,正方形I J KL 的边长为2,且I J ∥AB ,则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39.(2017浙江省绍兴市)如图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G在对角线BD上,GE⊥CD,GF⊥BC,AD=1500m,小敏行走的路线为B→A→G→E,小聪行走的路线为B→A→D→E→F.若小敏行走的路程为3100m,则小聪行走的路程为m.40.(2017浙江省绍兴市)以Rt△ABC的锐角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与边AB、AC各相交于一点,再分别以两个交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过两弧的交点与点A作直线,与边BC交于点D.若∠ADB=60°,点D到AC的距离为2,则AB的长为.41.(2017湖北省襄阳市)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AC的长分别为1,则∠BAC的度数为.42.(2017湖北省襄阳市)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AC,BC上,且∠CDE=∠B,将△CDE沿D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C=8,AB=10,则CD的长为.三、解答题43.(2017四川省南充市)如图,DE⊥AB,CF⊥AB,垂足分别是点E、F,DE=CF,AE=BF,求证:AC∥BD.44.(2017四川省广安市)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是了AB、AD上的一点,且BF⊥CE,垂足为G,求证:AF=BE.45.(2017四川省广安市)如图,线段AB、CD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BA⊥AD,CD⊥DA,垂足分别为A、D.从D点测到B点的仰角α为60°,从C点测得B点的仰角β为30°,甲建筑物的高AB=30米(1)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AD.(2)求乙建筑物的高CD.46.(2017四川省广安市)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与直径AB相交于点F.点E在⊙O外,做直线AE,且∠EAC=∠D.(1)求证:直线AE是⊙O的切线.(2)若∠BAC=30°,BC=4,cos∠BAD=34,CF=103,求BF的长.47.(2017四川省眉山市)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是(﹣4,6),(﹣1,4).(1)请在图中的网格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3)请在y轴上求作一点P,使△PB1C的周长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48.(2017四川省眉山市)如图,为了测得一棵树的高度AB,小明在D处用高为1m的测角仪CD,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45°,再向树方向前进10m,又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60°,求这棵树的高度AB.49.(2017四川省眉山市)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H,交BC于G.(1)求证:BG=DE;(2)若点G 为CD 的中点,求HGGF 的值.50.(2017四川省绵阳市)如图,已知AB 是圆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H ,与AC 平行的圆O 的一条切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切点为F ,连接AF 交CD 于点N . (1)求证:CA =CN ;(2)连接DF ,若cos ∠DF A =45,AN=,求圆O 的直径的长度.51.(2017四川省达州市)如图,在△ABC 中,点O 是边AC 上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EF ∥BC 分别交∠ACB 、外角∠ACD 的平分线于点E 、F . (1)若CE =8,CF =6,求OC 的长;(2)连接AE 、AF .问:当点O 在边AC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52.(2017四川省达州市)如图,信号塔PQ 座落在坡度i =1:2的山坡上,其正前方直立着一警示牌.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60°角时,测得信号塔PQ 落在斜坡上的影子QN 长为25米,落在警示牌上的影子MN 长为3米,求信号塔PQ 的高.(结果不取近似值)53.(2017四川省达州市)如图,△ABC 内接于⊙O ,CD 平分∠ACB 交⊙O 于D ,过点D 作PQ ∥AB 分别交CA 、CB 延长线于P 、Q ,连接BD . (1)求证:PQ 是⊙O 的切线; (2)求证:BD 2=AC •BQ ;(3)若AC 、BQ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4x mx +=的两实根,且tan ∠PCD =13,求⊙O 的半径.54.(2017山东省枣庄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4,0),C (4,﹣4).(1)请在图中,画出△ABC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2)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A 2B 2C 2,请在图中y 轴右侧,画出△A 2B 2C 2,并求出∠A 2C 2B 2的正弦值.55.(2017山东省济宁市)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12,弦AC =10,D 是BC 的中点,过点D作DE⊥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求AE的长.56.(2017山西省)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得到△ABD和△BCD,其中∠ADB=∠BCD=90°,∠A=60°,∠CBD=45°.E为AB的中点,过点E作EF⊥CD于点F.若AD=4cm,则EF的长为cm.57.(2017山西省)如图,△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OD⊥AB,与AC交于点E,与过点C 的⊙O的切线交于点D.(1)若AC=4,BC=2,求OE的长.(2)试判断∠A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8.(2017广东省)如图,在△ABC中,∠A>∠B.(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BC分别相交于点D,E(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AE,若∠B=50°,求∠AEC的度数.59.(2017广东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b ax x y ++-=2交x 轴于A (1,0),B (3,0)两点,点P 是抛物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直线BP 与y 轴相交于点C .(1)求抛物线b ax x y ++-=2的解析式; (2)当点P 是线段BC 的中点时,求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sin ∠OCB 的值.60.(2017广东省)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E 为线段OB 上一点(不与O ,B 重合),作CE ⊥OB ,交⊙O 于点C ,垂足为点E ,作直径CD ,过点C 的切线交DB 的延长线于点P ,AF ⊥PC 于点F ,连接CB .(1)求证:CB 是∠ECP 的平分线; (2)求证:CF =CE ;(3)当34CF CP =时,求劣弧BC 的长度(结果保留π)61.(2017广东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四边形ABCO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A (0,2)和C(0),点D 是对角线AC 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连结BD ,作DE ⊥DB ,交x 轴于点E ,以线段DE ,DB 为邻边作矩形BDEF . (1)填空:点B 的坐标为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DE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AD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①求证:DEDB②设AD =x ,矩形BDEF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可利用①的结论),并求出y 的最小值.62.(2017广西四市)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在BD 上,BE =DF . (1)求证:AE =CF ;(2)若AB =6,∠COD =60°,求矩形AB CD 的面积.63.(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AD =AE ,连接BE 、CD ,交于点F .(1)判断∠ABE 与∠A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过点A 、F 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BC .64.(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湿地景区岸边有三个观景台A 、B 、C ,已知AB =1400米,AC =1000米,B 点位于A 点的南偏西60.7°方向,C 点位于A 点的南偏东66.1°方向. (1)求△ABC 的面积;(2)景区规划在线段BC 的中点D 处修建一个湖心亭,并修建观景栈道AD ,试求A 、D 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3.2°≈0.80,cos53.2°≈0.60,sin60.7°≈0.87,c os60.7°≈0.49,sin66.1°≈0.91,cos66.1°≈0.41≈1.414).65.(2017河北省)平面内,如图,在ABCD 中,AB =10,AD =15,tan A=43.点P 为AD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PB ,将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 .(1)当∠DPQ =10°时,求∠APB 的大小;(2)当tan ∠A tan A =3:2时,求点Q 与点B 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3)若点Q 恰好落在ABCD 的边所在的直线上,直接写出PB 旋转到PQ 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66.(2017浙江省丽水市)如图是某小区的一个健身器材,已知BC =0.15m ,AB =2.70m ,∠BOD =70°,求端点A 到地面CD 的距离(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67.(2017浙江省丽水市)如图,在Rt △ABC 中,∠C =Rt ∠,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切线DE 交AC 于点E .(1)求证:∠A =∠ADE ;(2)若AD =16,DE =10,求BC 的长.68.(2017浙江省丽水市)如图1,在△ABC 中,∠A =30°,点P 从点A 出发以2c m /s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运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a (c m /s )的速度沿AB 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某一点运动到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s ),△APQ 的面积为y (cm 2),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由C 1,C 2两段组成,如图2所示.(1)求a 的值;(2)求图2中图象C 2段的函数表达式;(3)当点P 运动到线段BC 上某一段时△APQ 的面积,大于当点P 在线段AC 上任意一点时△APQ 的面积,求x 的取值范围.69.(2017浙江省丽水市)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 ,作点A 关于BE 的对称点F ,且点F 落在矩形ABCD 的内部,连接AF ,BF ,EF ,过点F 作GF ⊥AF 交AD 于点G ,设ADn AE .(1)求证:AE =GE ;(2)当点F 落在AC 上时,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DAB 的值;(3)若AD =4AB ,且以点F ,C ,G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n 的值.70.(2017浙江省台州市)如图是一辆小汽车与墙平行停放的平面示意图,汽车靠墙一侧OB 与墙MN 平行且距离为0.8米,已知小汽车车门宽AO 为1.2米,当车门打开角度∠AOB 为40°时,车门是否会碰到墙?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71.(2017浙江省台州市)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点P 是斜边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PE 是△ABP 的外接圆⊙O 的直径. (1)求证:△AP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O 的直径为2,求22PC PB +的值.72.(2017浙江省台州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借助直角三角板可以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比如对于方程2520x x -+=,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根据方程的系数特征,确定一对固定点A (0,1),B (5,2);第二步:在坐标平面中移动一个直角三角板,使一条直角边恒过点A ,另一条直角边恒过点B ;第三步:在移动过程中,当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x 轴上点C 处时,点C 的横坐标m 即为该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如图1);第四步:调整三角板直角顶点的位置,当它落在x 轴上另一点D 处时,点D 的横坐标n 即为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1)在图2中,按照“第四步”的操作方法作出点D (请保留作出点D 时直角三角板两条直角边的痕迹); (2)结合图1,请证明“第三步”操作得到的m 就是方程2520x x -+=的一个实数根;(3)上述操作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固定点的位置,若要以此方法找到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 (a ≠0,24b ac -≥0)的实数根,请你直接写出一对固定点的坐标;(4)实际上,(3)中的固定点有无数对,一般地,当m 1,n 1,m 2,n 2与a ,b ,c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时,点P (m 1,n 1),Q (m 2,n 2)就是符合要求的一对固定点?73.(2017浙江省绍兴市)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 测得教学楼顶部D 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 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 =30m . (1)求∠BCD 的度数.(2)求教学楼的高BD .(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74.(2017浙江省绍兴市)已知△ABC ,AB =AC ,D 为直线BC 上一点,E 为直线AC 上一点,AD =AE ,设∠BAD =α,∠CDE =β.(1)如图,若点D 在线段BC 上,点E 在线段AC 上.①如果∠ABC =60°,∠ADE =70°, 那么α=_______,β=_______. ②求α、β之间的关系式.(2)是否存在不同于以上②中的α、β之间的关系式?若存在,求出这个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5.(2017重庆市B 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a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过点A 作AH ⊥x 轴于点H ,点O 是线段CH 的中点,AC=cos ∠ACH,点B 的坐标为(4,n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BCH 的面积.76.(2017重庆市B 卷)如图,△ABC 中,∠ACB =90°,AC =BC ,点E 是AC 上一点,连接BE . (1)如图1,若AB =42,BE =5,求AE 的长;(2)如图2,点D 是线段BE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A 作AF ⊥BD 于点F ,连接CD 、CF ,当AF =DF 时,求证:DC =BC .祝你考试成功!祝你考试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三角形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2017·金华)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2,3,4B、5,7,7C、5,6,12D、6,8,102、(2017·台州)如图,已知△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E=ECB、AE=BEC、∠EBC=∠BACD、∠EBC=∠ABE3、(2017•杭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若BD=2AD,则()A、B、C、D、4、(2017•杭州)如图,在△ABC中,AB=AC,BC=12,E为AC边的中点,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设BD=x,tan∠ACB=y,则()A、x﹣y2=3B、2x﹣y2=9C、3x﹣y2=15D、4x﹣y2=21二、填空题(共4题;共5分)5、(2017·衢州)如图,正△ABO的边长为2,O为坐标原点,A在轴上,B在第二象限。
△ABO沿轴正方向作无滑动的翻滚,经第一次翻滚后得△A1B1O,则翻滚3次后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翻滚2017次后AB中点M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6、(2017•绍兴)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________.7、一副含和角的三角板和叠合在一起,边与重合,(如图1),点为边的中点,边与相交于点.现将三角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在从到的变化过程中,点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8、(2017•杭州)如图,在Rt△ABC中,∠BAC=90°,AB=15,AC=20,点D在边AC上,AD=5,DE⊥BC于点E,连结AE,则△ABE的面积等于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53分)9、(2017·衢州)问题背景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DAE=∠ABF=∠BCG=∠CDH,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易得△DAE≌△ABF≌△BCG≌△CDH,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类比研究如图2,在正△ABC的内部,作∠BAD=∠CBE=∠ACF,AD,BE,CF两两相交于D,E,F三点(D,E,F三点不重合)。
(1)△ABD,△BCE,△CAF是否全等?如果是,请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2)△DEF是否为正三角形?请说明理由;(3)进一步探究发现,△ABD的三边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设,,,请探索,,满足的等量关系。
10、(2017•绍兴)已知△ABC,AB=AC,D为直线BC上一点,E为直线AC上一点,AD=AE,设∠BAD=α,∠CDE=β.(1)如图,若点D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AC上.①如果∠ABC=60°,∠ADE=70°,那么α=________°,β=________°.②求α,β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2)是否存在不同于以上②中的α,β之间的关系式?若存在,请求出这个关系式(求出一个即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1、(2017·台州)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点P是斜边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PE是△ABP的外接圆⊙O的直径(1)求证:△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O的直径为2,求的值12、(2017•杭州)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AG⊥BC于点G,AF⊥DE 于点F,∠EAF=∠GAC.(1)求证:△ADE∽△ABC;(2)若AD=3,AB=5,求的值.13、(2017•温州)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CD=∠EDC=90°,BC=ED,AC=AD.(1)求证:△ABC≌△AED;(2)当∠B=140°时,求∠BAE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解答】解:A.2+3>4,故能组成三角形;B.5+7>7,故能组成三角形;C.5+6<12,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6+8>10,故能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对各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C【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AC,∴∠ABC=∠C,又∵BE=BC,∴∠BEC=∠C,∴∠ABC=∠BEC,又∵∠BEC=∠A+∠ABE,∠ABC=∠ABE+∠EBC,∴∠A=∠EBC,故答案选C.【分析】根据AB=AC,BE=BC,可以得出∠ABC=∠C,∠BEC=∠C,从而得出∠ABC=∠BEC,∠A=∠EBC,可得出正确答案。
3、【答案】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DE//BC,∴△ADE∽△ABC,∵BD=2AD,∴= = = ,则= ,∴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DE∽△ABC,进而利用已知得出对应边的比值.4、【答案】B【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析】【解答】解:过A作AQ⊥BC于Q,过E作EM⊥BC于M,连接DE,∵BE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BD=x,∴BD=DE=x,∵AB=AC,BC=12,tan∠ACB=y,∴= =y,BQ=CQ=6,∴AQ=6y,∵AQ⊥BC,EM⊥BC,∴AQ∥EM,∵E为AC中点,∴CM=QM= CQ=3,∴EM=3y,∴DM=12﹣3﹣x=9﹣x,在Rt△EDM中,由勾股定理得:x2=(3y)2+(9﹣x)2,即2x﹣y2=9,故选B.【分析】过A作AQ⊥BC于Q,过E作EM⊥BC于M,连接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求出DE=BD=x,根据等腰三角形求出BD=DC=6,求出CM=DM=3,解直角三角形求出EM=3y,AQ=6y,在Rt△DEM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二、填空题5、【答案】(5,);π【考点】弧长的计算,图形的旋转【解析】【解答】解:(1)∵正△ABO的边长为2,第一次翻滚之后为△OA1B1,第二次翻滚之后为△B1O1A2,第三次翻滚之后为△A2B2O2,作BD⊥x轴,∴D为A2O2中点,∴OD=2+2+1=5,B2D=,∴B2(5,);(2)∵M为AB中点∴M经过的路径是第一次翻滚是以O为圆心,OM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第二次翻滚是以B1为圆心,B1M1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第三次翻滚是以A2为圆心,A2M2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这样三个一循环的出现。
∵2017里面有672个3余1,∴M经过的路径为:672×+=【分析】(1)由题可得:第一次翻滚之后为△OA1B1,第二次翻滚之后为△B1O1A2,第三次翻滚之后为△A2B2O2,作BD⊥x轴,正△ABO的边长为2,从而得出B2坐标.(2)题可得:中点M经过的路径是第一次翻滚是以O为圆心,OM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第二次翻滚是以B1为圆心,B1M1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第三次翻滚是以A2为圆心,A2M2长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扇形;这样三个一循环的出现。
由于2017里面有672个3余1,∴M经过的路径为:672×+=6、【答案】x=0或x= 或4≤x<4【考点】相交两圆的性质【解析】【解答】解:以MN为底边时,可作MN的垂直平分线,与OB必有一个交点P1,且MN=4,以M为圆心MN为半径画圆,以N为圆心MN为半径画圆,①如下图,当M与点O重合时,即x=0时,除了P1,当MN=MP,即为P3;当NP=MN时,即为P2;只有3个点P;②当0<x<4时,如下图,圆N与OB相切时,NP2=MN=4,且NP2⊥OB,此时MP3=4,则OM=ON-MN= NP2-4= .③因为MN=4,所以当x>0时,MN<ON,则MN=NP不存在,除了P1外,当MP=MN=4时,过点M作MD⊥OB于D,当OM=MP=4时,圆M与OB刚好交OB两点P2和P3;当MD=MN=4时,圆M与OB只有一个交点,此时OM= MD=4 ,故4≤x<4 .与OB有两个交点P2和P3,故答案为x=0或x= 或4≤x<4 .【分析】以M,N,P三点为等腰三角形的三顶点,则可得有MP=MN=4,NP=MN=4,PM=PN这三种情况,而PM=PN这一种情况始终存在;当MP=MN时可作以M为圆心MN为半径的圆,查看与OB的交点的个数;以N为圆心MN为半径的圆,查看与OB的交点的个数;则可分为当x=0时,符合条件;当0<x<4时,圆M与OB只有一个交点,则当圆N与OB相切时,圆N与OB只有一个交点,符合,求出此时的x值即可;当4≤x时,圆N与OB没有交点,当x的值变大时,圆M会与OB相切,此时只有一个相点,求出此时x的值,则x在这个范围内圆M与OB有两个交点;综上即可求答案.7、【答案】12 -18 cm【考点】旋转的性质【解析】【解答】如图2和图3,在∠C G F 从0 °到60 °的变化过程中,点H先向AB方向移,在往BA方向移,直到H与F重合(下面证明此时∠CGF=60度),此时BH的值最大,如图3,当F与H重合时,连接CF,因为BG=CG=GF,所以∠BFC=90度,∵∠B=30度,∴∠BFC=60度,由CG=GF可得∠CGF=60度.∵BC=12cm,所以BF=BC=6如图2,当GH⊥DF时,GH有最小值,则BH有最小值,且GF//AB,连接DG,交AB于点K,则DG⊥AB,∵DG=FG,∴∠DGH=45度,则KG=KH=GH=×(×6)=3BK=KG=3则BH=BK+KH=3+3则点H运动的总路程为6-(3+3)+[12(-1)-(3+3)]=12-18(cm)故答案为:12-18cm.【分析】当GH⊥DF时,BH的值最小,即点H先从BH=12( - 1 )cm,开始向AB方向移动到最小的BH的值,再往BA方向移动到与F重合,求出BH的最大值,则点H运动的总路程为:BH的最大值-BH的最小值+[12( - 1 )-BH的最小值].8、【答案】78【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BAC=90°,AB=15,AC=20,∴BC= =25,∴△ABC的面积= AB•AC= ×15×20=150,∵AD=5,∴CD=AC﹣AD=15,∵DE⊥BC,∴∠DEC=∠BAC=90°,又∵∠C=∠C,∴△CDE∽△CBA,∴,即,解得:CE=12,∴BE=BC﹣CE=13,∵△ABE的面积:△ABC的面积=BE:BC=13:25,∴△ABE的面积= ×150=78;故答案为:78.【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BC= =25,求出△ABC的面积=150,证明△CDE∽△CBA,得出,求出CE=12,得出BE=BC﹣CE=13,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即可得出答案.三、解答题9、【答案】(1)△ABD≌△BCE≌△CAF.证明:∵正△ABC中,∴∠CAB=∠ABC=∠BCA=60°,AB=BC,∵∠ABD=∠ABC-∠2,∠BCE=∠ACB-∠3,又∠2=∠3∴∠ABD=∠BCE,又∵∠1=∠2,∴△ABD≌△BCE(ASA).(2)△DEF是正三角形.证明:∵△ABD≌△BCE≌△CAF,∴∠ADB=∠BEC=∠CFA,∴∠FDE=∠DEF=∠EFD,∴△DEF是正三角形.(3)解:作AG⊥BD,交BD延长线于点G.由△DEF是正三角形得到∠ADG=60°(或者∠ADG=∠1+∠ABD=∠2+∠ABD=60°.)∴在Rt△ADG中,DG=b,AG= b.∴在Rt△ABG中,c2=+,∴c2=a2+ab+b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由正△AB得出∠CAB=∠ABC=∠BCA=60°,AB=BC,再通过等量代换得出∠1=∠2,从而得出△ABD≌△BCE(ASA).(2)由(1)中△ABD≌△BCE≌△CAF,得出∠ADB=∠BEC=∠CFA,∠FDE=∠DEF=∠EFD,从而得出△DEF是正三角形.(3)作AG⊥BD,交BD延长线于点G.由△DEF是正三角形得到∠ADG=60°(或者∠ADG=∠1+∠ABD=∠2+∠ABD=60°.)从而在Rt△ADG中,DG=b,AG=b;在Rt△ABG中,c2=+,最后得出c2=a2+ab+b210、【答案】(1)20;10;α=2β(2)解:如图,点E在CA延长线上,点D在线段BC上,设∠ABC=x,∠ADE=y,则∠ACB=x,∠AED=y,在△ABD中,x+α=β-y,在△DEC中,x+y+β=180°,所以α=2β-180°.注:求出其它关系式,相应给分,如点E在CA的延长线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可得α=180°-2β.【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析】【解答】解:(1)①因为AD=AE,所以∠AED=∠ADE=70°,∠DAE=40°,又因为AB=AC,∠ABC=60°,所以∠BAC=∠C=∠ABC=60°,所以α=∠BAC-∠DAE=60°-40°=20°,β=∠AED-∠C=70°-60°=10°;②解:如图,设∠ABC=x,∠ADE=y,则∠ACB=x,∠AED=y,在△DEC中,y=β+x,在△ABD中,α+x=y+β,所以α=2β.【分析】(1)①在△ADE中,由AD=AE,∠ADE=70°,不难求出∠AED和∠DAE;由AB=AC,∠ABC=60°,可得∠BAC=∠C=∠ABC=60°,则α=∠BAC-∠DAE,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β=∠AED-∠C;②求解时可借助设未知数的方法,然后再把未知数消去的方法,可设∠ABC=x,∠ADE=y;(2)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做法与(1)中的②类似,可求这种情况:点E在CA延长线上,点D在线段BC上.11、【答案】(1)证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45°,∴∠PEA=∠ABC=45°又∵PE是⊙O的直径,∴∠PAE=90°,∴∠PEA=∠APE=45°,∴△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同理AP=AE,又∵∠CAB=∠PAE=90°,∴∠CAP=∠BAE,∴△CPA≌△BAE,∴CP=BE,在Rt△BPE中,∠PBE=90°,PE=2,∴PB2+BE2=PE2,∴CP2+PB2=PE2=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出∠C=∠ABC=∠PEA=45°,再由PE是⊙O的直径,得出∠PAE=90°,∠PEA=∠APE=45°,从而得证.(2)根据题意可知,AC=AB,AP=AE,再证△CPA≌△BAE,得出CP=BE,依勾股定理即可得证.12、【答案】(1)证明:∵AG⊥BC,AF⊥DE,∴∠AFE=∠AGC=90°,∵∠EAF=∠GAC,∴∠AED=∠ACB,∵∠EAD=∠BAC,∴△ADE∽△ABC(2)解:由(1)可知:△ADE∽△ABC,∴=由(1)可知:∠AFE=∠AGC=90°,∴∠EAF=∠GAC,∴△EAF∽△CAG,∴,∴=【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由于AG⊥BC,AF⊥DE,所以∠AFE=∠AGC=90°,从而可证明∠AED=∠ACB,进而可证明△ADE∽△ABC;(2)△ADE∽△ABC,,又易证△EAF∽△CAG,所以,从而可知.13、【答案】(1)证明:∵AC=AD,∴∠ACD=∠ADC,又∵∠BCD=∠EDC=90°,∴∠ACB=∠ADE,在△ABC和△AED中,,∴△ABC≌△AED(SAS);(2)解:当∠B=140°时,∠E=140°,又∵∠BCD=∠EDC=90°,∴五边形ABCDE中,∠BAE=540°﹣140°×2﹣90°×2=8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ACD=∠ADC,∠BCD=∠EDC=90°,可得∠ACB=∠ADE,进而运用SAS即可判定全等三角形;(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运用五边形内角和,即可得到∠BAE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