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与其防治
建筑工程臭氧防控方案模板

建筑工程臭氧防控方案模板一、前言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害物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可能会面临臭氧污染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制定科学的臭氧防控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拟就建筑工程中的臭氧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人员健康。
二、臭氧的来源和危害1. 臭氧的来源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它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化学反应等。
在建筑工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臭氧产生源:(1)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化学材料可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VOCs可能会与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
(2)建筑工程中采用的一些设备和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臭氧排放。
2. 臭氧的危害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害的氧化性气体,长期接触会导致人体健康问题,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痛、皮肤发红、眼睛刺痛等症状。
对于建筑工程人员,可能会因长期接触臭氧而导致健康问题。
三、建筑工程臭氧防控方案针对建筑工程可能面临的臭氧污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筑工程臭氧防控方案:1.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在进行建筑工程前,需要进行臭氧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辨识臭氧污染的可能来源和危害程度。
(2)对建筑工程人员可能接触到的臭氧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
(3)对建筑工程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2. 环境监测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周围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超标,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1)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如除臭器、空气净化器等,对环境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2)适当调整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减少可能产生臭氧的活动。
(3)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换气工作,尽量减少臭氧的累积。
3. 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建筑工程人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1)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减少吸入臭氧的可能。
臭氧污染防治报告范文

臭氧污染防治报告范文1.引言1.1 概述臭氧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大气污染问题。
臭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
臭氧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植物生长和环境影响非常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本报告旨在分析臭氧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会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臭氧污染防治的相关内容。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臭氧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介绍本文的结构,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臭氧污染的来源和影响,以及防治臭氧污染的措施,并重点强调政府和公众在防治臭氧污染中应承担的责任。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臭氧污染防治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臭氧污染防治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共同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臭氧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分析臭氧污染的来源和影响,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阐明政府和公众在防治臭氧污染中应承担的责任。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增强公众对臭氧污染问题的认识,唤起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相关部门和公众切实履行应有的职责和义务,共同保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正文2.1 臭氧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臭氧污染是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太阳辐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印刷和喷漆等行业的排放,以及一些自然源,如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雷电等。
这些化合物在太阳光作用下,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
臭氧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大气中,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导致呼吸道炎症,加重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
简析夏季臭氧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控策略

简析夏季臭氧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控策略摘要:进入夏季以来,随着气温不断攀升、日照辐射增强,光化学反应较为强烈,在我国多个城市,臭氧代替PM2.5成为首要大气污染物。
臭氧污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污染特征表现为夏秋季节污染严重而冬季减轻。
能否对臭氧污染实施有效治理已成为影响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中之重。
为了加强对臭氧污染的针对性防控,本文简述了臭氧污染的危害性,对夏季容易出现臭氧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控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臭氧污染;危害性;夏季;原因;防控策略近年来,臭氧已成为夏季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自每年5月开始即进入臭氧年度高峰期,延续至9月份结束,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天数占比超过65%以上,呈现出时段提前、浓度加重、范围扩大的特点。
臭氧与氧气是同素异形体,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能够对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实施有效的臭氧污染防治策略,已经成为改善区域夏季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
1臭氧污染的危害性分析臭氧是大气中天然存在的一种氧化性痕量气体。
臭氧浓度从地球近地面大气到平流层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不同高度的臭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在距地面10-35千米处存在高浓度的臭氧层,其臭氧含量占地球大气臭氧总量的90%以上,臭氧层阻止了太阳短波紫外辐射进入近地面大气,保护了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
其余10%左右的臭氧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
在对流层中,天然臭氧浓度一般较低,通常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
近年来,人类社会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导致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不断升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光化学反应不断加剧,导致近地面臭氧层浓度不断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织物、纸张等发脆,使橡胶老化而降低强度。
臭氧能与生物体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酶中的巯基、氨基及其他重要的蛋白质发生反应。
短暂暴露在高浓度臭氧中,会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粘膜分泌增加、疲乏、恶心等症状;严重暴露会明显损伤肺功能,影响呼吸道结构,引起炎症,改变透气率,甚至导致死亡。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污染防治对策摘要:现阶段,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破坏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峻,其中大气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国家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环境污染处理办法,颁布了相关政策,但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过高问题依旧比较严重。
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研究,分析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问题的防治对策,希望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防治对策;环境空气;臭氧;变化规律前言:大气环境中的臭氧含有量比例约为1亿比1,随着高度的不断下降,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也会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臭氧又是地球的守护者,因为臭氧的存在能够有效抵挡大部分紫外线作用,可以使人们在更加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生活,防止出现紫外线剧烈照射的情况出现。
在近几年来,在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含量持续升高,由于人们的工业生产活动和生存领域不断扩张期间会无秩序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所以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就目前而言,近地面臭氧含量过高的问题渐渐成为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臭氧污染来源及其产生的危害(一)来源车辆行驶期间产生的尾气排放、人类生活中各种燃料的燃烧作用、大范围涂料的使用,上述这些情况加上阳光的照射作用,会产生大量的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形成环境空气污染。
(二)危害(1)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情况严重的臭氧污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首先,会对人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在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比例过高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人通过呼吸作用吸入臭氧,臭氧自身的腐蚀作用会在此时对人体的肺泡和肺细支气管造成直接性质的损伤;环境空气中臭氧比例过高时,会使人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中毒现象,人的记忆力也会因此减退,头疼情况频发;臭氧还会对人体免疫力形成破坏作用,淋巴细胞结构中的染色体部分会发生病变,加快人的衰老速度,假如孕妇不小心吸入臭氧,那么就会增加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臭氧还会对人类皮肤中的维生素E造成伤害,皮肤出现黑板,并且起皱情况也会较为明显[1]。
臭氧工作方案

4.增强全社会臭氧污染防治意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三、主要任务
1.源头治理
(1)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高排放行业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产业布局优化。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优化产业布局,减少污染物跨区域输送。
(3)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明确各部门职责。
4.宣传教育与培训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臭氧污染防治意识,形成共同防治氛围。
(2)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环保部门、企业等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臭氧工作方案
第1篇
臭氧工作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加大臭氧污染防治力度,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
1.到2022年,全国臭氧浓度较2018年下降5%,臭氧污染天数减少15%。
2.强化臭氧污染源头治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提高污染源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
5.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臭氧污染防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五、监督考核
1.建立臭氧污染防治考核制度。将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问责。
2.定期开展评估。对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本工作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各级政府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精品】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

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摘要: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处,聚集了大气中90%的臭氧,我们将这一层高浓度的臭氧称为"臭氧层"。
臭氧对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有效地阻挡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直到臭氧层形成之后生命才有可能在地球上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本文将着重讨论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并结合现状对臭氧层空洞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呼吁加强环境保护,防治臭氧层空洞。
关键词:臭氧层原因现状危害防治措施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引言 (4)二、臭氧层简介 (4)(一)臭氧层的作用 (4)(二)大气中臭氧层现状及发展 (5)三、臭氧层破坏以及危害 (6)(一)臭氧空洞的成因 (6)(二)臭氧空洞的危害 (8)四、臭氧层空洞的防范和保护措施 (9)参考文献 (14)一、引言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 10 —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臭氧空洞,当时观察此洞覆盖面积只有美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大。
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那么,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是什么,现状如何,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对人类及地球有何危害呢,有没有补救的措施?现简单介绍如下。
二、臭氧层简介(一)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离地面较高的大气层中自然形成的,其形成机理是:O2 +hv——→O+O (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受波长短于242nm的紫外线照射变成游离的氧原子);O2+O =O3 (有些游离的氧原子又与氧气结合就生成了臭氧,大气中 90%的臭氧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O3是不稳定分子,来自太阳的短于1140nm射线照射又使O3分解,产生O2分子和游离O原子,因此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取决于其生成与分解速度的动态平衡。
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

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摘要: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处,聚集了大气中90%的臭氧,我们将这一层高浓度的臭氧称为"臭氧层"。
臭氧对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有效地阻挡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直到臭氧层形成之后生命才有可能在地球上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本文将着重讨论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并结合现状对臭氧层空洞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呼吁加强环境保护,防治臭氧层空洞。
关键词:臭氧层原因现状危害防治措施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引言 (3)二、臭氧层简介 (3)(一)臭氧层的作用 (3)(二)大气中臭氧层现状及发展 (3)三、臭氧层破坏以及危害 (4)(一)臭氧空洞的成因 (4)(二)臭氧空洞的危害 (5)四、臭氧层空洞的防范和保护措施 (6)参考文献 (9)一、引言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 — 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95% 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臭氧空洞,当时观察此洞覆盖面积只有美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大。
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那么,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是什么,现状如何,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对人类及地球有何危害呢,有没有补救的措施?现简单介绍如下。
二、臭氧层简介(一)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离地面较高的大气层中自然形成的,其形成机理是:O2 +hv——→O+O (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受波长短于242nm的紫外线照射变成游离的氧原子);O2+O =O3 (有些游离的氧原子又与氧气结合就生成了臭氧,大气中90%的臭氧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O3是不稳定分子,来自太阳的短于1140nm射线照射又使O3分解,产生O2分子和游离O原子,因此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取决于其生成与分解速度的动态平衡。
臭氧的治理方式

臭氧的治理方式
臭氧是一种有害的空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目前主要的治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减少臭氧源头排放:减少车辆、工厂等的排放量是治理臭氧的根本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加强监管来实现。
2. 植被绿化: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臭氧。
因此,加强城市绿化,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可以有效减少臭氧的浓度。
3. 加强室内通风:在室内,家具、地板、墙壁等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加强室内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4. 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臭氧。
因此,家庭和办公室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臭氧浓度。
综上所述,治理臭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减少源头排放、加强植被绿化、加强室内通风和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达到减少臭氧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污染与其防治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一中227班任家蓉
指导教师:任晓红王彦怀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解臭氧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一些对臭氧污染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臭氧污染防治
一、提出问题
生活中人们常将臭氧排气管挂在 1.7 米以上高度,去除室内烟尘或装饰材料的异味,在家中享受到雨后森林般清新的空气臭氧这样的‘有益气体’是不是越多越好呀?
二、臭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2.1臭氧
臭氧是常温下,气态臭氧厚层无色,有刺激性腥臭气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的气体。
2.2臭氧对人体的危害
臭氧能刺激粘液膜,它对人体有毒,长时间在含0.1ppm臭氧的空气中呼吸是不安全的。
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呼吸短促、疲倦、鼻子出血;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
皱、出现黑斑;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等等。
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
臭氧灭菌或抑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结果。
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活动必需的酶失去活性、破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使其失去功能等。
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臭氧对人体的作用实质上是对细胞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妨把臭氧对细菌的作用[参见3.2.2]与对人体的细胞作用类比,可得出:臭氧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
比如,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
因此,臭氧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臭氧的安全浓度
清华大学编的《臭氧技术应用文集》一书,将有关臭氧应用浓度按安全浓度空气、应用浓度、水中应用浓度、环境浓度及感知浓
度,安全浓度人们允许接触的臭氧浓度不大于0.2mg/m3。
3.1一些标准
臭氧工业卫生标准:国际臭氧协会:0.1 ppm,接触10小
时美国:0.1 ppm,接触8小时德、法、日本:0.1 ppm 家用臭氧消毒柜外臭氧泄漏量不得超过0.2mg/m3(指1.5米以外),消毒一个周期后残留浓度不得大于0.3mg/m?。
动物试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3ppm,而人对空气中臭氧可嗅知的浓度为0.02~0.04ppm,根据臭氧对肺功能毒性的试验结果,提出1.5~2.0ppm为臭氧允许浓度的上限。
卫生部规定臭氧最高允许浓度为0.3mg/m³(0.15ppm)。
3.2空气应用浓度
空气应用臭氧浓度在1mg/m³~10mg/m³之间。
温度低,湿度大则杀灭效果好,尤其是湿度,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悬浮微生物几乎没有杀灭作用。
在60%时才逐渐增强,在95%时达到最大值。
用臭氧消毒食品加工车间,0.5~1.0ppm即可杀灭空气中的80%的自然菌。
冷库消毒要求臭氧浓度6~10ppm,停机后封库24小时以上细菌杀灭率90%左右,霉菌杀灭率80%左右。
3.3水中应用浓度
水应用中臭氧溶解度在0.1mg/L~10mg/L之间。
低值作为水消毒净化要求的最低浓度,高值作为“臭氧水消毒剂”可达到的浓度值。
水中余臭氧浓度保持在0.1~0.5mg/L作用5~10min可达消毒目的。
臭氧水消毒灭菌是急速的,消毒作用在瞬间发生。
清水中臭氧浓
度一旦达到,在0.5~1分钟内就杀死细菌,在浓度达4mg/L,在1
分钟内乙肝病毒灭活率为100%。
四、臭氧污染
4.1臭氧污染的形成
臭氧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环境中臭氧浓度偏高时,臭氧成为了一种环境污染气体,它是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夏季,由于工业和汽车废气的影响,尤其在大城市周围和农林地区在地表臭氧会形成和聚集。
地表臭氧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蚀和损害作用4.2日常生活中臭氧来源
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
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
4.3臭氧污染现状
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
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2015年6月所有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
与之呼应,7月23日广东省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另据媒体报道,6月至8月京津冀地区的近半数污染日内,臭氧均代替PM2.5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影响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而,臭氧污染过去数年也已取代PM2.5成为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
以2014年东莞为例,在多项空气质量指标改善的同时,东莞臭氧浓度及其超标率仍居高不下,不降反升,使东莞成为珠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年度升幅最大的城市,也是2014年全省臭氧浓度和超标率最高的城市。
但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
事实上,臭氧污染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
”中科院大气物理
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污染一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则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新疆、西藏也面临着臭氧污染问题。
五、臭氧污染防治方法与建议
5.1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意见
对此,相关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大小型家具生产企业进行监控管理,对排污量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整改,将排污情况严重的地区列入臭氧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
应建立区域大气中VOCs浓度实时监控体系,重点监控典型污染源以及敏感区域。
健全VOCs排放源动态信息采集系统,建立VOCs监测应急和预警系统,确保突发环境事故时及时有效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相关企业应相应政府号召,对污染物如VOCs排放相关的原辅料、溶剂的使用、产品生产及输出、废气处理、活性炭处理等生产过程严格把关。
5.2 对个人的建议
1在春末、夏季和初秋季节的下午和傍晚减少汽车的使用。
2不要在这些时间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草坪设备。
不要在这些时间给汽车加油。
3不要在这些时间生火或进行户外烧烤。
4保证汽车或船舶的发动机处于正常状态。
5确保轮胎适当充气。
6使用环保油漆、清洁剂和办公用品
7 在静电区,打印机旁,都应注意通风,避免臭氧浓度过高引起的毒性效应。
相关文献
1李汉忠,沈家鹏.臭氧在冷库中的应用.臭氧技术应用文/集.清华大学.1998
2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李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