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要向学生讲清汉语言文字某个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及该特征给汉语言带来的语言优势,以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批驳社会中存在的那种贬损汉语言文字的不良现象。

一、独特的表意性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表意特点的形成:构字方法基本是据意构形。

我们智能的先人应用字形表意与声音结合创造了汉字。由于它是以笔画拼构图形,来表达意思,阅读时我们基本上可以因形而知意。而写作时则思想与表达可以顺畅无碍的进行,远远优越于那些音不辨形,形不知意的拼音文字。

二、灵活的构词能力

随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创造新词,特别是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如历史上的春秋战国、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等。

吸收外来词而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单音词转变发展为双音词: 连绵词如双声词如参差、淋漓; 叠韵词如逍遥、窈窕、婆娑等; 重音词如悠悠、翩翩、滔滔

原有的字重新组合制造新名词,例如:把字重新组合即可构成新的词语,如电影、电视、电脑,电器等名词都是用常用字雷电的电来拼写的,不需要像拼音文字那样重新构造文字。

三、富有弹性的语言结构

汉语的又一特点,表现在语法上具有所谓“孤立语”的特征,即指汉语很少有构词上的形态变化。在印欧语系中,词语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有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汉语则不同,它的形态变化较少,对于词性、格位、数量、时间等的处理,既不需增添附加语,也不表现在语形变化上,而是用一种有系统的“词序”来解决,也就是说,词在句中的功用,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句子中的次序。

这就使得汉语语法简单,效率极高,而不象英语那样你越学越觉得它复杂难记。

四. 追求神韵的美学风格

字形美

字音美

字义美

五.众多的同音字

汉文字是单音节字,人类思维发展越来越复杂后,语音的表达性能就不行了,同音字多起来了。汉字可以用字形来区别,比之西方用拉长音节或使用复杂的语法来增加区别读方便多了。因此要把握中国文字,光靠听觉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同时用眼睛看,否则会生出许多误解。

信息时代更加突出了汉字的优越性,正如刘志琴先生‘汉字的魅力”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21世纪新的电脑将采用声控系统,它将摒弃由字母编制的键盘,由于英语的音节多达1万个以上,而汉语只有400多音节,每个音节最多4个音素,因此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

六、寓意深刻的文字

汉文字单音节字中有一字多义或一义多字的情况,特别是转注、假借两种造字原则具有引申、譬喻的多析性。一个字通过引申,可以增加他的含蓄性,并使内涵深远;

成语典故的含义深刻: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等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使汉语变得更经济、典雅、生动、含蓄,是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很难达到的。

这些都需要通过上下文来了解和把握字义,而不能望文生义。这种以字形标义的文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可让学生讨论总结汉语言文字的优势:

李约瑟对汉语言文字的评价:“这种古老的文字,都有一种精练、简洁、玉琢

般的特质,给人的印象是朴素而高雅、简练而有力,超越过人类创造出来的表达思想

感情的任何其他工具。”

真正有良知,有学识,有远见的学者,并不认为眼下最强势的英语,是人类最好的,唯一的语言选择。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迈克?克鲁斯断言,“不久的将来,汉语将充分发挥威力,到那时,世界关于语言文字结构的研究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总之,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因此有人称它为电脑文字,表明它是最佳信

息交换应用程序的语种。”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摘要: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在汉语言文字学习中,怎样才能对汉语言文字进行 准确又广泛的学习与掌握,这不仅是对汉字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学生 对汉字学习和掌握一种新的尝试。只有认真地分析文字的特点,掌握其书写规律 才能提高对文字的学习兴趣,也能让更多的学习者去充分的了解汉字的形、义、 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其学习记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特点;教学 前言: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都体现在每一个汉语言文字中,而文字有着自己独特的 特点主要以方块字为主的汉字,每一笔都是文化的沉淀,而汉字的构造又是复杂 多样的,笔画的组合样式也是很繁杂的,这就造成汉字的数量是庞大的,要想对 汉字进行深入的学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汉字是形、义、音三者结合 的产物,它是“音节”为基础单位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汉语言教学中文字是其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掌握汉字的学习与应用,就需要对 学生加强汉字的用法认知方面的学习,使其能够实现对汉字的识别与阅读书写等 方面的连续性,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一、会意字教学 会意字学习是汉字学习中比较有意思的,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际例子来 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认知,更加方便学习记忆。“久未居住的房间,一阵风过后,窗台上落下了许多的灰尘,而这些灰尘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如一个一个的小土粒,这就是‘尘土’”,对于‘尘’的学习就是这种直观性的,上下结构,如小土粒一样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尘’,还有一 些‘尘埃、烟尘’等。除了这以外,还有一些如‘品’字结构的字,这些字的存在让人 觉得有意思的同时却又很形象,比如我们常见的‘森’,木多了就形成了‘林’林多了 就形成了‘森’,是不是很形象?还有许多‘品’字结构的字,不过有些是我们常见的,而有些却是不常见的,比如夏天都爱去吃大排档时,会常见到在其牌子上出现这 三个字,分别是‘犇、鱻、羴’,不过它们只是用了其形象,并不是用其义。这些 字在实际的生活中,虽然见得多,但是真正知道其义的人却不多,很多人对其读 法都是通过感觉而读的,但是往往真正的读音与人们臆测的读法差别是很大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要掌握真正对的读法,而不能只是凭主观意识去记忆,一旦 错误的意识形成了想要再纠正就变得比较困难,所以从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读写法。尤其是在象形字与会意字的学习中,尤其需要注重读写方面的学习。 二、形声字教学 在汉字的造字中,形声字是用的最多的一种造字法,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 种文字。有一首简短歌谣对形声字描述的非常的准确,其主要就是表现了形声字 的几个特点,比如说其声旁主要就是为了让人们指导这个字怎么读,而形旁主要 就是为了让人们理解这个字的意识。所以老师在进行形声字教学的时候,可以有 效的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其教学的效率。 比如老师在教“健”这个字的时候,学生对字形进行分析,左边是形旁“单立人旁”,右边则是声旁“建”,读音“jian”,然后老师发问“单立人旁”表示什么?那说明 这个字和人的身体有关,所以这个字表示健康,指人的身体。通过这样的学习可 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识字和读字。在比如和“女”字旁有关的字,像“妈、娘和婶”等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一个“女”字旁,表示都是女性,而另一边,则表示其读音。

汉语言文化大赛试题及答案

. 汉语言文化大赛之成语试题答案 一、成语部分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40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计50分)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鹤立鸡群) 3.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如鱼得水) 4.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更新) 5.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得到。 ( 梦寐以求 ) 6.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邯郸学步) 7.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高望重) 8.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如生) 9.穿的吃的,都很富足。(丰衣足食) 10.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随波逐流) 11.形容胸怀坦白,光明正大。(襟怀坦荡) 12.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驴技穷) 13.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胫而走) 14.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指桑骂槐) 15.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囫囵吞枣) 16.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分道扬镳) 17.像鱼鳞或梳子的齿那样,挨个地排列着。常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鳞次栉比) 18.其原意是指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化和海平面的 升降。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变化很大。(沧海桑田) 19.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莫衷一是) 20.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鹿死谁手) 21.洞察事物透彻分明。(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22.比喻失败后再次得势。(东山再起) 23.比喻稀少而珍贵难得的人才、时机、事物。(凤毛麟角) 24.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清规戒律)25.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不可理喻) 26.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了光明。(重见天日) 27.意为立身行事不同于流俗,形容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超凡脱俗) 28.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背井离乡) 29.比喻推动了坏事物的发展,并帮助他制造声势,含贬义。(为虎作伥) 30.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正襟危坐) 31.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悟彻。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语意错误。 (醍醐灌顶) 32.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觥筹交错) 33.比喻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沆瀣一气) 34.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匪夷所思) 35.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之意。(粉墨登场) 36.指文艺作品续写的不如原来的好。(狗尾续貂) 37.语言虽然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言简意赅) 38.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错误。(文过饰非) 39.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大快朵颐 ) 30.像屹立于黄河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且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中流砥柱)(二)成语接龙(20分)(每题2分,按要求接对两个成语该题得1分,接对4个得2分。谐音亦可) 51.七步成诗——诗情画意——异想天开——开天辟地 52.瞒天过海——海阔天空——空前绝后——后继有人 53.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之若素——素昧平生 54.子虚乌有——有求必应——应接不暇——瑕不掩瑜 55.摩拳擦掌——掌上明珠——珠联璧合——合情合理 56.离经叛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四季如春 57.取长补短——短斤少两——两全其美——美不胜收 58.见贤思齐——齐心协力——力不从心——心不在焉

2015北语考研文字学初试真题(回忆版)

2015年北语考研现代汉语716 一、分别用汉语拼音和严氏音标标音(标原调),并根据四呼给韵母分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举例说明普通话儿化音变的类型。 三、对于词的理性意义,有义素分析法,还有其他的分析方法吗?请举例说明。并分析下列 几组词。 1、教师:的专业人员。 学生:的人。 2、入境:进入国境线。 出境:离开国境线。 3、简单: 复杂: 四、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都有哪些内容?并根据下列几组词分析现代汉语引进外来词的类 型。 五、辨析下列两组词,并具体分析“感觉类”心理动词的差异。 1、感到——觉得 2、感觉——感受 六、什么是“语法功能”?“语法功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 八、定中短语 九、 十、汉语合成词与短语的区别。 眼红铁路所说减少 十一、 十二、 2015北语考研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819 一、多项选择题(10分10题) 1、有关古代虚词的论述 《词诠》《经传释词》《辞源》 2、汉字“四造二用”中“二用”具体指 3、 4、 5、 6、 7、选出词类活用的句子。 8、 9、 10、选出下列几组属于双声叠韵的词。 二、将下列复音词分为三个类别,并说明各个类别的特征。 夭夭灼灼倜傥参差栗烈 三、分析下例句子的语法现象(说明词类活用的具体类别)(10题10分)

1、不介马之驰之。 2、大哉!尧之为君。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 5、 6、 7、 8、 9、 10、 四、什么是“古音假借”?“古音假借”的具体类别有哪些? 五、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选段 1、解释词义。 恶岩佗雉度毙 2、指出下列句子的语法现象,并说明表达的意义。 庄公寤生,惊姜氏。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 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六、用“浑言”和“析言”分析下列几组词。 1、城——郭 2、饥——饿 3、 七、分析下列古注术语。 1、曰、为、谓之 2、貌 3、读曰、读若 八、请举出三本有关汉语言文学的著作(课本除外,标清书名和作者),并具体论述书中讨论的一个问题。 九、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 2、区别特征 3、 4、系统感染 十、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两句话。说明学者对于“V不”结构都有哪些分析?你认为应该是一种分析还是两种分析,并说明理由。 1、,对我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我的姐姐就长眠于这个地方。 十一、以汉语为例,说明一种语言的演变发展,并说明其具体过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精神何处安家? 语言、文字、文学。这个专业凝视的,一直是精神世界的风光。 我们都在使用语言和文字,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自己习以为常的语言和文字。大多数也不曾思考过她们。看,多么尴尬,我我们在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却不曾思考我们正在用语言思考的语言。而问题是,弄懂我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绝对不是一个衣食无忧之后可以聊以解闷的闲话题。不懂她们也就难懂我们的思维。不了解语言的人们怎么能保证自己用以思考的语言不曾背叛织自己?一个社会形成了语言,却不了解这种语言,这个社会的一切用语言织就的网怎能保证不是幻景? 就个人来说,也许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我只需用着舒服,管他这种语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么遗憾的是,你错过了一道醉人的风景。文字绝对不是干巴巴的工具。汉字,诞生在三千年前的龟裂的甲骨上的独特的方块字,字体本身就充满美感。传说古时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个传说表明古人对汉字的出现的惊叹和赞美。汉字是艺术,这无需我多言。 而我们普遍第一印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显然是文学园地。这当然是不大不小的偏见,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确实让这里充满魅力。或者是文学本身的魅力让这个与文学亲近而又不同的地方让人们产生错觉。不再说语言专业,这里的文学专业也不是文学本身。这里散发着已经问世的文学的浓郁的气息,也有含苞待放的文学的焦急吐息,但同样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基于文学而又超越文学的东西,那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的研究。 我一件一件的说。在这个专业,我们正经的事就是研读各个时代各类作家的经典。文学的魅力在经典里彰显无遗。这也是我们对文学最深刻的体会的来源。我们把文学当做精神的暖床,因为在这里,通过阅读作家的经典,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升华。阅读经典,我们最大的收获大概有这两个方面:精神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我们在文学里看到的不只是善,也包括恶,但我们不会从这里学会恶;我们在文学里懂得的不仅仅是世界的温馨,也包括无比的冷酷,但我们不会从此对世界冷漠。也就是说,我们从文学里了解了世界,同时升华了自己,而不是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抹杀掉明亮的心。《人间喜剧》是黑暗和丑陋的舞台,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光明和博爱;《平凡的世界》展示了苦难和摧残,但我们读着苦难,却更不惧苦难,而对人生有了更积极更光明的向往。读经典对我们智慧的启迪更毋庸赘言。人生来本不愚昧,但对我们自己乃至这个世界的白纸般的认知,让我们以愚昧的状态活着。文学经典是几千年世界历史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的重要指引。从古老的《周易》到《老子》《论语》《庄子》再到《红楼梦》《阿Q正传》,古老的年轻的中国在不停的讲述世界的人生的智慧。这有对宇宙的神思,有对人生的达观,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社会的透视。世界文学更是星光璀璨,伟大作品不胜枚举。 这个专业又是新文学诞生的理想沃土。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文学梦吧,想把自己喜欢的,梦想的,追求的东西用文学表现出来,这是多么幸福的事。但很少人能如愿,因为文学能力的限制。即使写出来了,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自己写的东西枯燥乏味,没有深度。这也许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枯燥没深度,而是无法畅快地表达出来。文学的修养需要充足的学习才能积淀,而这正是文院得天独厚的地方。经典的阅读是必要的条件,渊博的教授的指引也是我们走上正确的文学道路的必要条件。我们没走深入一层,就会对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有能力做出更好的文学。这虽是浅显的看法,但或许有些可取性。我们认识许多从社会上起步的作家,韩寒和郭敬明是这些年比较红的作家,年轻派,有个性。但很遗憾的是,他们算不上作家。他们写的文字毫无意义,要么只是戏谑,要么只是华丽的拼凑。也许他们本

语文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

语文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文学文化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这一正确思想虽然早有人提出,但是,把它作为教学理念写进《语文课程标准》这样一个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加以强调,却还是第一次。这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汉语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学俄语的人都知道,俄语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性、数、格、时、体、态这些语法范畴都可以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英语的形态变化虽然不如俄语丰富,但也不少。而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是一种“孤立语”或“词根语”。“鸟飞”“飞鸟”中的“鸟”和“飞”尽管语法功能各不相同,但词形却没有任何变化。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老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意义不一样,因为词序不同。“父亲的母亲”与“父亲和母亲”意义不一样,因为虚词不同。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比较宽泛。名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谓语;动词不仅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形容词不仅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汉语词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在”既是动词,又是介词,也是副词。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类的句子几乎随处可见。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其中就有这样的目

北语十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分) 一、填空题(分) .对语言进行一个很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语言学(描写).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性(递归) .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个 .基本词汇中那些构词力强、……的词叫()词(根词) 二、名词解释(分) .双向聚合群 .音质音位 .聚合规则 .谱系分类 .词语的替换 三、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分) .元音是呼出的气流不受到任何阻碍形成的音····声带 .自愿融合的问题 和****都是以词尾作为语法手段的 .闭音节问题(考的是闭音节以何收尾) . 四、分析题(分) .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分析六个“儿化词”,说明“儿”的不同情况 信儿、米儿、花儿、盖儿、尖儿、头儿 .分析 .一句中的语法范畴,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说明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并指出汉语句法结构构成的语法手段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我奶奶刚刚从超市买回来一箱啤酒。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词组 .归并音位的原则 五、简答题(分) .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 .举例说明分化歧义常用的变换手段 .词根和根词的异同 .语言中舌面前辅音的来源以及与舌根音的互补分布的差异性 .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原因 六、描写题(分)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阐述的音位变体和出现的条件 七、论述题(分) .文字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以为例,分析词根词缀词尾三者的异同 .什么是语法范畴?英语中语法范畴有哪些?用哪些语法手段来表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部分 一、填空(*) 、从语言的研究对象来看,汉语属于——。 、语法中最小的单位是——,最大的单位是——。

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及有效应用

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及有效应用 【摘要】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特点,与其他民族、种族的文字符号,共同的构成了人类社会辉煌灿烂的文明。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有效运用,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与人文素养,促进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审美特点;应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言文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它是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的,在岁月的长河中越加显示出其博大精深的一面。教学过程中,运用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特征,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其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丰富的语码信息,所谓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也就是说在创造汉语言文字的最初阶段,就是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参考依据的,古人通过仔细观察、模拟创造出每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汉字,以表达每一个事物。以甲骨文为例,透过它们,能够看到一幅幅生动而又形象的古人生活图景,研究出我国先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因而,汉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表达意义和审美效果。 一、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审美特点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美辞”文化。区别于西方民族的子母文字的是汉语言文字自身所具有的象形特征与意义,它将表意作为最初的创作目的,使得其具有十分鲜明的审美特点。 1、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 汉语言文字与埃及文字一样,都是象形文字,主要用来表达意象。因而,研究每一个象形文字可以发现,其具有表意功能,每一个象形文字都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意象。随着中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汉字也逐步的发生着变化,但无论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如何的,其最初的“表意”目的是明确而又始终如一的。并且,中国古人历来所推崇的是书法艺术,这也是与汉字的形象美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传统汉字中,“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在创造过程中又是主题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因而,可以说汉语言文字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维与人文关怀的,而我国古人对于宇宙苍穹的探索与思考,对于人类及自然万物的生命的思考,也蕴含在了汉语言文字当中。所有这些,都使得汉语言文字具有了独特的形象美。 2、汉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汉语言文字的音乐美是独到的,这种特点尤其体现在古代汉语文化体系中。

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要向学生讲清汉语言文字某个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及该特征给汉语言带来的语言优势,以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批驳社会中存在的那种贬损汉语言文字的不良现象。 一、独特的表意性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表意特点的形成:构字方法基本是据意构形。 我们智能的先人应用字形表意与声音结合创造了汉字。由于它是以笔画拼构图形,来表达意思,阅读时我们基本上可以因形而知意。而写作时则思想与表达可以顺畅无碍的进行,远远优越于那些音不辨形,形不知意的拼音文字。 二、灵活的构词能力 随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创造新词,特别是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如历史上的春秋战国、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等。 吸收外来词而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单音词转变发展为双音词: 连绵词如双声词如参差、淋漓; 叠韵词如逍遥、窈窕、婆娑等; 重音词如悠悠、翩翩、滔滔 原有的字重新组合制造新名词,例如:把字重新组合即可构成新的词语,如电影、电视、电脑,电器等名词都是用常用字雷电的电来拼写的,不需要像拼音文字那样重新构造文字。 三、富有弹性的语言结构 汉语的又一特点,表现在语法上具有所谓“孤立语”的特征,即指汉语很少有构词上的形态变化。在印欧语系中,词语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有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汉语则不同,它的形态变化较少,对于词性、格位、数量、时间等的处理,既不需增添附加语,也不表现在语形变化上,而是用一种有系统的“词序”来解决,也就是说,词在句中的功用,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句子中的次序。 这就使得汉语语法简单,效率极高,而不象英语那样你越学越觉得它复杂难记。 四. 追求神韵的美学风格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及考试科目 学科、专业名称 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103汉语言文 字学 7 01方言学与语音 史研究张维佳 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4方言学与语音史研究 02汉语方言学赵日新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或1013俄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5汉语方言学与汉语史 03古文字与词汇 史 张希峰 (本年度 停招) 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6古文字与词汇史 04训诂与历史词 汇华学诚 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7训诂与历史词汇 05古文字学罗卫东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8古文字与古文献 06汉语语法史张赪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59语法学与汉语史

二、导师简介 张维佳男,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力语言学奖获得者,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语言地理学、汉语语音习得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致力于语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赵日新,男,籍贯安徽。文学博士,语言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语言教学与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监事、北京市语言学会监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目前参与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A 类重大课题《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调查编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全国辞书一等奖等。 张希峰,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来校任教。 擅长古文字学和词源学。讲授课程有甲骨文研究、两周金文词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说文解字》研究、字源学、毛诗故训研究。主要作品有《汉语词族从考》、《汉语词族续考》、《汉语词族三考》。近年来涉足字库研究和字本位教学探索,也有成果率需发表。07汉语语法学和 语义学施春宏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3060汉语语法语义研究 08汉字学陈双新①1011英语或1012日语 ②2026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汉字学 ③3061汉字学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 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 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 B. 象形字 C. 合体字 D. 指示字 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 语言的符号 B. 文字的符号 C. 拼音的符号 D. 字母的符号 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宣王 D. 周厉王 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A. 甲骨文变为金文 B. 隶书变为草书 C. 篆文变为隶书 D. 行书变为楷书 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 B.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指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王廷风 D. 王学仲 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 B. 江永 C. 唐兰 D. 裘锡圭 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 B. 羞 C. 弦 D. 野 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 A. 採和采 B. 汝和女 C. 记和纪 D. 雕和凋 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 A. 姥 B. 体 C. 夯 D. 槕 15. 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

语文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

语文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 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 汉语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学俄语的人都知道,俄语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性、数、格、时、体、态这些语法范畴都可以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英语的形态变化虽然不如俄语丰富,但也不少。而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是一种“孤立语”或“词根语”。“鸟飞”“飞鸟”中的”鸟”和“飞”尽管语法功能各不相同,但词形却没有任何变化。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老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意义不一样,因为词序不同。“父亲的母亲”与“父亲和母亲”意义不一样,因为虚词不同。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比较宽泛。名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谓语;动词不仅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形容词不仅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汉语词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在”既是动词,又是介词,也是副词。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类的句子几乎随处可见。 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其中就有这样的目标。二是反复地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特别应当提倡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一个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的学生,不会是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一所听不到书声的学校,更不可能是好学校。 上述特点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虚词。如果说语文教学还应当让学生学一点语法的话,那么虚词便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词序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靠语感,而虚词的使用则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虚词,特别是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日常口语。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并提高口语的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当然,虚词的教学也应当是动态的,结合语用实际的。比如副词“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 为例。这句话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让学生去掉“才”试试,立刻变得冷冰冰的;再换一个“已经”试试,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长了。这样学生就能生动地领悟到恰当使用虚词的重要。 汉语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现代汉语中活跃着大量古代汉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

马景仑教授谈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马景仑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专业)是大学里比较普遍的一个专业,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众多,本文就如何学习该专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努力培养对中文专业的学习兴趣。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对象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广大学员培养了对中文专业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其次,要注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 学习中文专业,要注意运用哪些学习方法呢? (一)要认真分析各门功课的特点,了解各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中文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文学类。包括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等。作品侧重在介绍古今中外各种主要的文学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熟悉有关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节、矛盾、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写作线索、段落结构、主要人物形象、社会影响、体裁、作品的隐含深义、构思特点等等方面。学习作品选,必须认真阅读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文学史重在介绍文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因此,要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入手,抓住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及其兴衰过程、原因、历史影响等等。学习文学史,既要抓纵的历史发展线索,又要抓横的时代剖析。文学理论重在介绍文学的本质、构成、特点、流派、创作过程、创作手法、文学鉴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外部因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和文化的论述、古今中外美学名家对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问题的种种探讨,等等。自学文学理论,应当在理解概念、术语、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上着力。 2、语言类。包括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有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大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则主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3a6039738.html,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 究方向 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103汉语言文字学32 01语音学 02文字学 03语法学 04词汇学 05方言学 06汉语史 07汉外语言对比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6现代汉语 ④818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试涉及课程及参考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所涉及的课程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818 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 论 《古代汉语》(全四册) 《语言学纲要》 中华书局 北京大学出版 社 王力 叶蜚声 徐通锵 716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 社 黄伯荣 等 胡裕树汉语言文字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本校复试分数线/ 单科线/ 专业课线030206 国际政治315/42/63 030206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方向)329/42/63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315/42/6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300/40/120

040201 基础心理学300/40/120 050101 文艺学345/52/78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67/52/78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345/52/78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345/52/7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345/52/78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345/52/78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345/52/7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76/52/78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361/52/78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353/52/78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345/52/78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354/52/78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345/52/78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381/52/78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391/52/78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345/52/78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71/52/78 060200 中国史285/38/114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90/38/57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318/40/60 055101 英语笔译363/52/78 055108 法语口译345/52/78

汉语言知识竞赛题库

汉语言知识竞赛题库 此题库由古代文化、历史知识、自然、人文景观部分、礼仪、奥运六大部分组成。作为本次汉语言知识竞赛的问答题目,复赛时的必答题、抢答题两种题型中60%题目将出自此题库,请参系参赛代表队认真准备。 1、古代文化部分 古诗词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立高楼,望尽天涯路。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3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2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 2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6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7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惊天逗秋雨。

改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摘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展示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是伴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与时俱进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还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长久以来,汉语言专业想要培养的是善于创造美、发现美和有高审美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对于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汉语言文学专业、作用

目录 一、引言 (3)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及能力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6) 五、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7)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多年来从事语言文学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各专业基础扎实,办师资力量雄厚的公、民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行政管理部门、各层次中文教学及新闻传媒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各地都相继办立起了“孔子学院”(目前全世界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并且估计于2011年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超过一亿人口。据估计,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所大学正在教授汉语。);各大院校,低到中小学都开设汉语课程等等,无一不显示着汉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它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也是让我们所震惊的。但在看到专业辉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正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要正确的把握其发展的方向。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及能力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新的职业岗位对相关职业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不能满足新的职业岗位提出的能力要求,因而就业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的处境,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应用型专业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的上佳选择。目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职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媒体从业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包括文秘;文案策划人员;政府公务员)。 1.中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而地方上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长,教师待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薪酬方面,在一般城市,教师收入水平已经处于该城市收入水平的中上层。在大中城市,教师的收人水平许多已超过普通白领,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更高,一些名牌中小学及私立学校,教师月收入更是超过5000元。中小学教师收入不菲,

汉语在语言上的表达特点

汉语在语言上的表达特点 一、独特的表意性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表意特点的形成:构字方法基本是据意构形。我们智能的先人应用字形表意与声音结合创造了汉字。由于它是以笔画拼构图形,来表达意思,阅读时我们基本上可以因形而知意。而写作时则思想与表达可以顺畅无碍的进行,远远优越于那些音不辨形,形不知意的拼音文字。 二、灵活的构词能力 随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创造新词,特别是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如历史上的春秋战国、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等。吸收外来词而丰富本民族的语言;单音词转变发展为双音词连绵词如双声词如参差、淋漓叠韵词如逍遥、窈窕、婆娑等重音词如悠悠、翩翩、滔滔。原有的字重新组合制造新名词。 例如:把字重新组合即可构成新的词语,如电影、电视、电脑,电器等名词都是用常用字雷电的电来拼写的,不需要像拼音文字那样重新构造文字。 三、富有弹性的语言结构 汉语的又一特点,表现在语法上具有所谓“孤立语”的特征,即指汉语很少有构词上的形态变化。在印欧语系中,词语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有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汉语则不同,它的形态变化较少,对于

词性、格位、数量、时间等的处理,既不需增添附加语,也不表现在语形变化上,而是用一种有系统的“词序”来解决,也就是说,词在句中的功用,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句子中的次序。 这就使得汉语语法简单,效率极高,而不象英语那样你越学越觉得它复杂难记。 四 追求神韵的美学风格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字形美字音美字美。 五 众多的同音字 汉文字是单音节字,人类思维发展越来越复杂后,语音的表达性能就不行了,同音字多起来了。汉字可以用字形来区别,比之西方用拉长音节或使用复杂的语法来增加区别读方便多了。因此要把握中国文字,光靠听觉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同时用眼睛看,否则会生出许多误解。信息时代更加突出了汉字的优越性,正如刘志琴先生‘汉字的魅力”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21世纪新的电脑将采用声控系统,它将摒弃由字母编制的键盘,由于英语的音节多达1万个以上,而汉语只有400多音节,每个音节最多4个音素,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和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

2013北语汉语言文字学真题

2013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真题 上午现代汉语 一、请写出所有开口呼韵母,并说明-i[ ]和i在发音上有什么区别。10分 二、请用汉语拼音和严式音标注明下面的句子,有音变的要标出音变,并回答下列问题。10 1.我们再等等看看有什么动静没有。 2.我们在他出去的时候再走吧。 问题一:请结合实例分析两个上声相连时的音变现象。 问题二:请说明现代汉语里哪些字容易读轻声。 三、说明词义的性质。10 四、请结合汉语拼音方案里音位d和e的情况,说明音位归并的原则。15 五、请辨析下列同义词,并回答下列问题。15 1.懂/懂得 2.知道/明白 3. 问题一:你辨析同义词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 问题二:你从哪些角度辨析同义词 六:先归并新的义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5 1.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2.我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3.要不断推陈出新。 4.她还是个新媳妇。 5.最近开始了新风尚。 6.他是新来的。 7工作上要已老带薪。 8.新买的东西 问题一:请说明新在哪些义项和旧对立,并以此为例说明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问题二:请从词性的角度说明新的引申义有什么特点。 七、有人说“跟西方语言相比,汉语在词法上匮乏,却在句法上很丰富”,结合汉语实例解释这句话的意思。15 八、比较各组,回答问题。10分 A.你说你啊?…… 你说你,啊?…… B.……银项链 ……红项链 问题一:A组两个“啊”有什么区别? 问题二:B组银和红有什么区别? 九、踢打上山采药选他去比赛去或者不去有能力做好有人认为。。。15 问题一:请说明上面各个短语的结构类型 问题二:请说明汉语短语的构成手段。 十、给了两组,一组是描写性定语,一组是限定性的。10 问题一:请说明A组定语在语义上的区别,并说明判定理由。 问题二:请说明B组定语在形式上的区别,并说明判定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