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井
云南建水旅游景点

云南建水旅游景点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
土地广阔,气候温和,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民族风情,到处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云南建水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建水古城建水的历史恐怕要比丽江还要久远,你可以到文庙瞻仰历代先贤,也可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品味美食,建水的烧烤是小有名气的呦。
第一站是建水曲江温泉,在建水县曲江镇洗澡塘村。
2.5小时车程,高速路上有标志,下来后有点难找。
只有一个曲江温泉度假村,农家乐水平,但别无选择,只剩两个园景房,320元一间。
温泉不错,干净也清净。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我们都泡了。
林中小池,很舒服,是氡泉,有医用价值,据说是西南最大的。
曲江的美食是烤鸭,从度假村下山来,我们买到了店里最后一只鸭子。
味道确实不错,但是蘸酱不好吃,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口味的问题。
来到红河自然是烧烤为王的。
找到村里最热闹的夜市,随便找了一家进去,各种豆腐、韭菜、烤肉,他家的炒卷粉和洋芋红薯很好吃。
第二天早起在曲江泡温泉,中午时离开,奔建水古城。
建水西门的豆腐果真太好吃了。
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围在烤架旁开吃。
另外,他家的凉卷粉、勺粉、玫瑰木瓜水、烤牛肉都强烈推荐。
建水的第一餐吃得很满意。
还是在建水西门,去大板井的路上,围观豆腐制作,有很多房子里都可以看到正在做豆腐的场景,好吃的豆腐就是这里手工制造的。
第三天向朱家花园进某某某,路过学某某某考棚,它是云南提督学某某某定期举行院试的考场。
有金榜题名啊。
建水古城里,其实已经有很多现代繁华了,两边都是商铺,卖的东西和各地古城都一样。
朱家花园,有滇南大观园的美誉,宅子有点规模,小谢给我们做导游,讲得不错朱家花园里的井,传说经常满溢出来,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水印。
水也是财富的象征,所以说这个井是聚财井。
朱家花园里,这个门据说也代表了一种处事风格,外圆内方。
对内讲规矩,对外要圆滑。
后来在团山民居里也可以看到。
朱家花园的戏台很大气,通过水池的调整,整个声场也不错。
云南建水县旅游景点

云南建水县旅游景点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隶属于红河州,占地面积平方公里。
年建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
建水孔庙,建筑宏大,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其他还有燕子洞、双龙桥、指林寺、纳楼长官司署、朱家花园、小桂湖等重要名胜古迹,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1、云南十分美,七分在建水。
2、相约七彩云南,心泊诗画建水。
3、见山乐山,建水爱水。
4、千年建水,中国名城。
5、魅力彩云南,建水好风光。
6、古色古香古建水,如诗如画例如天堂。
7、游遍千山万水,最忆古城建水。
8、游山玩水,醉酒美建水。
9、中国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
10、心泊七彩云南,梦栖千年建水。
建水县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和,有天然温室之称。
建水县存有文物古迹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省级9处为,州级9处为,县级43处为。
世界闻名的存有山川巍巍青南疆的彝族纳楼长官司署;存有所建元代,规制绮丽,金碧雄伟,甲于全系列滇,建筑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文庙;存有雄镇东南的'朝阳楼;存有留存宋式建筑风格的元代大型木构建筑指林寺;存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和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存有造型雄浑,被我国着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为中华宝塔古今并无的清代文笔塔;存有被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列为中国现存10痤大型和古石拱桥之一的双龙桥;存有留存完备,规模宏大的清代学政考棚;存有工程繁重,造型黄身的天缘桥和滇南道教名山云龙古建筑群等。
这些古建筑均具备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建水。
有句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个“十年修得同车行”。
我代表我们建水旅行社再次欢迎您们的到来。
说到这大家还是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我姓杨,叫杨前红,你们可以叫我小杨或者小红,我的朋友常对我说:“前红,前红,与众不同”,那在今天的游览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相信我今天的服务定会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提出,我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刘师傅,他有很长的驾龄,虽说云南山路十八弯,但再怎么弯我们的刘师傅也会带我们走向光明。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游览的主要是建水文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过八个比较重要的景点,历时比较长,所以请大家带好水。
然后带上一个好心情跟我走。
各位朋友想必大家都初来建水,对建水也不太了解吧,那下面我就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建水。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建水。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精品荟萃,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雏鲁”和“诗书郡”的美誉。
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这里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哈尼族、苗族和彝族为主,另外还有傣族,回族等。
建水民族风情绚丽多彩。
有汉族的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哈尼族的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的花灯,烟盒舞和火把节,还有苗族的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风俗习惯等。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建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景观。
建水还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古迹,如儒学经院有文庙、崇正书院、焕文书院、学政考棚等;宗教寺院有指林寺、燃灯寺清真寺和云龙山寺等;人居宅院有朱家花园、张家花园、土司衙署等;遗址类有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碗窑古窑址等;地下岩溶景观类的有燕子洞溶洞群,还有其他一些旅游资源如双龙桥、朝阳桥、小桂湖、龙岔河古墓葬群建水老井等;还有一些文化民村民镇如临安镇、曲江镇、官厅镇和团山村等。
建水古城开发与保护探析

建水古城开发与保护探析摘要:文化遗产是先辈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遗留,历史古城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聚居地,由于各种原因历史古城正在处于走下坡路的状态,甚至处于即将走向消失的状态。
因此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古城的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以滇西南的建水古城的开发和保护为例,浅析如何正确的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古城。
关键词:建水古城;古城保护;古城开发一、建水古城概况1.1地理位置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市、开远市和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县、华宁县相连。
1.2建水古城的历史价值建水古城于元初设建水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名建水州;明十五年(1382年)临安路改临安府,府治迁至建水州;乾隆十五年(1770年)2月,改建水州为建水县,仍属临安府;民国元年(1912年)10月,建水县被裁撤;民国二年(1913)改名为临安县;民国三年(1914)恢复建水县旧名;1950年,建水属于蒙自专区;1957年国务院决定设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划归红河州,一直沿用至今。
建水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建水文物古迹百余处,全县有文物古迹13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9处,州级9处,县级43处。
著名的有“形胜巍巍壮南疆”的彝族纳楼长官司署;有建于元代,规制宏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建筑规模居全国第二的文庙;有雄镇东南的朝阳楼;有保留宋式建筑风格的元代大型木构建筑指林寺;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和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等等。
另外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
元代初期创建文庙庙学,明朝以后又相继建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等,成为滇南最高学府,学风兴盛,文名鹊起。
建水县城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于1987年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又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区。
建水十大景点介绍

建水十大景点介绍一、古城风貌保留完整的建水古城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该古城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之一。
在这里,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使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二、缤纷多彩的雨后彩虹瀑布雨后彩虹瀑布位于建水县南部,这是一座独特的自然景观。
当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水滴上时,形成了美丽的彩虹,犹如一条绚丽多彩的丝带飘落在瀑布之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好。
1. 清凉迷人的瀑布雨后彩虹瀑布是一座高约200米的大瀑布,水流湍急,激起的水雾弥漫在空中,带来清凉的感觉。
2. 壮丽的自然景观瀑布水流奔腾,声势浩大,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站在瀑布面前,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3. 独特的彩虹美景阳光透过水雾照射在瀑布和水面上,形成了绚丽的彩虹,给人以令人心醉神迷的视觉享受。
4. 充满神秘感的探险之旅到达雨后彩虹瀑布需要进行一段徒步旅行,途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神秘的自然奇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三、遗世独立的茂兰古镇茂兰古镇位于建水县东南部,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被誉为“小泸州”和“小丽江”。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古朴典雅的建筑、碧水青山、悠闲宁静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
1. 独特的民居建筑茂兰古镇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彰显了古时建筑艺术的精髓。
2. 幽静的水乡风情古镇周围环绕着碧绿的江水和青山,水乡景致幽静而宜人,游客可以坐船漫游,享受宁静的水乡风情。
3. 风味美食的天堂茂兰古镇还有丰富的特色美食,如茂兰秧田菜、贵州酸汤鱼等,让人流连忘返。
4. 神秘的苗族文化茂兰古镇是苗族聚居区,游客可以欣赏到苗族的传统歌舞表演,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群落建水县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古民居群落,这些古村落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非常值得一游。
1. 瑞丽象鼻村瑞丽象鼻村位于建水县境内,得名于一个状如大象鼻的山峰。
建水旅游景点介绍

建水旅游景点介绍
建水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以下是建水旅游景点的介绍:
1. 建水古城:建水古城由宋代城墙和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组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内有众多历史遗迹和古老的街巷,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风格,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古城的历史韵味。
2. 行宫:建水行宫是云南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之一,曾为明代宣德朝定都动过城,是皇帝巡视云南的停留地。
行宫内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包括古代的器物、字画以及文物陈列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3. 水车打糍粑:建水是云南省著名的小吃之一——糍粑的故乡。
游客可以在建水古城尝试水车打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参与制作糍粑,并品尝正宗的建水糍粑。
4. 月亮山:位于建水市区西北部的月亮山是一座自然风景名胜区。
山势陡峭,山上有大片的竹林和茶园,景色壮观。
山上还有观光车和索道可供游客乘坐,可以俯瞰整个建水市区的美景。
5. 文庙:建水文庙位于古城中心,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文庙建筑精美,设有讲学广场和祭祀大厅,还有不同朝代的碑碣和历代文人学士的题字,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以上是建水旅游景点的介绍,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
有自然风光和美食等吸引人的特色,是一处很值得游览的旅游目的地。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doc8)(1)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开展正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现象。
随着我国参加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等一系列战略开展机遇的到来,文化产业的开展迎来了加快扩张、健康开展的大好时机。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开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要求,结合建水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建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一、建水开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分析建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其众多的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鸡石〞、“通建〞两条高等级公路的即将贯穿和建水“文化旅游大县〞建设的实施,建水的各项根底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建水旅游业不断升温,有望成为云南既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知名旅游热区之后的又一旅游热点。
省、州提出建设“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区〞,给建水的开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从建水自身的情况看,开展文化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主要优势及时机1.建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数量众多、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迹,开展文化旅游业有着良好的根底。
2.建水民族众多,民风民俗淳朴自然,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间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民间艺人颇具实力,民族资源十分丰富。
3.建水处于滇南交通网络的枢纽位置,两条高等级公路贯穿后,便捷的交通将给外来者带来便利。
4.建水开展文化旅游的定位与省、州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的总目标一致,开展文化旅游有政策和措施保障。
5.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正被更多的人承受和认识。
〔二〕劣势及威胁1.由于对外宣传的缺乏,建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其它同类城市。
2.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未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外界对建水的认知还比拟低。
建水景点介绍

建水景点介绍
建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这里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最着名的要数“东岳庙”和“大慈恩寺”了。
东岳庙建在城东,是一座古建筑,这座古庙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建筑宏伟,气势壮观。
这里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有庙会。
大慈恩寺建在城南的一座小山丘上,是一座古老的建筑。
它以红墙黄瓦为主调,这里有许多殿堂和亭台楼阁,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大慈恩寺中的大慈恩寺里有很多古树,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千年菩提树”了。
这棵古树高20米,冠幅达30米。
传说这棵古树是释迦牟尼所植,因此取名为“菩提树”。
在这棵古树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树木和花草。
这些植物都是我们建水最着名的景物了。
建水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
在古城北边不远处有一座被称为“古滇国”的古城遗址。
这个古城遗址在公元前278年就被秦朝所摧毁了,后来又重新修建起来。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井于现代城市,早已是可有可无的生活设施,但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建水县却不同,水井至今仍是建水人不可缺少的生活部分,他们用井水泡茶、煮饭、做豆腐,洗衣、洗盆、洗蔬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井水,也许没有了水井的建水,就是失去了灵魂的建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就是从建水的西门大板井开始的,据解说词介绍,建水共有128口古井,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每一口古井后面都蕴藏着诸多的故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座建水古城,就是一座露天的古井博物馆,相比建水古城内那些多次重修收取门票的所谓古迹,寻找生活着的建水古井实在是件更有意思的事,如果有机会探知古井后的那些故事应该更加令人神往。
我在建水的时间只有匆匆的一天两夜,已被建水的古井深深吸引,于是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建水寻井记,由于时间仓促,毫无准备,凭着一张嘴到处问,所能找到的古井和所能听到的故事不算多,但短短一天之内,给我的印象就是:古井是古城之眼,建水灵魂之所在。
还是从西门大板井说起吧,尽管建水有128口古井,但最能代表建水古井的非西门大板井不可,西门大板井是建水古城内名气最响,井口最大,水质最好的一口水井,也是大多数游客必到之处,更有“先圈大板井,后建临安城”之说
西门大板井和建水大多数古井一样,深藏于深街小巷之中,但无论你在古城何处问人,大家都会知道这口水井,大板井是建水古井之冠,《舌尖上的中国》让这口古井名扬四海
大板井旁有井龙王神的神位,在建水,不少知名古井不仅仅是水源地,更是当地人精神信仰所在,井水哺育了建水人民,在建水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西门大板井井口圆形,直径2.7米,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建水口径最大的水井,也是我平生见过最大的水井之一,井栏由6块弧形石板和6根石柱接成,水质甘甜,内有红鲤鱼
大板井本名溥博泉,据《云南通志》载:“溥博泉在城西半里,俗称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民间有大板井“水味之美,贯甲全滇”之说,被列为建水甜水井之冠,有‘滇南第一井’誉称
大板井井水清澈,属于软水,据说用来沏茶,有甘甜味,用来做豆腐,细嫩可口,大板井旁边就是《转化的灵感》所述的板井豆腐坊
买不买豆腐无所谓,但可以走进《舌尖上的中国》中这间的豆腐坊,了解一些著名的建水烧豆腐
好水才能做出好豆腐,建水豆腐都是用古井井水,很多豆腐作坊紧靠着水井边,不靠水井的也是雇人天天运水做豆腐,建水豆腐可不只是为游客而做,更是建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建水豆腐的起源,传说在明朝年间,母亲担心即将去服兵役的儿子挨饿,便连夜将做好的豆腐用纱布包好,用石块将水分压干,制成豆腐果形状,给儿子带上路,因长途跋涉,包裹里的豆腐已发霉变臭,儿子舍不得把这一大包豆腐扔掉,于是便将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黄色,原本已发臭的豆腐散发出一股香味,放一块在嘴里,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无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一嚼之下,汁液四溅,味道极佳。
儿子回到家乡后,如法炮制,慢慢建水烧豆腐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可别小看这0.5元一块的建水豆腐,要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西门大板井的甜水,做出的豆腐才洁白细嫩、火烧不变黑,做好后用小块纱布包好,压上特别的木板,待水流尽后,去掉纱布装入簸箕内
然后每块豆腐洒上一点盐,在太阳下曝晒数日,隔日翻动一次,待水分除去六、七成,呈灰白色,完成诸多工序,才变成一块合格的建水烧豆腐
家家户户做出来的烧豆腐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口味各异,在建水,闲着没事或者呼朋唤友去吃上几块烧豆腐,这就是建水人的生活
除了豆腐,豆腐坊里还有豆浆、豆花、豆腐皮、豆腐干……各种与豆腐有关的食物,好豆腐离不开好水,好水才能成就好豆腐
从大板井那条小巷出来,往前走百来米,便是知名度也不低的建水渊泉,俗称小节井,井栏由8块青石板围城,直径1.9米,建于明朝中期,井旁有庙
《云南通志》记载小节井“井水甘洌,四时不绝”,小节井水质、水味与大板井相似,所以也被称为小板井,不过水温却比大板井低,因而有“小节井前喝凉水,一点一滴凉心头”,“大板井甜,小板井凉”之说,被列为建水凉水井之首
建水人都爱喝井水,用井水,自行挑水都是免费,用抽水设备打水是收费的,大桶1元,小桶0.5元
小节井旁也有豆腐坊,终于有机会见到做建水豆腐的过程了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一样,“在水井旁,女人们单靠手指的合作,就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不成形的嫩豆腐在指尖飞快地变成一个个小方块,灵巧的手指帮助建水豆腐完成成型的工序
除了包豆腐,一块小小的建水豆腐从黄豆到变成豆腐,要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多道工序,要把握水质、气候、温度、晾晒时间、风干程度、烘烤干度等等,真不是一般的繁琐,而食客只需花0.5元即可坐下来舒舒服服地享用
看完做豆腐,继续寻井,如何找到诸多隐藏在建水大街小巷中的古井呢?三种办法,首先可以买一份古城地图,上面有著名古井的方位标志;其次就是跟着挑水的人或者沿着地下的水迹,基本都能找到水井;最好的办法就是问当地人了,嘴巴是最好的地图
当然你事先要对建水古井有个大致的了解,而最齐全的资料就在建水古城朱家花园内,里面有一个展厅是对建水古井的全面介绍,有图片和文字,有的还有具体位置,可以拍下来或者记下来,寻井时用
圆井、方井、月牙井,双眼、三眼、四眼井,大井、小井、围墙井……建水的古井有些任性,太过丰富
曾有人用一副对联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渊泉就是小节井,溥博泉就是大板井,都已找到,红井在大跃进中被毁,只留下一条街叫做红井街,剩下还有龙井、诸葛井、醴泉,不妨去找找
寻找龙井的过程最难忘,找到了龙井街,找到了龙井市场,问过了很多人,就是找不到龙井在哪里,直到第二天大早即将离开时,心有不甘继续寻找,无意间问到这位卖糕点的大叔,原来龙井就在他身后的小区内,朝阳北路167号
龙井隐藏在那扇破旧的木门之内,介绍上明明说在城隍庙街,门口的路牌却是朝阳北路,不问人的话真的找死也找不到
龙井始建于明代,相传为浙江籍移民所建,因其水质、水味与浙江杭州龙井寺中的龙井之水相似,因而赋“龙井”之名。
井口是四个大小不一、高低参差的井圈,绳索的勒痕就是岁月的沧桑
龙井的井中只有一个井口倒影,说明龙井的四口井是互不相通的
龙井过去百来米就是目前建水县最大的农贸市场龙井农贸市场,是购买各种当地土特产的好地方
寻到诸葛井也不太容易,这口古井位于文庙以北的北正街小巷内,貌似也是建水古城唯一有井架的水井
诸葛井建于清代初期,此井因原在古诸葛庙中而得名,为一甜水井,诸葛庙毁于清顺治四年丁亥兵变,庙亡井存,名留至今
醴泉叫做东井,座落于东正路太史巷北侧,是大路边的一口井,据乾隆《重修东井碑》载:“东井创于建城之初,载于《郡志》曰‘醴泉’,俗名‘水井殿’。
出水旺盛,味甘洌”,井名来自《礼记.礼运》“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东井井栏用两块巨大的青石凿成后合拢,接口处凿出楔形石榫,溶生铁灌入扣住,明代著名文人状元杨慎流放云南时,曾三次游历建水,对醴泉之水赞不绝口。
但由于东井紧邻马路,应该是修路时破坏了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地下水网系统,醴泉水质变差,目前已荒废
除了对联中所述的六大名井外,建水的古井还非常多,井旁也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这口三眼井叫做建水廉井,位于翰林街中段,建于清乾隆年间
三眼井呈三角形,建水很多古井是双眼、三眼甚至四眼,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大家共同使用时井绳不会相互碰撞,不会拥挤干扰
三眼井数百米外就是建水最著名的景点朱家花园,花园天井中有一口古井与众不同,不仅井内的水从不干竭,更妙的是水位始终比地面高,水即是财,所以被朱家人视为风水井,因为水位极高,无需吊桶,伸手即可触及水面,井缘上有个小洞,据说水位最高的时候,井水就会从小洞溢出,在院中的四个角落流淌,也称“财源滚滚”
朱家花园过去不远的书院街内也有一口三眼井,叫做竹叶井,得名来源和古井历史尚未查到
从青石井圈上斑驳的绳索勒痕上来看,至少也是明清时期的古井了
很多古井旁边都会有青石水槽,这是方便群众洗衣、洗被和洗菜用的
建水新井俗称四眼井,位于城南桂林街,古井建于元代,是建水比较早期的水井,旁边已是一大片废墟
井旁有一座叫做水晶宫的小庙,供奉着井龙王
千百年来,各口水井的龙王都受民众香火供奉,建水的井水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建水人,因为新井附近长寿老人多,所以又被称为延龄井
新井井内有四个井眼倒影,说明井底是想通的
除了出名的井和有特色的井,建水的大街小巷还有很多平平凡凡的古井,每口古井后面都有故事,每口古井都哺育了附近的人民
这口造型粗犷的古井叫来熏井,井口不算小,但俗名小井,开掘年代不详,地方志有记载“水盛甘冽而洁,较之西关外溥博泉无差异,诚美泉也”,这口井位于梨园街280号的人家门口,我是顺着水迹找到的
路中间也有一口古井,无名无号,井圈重修过,水质较差,貌似也没人用了
这口井在主路临安路街边的一个角落里,问打水人水井叫什么名字,他用浓厚的云南口音说:“小井”
井口大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后面一堆堆的就是建水紫陶,建水的一切都离不开井水
如果找井找累了,不妨随便找个小摊吃上几块建水烧豆腐,这才是建水人的生活
“吃一颗豆腐,投一粒玉米,用这种方法记数,买卖双方十分默契”,《舌尖上的中国》这样叙述吃建水豆腐的计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