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_第2章_供求关系
微观经济学02章需求与供给

第2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由价格机制进行的。
而价格→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因而,需求与供给则是经济学中的两大基础,均衡价格理论便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购买者和供给者的市场1.1 需求1.1.1 需求量的定义需要、需求的区别:需要是一种主观意愿,它与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0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
需求:一但收入给定,在大于零的价格下,你想要买多少,则是需求的问题。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从上述定义知:(1)与价格密切相关的。
(2)是一个意愿(willing)购买量,它不等于实际购买量。
(3)总是和时间相关的。
1.1.2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产品的价格P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P↓需↑,P↑需↓] P↓→需↑→相地于较贵的产品来讲人们更多的转为购买这种产品。
(2)消费者的收入M一般指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
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呈相同方向变化。
收入提高↑,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品(牛排、航空旅行、品牌牛仔裤等)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劣品”(公共汽车、旧车修理、修鞋服务、普通牛仔裤等)。
“劣品”并不是质量不好,而是说明:收入↑,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3)相关产品的价格P R●替代品:Y和X互为替代品,说明他们对消费者有相似的用途,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如牛奶和奶粉、猪肉和牛肉。
替代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
成正比●互补品:共同使用才能更好发挥各自的效用,录音机与磁带、照相机与胶卷。
互补品具有逆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是与其互补品的价格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
成反比某产品的相关产品(不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该产品的需求量。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10 价格(元) 数量(个) 100
12 80
15 60
——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6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2.需求曲线
P
7 6 5 4 3 2 1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因变量 牢记它! Q为横轴 —— 牢记它!
(1)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一般P↑,Qd↓ (2)消费者的偏好(taste)。T↑,Qd↑ (3)消费者货币收入(income)。 (4)其他商品的价格(price)。(替代品) (互补品)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s) 预期价格PE↑,Qd↑ 预期收入ME↑,Qd↑ (6)如规则制定、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 素也会影响商
P P0 P1 E1 E0
S1
S0
D1 O Q1 Q0
D0 Q
33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P P1 P0 E0
E1 S1
S0
D0 O Q0 Q1
D1 Q
34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9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相关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肯德基, 肯德基,麦当劳汉堡 A提价 需求量上升 提价B需求量上升 提价 互补品: 互补品:为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 汽车与汽油。 提价B需求量下降 汽车与汽油。A 提价 需求量下降 独立品: 价格与B无关 无关。 独立品:A 价格与 无关。 铅笔与苹果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出现过剩,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通常由一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例如教育和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负的外部性例如污染和交通堵塞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任何人使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交易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
对于卖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过度销售和不完全披露产品信息。
对于买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的选择和无法识别潜在的好买家或卖家。
垄断指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家,这使得市场无法实现竞争,导致价格偏高和低效率。
3.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
利润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
利润可以分为总利润和平均利润。
总利润是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平均利润是总利润除以产品数量。
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理解,并帮助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
它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生产和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很高,价格变动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如果弹性较低,价格变动对数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个体从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递减则说明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4.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成本理论则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则说明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个行业中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和利润水平有所不同。
6.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通过市场适当反映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一种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例如道路和国防。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社会福利不最大化。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等。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征税、补贴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或者企业行为对经济整体产生影响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以及市场均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者劳务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市场均衡则是指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情况。
本文将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的概念和作用。
一、供给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愿意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的产生与价格直接相关,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也会增加;价格下跌则导致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者在价格上涨时,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愿意提高产量。
相反,价格下跌时,生产者的利润减少,降低了他们提供商品的动力。
二、需求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形成同样与价格直接相关,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则使得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需求量增加。
此外,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收入、偏好、预期等。
三、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态,即市场均衡。
此时的价格与数量,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大于求,会导致商品积压;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供小于求,会导致商品短缺。
四、市场均衡调节市场均衡具有自我调节的特性。
例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大于求,企业会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为了清空库存,他们降低价格以提高销量,直至达到均衡水平。
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小于求,企业面临着利润减少的威胁,为了增加利润,他们会提高价格以降低销量,也会继续调整直至达到均衡状态。
五、供给和需求弹性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是指价格或者其他因素的变化对供给和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变化会影响市场均衡的位置。
如果供给或需求的弹性较大,价格的变化会导致相对较小的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市场均衡相对稳定;而如果供给或需求的弹性较小,价格的变化会导致相对较大的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市场均衡相对不稳定。
微观经济学第2章 理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 在数量上,市场供给是每一种价格水平下个人供给之和; 在图形上,市场供给曲线是个人供给曲线的水平叠加。
2.3.5 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 1.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 • 2. 相关商品的价格
• 3. 技术水平
• 4. 厂商的价格预期 • 5. 厂商的数量
• 6.自然条件和政府的政策等
2.3.6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2.5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 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1) 正常商品(Normal Commodities)。正常商品 指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同方向发生变化的一类商品。 (2) 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低档商品指需求 量与消费者收入反方向发生变化的一类商品。 • 2. 相关商品的价格 (1) 替代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对另一种物 品的需求量增加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2) 互补品。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外一种 物品的需求减少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
• 需求价格弹性Edp测度的是当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 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几个百分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 一是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 动的比率,绝不是两者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 二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问题,一般需求价格弹性 需要取绝对值。
一般而言,可以将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细分为需求点弹性和需求弧弹性的计算
• ③ 供给单位弹性(Unit Elasticity),即Es=1。此情况下,供 给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正好相等,供给曲线是 一条正双曲线。 • ④ 供给富有弹性, (Elastic),即Es>1。此情况下,供给 量变动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大,供给曲线比较平坦。 一般来说,易于调整产量的商品属于这类商品。一般而言 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属于此例。 • ⑤ 供给缺乏弹性(Inelastic),即0<Es<1。此情况下,供 给量变动的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小,供给曲线比较陡 峭。一般而言,越是不容易调整产量的商品越是缺乏供给 弹性。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产品多属于此例。 • 简言之,供给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供给的难易程度。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2章 供求理论 第02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GET《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2章供求理论第二节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定义和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如用P 代表价格,d Q 代表需求量,P ∆,d Q ∆代表价格和需求量的增量,d E 为需求价格弹性,则,d E 的计算公式如下:dd d d d Q PP Q P P Q Q E ⨯∆∆-=∆∆-=// (2-11)(注:如果公式前边不放负号,分析其弹性时只能取其绝对值。
)定义式中,由于需求量和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所以加上负号后,d E 为恒为非负值,便于进行分析。
如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件,则dE 数值如下:5.12.03.05/)54(100/)100130(=--=---=d E上例表明,该商品价格降低%5.1。
1,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大体上分为五种类型。
如图2-6所示:图2-6 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注:图(a ),(b),(c)中 ,1P 和2P 应该相同,即分析同样降价幅度,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化。
)(1) 1>d E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
如图2-6中(a)价格由1P 降为2P ,需求量从1Q 增加到2Q ,这时由于价格降低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由于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即图中矩形(B )面积大于矩形(A )面积。
这类商品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 1=d E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其绝对值等于1。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供求定理

价格
P元
D
。a
向右下方 倾斜
。b 量
0
Q斤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价格
P元 D
P0
。a
P1 0 Q0
。b 量
Q1
Q斤
(2)需求的变动。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DS
3.供求定理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1)供给不变
P
D3
D1
D2
Demand Shift
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 P2
线向右上方移动,均
衡价格上升,均衡数
P1
P
Qd = α-β(P)
α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
为斜率倒数。
O
Qd
Q
4.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1)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 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需求量(单位数)
(所有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市场与价 格机制
(1)具体形态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有供给和需求两种 力量组成。市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2)抽象的市场是一种商品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3)市场就是“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秩序:亚当.斯密以“个人 满足私欲的活动将促进社会福利”为逻辑起点,推演出市场就是“自由放 任”秩序。 (4)市场是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方式。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信息、反映 资源的稀缺程度、传递消费者偏好,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自 发调节需求和供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 商品本身价格 2. 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替代) 3. 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4. 预期(收入、价格) 5. 偏好(习惯、风俗、信仰等) 6. 人口(数量与结构) 7. 政府的消费政策(宣传、税收、鼓励、限
制等)
2020/7/28
(三)需求函数
E1
E3
P1
E2
E4
D1 Q1 Q2 Q3 Q4
D2 Q
(二)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P
P2
P1
E1
S1 E2
E3
E4 S2
2020/7/28
Q1
Q2 Q3
Q4 Q
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P
P6 P7 P4 P5
P3 P2 P1
2020/7/28
F S2 S
B
I
A
E
J
C H
G
D D2
Q1 Q2 Q3 Q4Q5 Q6 Q7 Q8
• 市场供给是所有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
2020/7/28
n
Qxs
q
si x
i 1
个别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 线
P sa
P
6
6
qa=P-3
3 3
P
sb
qb=3P-6 6
3
S
Q=4P-9
q 3
供给者(a)的 a
供给曲线
3
12 qb
供给者(b)
的供给曲线
3
15 Q
两个供给者总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供给曲线
2020/7/28
2020/7/28
(一)欲望与需求
1. 欲望:是指人的需要。既有缺乏的感觉,
又有求足的愿望。
2.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
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020/7/28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的需要; 安全需要:对现在与未来生活安全感的需要; 社交需要:一种作为社会人的需要(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
2020/7/28
一、单个厂商的供给
(一)生产与供给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三)供给函数 (四)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2020/7/28
(一)生产与供给
• 生产:将投入变为产出的行为 • 供给: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
种产品愿意并能够销售(提供或生产)的 数量
2020/7/28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个别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P
qa =11-P
9
P
P
9 qb =26.5-2.5P 9
Q=37.5-3.5P
5
da
26 消费者(a)的 个别需求曲线
2020/7/28
5
db 5
D
qa 4
14 qb
6
20 Q
消费者(b)的
两个消费者总的
个别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
一、单个厂商的供给 二、市场供给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可以看成所有影 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的函数
QDX=f(PX, PY, I, …) QDX=f(PX) Q D=f(P )
2020/7/28
家庭A鸡蛋的需求表
市场价格(元/千克) 3 4 5 6 7 8 9 10
2020/7/28
需求量(千克) 14 12 10 8 6 4 2 0
(四)需求曲线
1、商品本身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投入品价格(成本) 4、生产的技术水平 5、预期 6、政府政策
2020/7/28
(三)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成所有影响该商 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
QSX=f(PX, PY, PM, …) QSX=f(PX) Q S=f(P )
2020/7/28
企业A鸡蛋的供给表
市场价格(元/千克) 3 4 5 6 7 8 9 10
2020/7/28
供给量(吨) 0 1 2 3 4 5 6 7
(四)供给曲线
Q
P
S
S 5
2
Q=P-3
5
8P
(a)数学图形
2020/7/28
8
P=3+Q
5
25
Q
(b)经济学图形
二、市场供给
• 在某一特定市场和特定时期内,生产某种 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 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第二章 供求关系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与供求关系 第四节 经济模型分析 第五节 弹性理论 第六节 供求原理应用 第七节 蛛网模型
2020/7/28
第一节 需求
一、个人需求 二、市场需求
2020/7/28
一、个人需求
(一)欲望与需求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三)需求函数 (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O
2020/7/28
S
F
G
E
R
T
D
Q3 Q2
Q1
Q4 Q5
Q
第四节 经济模型分析
一、经济模型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一)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二)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2020/7/28
(一)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2020/7/28
P
P2
第三节 市场均衡与供求关系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变动 三、管制价格
2020/7/28
一、均衡价格
1、均衡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 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 相对静止的状态。
2、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 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020/7/28
二、市场均衡的形成
P P2 P1 P3
S1
D1 Q
第五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定义 二、点弹性与弧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 四、需求的其他弹性 五、供给弹性
2020/7/28
一、弹性的定义
弹性:某一变量的单位相对变化量所导致
的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量
Y Y
X X
注意:弹性无量刚
2020/7/28
函数不可求导情况下的弹性定义
设 yf(x) 则 E(fx)f(xx 的 )的相 相对 对变 变 f化 ( 化 xx ) x 量 f(量 x)
席之地,以及与别人沟通、交流等);
尊重需要:自尊与来自别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
能力、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 威望、 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等);
自我实现需要:成长、提高、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需要(包
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完善自己的追求,以及实现自 己理想与抱负的欲望)。
Q Q=20—2P
10
4 D
5
8
(a)数学图形
2020/7/28
P
P=10—0.5Q 8 5
D
P
4
10 Q
(b)经济学图形
二、市场需求
• 在某一特定市场和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 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 的各种数量。
•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加总。
n
Qxd
q
di x
i 1
2020/7/28
Ef(x)f(x) x x f(x)
2020/7/28
函数可以求导情况下的弹性定义
设 yf(x)
lim 则 E(fx) (f(x) x )f(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