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与影响因素

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与影响因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海平面的上升。
而沿海地区则是受到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探讨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应对方法。
首先,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洋热膨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冰川内的水会随之流入海洋,从而使海水体积增大。
此外,海洋的温度上升也会使其体积膨胀,进一步导致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冰盖融化,释放出的大量淡水也会流入海洋,进一步增加海水的体积。
其次,沿海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也是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因素之一。
沿海地区通常地势较低,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例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低,海平面上升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此外,地壳运动也会对海平面上升产生影响。
一些沿海地区位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地壳运动可能导致海岸线的抬升或下降,进一步加剧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第三,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开发也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进一步加剧了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例如,过度开垦沿海湿地和抽取地下水可能导致地层沉降,加剧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
首先,海平面上升会加剧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
河流的排水能力受到限制,降雨过多时容易造成沿海地区的大面积内涝。
同时,高潮和风暴潮的升高也将使海岸线退缩,进一步加剧洪涝灾害的程度。
其次,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退化。
潮间带是海洋与陆地交界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海平面上升使潮间带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另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影响海上交通和港口运营,给沿海城市的经济和交通带来困扰。
针对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海平面上升的现状与未来

海平面上升的现状与未来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冰川融化、海水膨胀等因素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海平面上升的现状、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海平面上升的现状目前,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毫米,这一速度比过去几个世纪要快得多。
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和冰盖融化,以及海水温度升高引起海水膨胀等。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
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 沿海城市受威胁: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城市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
许多大城市如纽约、上海等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2. 生态系统受损: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一些海洋动物的栖息地也将受到影响,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3. 淡水资源受威胁: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倒灌,污染淡水资源,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一些岛国和沿海地区的居民可能面临着缺水的困境。
4. 气候变化加剧:海平面上升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暴雨等。
这将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海平面上升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将取决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情况。
如果全球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或许可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但如果继续现行的发展模式,海平面上升将会继续加剧,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全球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落实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同时,个人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海平面上升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和全人类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合作与行动,我们才能有效地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可持续发展。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海平面逐渐上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沿海城市更是直接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道。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的退缩。
由于海平面上升,海浪的侵蚀力增强,导致沿海土地的逐渐丧失。
不少世界著名的沿海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都在面临海岸线退却的威胁。
海岸线的退缩不仅仅是面积的损失,更涉及到基础设施的破坏,如沿海的道路、桥梁、建筑物等可能被淹没。
这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居民的安全。
因此,沿海城市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建设防护堤、加固海岸线等,以保护城市和居民免受海水的侵蚀。
除了海岸线的退缩,海平面上升还会引发海洋入侵成为另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海平面上升,海水渗透到地下水层,使得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这对沿海城市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城市的供水系统往往依赖于地下水。
海水入侵不仅会破坏供水系统,还会对农业、工业等领域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沿海城市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并寻求替代的淡水资源。
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增加沿海城市面临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
随着海洋的温度上升,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
沿海地区往往面临飓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
而海平面上升会加剧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破坏力,导致城市的洪水、风灾等灾害更加频繁和严重。
因此,沿海城市需要加强防灾措施,提升城市的应急能力,包括加固建筑物、建设排水系统、提供灾难警报等,以减少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除了以上直接的影响,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沿海城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造成间接影响。
首先,海平面上升会影响渔业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渔业是许多沿海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而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捕鱼区域的改变和渔业资源的减少,对渔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海平面上升还会破坏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沿海湿地、珊瑚礁等环境资源受到威胁,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这对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个主要原因:热膨胀和冰川融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各种危害。
首先,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大量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而且很多大城市都坐落在海岸线上。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地区的滨海平原和河口地区将会面临洪水的风险增加。
洪水不仅会对人类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破坏基础设施、房屋和农田,给沿海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
其次,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例如,河口湿地和珊瑚礁等受到严重的威胁。
这些栖息地是众多物种的家园,它们提供食物链的基础,并且在多种环境服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栖息地被破坏,那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另外,海平面上升还对淡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淡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而沿海地区的许多河流和湖泊都会受到海水的入侵。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盐水渗入淡水资源,造成淡水变咸化,这将破坏当地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资源。
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增加飓风和暴雨引发的内陆洪水的风险,进一步加剧淡水资源的压力。
此外,海平面上升还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例如港口、航道、旅游业等都对海岸线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依赖。
然而,海平面上升将威胁到这些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洪水和海岸侵蚀可能破坏港口和航道设施,使得货物运输和贸易活动受到阻碍。
此外,海岸线的变化还可能影响旅游业,减少海滩和度假胜地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制定和执行减排政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此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持续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其中的主要影响,并指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沿海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海水温度不断上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
这将加剧沿海地区的洪涝、海啸、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沿海城市和岛屿将受到威胁,居民和财产将遭受巨大损失。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沿海灾害:1、加强沿海区域的防洪、防风、防浪等防灾设施建设。
2、加大力度,向沿海城市和岛屿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技术支持。
3、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扰动。
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也显著发生了改变,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带来了重大威胁。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加大力度推进全球减碳行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三、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海洋环境的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事件将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2、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结语: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当今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和尽可能减少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切实维护人类未来和地球的生态平衡。
海平面上升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居住区影响分析

海平面上升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居住区影响分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海平面上升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平面上升是指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水位上升的现象。
这一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居住区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和居住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海平面上升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随着海平面上升,大量的海岸线和珊瑚礁岩层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沿海地区的土地逐渐被海水侵蚀,导致许多珍贵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栖息地丧失。
同时,大规模的土地沉降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海平面上升还导致海滩和沙丘的消失,不仅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的风景和自然生态。
其次,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海洋水体的淡化。
随着海水淡化,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受到威胁,这对当地农业、供水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另外,海平面上升还可能引发更频繁且更强烈的风暴潮和飓风,对沿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海平面上升对人居住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许多海岛国家和沿海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内,一些低洼的小岛国家可能会因为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危险。
这将导致大量的人口无家可归,需要重新安置。
同时,沿海城市面临着海水倒灌、太平洋性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其次,海平面上升还对港口设施和海上交通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港口和船坞可能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以适应更高的海平面。
这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和航运。
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减少碳排放,可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其次是加强沿海地区的自然防护措施。
例如,修建护岸、固定沙丘、植被恢复等可以减缓海岸线侵蚀的速度,并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工程的韧性,将海平面上升的风险纳入规划,避免在高风险地区兴建住宅和重要基础设施。
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城市造成哪些威胁

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城市造成哪些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和冰架的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一现象给沿海城市带来了诸多严重的威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
首先,海平面上升会直接淹没沿海地区的土地。
许多沿海城市地势较低,原本就是在靠近海岸线的平原或河口三角洲上发展起来的。
当海平面上升时,这些地区首当其冲。
一些沙滩、湿地和沿海的农田可能会逐渐被海水淹没,导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
这不仅会影响城市的发展空间,还可能导致大量居民失去家园,被迫迁移。
其次,海平面上升会加剧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是由强烈的风暴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现象。
当海平面本身已经上升,再加上风暴潮的叠加影响,沿海城市遭受的洪水灾害将更加严重。
海水可能会涌入城市街道、淹没建筑物,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设施等。
这将给城市的交通、供电和通信带来极大的混乱,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再者,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城市的地下水资源造成威胁。
海水的入侵会使得地下淡水层受到污染和破坏,导致淡水资源减少和水质恶化。
这对于城市的供水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能会导致居民用水短缺,增加供水成本,甚至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
另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沿海城市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沿海的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淹没和破坏,许多珍稀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
同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削弱其对海洋灾害的抵御能力,进一步加剧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
对于沿海城市的经济来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旅游业是许多沿海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美丽的海滩和海景吸引着大量游客。
然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线后退、沙滩消失以及海水污染,可能会使旅游胜地失去吸引力,从而给旅游业带来沉重打击。
此外,沿海的港口和渔业也会受到影响。
港口可能会因为水深变化和基础设施受损而降低运营效率,渔业资源可能会因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减少,这都将对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及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及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海平面上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海平面上升的原因1.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冰川是地球上的淡水储存库,当冰川融化时,其中的水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
2. 海洋膨胀海洋膨胀也是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
随着地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水的体积也会扩大,从而导致海洋膨胀,进而使海平面上升。
3. 水文循环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水文循环的变化,如降雨模式的改变和干旱地区的增加。
这些变化导致了地下水和河流水的增加,进而流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
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 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由于海水倒灌,沿海地下水受到盐水侵入,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
这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2. 生态系统破坏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它们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海水倒灌导致了湿地的盐碱化,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珊瑚礁受到的压力也增加,使其易受到疾病和海洋酸化的影响。
3. 气候灾害加剧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气候灾害的发生。
由于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洪水的威力增加,沿海地区更容易受到飓风、暴雨和洪涝的袭击。
这将导致更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 社会经济影响海平面上升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沿海城市和港口设施受到威胁,需要进行昂贵的防洪工程建设。
同时,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和渔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1. 减缓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解决海平面上升问题的根本途径。
各国应加强减排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2. 加强防洪措施沿海地区应加强防洪措施,建设更高的防洪堤坝和海堤,以减少洪水和风暴潮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中 师 范 大 学本 科 生 课 程 作 业论文题目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25日课程名称 全球变化研究姓 名 王路琪专 业 地理科学年 级 2010级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王路琪(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根据气候和海平面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前各国科学家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实验、分析,讨论了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变化趋势。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灾害,威胁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潮滩湿地减少、涵闸废弃、洪涝灾害加剧、海堤破坏、海水入侵等灾害效应。
因此,沿海地区政府决策应考虑未来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关键字:海平面变化;人类社会;影响引言:未来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对全球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问题一直为各国政府和地球科学家所关注。
最近100年,全球平均升温0.3℃~0.7℃,海平面每年上升0.1cm-0.2cm[1]。
这个现象引起人们警惕。
在全球变化中,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具体到某一地区就是相对海平面上升这一海洋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海50km以内的海岸地区,沿海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约较内陆高出10倍。
荷兰学者估计如果今后一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将有500×104 km2,人口约10×108,耕地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都十分注意海平面上升及其对海岸带的影响研究。
在1989年美国科学院院长Frank Press就指出:“海岸带管理应当考虑将来海平面上升”[2]。
海平面上升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已经并将继续给沿海地区工程设施和城市发展带来种种不良影响。
本文通过广泛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的预测,并就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作综合阐述,旨在提高全民意识,影响政府决策,减缓这一地质灾害。
1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1.1海平面变化特点全球的海平面变化一直存在着地区差别。
有的地区在某段时间海平面持续上升,而另一些地区则下降。
在上升地区的各处,上升速度也不完全一致。
同样,各下降地区的下降速度也不完全相同。
例如,在过去100年间,大西洋的海平面平均上升大约29cm,太平洋平均上升9-13cm,印度洋平均上升39.6cm。
如果顾及地壳运动的影响,则相对海平面升降也存在类似现象。
例如,北美西海岸大约在北纬40度以上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区域,由于最近一次冰期后地壳反弹使陆地上升,相对海平面呈下降趋势。
从历史的观点看,海平面变化不但存在地区差别,而且在不同时间段,变化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就全球的情况看,距今6000年前至15000年间,全球海平面每年大约平均以16mm的速度上升。
从6000年前至今,全球海平面有的地方不断上升,并高出目前的海平面之上大约3m左右;有的地方则随时间的前进而逐渐下降。
从大量的研究成果分析,各派学者基本上取得以下一致的结论: 150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动呈波动式复杂变化,变化情况因地而异,原因也各不相同,总的趋势是在上升[3]。
我国东部沿海20000年来海平面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距今25000年开始,海平面急剧下降。
大约在23700前,海平面比目前海平面低115m;在20550年前,下降到-137m;在17600年前下降到-143m;在16000~15000年前,海平面下降到最低位置约-150~-160m。
这就是我国东部沿海最低的海平面。
在距今15000~6000年,海平面在急剧上升过程中,估计有几次停滞,但总体来看,每年以16.7mm的速率波动式上升。
距今6000~5000年间,海平面可能比目前的海平面高出大约2~4m。
5000年来,海平面在上升与下降中波动,其中4600~4100年,3800~3100年,2500~1500年出现过几次波峰, 而且高于目前的海平面。
我国历史上东部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的上述结论与全球各地区15000年来的变化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1.2当代海平面变化现状最近100年,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由于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数学、力学和大气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拓宽了研究海平面变化的规律及机制。
特别是大地测量与海洋科学的相互结合,使当今海平面变化的定量研究完全建立在科学观测的基础上,观测精度大大提高了。
遍布在全球、局部地区而且可以相互连接的验潮站和精密水准网、GPS网,可以为各国科学家研究海平面变化提供可靠的手段和十分精确的数据。
其中有些验潮站的记录时间超过300年。
用GPS 连接的验潮站与稳定的精密水准点连接,能更好地将海平面变化与地壳升降区分开,从而更精确地确定海平面的绝对变化值。
美国学者B. C. Douglas对遍布全球的验潮站记录数据进行严格筛选之后,选用21个代表性较好、记录年代平均长达70年的站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在过去10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8cm的结论,即每年平均上升1.8mm。
自1987年以来,世界各国一些比较有权威的科研机构和学者,也纷纷发表论文,报告他们经过研究得出过去100年海平面变化的数值( 详见表1) 。
从表1的数据取平均后可以算得,在过去100年间,全球海平面每年大约以1.5mm的速度上升。
100年间共上升15cm左右。
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监测海平面变化的卫星测高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1989~1990年间,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提出一项关于波罗的海海平面与陆地垂直运动的监测计划,将沿岸各国26个验潮站,利用GPS联测到有8个点的VLBI 和SLR组成的基准网中,以便统一各国的高程系统,较精确地测定海平面变化与陆地反弹情况。
现在美国NASA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合作的,用T/P卫星测量海平面高度的数据,比原定精度高出一倍多。
目前,综合各种卫星测高数据,完全有可能在大尺度时间内以较高精度监测全球或局部海平面变化。
1996年,研究海平面变化的科学家根据T/P卫星从1992年12月至1996年4月收集的数据算得全球海平面上升结果与上述利用验潮数据算得的结果基本上一致。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时段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不同。
(Cabanes[5],陈剑利[6]等人都曾经对全球海平面上升进行过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研究结果:Cabanes算得1993-1998年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为(3.2±0.2)mm/a;陈剑利解算的1993-2004年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为2.6mm/a。
)我们利用法国AVISO的MSLA 网格数据,计算每一时间历元的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异常值(Global Mean Sea Level Anomalies,GMS-LA),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拟合海平面上升曲线。
计算得到1992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度为(2.8±0.2)mm/a。
图1向我们展示了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其中细实线表示海平面高度异常,粗实线为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
除了线性趋势,我们能够看到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1997-1998年EL Nino事件期间尤其显著,而出现在2006年8月的一次弱EL Nino事件从图中也可看到端倪。
另外,年际变化也在图中有所体现。
图1 AVISO数据算得的全球海平面异常和上升速度1.3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当代海平面正在缓慢地上升,这是客观事实。
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平面变化趋势又如何?是继续上升还是转为下降?这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著名学者R.Warrick和J.Verlemans(1991年)在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报告中,对气候变暖直接作用的结果,使海水受热膨胀,地球上的冰川与冰帽、格陵兰及南极冰盖缓慢消融等因素导致在过去近百年海平面上升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评估, 评估后得出的最佳估值为+10.5cm,与实际观测海平面上升的平均值+15cm相差不大。
如果温室气体照常排放而不加限制, 根据同样的思想, IPCC从1990年开始计算, 预测在本世纪气温将以每10年递增0.3℃的速率上升, 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的三个阶段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未来一百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值估计表2 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的三个阶段预测值/cm目前,认为海平面在21世纪将持续上升的学者,一般都倾向于表2中2030、2070和2100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对相应海平面上升值的最佳估计(见表2)。
由于各国政府的合作,特别是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框架公约等措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下一世纪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升温率有可能控制在每10年升高0.1℃~0.2℃左右。
为了挽救21世纪的地球免受由于人类活动因素造成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了有150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最后通过了“京都协议”。
该项协议要求将CO2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比1990年时还要低6%至8%的水平;要求发达国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5.2%。
要求削减排放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以及其他三种用于取代含氯氟烃的卤烃。
参加会议的不少权威人士反复警告: 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不断积聚可能会提高地球温度,并引起各种灾难性的气体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其中包括“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频繁干旱和洪涝。
正是这些警告,才引发了控制全球变暖现象的努力。
“世界观察研究所”在1998年5月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大量证据表明,1997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创记录的63亿吨,比上一年增加1.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到百万分之364,达到16万年来的最高水平;安第斯山冰盖融化、阿尔卑斯山冰川的退却以及南极周围海上冰山的解体,都是全球变暖的证据。
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预言,在本世纪的前50年,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势在必然。
2海平面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是一个缓慢过程,但长期的积累使得上升幅度相当可观,足以对沿海经济建设、城市市政建设、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比任何一种自然灾害都更加广泛和深入。
它往往与大潮、风暴潮、暴雨洪水等叠加时才充分显示出来,它是一种“隐形”灾害。
海平面上升不仅会引起潮滩湿地与其他低地被淹,加剧海岸侵蚀、风暴潮、低洼地洪涝和海水入侵等海岸灾害,而且还会影响海洋与海岸环境演变过程和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城市供排水系统、港口码头设计以及海堤、涵闸等各种水利工程,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