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分类及特征
躯体形式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表现躯体形式障碍,也称为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特征是患者持续而多次地出现身体症状,然而这些症状无法通过任何身体检查或实验室检验得到合理解释。
躯体形式障碍常见症状和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疼痛的症状和表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常会抱怨各种各样的疼痛,但是这些疼痛又缺乏身体疾病的明确原因。
疼痛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部位,如头痛、背痛、腹痛等。
患者会描述这些疼痛的严重程度,并在多次复诊时坚持痛觉的存在。
这些疼痛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医学检查往往无法找到明确的异常。
二、疲劳和虚弱感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和虚弱,他们会感到无力、乏力,缺乏精力,很难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
这些症状也缺乏明确的生理原因,患者在各种身体检查中的结果也常常是正常的。
三、胃肠道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常抱怨胃肠道方面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
尽管患者对这些症状非常苦恼,但检查结果往往是正常的。
这些症状可能与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有关。
四、呼吸系统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与呼吸有关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
但是,这些症状并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也往往是正常的。
五、神经系统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如头晕、失眠、手抖等。
这些症状同样缺乏明确的身体疾病基础,检查结果也无异常。
六、心血管系统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如心悸、心跳过速、胸闷等。
然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结果常常是正常的,这些症状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关。
总结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出现多次且持续的身体症状,然而这些症状无法通过任何身体检查得到合理解释。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疲劳、胃肠道问题、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心血管系统问题等。
识别和了解这些症状对于及早干预和治疗躯体形式障碍非常重要。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官能症之躯体形式障碍小张今年17岁,是高三的学生,自从两年前因为急性肠胃炎进过医院之后,她就患上肚子痛的毛病。
一开始只是肚子痛,后来感到腹部放射性疼痛、后背疼痛,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具体的痛点,就是浑身不舒服。
经过当地多家医院的反复检查,都没有找到具体的病因。
后经朋友建议,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专家接诊后发现,小张的疾病与她的心理焦虑冲突有一定关系。
小张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但自从上了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很大,虽然很努力,但每次考试总是在二三十名上。
她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非常焦虑,特别是到考试前夕,她的症状往往会加剧。
专家最终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疼痛化障碍)。
一、疾病名称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躯体形式障碍起病年龄大多较早,女性较男性为多。
、症状体征1、疼痛为常见症状。
部分涉及广泛,可以是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一般不很强烈,与情绪状况有关,情绪好时可能不痛或减轻。
2、皮肤症状可以在瘢痕部位、肢体或关节部位出现麻木,皮肤出现串痛,皮肤的颜色异常等。
异常的皮肤感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3、胃肠道症状为常见症状。
可表现嗳气、返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复泻等多种症状。
有的病人可对某些事物感到特别不适。
4、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有尿频、排尿困难;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5、呼吸、循环系统如气短、胸闷、心悸等。
躯体形式障碍的典型症状和心理特点

躯体形式障碍的典型症状和心理特点躯体形式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是一种以身体症状和疾病担忧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出多种身体症状,但医学检查无法找到明确的生理或医学原因。
本文将介绍躯体形式障碍的典型症状和心理特点。
一、典型症状1.过度关注身体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过度关注自身身体症状,对轻微或模糊的感觉产生高度焦虑。
他们可能频繁地观察和检查自己的身体,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引发他们的担忧和忧虑。
这种过度关注身体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对疾病和损害的错误认识。
2.多种多样的身体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身体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涉及任何身体系统,包括头痛、胸痛、腹痛、肌肉酸痛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是持续存在的。
然而,这些症状在医学检查中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生理或医学原因。
3.持续的病态担忧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症状持续抱有病态担忧。
他们经常担心自己可能患上严重的疾病或受到严重的身体损害。
这种担忧往往超出了正常人的程度,他们可能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坚信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忽视或否定医生对其身体症状的解释。
二、心理特点1.强烈的情绪和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往往伴有强烈的情绪和焦虑。
他们可能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感到极度恐惧和不安,这种情绪会占据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注意力。
此外,他们还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担忧而感到压力和烦躁。
2.自我认同和心理身份的问题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自我认同和心理身份的问题。
他们可能将自身定义为一个“慢性病患者”或者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这种身份认同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应激和创伤的历史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病症发生前经历过应激或创伤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身体创伤、性侵犯、丧失亲人等。
这些应激事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心理身体症状发生或严重化。
4.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临床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认知行为治疗现状

临床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认知行为治疗现状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障碍。
诊疗过程中,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患者症状出现往往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通常拒绝探讨心理原因,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的行为。
临床表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疼痛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部位多不固定,可涉及身体的所有部位,如四肢、胸腹、头颈等,随情绪好转后疼痛感减轻或消失。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可表现为明显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又有非特异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患者坚持把这些症状归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但检查并不能证明有关器官或系统出现了器质性疾病。
自主神经紊乱常累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胃肠系统。
发病原因躯体形式障碍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1、人格因素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中以神经质人格较为常见,此种人格缺陷是此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2、心理因素躯体形式障碍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当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述内心,而是倾向于用「器官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时,便会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3、生理因素有研究表明此病或与扣带回、尾状核、小脑、丘脑、岛叶等部位功能失调有关。
4、社会因素如童年期不幸遭遇、亲情冷淡、母亲过度保护等。
治疗现状躯体形式障碍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知、判断、评价均可导致其行为的缺陷。
认知行为治疗包括:1、对患者体验症状的痛苦等事实,医生完全接受,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医生的关心,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疑虑和想法,然后与患者一起讨论症状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机制,提出可能的替代性解释。
2、同患者讨论对健康的焦虑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对身体感知方面注意聚焦,增强了躯体不适的敏感性。
躯体形式障碍基本概述

(四)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鉴别诊断
器质性原因疼痛的戏剧性加工:在未确 诊时容易感到恐慌和不满,从而引起寻 求注意行为。
躯体化障碍中常见各种疼痛,但与其它 主诉相比,并非特别突出和持久。
(四)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病例3
患者,女,41岁。因感头部、背部、大腿肌肉疼痛 20余年。
出现头部刺痛感,部位不定。曾到内科检查无异常, 服中药无效。症状逐步扩大加重,全身多处肌肉出现 刺痛、跳痛,虽经多方治疗无效。用去数十万元,病 人感痛苦万分,不断求医,患者常年病假,无法工作, 家庭也面临破散。
社会心理因素:患者自小性格内向、倔强。70年代曾 下乡劳动,有一恋爱对象。80年代因回沪工作而中断。 92年因厂里效益差而下海做生意,2年后生意失败。
(二)疑病障碍—定义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 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 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 性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病作出合理解释; 2.情感冲突或心理问题直接导致疼痛的发生; 3.经检查未发现与主诉相应的躯体病变。
(四)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断2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因难以摆脱的精神 痛苦而主动求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检查出的相关躯体疾病与疼痛;
排除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躯体化障碍、疑 病症。
治要求。
神经症的分类
恐怖性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 强迫性障碍 严重应激障碍及适应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其它神经症性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
患者反复求医,向医生陈述躯体症状,不断 要求医生给予医学检查,且无视反复检查的 阴性结果,也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 基础的再三保证。
患者的症状可以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或器官, 也可以遍及全身各处。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一、疾病概述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这些身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二、疾病分类神经症、精神科三、病因及发病机制1.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
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患者内向、孤僻,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价格特征,可能成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人格基础。
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在患躯体疾病时易出现短暂性躯体形式障碍。
2.神经生理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
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
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
3.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
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
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
由于躯体症状较精神疾病易于为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趋向于将心理症状归为躯体原因。
另外,医生通过对症状的治疗或用所谓时髦的诊断名称,不恰当地强化了患者对身体疾病的认识等,也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识别诊断与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识别诊断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且难以解释的身体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严重的困扰和功能损害。
识别、诊断和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识别躯体形式障碍是关键的。
常见的躯体症状包括疼痛、疲劳、胃肠问题、头痛等,这些症状经常无法通过身体检查或常规医学测试找到明确的身体原因。
患者通常表现出对这些症状的过分担忧,并对其可能的严重性感到恐惧。
他们往往过度关注身体症状,经常寻求医疗检查和治疗,但结果往往呈阴性。
第二,诊断躯体形式障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医生应当排除任何可能的身体疾病,并了解患者对症状的担忧和恐惧程度。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诊断躯体形式障碍需要满足以下标准:持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体症状,导致显著痛苦或功能损害,且担忧症状的性质、严重性或后果不合理。
最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应综合考虑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通过教育患者了解症状的神经生理机制和心理因素的作用,CBT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症状。
此外,CBT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心理与身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教授放松技巧和应对策略。
药物治疗在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作用相对有限,主要用于缓解相关的情绪症状,如焦虑和抑郁。
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抗焦虑药物。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作为辅助治疗使用,与心理疗法结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总结起来,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判断是否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治疗时应注重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并在必要时考虑药物治疗。
通过全面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并改善生活质量。
躯体形式障碍

疾病理论体系之Stigma
Stigma:烙印、耻辱、污名,病耻感 起源于希腊,最早是指不寻常或不好的道德地 位在身体上暴露出来的符号,通常用来在公众 场合惩罚奴隶,罪犯或叛徒。 道德污点的象征,由不名誉行为或应受责备的 特质所至(后者也包括种族特质) 通过stigma,人们会把一个完整的普通人看扁 为一个玷污的,被看轻的人
女性患者,45岁,因“间断头疼头晕5年”入院神
经内科,各项脑部检查无异常,转诊……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
人情、面子和命运是“统治中国的三位女神” ——林语堂
郑州大学一附院精神心理科
郭慧荣
躯体化的描述性定义
躯体化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 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 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却将它们归咎于 躯体疾病,并据此而寻求医学帮助。 一般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是针对心理 社会应激的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是由对一些 个人具有个别意义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或境遇 所造成的。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对躯体化病人进行全面评估。 特别注意医患关系。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原则:认知行为治
疗和抗抑郁药联用。
躯体形式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要点
治疗目标是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性质。
医生首先应表明:对病人体验症状的痛苦、认为自
己有严重身体疾病的信念等事实,医生完全接受, 表达医生的关心,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然后一起对其论据进行审视,提出可能的替代性解 释。 同病人讨论对健康的焦虑与躯体症状的联系。 盘诘和检验病人的威胁性负性信念。 改变回避性行为模式 。医生要鼓励患者尝试积极 的应对行为,改变以往回避问题的消极应对行为。
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分类及特征
参考答案: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分类
①躯体化障碍
②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③疑病症
④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⑤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
•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
•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即使其症状的出现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通常拒绝探讨心理原因,甚至存在明显抑郁和焦虑时同样如此
•患者认为其“疾病”在本质上是躯体性的,一再要求医学检查,常有一定程度的寻求注意的行为。
•由于医学检查结果常使患者失望,医患双方对症状的理解不一和治疗无效,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
2、简述胸椎旁间隙解剖位置(毗邻关系),及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行胸椎旁阻滞依据?
A胸椎旁间隙为椎旁的锲形间隙,左侧宽于右侧,胸椎旁间隙内包含脂肪组织、脊神经、神经后支、肋间神经血管、交通支、交感链。
底部:椎体、椎间孔、椎间盘;后边:肋间和肋横突上韧带,沿上横突下缘横穿到下肋骨的上缘;前边:胸膜。
B 好发部位:胸部50%;大量文献报道早期神经阻滞可以预防带
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尤其在带状疱疹阶段。
随着带状疱疹发病机制研究深入,今年来治疗的关注点转向交感神经,交感神经阻滞用于解除血管痉挛,而后者可能是疼痛和神经损伤的原因,证据表明带状疱疹急性期进行交感神经阻滞能迅速缓解疼痛,并防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