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危害和雷电防护区
雷电危害及防护

雷电危害及防护常识
(1)雷电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熔化;触及
人畜时,
会造成人畜伤亡;
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杆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
定的破坏力;
4、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
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生
火花放电,
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5、各种电力线、电话线、通讯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2)怎样预防雷击?
1、打雷时,最好不要到湖泊、江河,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也不要去游泳。
2、打雷时,在平坦的开阔地带,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或
开拖拉机。
3、打雷时,在室内相对比较安全,但要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
形闪电侵入。
4、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
不应该把
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5、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
可躲进有金
属车身的汽车内。
6、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雷雨
是极不安全
的。
此外,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以防不测。
7、在山间旅游,如路遇山洞也可进入避雷。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雷电发生后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造成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损坏引发短路及过电流、过电压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防雷电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标签:雷电;危害;防护措施前言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大气中的雷云在过程形成中,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子,当这些正负电子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发生碰撞后就会发生激烈放电现象。
同时,伴有强烈的闪光和轰鸣声。
这就是雷电形成的原因。
因此,根据雷电的产生和造成危害的特点,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雷电给电力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1 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自然界中雷电按照其危害的方式分有;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侵入波。
按其形状分有线型、片型及球型三种。
雷电的危害就是雷电的破坏效应;主要有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当雷电发生时会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而冲击能迅速击穿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保护造成电力线路短路而毁坏电力设备。
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巨大的雷电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物体迅速熔化,产生火花,火花飞溅引起火灾和爆炸。
遭到雷击的物体通过巨大的雷电流,能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迅速气化,以至物体剧烈膨胀而遭到破坏或爆炸。
以上雷电发生的破坏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伴有的爆炸和火灾的出现是最为严重的。
2 防雷装置防雷电伤害的装置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等。
完整的避雷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的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
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
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施设备。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及避雷带实际上就是接闪器,是用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
当发生雷电时,吸引雷电接受雷击放电。
接闪器一般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所用材料尺寸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一、雷击的主要对象(1)雷击区的形成首先与地理条件有关。
山区和平原相比,山区有利于雷云的形成和发展,易受雷击。
(2)雷云对地放电地点与地质结构有密切关系。
不同性质的岩石、地质结构或局部导电良好的地带都容易受到雷击。
(3)雷云对地的放电途径总是朝着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推进,因此有较高尖顶建设物或铁塔等,由于其尖顶处有较大的电场强度,所以,易受雷击。
在农村,虽然房屋、凉亭和大树等不髙,但由于它们孤立于旷野中,也往往成为雷击的对象。
(4)从工厂烟囱中冒出的热气常有大量导电微粒和游离子气团,它比一般空气容易导电,所以烟囱较易受雷击。
(5)—般建筑物受雷击的部位为屋角、檐角和屋脊等。
二、雷电的破坏作用(1)电作用的破坏。
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
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的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热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到易燃物上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3)机械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液体剧烈膨胀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上述破坏效应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雷电伴有的爆炸和火灾最严重。
三、架空电路的防雷措施1.装设避雷线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雷措施。
由于造价高,只在60kV及以上的架空电路上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
在35kV及以下的架空电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电路上装设。
2.提高电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在架空电路上,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电路的防雷性能。
3.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由于3kV~10kV电路通常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因此,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上装以保护间隙,这在雷击时,顶线承受雷击,间隙被击穿,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的两根导线,一般也不会引起电路跳闸。
4.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电路上因雷击放电产生的短路通常是由电弧引起的,电路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就熄灭了。
雷电的危害及防雷基本知识

雷电的危害及防雷基本知识1.3.1雷电效应雷电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能够摧毁房屋,劈裂树木伤害人畜,损坏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
雷击放电所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危害有:(1)电效应在雷电放电时,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或将输电线路绝缘击穿而发生短路,导致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和爆炸。
(2)热效应当几十至几千安的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时间内转换出大量的热能。
雷击点的发热能量为500~2000J,这一能量可熔化50~200mm3的钢,故在雷电通道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酿成火灾。
(3)机械效应由于雷电的热效应,还将使雷电通道中木材纤维缝隙和其它结构中间的缝隙里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分及其它物质分解为气体。
因而在被雷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被击物体遭受严重破坏或造成爆炸。
(4)静电感应当金属物处于雷云和大地电场中时,金属物上会生出大量的电荷。
雷云放电后,云和大地间的电场虽然消失,但金属物上所感应积聚的电荷却来不及逸散,因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即静电感应电压)。
静电感应电压往往高达几万伏,可以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因此,对于存放可燃性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是很危险的。
(5)电磁感应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和很大的电流,同时又是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
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将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场的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并且还会在构成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中感应电流,这时如果回路中有的地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放电,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是非常危险的。
(6)雷电侵入波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
若侵入建筑物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7)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当防雷装置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具有很高的电压。
雷电与防护(1.2-1)

COMTECH INTERNATIONAL
科通国际 放电管的应用
放电管主要应用在通信,信号系统做防雷 放电管 和防强电的保护元件,与其他一些元器件合理 搭配,制造出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信号系统的 专用防雷器. 放电管可用于电源系统的N—PE的 线路保护.
COMTECH INTERNATIONAL
COMTECH INTERNATIONAL
SPD
SPD
数据线路
通讯线路 SPD SPD 浪涌保护器 浪涌电压
科通国际
雷电
雷电的特性 雷电的危害
雷电防护
雷电的防护 分级防护
防雷器种类
放电间隙型防雷器 压敏电阻(MOV) 压敏电阻(MOV) 半导体防雷器件
COMTECH INTERNATIONAL
遭感应雷害
COMTECH INTERNATIONAL
科通国际
雷电
雷电的特性 雷电的危害
雷电防护
雷电的防护 分级防护
防雷器种类
放电间隙型防雷器 压敏电阻(MOV) 压敏电阻(MOV) 半导体防雷器件
COMTECH INTERNATIONAL
科通国际 实行分级防护
逐级降压. 逐级降低通流量.
外接线路
CLASS I
CLASS II
CLASS III
被保护 设备
COMTECH INTERNATIONAL
科通国际 过压保护区的划分
外部避类雷装置 电网系统 信息线路 主配电 EMC保护区0 雷电保护区0 EMC保护区1
COMTECH INTERNATIONAL
科通国际
雷电
雷电的特性 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害及雷电防护措施_1

雷电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害及雷电防护措施发布时间:2021-12-24T06:40:56.26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7期作者:景哲1 李延晖2 田瑞敏1 [导读] 雷电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气象现象之一,但是雷电的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灾害,雷电造成的灾害非常巨大,不容小觑,为减少灾害,联合国组织了国际减灾活动,于二十世纪末开展。
雷电灾害被列为十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麻烦。
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时,雷电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有许多电子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
因此,了解雷电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害,分析和研究雷电防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景哲1 李延晖2 田瑞敏1 1.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030000;2.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030045摘要:雷电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气象现象之一,但是雷电的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灾害,雷电造成的灾害非常巨大,不容小觑,为减少灾害,联合国组织了国际减灾活动,于二十世纪末开展。
雷电灾害被列为十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麻烦。
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时,雷电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有许多电子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
因此,了解雷电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害,分析和研究雷电防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雷电危害;建筑工程;防护措施引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闪电攻击的案例逐渐增多,许多有关部门开始关注并进行防雷宣传,尤其是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预防和宣传部门的防雷工程师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专家们在研究雷电攻击的各个方面都很积极,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明白保护人们以及建筑物免遭雷电攻击的重要性,突破如何防止雷电攻击这个领域,专家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我们可以为防雷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准确和及时的信息系统,要全面了解预防雷击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分析了突发事件的风险和原因,并探讨了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巨大,对人类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在大气中形成的一种电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鸣和闪电。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极大,它可以瞬间点燃可燃物,对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护原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被防护物。
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核心,它能够将雷电的能量迅速分散和释放,降低雷击的威力。
3. 防雷设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要求,防雷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它通过尖端的形状和合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接收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带,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它覆盖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
-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设施的核心,它通过埋设导体和深埋接地装置,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4. 防雷设计与施工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被防护物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防雷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5. 雷电预警系统除了防雷设施,雷电预警系统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雷电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雷电安全常识,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接近高耸物体,不要在室外使用金属制品,如伞和铁制的遮阳棚等。
雷电的危害与防护

雷电的危害与防护(一)雷电是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打雷是指带正负电荷的雷云之间或是带电荷的雷云对大地快速放电而产生的声和光。
雷云之间正负电荷放电现象,就是我们平时看到天空闪光和随之而来的巨大隆隆声。
天空打雷对现代微电子的电气设备有伤害,但对自然界生物和净化空气十分有好处。
但是天空中带电荷的雷云对大地放电。
这种强烈直击雷,不仅产生刺眼闪光和巨大雷声,而且打雷所产生的强大雷电流(几十KA~几百KA)、炽热高温(6000~10000℃)。
猛烈冲击波,对打雷附近的人畜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使建筑房屋损坏,森林着火,石油、电力、气象、通信、航空航天建筑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沿着雷电流流动方向,使周围数公里空间造成强大剧变电磁场,静电场和强烈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
把感应出来雷电压、雷电流通过供电线路、信号线路和各种金属管线传到各家各户造成人员伤亡,特别对微电子设备(计算机、电视、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等)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打雷是年年重复发生的自然现象,根据有关方面统计资料报告,全球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伤亡人员达一万多人,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也达数亿人民币。
(二)雷电灾害年年有,我们人类对雷电防护认识和经验也是逐年提高。
2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使雷电沿引雷针引入地下),开创了人类雷电防护新纪元。
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网构成了建筑防雷措施,大大减少了建筑物因雷击造成的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型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流引起的感应雷击已成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上面提到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电子设备损坏占绝大部分。
因此,我国上世纪90年代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同时通信、电力、广播电视、石油和铁路等电子产品密集部门,根据国家防雷规范,结合自身情况又制定出更加具体的行业防雷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的危害和雷电防护区
2.1雷电危害
直击雷:直击雷是雷雨云对大地或建筑物的放电现象。
它产生强大的脉冲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电动力损坏放电通道上的建筑物、输电线、室外电气、电子设备,击死击伤人员,同时产生的强烈的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对周围的电气、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干扰。
雷击电磁脉冲(LEMP):雷击电磁脉冲是由于雷雨云之间和雷雨云与大地之间放电时,产生的电磁感应、电磁辐射以及雷雨云与输电线静电感应电荷在雷击放电瞬间泄放,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通过连接建筑物内外的各种金属管道、电源线、信号线、电视天线等进入室内设备,使用电设备损害。
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及接地体等传统的外部避雷装置。
对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主要采用JLSP。
2.2雷电防护区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区):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本区的各类物体处在外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之内,应很少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的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第一屏蔽保护区(LPZ1,区):本区内的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已经分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
且由于屏蔽措施,本区的电磁场强度也已得到了初步的衰减。
为了进一步减小雷击电磁脉冲的影响,可设第二屏蔽保护区LPZ2:和第三屏蔽保护区LP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