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课程

合集下载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夹套反应釜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反应设备,它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为反应容器,外层为夹套。

夹套内可以通过流体循环来控制反应温度,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控制和调节。

本课程设计旨在介绍夹套反应釜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技术。

2. 夹套反应釜原理夹套反应釜利用夹套内流体循环的方式来控制反应温度。

通过在夹套中加热或冷却流体,可以使得反应容器内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这一原理使得夹套反应釜成为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温度的重要设备。

3. 夹套反应釜结构夹套反应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反应容器:位于夹套内部,用于装载化学物质进行反应。

- 外壳:包裹整个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 夹套:位于外壳与反应容器之间,用于循环流体来控制反应温度。

-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夹套中的流体,提高反应温度。

- 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夹套中的流体,降低反应温度。

4. 夹套反应釜操作方法4.1 准备工作在操作夹套反应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所有连接部位紧固可靠。

- 清洁反应容器,并将待反应物质准确称量放入容器中。

- 准备好所需的流体,根据需要调节其温度。

4.2 加热操作1.打开加热装置,并设置所需的加热温度。

2.开启循环泵,使流体开始在夹套内循环。

3.监测反应容器内温度的变化,根据需要调节加热功率和循环泵的流速。

4.当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时,关闭加热装置和循环泵。

4.3 冷却操作1.打开冷却装置,并设置所需的冷却温度。

2.开启循环泵,使流体开始在夹套内循环。

3.监测反应容器内温度的变化,根据需要调节冷却功率和循环泵的流速。

4.当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时,关闭冷却装置和循环泵。

5. 实验技术夹套反应釜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技术: - 温度控制实验:通过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控制夹套中流体的温度,从而研究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产物生成情况。

化工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2)

化工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2)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m3夹套反应釜设计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 化学工程班级: 10化工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日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设计者:班级:10化工学号:10111003101指导老师:日期:一、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带搅拌的配料罐。

二、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见下表三、设计要求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选择支座形式并进行计算;3.手孔校核计算;4.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5.进行搅拌传动系统设计;(1)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指定用V带传动);(2)作带传动设计计算:定出带型,带轮相关尺寸(指定选用库存电机Y1322-6,转速960r/min,功率5.5kW);(3)选择轴承;(4)选择联轴器;(5)进行罐内搅拌轴的结构设计、搅拌器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设计;6.设计机架结构;7.设计凸缘及安装底盖结构;8.选择轴封形式;9.绘制装配图;10. 绘传动系统部件图。

表1 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简图设计参数及要求容器内夹套内工作压力,Mpa设计压力,MPa0.2 0.3工作温度,℃设计温度,℃<100 <150介质染料及有机溶剂冷却水或蒸汽全容积,m3 1.0操作容积,m30.8全容积传热面积,m2>3.5腐蚀情况微弱推荐材料Q235-A搅拌器型式推进式搅拌轴转速,r/min200轴功率,kW 4接管表符号公称尺寸DN连接面形式用途a 25 蒸汽入口b 25 加料口c 80 视镜d 65 温度计管口e 25 压缩空气入口f 40 放料口g 25 冷凝水出口h 100 手孔目录1. 夹套反应釜的结构 (5)1.1 夹套反应釜的功能和用途 (5)1.2 夹套反应釜的反应条件 (5)2. 设计标准 (6)3.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6)4. 各部分结构尺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 (7)4.1 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7)4.1.1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8)4.1.2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10)4.2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12)4.2.1 强度计算(按内压计算强度) (12)4.2.2 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厚度) (15)4.2.3水压试验校核 (21)4.3 反应釜的搅拌器 (23)4.3.1 搅拌装置的搅拌器 (23)4.3.2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结构设计 (23)4.3.3 搅拌装置的搅拌轴设计 (24)4.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设计 (26)4.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尺寸 (26)4.4.2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 (26)4.4.3 V带减速机 (27)4.4.4凸缘法兰 (30)4.4.5安装底盖 (31)4.4.6机架 (31)4.4.7联轴器 (32)4.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33)4.5.1 填料密封 (33)4.5.2 机械密封 (33)4.6反应釜的其他附件设计 (34)4.6.1 支座 (34)4.6.2 手孔和人孔 (35)4.6.3 设备接口 (35)5. 设计小结 (38)6. 参考文献 (39)设计说明书1. 夹套反应釜的结构夹套反应釜主要由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和一些附件组成。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

本科毕业生论文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学号: 201040820115 学生姓名:李生江指导教师:2012年6月13日大型作业任务书4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2009(1)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一、大型作业题目:夹套反应釜二、大型作业内容(含技术指标)1. 容积:20m3;2. 反应温度:150℃,加热介质:水蒸气;3. 使用地点:黄石某地区。

4. 作业成果:计算书1份,设备图1张(A1图纸手工绘制)。

三、进度安排1.5月28日:分配任务;2.5月28日-6月03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3.6月04日-6月08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根据给定的条件合理选择设备的结构以及合适的材料,立式容器或卧式容器的筒体和封头、钢板卷制焊接结构接头、钢板材料的型号及热处理条件等;2.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性能,对选用设备的壁厚进行计算、稳定性进行校核;3.辅助设备的选型: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尺寸计算及型号规格:人孔或手孔设计、法兰的型号规格、接管开孔结构、视镜或液面镜以及容器的支座选型等。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2 年月日目录1 绪论 (1)1.1反应釜的基本特点 (1)1.2反应釜的发展趋势 (2)2反应釜的设计参数及要求 (3)3 夹套反应釜设计 (4)3.1夹套反应釜的总体结构 (4)3.1.1釜体部分 (4)3.1.2传热装置 (4)3.2反应釜的罐体和夹套的设计 (5)3.2.1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5)3.2.2筒体的几何尺寸计算 (5)3.2.2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5)3.2.3强度计算 (6)3.2.4稳定性校核 (7)3.2.5水压试验校核 (8)3.3反应釜搅拌装置设计 (8)3.3.1搅拌器选择 (8)3.3.2设计搅拌轴 (9)3.4传动装置设计 (10)3.4.1动力设计 (10)3.4.2轴封装置设计 (10)3.4.3联轴器 (11)3.4.4凸缘法兰选择 (11)4 反应釜附件选用 (12)4.1耳式支座选用 (12)4.2接管表 (13)4.3人孔选择 (13)5 参考文献 (14)1 绪论1.1反应釜的基本特点反应釜体普遍采用钢制(或衬里)、铸铁或搪玻璃。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题目:夹套反应釜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年月目录一.设计内容 (3)二.设计参数 (3)三.设计要求 (3)表1 几何尺寸 (4)表2 强度计算 (5)表3 强度校核 (6)表4 水压试验校核 (7)四.搅拌轴、搅拌轴和搅拌连接的结构设计 (7)五.电动机、减速器等传动装置的设计 (8)六.反应釜的其它附件 (9)七.参考文献 (10)八.设计小结 (11)一: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带搅拌的配料罐二:设计参数和指术性指标简图设计参数及要求容器内夹套内工作压力,MPa设计压力,MPa工作温度,℃设计温度,℃介质全容积操作容积,传热面积,㎡腐蚀情况推荐材料搅拌器型式搅拌轴转速,r/min轴功率,kW接管表符号公称尺寸DN 连接面形式用途a 25 突面蒸汽入口b 25 突面加料口c 80 凸凹面视镜d 70 突面温度计管口e 25 突面压缩空气入口f 40 突面放料口g 25 突面冷凝水出口h 100 突面手孔三:设计要求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表1:几何尺寸步骤项目及代号参数及结果备注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全容积V,m3操作容积V1,m3传热面积F,㎡釜体形式封头形式长径比i=H1/D1初算筒体内径圆整筒体内径D1 ,mm一米高的容积V1m ,m3釜体封头容积V1封,m3釜体高度H1=(V-V1封)/V1m,m圆整釜体高度H1,mm实际容积V=V1m×H1+V1封,m3夹套筒体内径D2,mm2.4 由工艺条件给定计算,V1=Vη由工艺条件给定常用结构常用结构按表4-1选取(注)按式4-1计算按附表4-1选取按附表4-1选取附表4-2按式4-2计算选取按式4-3计算按式4-2选取注:附表和计算式为设计资料蔡纪宁,张秋翔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1版中数据及资料,下同表4:水压试验校核四.搅拌轴、搅拌器和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设计﹙1﹚桨式搅拌器的选择:N/n= ,则有则桨式搅拌器的主要尺寸可由表4-5选取,起主要尺寸选取如下:(mm)﹙2﹚ 搅拌轴的设计1. 搅拌轴的结构:2. 搅拌轴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n= r/min 直线度允许差1000:3. 搅拌轴的强度计算:a .轴功率P= 由工艺条件确定 b.轴转数n= r/min 由工艺条件确定 c.轴材料 钢 常用 d.轴传递的扭矩 T=e.材料许用扭转剪应力[τ]= mPaf. 系数Ao=112g.轴端直径d>=h.开2个键槽,轴径扩大7%:d=34.1x(1+7%)=36.4j.圆整轴端直径d= mm圆整选取五.电动机,减速器等传动装置的设计 ﹙1﹚ 电动机的选取:﹙2﹚减速器的选择:由表4-11选取减速器如下:根据转速n= r/min 可选用 减速器:功率P =1.5 KW 转速n= r/min﹙3﹚选择凸缘法兰:根据安装底盖等尺寸要求可选法兰如下:文献2附表4-6(mm )﹙4﹚安装底盖选择安装底盖的主要尺寸如下(mm )﹙5﹚机架选取机架及主要尺寸如下:(mm)﹙6﹚搅拌轴轴端尺寸: (mm)﹙7﹚联轴器的选择:由附表5-10选取主要尺寸如下:(mm)⑴.耳式支座:由附表4-9选取型耳式支座如下:(mm)⑵. 人孔:根据材料选取回转盖颈平焊法兰人孔,其主要尺寸如下:⑶接管与管法兰接管的伸出长度为从法兰密封面到壳外径为mm,,考虑到保温要求时,可伸出长度为mm,由附表4-12可选出法兰尺寸:(mm)⑷补强圈采用补强圈时,可参照下列数据选取:Φ108×6,Φ133×6,Φ159×8,Φ219×8,Φ273×8查附表4-13选取尺寸如下:(mm)⑸. 液体出料管:管径公称直径DN= mm 。

夹套式反应釜设计 课程设计

夹套式反应釜设计  课程设计

化工设备械基础《夹套反应釜设计说明书》院系: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制药工程姓名:李军学号:2010115114指导教师:杨斌日期:2012年6月4日目录一设计内容概述⑴设计要求⑵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⑶设计条件二强度设计计算⑴几何尺寸⑵强度计算(按内压计算厚度)⑶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厚度)⑷水压实验校核三标准零部件的选取⑴支座⑵手孔⑶视镜⑷法兰⑸接管四参考文献五意见和建议一、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一、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设计者姓名:李军班级:制药工程学号:2010115114指导老师姓名:杨斌日期:2012年6月4日(一)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配料罐(二)设计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三)设计要求:⒈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⒉选择支座形式并计算;⒊手孔校核计算;⒋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⒌绘制装备图(1#图纸);(四)设计要求,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安全是前提,经济是目标,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经济。

经济性包括材料的节约,经济的制造过程,经济的安装维修。

设计檔,压力容器的设计檔,包括设计图样,技术条件,强度计算书,必要时还要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

若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还应提供应力分析报告。

强度计算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计条件,所用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度、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

设计图样包括总图和零部件图。

设计条件,应根据设计任务提供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即首先满足工艺设计条件。

设计条件常用设计条件图表示,主要包括简图,设计要求,接管表等内容。

简图示意性地画出了容器的主体,主要内件的形状,部分结构尺寸,接管位置,支座形式及其它需要表达的内容。

二、设计计算 (夹套反应釜设计计算)(一)几何尺寸 1-1 全容积 V=1.43m 1-2 操作容积 V 1=1.123m 1-3 传热面积 F=52m 1-4 釜体形式:圆筒形 1-5 封头形式:椭圆形 1-6 半径比 i=1H /1D =1.11-7 初算筒体内径 1D ≅带入计算得:1D ≅1.175 m1-8 圆整筒体内径1D =1200 mm1-9 一米高的容积1m V 按附表4-1选取 1m V =1.1313m 1-10 釜体封头容积1V 封按附表4-2选取 1V 封=0.2553m1-11 釜体高度1H =(V -1V 封)/1m V =1.012m1-12 圆整釜体高度1H =1000 mm1-13 实际容积V=1m V *1H +1V 封=1.131*1.0+0.2553m =1.393m1-14 夹套筒体内径2D 按表4-3选取得: 2D =1D +100=1300 mm1-15 装料系数η=V 操/V=0.81-16 操作容积V 操=1.123m1-17 夹套筒体高度2H ≥(ηV -1V 封)/1m V =0.765m1-18 圆整夹套筒体高度2H =800 mm1-19 罐体封头表面积1F 封按附表4-2选取1F 封=1.66252m1-20 一米高筒体内表面积1m F按附表4-1选取1m F =3.772m1-21 实际总传热面 按式4-5校核F=1m F *2H +1F 封=3.77*0.7+1.6625=4.68122m >32m (二)强度计算(按内压计算厚度) 2-1 设备材料 Q345--R2-2 设计压力(罐体内)1P =0.2 MPa 2-3 设计压力(夹套内)2P =0.3 MPa 2-4 设计温度(罐体内)1t <120℃ 2-5 设计温度(夹套内)2150t <℃ 2-6 液柱静压力 1H P =0.0088 MPa 2-7 计算压力1CP =1P =0.2MPa2-8 液柱静压力 2H P =0MPa 2-9 计算压力2CP =2P =0.3MPa2-10 罐体及夹套焊接系数 采用双面焊,局部无损探伤 0.85ϕ=2-11 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 []tσ=170Mpa 2-12 罐体筒体计算厚度 []11112C tCP D δ=σϕ-P =0.83mm 2-13 夹套筒体计算厚度 []22222C tCP D δ=σϕ-P =1.35mm 2-14 罐体封头计算厚度ct c p D p 211'][20.5-=1φσδ=0.83mm2-15 夹套封头计算厚度ctc p D p 211'][20.5-=1φσδ=1.35mm2-16 假设钢板厚度为3.8~4.0 mm 2-17 取钢板厚度负偏差 1C =0.30 mm2-18 腐蚀裕量2C =2.0 mm2-19 厚度附加量12C C C =+=2. 3mm2-20 罐体筒体设计厚度 δ1c =δ1+C 2=0.83+2.3=3.13mm 2-21 夹套筒体设计厚度 δ2C =δ2+C 2=1.35+2.3=3.65mm 2-22 罐体封头设计厚度 δ1C ʹ=δ1ʹ+C 2=0.83+2.3=3.13mm 2-23 夹套封头设计厚度 δ2C ʹ=δ2ʹ+C 2=1.35+2.3=3.65mm 2-24 罐体筒体名义厚度 1n δ=4 mm 2-25 夹套筒体名义厚度 2n δ=4 mm 2-26 罐体封头名义厚度 '1nδ=4 mm 2-27 夹套封头名义厚度'2nδ=4 mm⒉ 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厚度) 3-1 罐体筒体名义厚度1n δ=10mm(假设)3-2 厚度附加量 C=1C +2C =0.8+2.0=2.8mm 3-3 罐体筒体有效厚度1e δ=1n δ-C=10-2.8=7.2mm 3-4 罐体筒体外径1O D =1D +21n δ=1200+2*8=1216 mm 3-5 筒体计算长度L=2H +1/31h +2h =800+*300/3+25=925 mm 3-6 系数L/1O D =925/1216=0.761 3-7 系数1O D /1e δ=1216/7.2=233.8463-8 系数 查参考文献1 图11-5 得: A=0.000833-9 系数 查参考文献1 图 11-8 得: B=113 3-10 []p =11/O eB D δ=0.669>0.3Mp ,所以稳定。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3)Abstract (4) 引言(5)设计任务书(6)1.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拟定(8)2.罐体和夹套结构设计(8)3.罐体几何尺寸计算(9)4.确定封头尺寸(10)5.确定筒体高度(10)6.夹套几何尺寸计算(10)7.夹套的连接形式(11)8.强度计算(13)9.稳定性校核(15)10.水压试验校核(19)11.搅拌器类型(19)12.传动装置设计(20)13.机架的选用(21)14.甲型平焊法兰选取(22)15.挡板(22)16.安装底盖的选取(23)17.凸缘法兰的选取(24)18.搅拌轴设计(24)19.凸缘联轴器(29)20.支座(30)21.设备接口(30)22.接管与法兰(31)23.视镜(32)24.手孔与人孔(32)25.反应釜的轴封装置(32)参考文献(34)设计小结(35)摘要本论文先介绍了反应釜的概况,然后简要地说明了设计方法、理论依据及设计思路。

论文在计算方面主要介绍了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主要包括由给定工艺参数进行的筒体和夹套的力学分析,反应釜液压试验校核,支座、视镜的选择及强度校核,搅拌装置的设计计算及搅拌器的选型和搅拌轴长度的确定。

本文最后进行了反应釜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方面分析,指出了反应釜设计中需要改进和优化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压力容器反应釜搅拌设备AbstractThis study firs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reaction kettle, the reaction kettle design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 reaction kettl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n explain briefly the design method, the theoretic basis and design ideas.In the aspect of calculation it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Strength calculation by a given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e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cylinder and clip , the respective reaction kettle hydraulic test , the choice and strength check of bearing and lens , mixing devic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blender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tirring shaft length.Finally, the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kettle improvements in analysis, and it points out the reaction kettle desig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optimized in some aspects.Keywords: Pressure vessel Reaction kettle Mixing equipment引言课程设计是本专业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尝试化工机械设计。

《夹套反应釜设计》课件

《夹套反应釜设计》课件

结论
我们总结了夹套反应釜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对未来应用的探讨,这项研究品质(第14卷第4期), 2018.
夹套反应釜的设计要求
1 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考虑技术、经济、安全 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设计 方案。
2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适当的材料,如不锈 钢、碳钢等,保证设备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全措施
对反应釜的运作过程中的 安全问题做出规定,以保 障使用人员的安全。
夹套反应釜的设计流程
1
准备工作
明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材料、租借所需要的工具及设备等等。
测试结果分析
据测试结果,评估反应釜的 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 有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夹套反应釜的维护与保养
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
保养维护可以保证设备的长期可 靠运行,减少损坏风险。
维护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清洗整个反应釜,检查有无损坏, 如有损坏,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如反应釜内承压过大、温度过高 等,切勿私自操作,应该寻求专 业人士协助。
2
设计流程步骤
确定反应釜的尺寸、夹套的厚度、搅拌速度等,草绘设计草图并做出计算。
3
设计实例
以某型号的夹套反应釜为例,介绍具体的设计方案。
夹套反应釜的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目的和意义
测试反应釜的性能是否满足 设计要求,并为制定后续操 作提供指导。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量出反应的温度、压力、 搅拌速度等物理参数,对比 设计参数,检测设备的性能。
《夹套反应釜设计》PPT 课件
这个课件将介绍夹套反应釜的设计、构造和运作。我们将探讨设计要求和流 程、性能测试、维护保养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夹套反应釜的概念及应用

化工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2)

化工课程设计--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2)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m3夹套反应釜设计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 化学工程班级: 10化工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日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设计者:班级:10化工学号:10111003101指导老师:日期:一、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带搅拌的配料罐。

二、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见下表三、设计要求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选择支座形式并进行计算;3.手孔校核计算;4.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5.进行搅拌传动系统设计;(1)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指定用V带传动);(2)作带传动设计计算:定出带型,带轮相关尺寸(指定选用库存电机Y1322-6,转速960r/min,功率5.5kW);(3)选择轴承;(4)选择联轴器;(5)进行罐内搅拌轴的结构设计、搅拌器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设计;6.设计机架结构;7.设计凸缘及安装底盖结构;8.选择轴封形式;9.绘制装配图;10. 绘传动系统部件图。

表1 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书简图设计参数及要求容器内夹套内工作压力,Mpa设计压力,MPa0.2 0.3工作温度,℃设计温度,℃<100 <150介质染料及有机溶剂冷却水或蒸汽全容积,m3 1.0操作容积,m30.8全容积传热面积,m2>3.5腐蚀情况微弱推荐材料Q235-A搅拌器型式推进式搅拌轴转速,r/min200轴功率,kW 4接管表符号公称尺寸DN连接面形式用途a 25 蒸汽入口b 25 加料口c 80 视镜d 65 温度计管口e 25 压缩空气入口f 40 放料口g 25 冷凝水出口h 100 手孔目录1. 夹套反应釜的结构 (5)1.1 夹套反应釜的功能和用途 (5)1.2 夹套反应釜的反应条件 (5)2. 设计标准 (6)3.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6)4. 各部分结构尺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 (7)4.1 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7)4.1.1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8)4.1.2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10)4.2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12)4.2.1 强度计算(按内压计算强度) (12)4.2.2 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厚度) (15)4.2.3水压试验校核 (21)4.3 反应釜的搅拌器 (23)4.3.1 搅拌装置的搅拌器 (23)4.3.2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结构设计 (23)4.3.3 搅拌装置的搅拌轴设计 (24)4.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设计 (26)4.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尺寸 (26)4.4.2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 (26)4.4.3 V带减速机 (27)4.4.4凸缘法兰 (30)4.4.5安装底盖 (31)4.4.6机架 (31)4.4.7联轴器 (32)4.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33)4.5.1 填料密封 (33)4.5.2 机械密封 (33)4.6反应釜的其他附件设计 (34)4.6.1 支座 (34)4.6.2 手孔和人孔 (35)4.6.3 设备接口 (35)5. 设计小结 (38)6. 参考文献 (39)设计说明书1. 夹套反应釜的结构夹套反应釜主要由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和一些附件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前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

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目录1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6)2.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6)2.1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6)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7)2.2.1确定筒体内径 (7)2.2.2 确定封头尺寸 (7)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i (8)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8)2.4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9)2.4.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9)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9)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10)2.4.4 夹套厚度计算 (11)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 (11)3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2)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结构设计 (12)3.2 搅拌轴设计 (13)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14)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 (14)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 (14)4.3 凸缘法兰 (15)4.4 安装底盖 (15)4.5 机架 (15)4.6 联轴器 (16)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 (16)6 反应釜的其他附件 (16)6.1 支座 (16)6.2人孔 (17)6.3 设备接口 (17)7 反应釜的装配图 (17)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把所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及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和强化有关机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有较精确的设计内容和步骤,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

主要内容有: 1 . 目录; 2 . 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4. 各部分结构尺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 5. 设计小结; 6. 参考资料。

)CAD图纸一张,用A2纸打印。

设计内容:设计一张带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第三组组长:张定成设计人:张定成设计任务书1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一个夹套反应釜主要有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一些附件构成。

而搅拌容器又可以分为罐体和夹套两部分。

搅拌装置分为搅拌器和搅拌轴,根据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本次设计搅拌器为浆式搅拌器;考虑到机械轴封的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轴封采用机械轴封。

在阅读了设计任务书后,按以下内容和步骤进行夹套反应釜的机械设计。

(1)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工艺的要求,并考虑到制造安装和维护检修的方便来确定各部分结构形式。

(2)搅拌器的设计。

①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各部几何尺寸;②考虑压力、温度、腐蚀因素,选择釜体和夹套材料;③对罐体、夹套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校核;(3)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选择电机、确定传动类型、选择联轴器等。

(4)决定并选择轴封类型及有关零部件。

(5)绘图,包括总图、部件图。

(6)编制技术要求,提出制造、装配、检验和试车等方面的要求。

2.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反应釜是有罐体和夹套两部分构成,罐体是反应的核心,为物料完成搅拌过程提供一个空间。

夹套为反应的操作温度提供保障,是一个套在罐体外的密封空间容器。

2.1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罐体采用立式的圆筒形容器,有筒体和封头构成。

通过支座安装在基础平台上。

封头一般采用椭圆形封头。

由于筒体内径Di<1200mm,因此下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

而为了拆卸清洗方便,上封头采用法兰与筒体连接。

夹套型式与罐体大致一致。

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2.2.1确定筒体内径一般有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筒体内径Di估算:i D≅式中i为长径比即:iiHiD=,有表4-2选取。

根据题意取i=1.0,已知V=1.0,则D i =1084mm, 将D i 圆整到公称直径系列,则Di =1000(mm).2.2.2 确定封头尺寸(1)椭圆封头选取标准件,它的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标准椭圆封头尺寸见附表4-2.即DN=D i =1000(mm)曲边高度 h i =250mm 直边高度h2=25mm 容积V=0.1505m3(2)封头厚度计算由公式[]Di20.5ctcpspσϕ=-其中P c =0.2[]tσ =113MP (由参考文献附表9查的)封头焊接采取双面焊、全焊透,局部无损伤,则φ=0.85计算S=0.7×1400/(2113×0.85-0.5×0.7)=5.1 mm由参考文献一表4-9查得:负偏差 C1=0.5mm由参考文献一表4-11查得:腐蚀裕量C2=1.5mm计算名义厚度 Sn=S+C1+C2+Δ=5.1+1.5+0.5+0.9=8mm故封头厚度取8mm(3)由于S<10mm 则封头的直边高度 h2 =25mm有附表4-2 知封头内表面积A=2.2346m2 容积V=0.3977m3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i反应釜容积V通常按下封头和筒体两部分容积之和计算。

则筒体高度Hi按下式计算并进行圆整:Hi=(V-V封)/V im式中V封 ------------封头容积:0.3997 m3V im ------------1m高筒体容积(见附表4-1):V im =1.539 m3 /m得 Hi= (2.5-0.3977)/1.539=1.3660m圆整后的Hi=1.4m=1400mm按筒高圆整后修正实际容积:V= V im×H i + V封=1.4*1.539+0.3977=2.55 m3 >2.5 m3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夹套和筒体的连接常焊接成封闭结构,夹套的结构尺寸常根据安装和工艺两方面的要求而定。

夹套的安装尺寸见图4-6,夹套内径D2可根据筒体内径D1按表4-3选取:D2 =D1+100=1500mm夹套下封头型式同筒体封头,直径D2与夹套筒体相同。

夹套高H2有传热面积而决定,不能低于料液高,装料系数: y=操作容积/全容积=2÷2.5=0.8夹套高H2 计算:H2 = (ηV-V封)÷V im 代入数值计算得:H2 =1.04 m夹套所包围的罐体的表面积,一定要大于工艺要求的传热面积F,即:F封+F筒>=F 其中 F筒=H2 ×F1m故 F封+F筒=2.2346+4.40×1.04=7.07>=7㎡所以换热要求满足。

筒体和上封头的连接采用甲型平焊法兰连接,选取凹凸密封面法兰,其尺寸见附图4-2,主要尺寸有附表4-4查的,其中:D=1530mm D1=1490mm D2=1455mm D3=1441mmD4=1438mm S=46mm d=23mm2.4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夹套反应釜几何尺寸确定后,要根据已知的公称直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进行强度计算确定罐体及夹套的筒体和封头的厚度。

2.4.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强度计算中各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均应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

圆筒为正压外带夹套时:当圆筒的公称直径DN>=600㎜时,被夹套包围部分的圆筒分别按内压圆筒和外压圆筒计算,取其中较大值,其余部分按内压圆筒设计。

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1)筒体强度计算已知:Tc=110℃ Pc=0.7Mpa []113tMpaσ= φ= 0.85[] 5.12i tPcD S mmσϕ==负偏差 C2=1.5mm 腐蚀裕量 C2=1.5㎜名义厚度 Sn=S +C1+C2+Δ=8㎜ (2)封头厚度计算[] 5.120.5itPcD S mmPcσϕ==- 同理名义厚度 : Sn=S +C1+C2+Δ=8㎜ 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1)筒体图算法 由于D 0/Se>=20① 假设 Sn=14mm 令Se=Sn-2=12mm D 0=D i +2Sn=1428mm ② 则 L/D 0=1400÷1428=0.98D 0/Se=119 D 0>20 ③ 查图5-5得 A=0.0012④ 查图5-7 由于Tc =<140℃ 则B=125Mpa计算许应外压力[p] [p]=B/( D 0/Se)=1.05Mpa 所以 [p]>=p c 故筒体厚度Sn 2取14mm 由Sn 1=8mm=< Sn 2=14mm 封头厚度确定为14mm (2)外压封头强度计算①设封头的厚度 Sn=14mm 计算有效厚度Se=Sn-C=12mm R 0=K 1D 0 式中K 1 =0.9 D 0 =Di+2Sn=1428mm R 0 =0.9×1428=1285mm ② 计算系数A0.1250.0011A R Se ==③查参考文献[1]中图5-8 T=<150℃ 查的系数B=120MpaB [p]=10MpaRSe =[p]>p c 所以封头厚度确定 Sn=14mm 2.4.4 夹套厚度计算 (1)夹套筒体部分厚度计算由 P c 2=0.9Mpa T c 2=<140℃ []113tMpaσ= φ=0.852227.032[]c tp D mm S σϕ==负偏差 C 1=0.5mm 腐蚀裕量 C 2=1.5mm 则 Sn 2=S 2+C 1+Δ=10mm(2)夹套封头厚度计算22227.02[]0.5c tcp D mm p S σϕ==- 同理 :则 Sn 2=S 2+C 1+Δ=10mm 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夹套反应釜应对罐体和夹套分别进行水压试验,并校核圆筒应力σT (1) 罐体水压试验由于[σ]≈[σ]t 故 p T =1.25p=1.25Pc=0.875Mpa()61.72T T p Di Se MpaSeσ+==材料屈服点应力 σs =235Mpa0.9 σs φ=179.8Mpa T σ ≦0.9 σs φ 所以罐体水压试验强度足够(2)由于[σ]≈[σ]t 故 p T =1.25p=1.25P c2=1.125Mpa22(2)1062T T p D Se MpaSe σ+==材料屈服点应力 σs =235Mpa0.9 σs φ=179.8Mpa T σ ≦0.9 σs φ 所以夹套水压试验强度足够3 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由搅拌器、轴及其支撑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