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__化学与健康__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远离有毒物质 化学与健康教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远离有毒物质 化学与健康教学

四、拒绝毒品
1.常见的毒品
鸦片、吗啡、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及部分苯丙胺
类物质等。
2.危害
产生抗药性
对毒品的依赖性
课堂达标
1.《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这是因为吸烟有害身 体健康。下列物质中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是( A ) A.一氧化碳 B.甲醛 C.黄曲霉素 D.二氧化碳
2.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永恒的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B .用SO2熏蒸红薯粉丝,使它的色泽变白 C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D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知识点3 远离烟草
3.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市售香烟通常装有过滤嘴,所以吸烟对人体无害 B.香烟烟雾中只有尼古丁有毒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香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四 拒绝毒品
1.毒品的危害:吸毒可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_依__赖_性____, 即通常所说的“_毒_瘾______”,危害极大。 2.远离毒品的最佳办法:一定要抵挡住__好_奇_心____的诱惑,千万 不要尝试吸食毒品。请牢记:“_毒_品__万_万_试__不_得_______!” ___拒__绝_毒_品_____ 就是在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3.危害:误食霉变食物后会引起___恶_心______、_呕_吐______或 ___头_晕____、__昏_迷_____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 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知识点三 远离烟草
1.烟雾成分:含有__________多种化学物质,公认的致癌物
就超过__________种。40其00中最为有害的物质包括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课件(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课件(新版)鲁教版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 类别或作用 体内变化 无毒、弱碱性,易 与胃酸反应,加热 分解成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 比较活泼的金属, 能与胃酸反应
碳酸氢钠
NaHCO3
膨松剂
可用
铁(还原性铁粉)
Fe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 可用
食盐
NaCl
易溶、中性, 与硝酸银溶液 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 ——
调味剂
可用
甲醛
CH2O
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或方法三:取少量溶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用 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选取的试剂、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只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5)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食品添加剂
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食品添
加剂吗?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依法添加使用 【解析】(1)甲醛为一种有毒物质,能使蛋白质失活。
(2)铁粉通过与胃酸的反应给人体补充了铁元素,从而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10.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
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
认为应浸泡在( D ) A.白酒中 C.烧碱溶液中 B.食醋中 D.碳酸钠溶液中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弱碱性;烧碱溶液也显碱性,但有强腐蚀性。 11.吸毒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大麻”(其主要成分为C12H30O2)是

化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健康的知识点与现象

化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健康的知识点与现象

化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健康的知识点与现象一、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燃料都离不开化学,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医疗卫生方面,化学都占据着牢不可摧的地位。

总之,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2]。

在交通方面,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能源转化为动力,使交通工具以此获得行驶的动力,化学能源是交通工具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车辆的车漆、轮胎、底盘以及发动机等各个零件所用的材料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汽车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汽车尾气,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而化学催化剂能够将有毒的汽车尾气反应生成没有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将污染程度较高的含铅汽油逐渐换成无污染的乙醇汽油,推动交通工具的发展。

在饮食方面,化学在饮食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盐。

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主要由氯元素和钠元素构成,不仅能够调制菜品口味,还能够满足人体机能的需要。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改善食物的色泽与味道,补充食物在加工过程中失去的营养,人们会在食品中加入一些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味道,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浪费。

在服饰方面,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衣物材料分别是皮革与纤维。

虽然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纤维,但是这些天然纤维都是经过化学反应合成的有机物,即使是纯棉、纯毛等天然的纤维也是羊毛和棉花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的。

除了天然纤维,还有人造纤维,人造纤维是利用植物纤维等不适合直接纺织的短纤维,经过一系列化学加工得到的人造棉、人造丝和人造毛,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服饰都是由人造纤维制成的。

皮革是以动物的生皮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而加工成的实用皮料,化学作用使原本容易腐烂的硬生皮变成了柔软的皮革,并能够制成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服饰。

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使用材料的总称,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单元__化学与健康__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__化学与健康__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知识总结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四者是有机物,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碳的氧化物(CO CO 2)、碳酸H 2CO 3、碳酸盐Na 2CO 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 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酸CH 3COOH (俗名:醋酸)、乙醇CH 3CH 2OH (俗名: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含碳、氢(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3.糖类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水(I 2)变蓝色。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6CO 2+6H 2O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4.油脂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 油脂。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

5.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90g 。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 物质:占据空间、具有质量的实体-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成分-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该物质化学性质的实体-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分子1.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第二单元原子和分子2.1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心部分- 电子:带负电的粒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2.2 分子理论- 分子概念: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3.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或形态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物质的本质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第四单元化学反应4.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4.2 化学反应的计算-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函数,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五单元碳和化石燃料5.1 碳单质- 碳元素:原子序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2- 金刚石: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硬度大、透明- 石墨: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导电性好、软5.2 氧化物- 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气中的重要成分- 一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毒、可燃5.3 化石燃料- 煤:由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高压高温作用形成的燃料- 石油:由海洋生物残骸经过长时间高压高温作用形成的燃料-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体,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第六单元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生命现象- 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6.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物质第七单元溶液和浓度7.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7.2 溶液的浓度-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单位为mol/L第八单元酸碱盐8.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8.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通性:能和碱反应生成水、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的通性:能和酸反应生成水、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的通性:能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能和碱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9.1 金属的基本概念- 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物质- 金属元素:周期表中IA、II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9.2 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能和氧气、酸、盐反应9.3 金属材料- 纯金属: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第十单元生活中的化学10.1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口味、延长保质期等目的的化学物质10.2 能源和环境保护- 能源:人类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如化石燃料、核能、太阳能等- 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0.3 化学与健康- 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化学与健康的总结和感想

化学与健康的总结和感想

化学与健康的总结和感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这个词日益的为人们所关注,对健康的理解也是越来越广泛,从过去的单纯的身体健康到现在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主要是表现个人的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而这些恰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忽略的,所以重申健康的含义是很有必要的。

化学与健康,当初选这门课程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思考会学习什么东西,无非是像化学课一样讲一些原子,离子,或者是钾镁铝等一一些化学元素而已,总想这些东西离我那的生活似乎非常的遥远。

对于我们这些文科生来说,这无关紧要的课程,上完这些课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健康原来就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真正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一门课程。

我们看看它包括那几个方面:生命化学与健康,食品化学,日用品化学与健康,农业化学与健康,药物学化学与健康,军事化学与健康,毒品与化学等等。

看到这么多,也许没有想到原来这些都是化学方面的。

你也不会意外先前的说法了。

从物质结构基础说起,也就是最基础的化学,讲到元素,元素的符号含义,例如水的化学式H2O等等。

把自然界的物质分类,每一类物质都有自己的名称,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氧硅铝鉄钙,到海水中元素的分布:O,H,CL,Na,Mg,再到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分布O,C,H,N,等等。

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具体的到波尔理论,原子的内部结构,等等。

这些就是比较化学的化学了。

生命化学与健康,它的主要内是有机化合物,构成生命的元素,构成生命的分子,人体中的化学反应,奇妙的生命化学系统。

生命的化学进化: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生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

这些看起来和化学无关的事情然而时时刻刻却发生着化学反应,同时因为这些反应,整个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进步。

饮食健康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过多的涉及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_十单元《化学与健康》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十单元《化学与健康》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中部分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了解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在人体内存在元素平衡的概念,养成均衡膳食的意识。

3.知道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教学方法】启发式、诱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讲解【教学过程】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食物中的有机物1.含有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它们为,如淀粉、纤维素等。

温馨提示:(1).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CaCO3等物质。

这些物质中虽含有碳元素,但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很相似,所以都属于无机物。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食物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1)糖类①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常见的糖有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②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鉴别方法是与碘水作用显蓝色。

淀粉在酶与水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释放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缓慢氧化6CO2+6H2O 。

③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油脂①由C、H、O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油脂在酶与水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②油脂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人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被氧化排出体外。

(4)维生素维生素能够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2、钠和钾(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 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Se 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知识总结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前四者是有机物,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碳的氧化物(CO CO2)、碳酸H2CO3、碳酸盐Na2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酸CH3COOH(俗名:醋酸)、乙醇CH3CH2OH(俗名: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等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
含碳、氢(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3.糖类
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水(I2)变蓝色。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4.油脂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

5.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9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6.维生素
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缺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症。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热值:脂肪>蛋白质>糖类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有11种,称为常量元素。

如氧、碳、氢、氮、钙等。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如铁、铜、锌、氟、碘、硒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
缺钙的表现:(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即使是必需元素,也要合理摄入。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蛋白质的性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

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