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合集下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

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日益发展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工人运动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经济危机就是其典型表现,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经济危机给人民尤其是工人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的觉醒,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工人运动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②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③工人运动的实践,特别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知道,同时,它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④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广泛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文化成果,加以批判的继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取代;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一国际的成立和巴黎公社革命1、第一国际的成立(1)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日益扩大;②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③马科斯、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进行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2)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3)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2、巴黎公社革命(1)历史背景: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②资产阶级先后成立了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对逼近巴黎的普军采取屈膝投降的态度——1871年临时政府同德国草签条约,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同时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2)成立过程:1871年3月18日革命: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巴黎人民起义,临时政府逃出巴黎;不久,巴黎公社成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政治运动。

在过去的历史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首先,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充满曲折和挑战。

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某些国家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其他国家推动共产主义进程则面临着困难和阻碍。

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特定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不能简单套用模板。

其次,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权力集中和个人崇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某些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崇拜和集权现象导致了违背民主原则、不公平分配资源的情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以避免个人崇拜和权力滥用。

此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革命道德和道义建设。

在过去的历史中,某些共产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比如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和侵犯人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须时刻牢记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更加注重人权和社会公正。

最后,历史经验教训还告诉我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合作。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须与其他政治力量和国家进行对话、合作和交流,以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利益。

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与其他政治势力形成广泛的联盟。

总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需要警惕各种困难和挑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条件,避免个人崇拜和权力集中,注重道德和伦理建设,并与其他政治力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合作。

只有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始终与时俱进,并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浅析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三件大事

浅析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三件大事

浅析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三件大事随着20世纪的到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形成,并对世界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三件大事分别是俄国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苏联解体。

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事件。

在一战后,俄国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面临压迫和贫困,矛盾日益激化。

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暴动,推翻了暴虐的沙皇政权,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胜利。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亚洲地区取得了胜利。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胜利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期待,为亚非拉国家争取独立和解放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失败。

苏联的解体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明共产主义制度并不是绝对的,也带来了一定的警醒和挑战。

综上所述,20世纪共产主义历史上的三件大事,不仅象征着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承、转,更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些事件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而且也是我们不容忽视和反思的历史经验。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通过对组织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定义组织的真实情况,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组织的内部优劣势。

组织的优势包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团队实力强等,这些优势使组织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组织的劣势包括管理不当、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这些劣势会影响组织的业务运营和发展。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需要加强管理和员工关怀,从而减少流失率。

然后,我们来看外部机会和威胁。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称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指19世纪末以来,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旨在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运动。

这一运动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苏联的建立,再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革命情绪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背景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14年,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成立,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组织。

第一国际在推动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内部意见分歧,第一国际于1876年解散。

1889年,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国际)成立,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二个组织。

第二国际在推动工人运动、争取工人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内部的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导致其最终瓦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地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的建立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东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也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随着冷战的加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出现了分裂,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

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虽然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事在国际历史长河中,共产主义运动犹如一股强烈的潮流,影响着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

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开始,共产主义思想不断传播并深入人心。

本文通过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故事,旨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启示。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1.相识与共同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19世纪的欧洲结识。

他们因共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而走到一起。

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两人逐渐形成了共产主义思想的雏形。

2.合作与《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携手合作,完成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这部著作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理论传播与影响《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共产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各国共产主义者纷纷成立政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1.公社的成立与运作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公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实现社会公平和民主。

尽管最终失败,巴黎公社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失败原因及影响巴黎公社的失败,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然而,公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3.公社与共产主义的发展巴黎公社的失败,并未削弱共产主义者的信心。

相反,公社的经验教训使共产主义运动更加成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1.列宁的思想与策略列宁,俄国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领导者。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等核心思想,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十月革命的进程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成功发动了十月革命。

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革命的影响及后续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836年——1848年间,英国宪章运动运动。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由空想到科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 3.由理论到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由理想变成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5、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国家超出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由一战后的一国,发展到二战后的多国。

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地跨欧亚的12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阵营。

•6、挫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记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记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记1847年6月2日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848年1848欧洲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投身于革命当中】1851~1852年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使共产主义者同盟在普鲁士境内的组织遭到破坏,国际反动势力加强对同盟的迫害】1852年11月17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解散【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发生,同盟组织被破坏,宣告解散】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国际工人联合会成立,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奠定了基础】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出版【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运动【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5月28日“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运动遭到梯也尔政府血腥镇压,公社成员英勇就义】1876年7月15日第一国际解散【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一国际也日渐衰落,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1888年《国际歌》创作完成【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作曲】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成立【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成立会议上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1895年8月5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精神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因病在寓所内逝世】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前身】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创立【第一个全俄政治报刊】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1903年7月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1914年8月4日第二国际解散【第二国际因一战的爆发而垮台】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生的苏维埃俄罗斯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918年12月30日德国共产党成立【创始人为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1919年1月15日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遇害【李卜克内西及罗莎·卢森堡被自由军团的士兵拷打及盘问了几个小时后遭到杀害】1919年3月2日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1919年4月13日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5月1日,几百名共产党人和群众遭到杀害,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被镇压下去】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4年1月21日列宁同志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布尔什维克的创建者列宁同志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遇害【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遭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得红军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6年10月陕甘宁大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1月8日国际纵队进入西班牙【在保卫西班牙的独立与自由的战斗中,国际纵队立下了不朽功勋】1936年11月26日《1936年宪法》【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36年斯大林模式【苏联采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1943年6月8日共产国际解散【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宣告解散】1944年法国国内战斗队【由法国共产党组织,在法国境内开展抵抗运动】1944年希腊共产党解放希腊1945年11月1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局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威廉·皮克当选为民主德国总统,奥托·格罗提渥为临时政府总理】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1956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胜利【古巴革命战争胜利,古巴共和国成立,使古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遇害【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切·格瓦拉遭玻利维亚军队杀害】1968年1月5日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1976年9月9日凌晨0时10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1978年12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6年3月“新思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国与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各国从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民主德国宣布停止存在,并正式并入联邦德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红色帝国的覆灭,国际主义的代言人不复存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19日,当时俄罗斯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其中认为独裁政治苛刻压迫,社会资源应该平均地分配给每个人。

他们提出将阶级制度取代为一个无阶级社会,由政府管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不需要任何阶级层次。

他们预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世界必须联合起来开展一场革命。

国际共产主义的正式组织可以追溯到1864年,当时保加利亚人勃赫尔特和鲁宾斯坦发起了“国际工人协会(国际工会)”,旨在组织和激励工人们发动政治斗争以改善他们的就业和社会地位。

后来,他们又成立了“第二国际”,并于1889年宣布共产主义的宣言,其中宣布的目标是将国际的劳动者团结起来,以及建立一个国际工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的异化和剥削。

1890年代日本社会主义者史蒂文·斯顿和毛泽东的学习活动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里程碑。

毛泽东于1921年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并组织了中国革命的最终阶段,实现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目标。

此外,从现在起,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许多地方得到普遍支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他们主张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共同的利益,像西班牙民主共和国、拉丁美洲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的冲刺时刻到了。

为了你的尊严,为了你的幸福,为了你光辉的明天,请你放声朗读。

人人都有希望,一切皆来得及。

读吧,读出你的智慧,读出你的自信,读出你辉煌的历史!
方法:一课时读一个专题,快速读,反复读;排除干扰,心中有数;复习下一专题前,注意回忆上一专题。

本专题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即“宪章运动”。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由理想变成现实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注意:巴黎公社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下,但是在它的影响下的一次无产阶级的运动);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中国;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找到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挫折发展
①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3、教训:
(1)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

(2)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要结合国情搞好改革,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一、选择题
1.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产生—实践—实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史实论证不相符的是( )A.产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实践—巴黎公社C.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宪章运动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此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

这一事件标志着(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布拉格之春
6.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D.美国霸权政策—匈牙利改革
7.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8.与右图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南昌起义
C.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9.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是()A.粉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叛乱 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10.今年上半年“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

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
A.“新宪法颁布”
B.“苏联成立”
C.“新经济政策”
D.“十月革命”
二、非选择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

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2分)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继承者。

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并加以改造和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3)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材料二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
图一图二
材料四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1921年苏俄哪位领导人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2分)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请问,这两次失误分别是什么?(2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政策实施的作用。

(2分)
(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