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8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知1-讲
感悟新知
2. 理解磁生电的条件 电路是闭合的;一部分导体 知1-讲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深度理解 1.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必须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而
不是整个电路。 2. 只要导体运动的方向与磁感线有一定角度,而不是与磁
感线平行,导体就会切割磁感线。 3. “切割磁感线运动”是指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当导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知பைடு நூலகம்-练
理解什么是切割磁感线运动,记住“两是,两不是”。 “两是”指的是:将磁感线看成是面条,部分导体看成是 刀,刀的运动能够把面条割断,就属于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有 两种情况:①刀口与磁感线垂直;②刀口与磁感线斜交。
不能割断面条的运动则不属于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也有两 种情况:①刀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②刀像刺刀一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如图4 所示,开关闭合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ab 左右 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发生摆动,这是______现象,利 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 (填“发电机”或“电动机”)。
感悟新知
知2-练
特别提醒 表示电磁感应现象的电路中,原本没有电源,在磁
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实质上就是电源。
样刺过磁场的运动。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由图 2可知,磁体外部磁感线从 N 极指向 S 极, 开关闭合,磁铁不动,ab 水平向左快速运动,ab 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故 A错误;磁极对调后,开关闭合,ab 水平向右快速运 动,ab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灵敏电流表指针仍会 偏转,故B 正确;
第8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目标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教案

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小结┃第2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教学过程设计┃二、进行新课。
(一)声信息与电信息。
1.提出问题:怎样把振动的声音信息转化成电流的信息呢?老师演示:把声音信息转换成电流信息。
按教材第19页图8—5—2所示情景,组装好实验器材,然后让一个学生大声说话、唱歌。
请同学们观察示波器上图形的变化情况。
现象:当对着线圈说话时,示波器上出现了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图形。
学生交流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振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感应电流。
2.学生分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探究: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
学生按照教材第135页图8—3—3组装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可以表明变化的电流可以转化为振动。
如果通过线圈的电流是由声音转化而成的,类似装置就可以把声音还原。
3.把上面的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的探究实验组合起来,就设计出了电话的主要构造话筒和听筒。
学生活动:自学并交流电话的发展历史。
多媒体展示电话话筒和听筒的构造示意图。
图8—3—1是话筒的结构。
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
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流。
图8—3—2是听筒的结构。
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电话听筒中的电磁铁的铁心不是用软铁,而是用永磁铁铁制成,这主要是为了改善通话效果,保持声音不失真。
因为用永磁铁做铁心,在螺线管未通电时铁片也被磁性适中的永磁铁所吸引,适当的弯曲。
当螺线管内通过强弱变化的电流时,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就会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铁片就振动起来了,这要比用软铁做铁心效果好得多。
4.扬声器。
演示实验时注意说话的声音一定要大。
这个实验表明莱斯的猜想的第一步“把人的声音的振动转换成电流的强弱而传送”可以实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章末复习(课件)

电动机的应用:家庭中的电风扇、洗衣机、空调 器等都用到电动机;生产中的水泵、起重机、机 床、电力机车等都是用电动机驱动的。
1.某校刚刷完地坪漆的地下室内,弥漫着刺鼻的油漆味。为
加快排出易燃、有毒气体,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调 直流排气扇。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通__电__线__圈在 __磁___场__中__受__力___转__动__。在讨论时,物理老师指出该方案的不足 :每当线圈平面转过与磁感线相_______垂(选直填“平行”或“垂
1.图甲是法拉第发明的紫铜圆盘发电机。转动摇柄使圆盘 旋转起来,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圆盘相当于图乙中的 ____导__体__A_。B如果要改变圆盘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可采 用的方法是_______改__变__磁__场___的__方_(向写出一点即可)。
2.如图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一个实验装置。他把带绝 缘层的导线绕在塑料管外,导线两端连接着小灯泡,形成 闭合电路,管内封闭一个强磁体。沿图中所示方向来回快 速摇动装置,小灯泡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构造:如图所示,扬声器主要由永磁体、线 圈、纸盆等构成。
工作过程: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
而运动。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大小和方向 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线圈就会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带动 纸盆来回振动,就发出了声音。
4.传感器
定义: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都可以转化 为电信息,这些实现其他信息转换成电信息的器件,叫 做传感器。
章末复习
本章知识梳理
电
发现:法拉第
磁
定义
电 磁 相
感
感应电流:①产生电流、②方向
第8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目录1电磁感应现象 (1)第一课时 (1)第二课时 (4)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第一课时 (7)第二课时 (11)3电话和传感器 (14)1 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掌握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并了解右手定则。
3.了解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
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能否利用磁场来产生电流呢?二、电磁感应发现时间: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继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三、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结合课本P124“实验探究”完成1.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正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1)①电路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断开的;②要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注意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一定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电路。
(2)“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①所谓切割磁感线,类似于切菜,垂直地切割或斜着切割都可以。
这就是说,导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角度,不能与磁感线平行,否则无法切割磁感线;②“切割磁感线运动”指的是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磁场不运动,导体运动时,导体能切割磁感线;导体不运动,磁场运动时,导体也能切割磁感线,同样能产生感应电流。
3.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2)该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二者缺一不可。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问题一:为什么实验中使用灵敏电流表而非一般电流表?(①因为灵敏电流表的零刻线在中间,可以左右摆动,表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可以反向;②实验中产生的电流很小,一般的电流表不容易测出)问题二:为什么必须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当电路不闭合,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它的两端会产生电压,但由于电路不是闭合的,所以在电路中没有电流产生)6.练习:磁场中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向运动时,在哪种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流?甲 乙 丙 丁四、感应电流的方向1.结论: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PPT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 1.导线切割磁感线速度大 偏转大 垂直偏转大
2.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3.永磁体的强度
强度大偏转大
4.切割导线的条数
5.切割的有效长度 长度大偏转大
学到了什么? 1、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导体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闭合。
是 闭合 的。二是导体必须在
人类发明了 。 电动机
磁场 中做
切割磁感线运动 。 电 能。根据这个现象的原理,
(4).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械 能转化为
课堂练习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移动导体棒ab左右运动时,能 电磁感应,可制成的设 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是 备是
发电机 。
2.子清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 验装置。 (1)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电流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场
的方向有关
如果在电路中再并联一只电压表,此时电路断开,再重做 导体在磁场中作垂直于磁感线方向的运动,电流表与电压
表的变化? 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电压表指针偏转 表明:电路中无电流,有电压 如果电路不闭合,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不会 产生感应电流,但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6.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B
B.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
C.奥斯特实验说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电铃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卫星悬绳发电实验 1992年和1996年,在美国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上进行 过一项卫星悬绳发电实验:航天飞机在赤道上空圆形轨道上由 西向东飞行,速度为7.5km/s,地磁场在航天飞机飞行轨道 处的磁感强度B≈0.50×10-4T。从航天飞机上发射出的一颗卫 星,携带一根长L=20km的金属悬绳与航天飞机相连。航天飞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
(二)教具蹄形磁铁4~6块,漆包线,演示用电流计,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三)教学过程1.由实验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此实验称为什么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实验。
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研究。
2.进行新课(1)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板书:〈一、实验目的: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提问: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师生讨论认同: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教师展示以上实验器材,注意让学生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课本图12—1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进一步提问: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察演示实验的记录表格。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呢?(师生讨论分析: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
教科版 九年级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一、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如图,在两段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
【实验步骤、现象】①当导体AB顺着磁感线上下运动或静止不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
②当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流方向是从B到A。
③当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流方向是从A到B。
①当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时,但先将磁铁的磁极位置对调,电流方向是从A到B。
【实验结论】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②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注意事项】②该电路没有电源。
②本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4.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5.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理:电磁感应现象●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电没有使用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会周期性改变方向,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
它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电压是 220v 周期是 0.02秒频率是50Hz 电流方向1s改变 100次次。
7.使用了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不变,这种电流叫直流电。
(实质上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完全一样,只是直流发电机是磁生电,而直流电动机是电生磁)8.实际生活中的大型发电机由于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都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而且磁场是用电磁铁代替的。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如图所示,把一根直导体AB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里,并与电源、开关、滑线变阻器组成一闭合电路。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知道我们的生活用电是交流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和探究发电机的过程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介绍发电机的发明,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磁生电”。
难点: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
课前准备:电流表、蹄形磁体、开关、直导线、线圈。
课时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电磁继电器、电磁铁、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演示提问: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吗。
2、实验探究设计电路、实验探究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
感应电流: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3、法拉第:利用磁场产生电流,发明发电机奥斯特:电流周围有磁场板书设计: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
感应电流: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发电机教学反思: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探究初步实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可见。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2、发电机:电磁感应结构:定子、转子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在周期性的变化的电流。
交流电(AC)50Hz直流电: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种类:风力、水力、火力---3、自我评价:4、学法大视野:板书设计:电磁感应---发电机---法拉第发电机:定子+转子,交流电,50Hz教学反思:交流电、直流电的区分可以从电流表的读数和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看出来,但是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第2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动机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知道电动机的优点,以及它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一课时
【内容】第一节:电磁铁
【仪器材料】
学生电源、大头针若干、铁钉、钢钉、长短不同的漆包线、滑动变阻器、电键、电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铁的结构:内部带铁心的通电螺线管;
2.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心;
3.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进一步体会并掌握控制变量法;
2.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并从实验现象中得出有关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电磁铁在实际中的应用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难点:控制变量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