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6篇)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一、幼儿园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幼儿园发现疫情要在____小时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委。
幼儿园要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幼儿园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一)全园建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陈翠萍副组长:汪丽娟、杨菊花成员:后勤主任卫生保健员各年级组组长(二)幼儿园建立园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三篇)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为了确保全体教职工和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好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把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因此,经园务会议研究决定,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
一、认真做好教师和幼儿的晨检、午检和全日观察工作1.认真做好晨检工作。
保健医生对全园教职工和幼儿进行晨检,发现幼儿有红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风疹等传染病的体症,不给入园,教职工不上班。
2.认真做好午检工作。
幼儿每天中午起床后班主任负责检查幼儿有无红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风疹等传染病的体症,如有尽快带幼儿到医疗室隔离,由医生尽快通知家长带回去看医生。
保育员负责消毒该幼儿的所有用品。
3.班上老师对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如发现红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风疹等传染病的体症,应及时带幼儿到医疗室隔离,由医生尽快通知家长带回去看医生。
保育员负责消毒该幼儿的所有用品。
二、全园教职工和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全园教职工和幼儿定期健康检查(一年一次),发现有传染病不得入园和上班。
三、做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1.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污染、过餐食物。
用具、食物生熟分开,有防蝇、防蚊设备。
食具每餐消毒。
____个人卫生:(1)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嗽口。
(2)教工分饭前洗手、戴帽戴口罩、穿工作围裙。
教工每周剪指甲____次。
(3)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每天消毒一次。
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幼儿饭前便后洗手。
早晚用流动水洗手洗脸。
(4)幼儿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
(5)幼儿每周洗头____次,每天洗澡____次。
(在家做)(6)幼儿每天洗脚、洗屁股,洗澡和洗屁股的毛巾分开使用,每天消毒。
每周剪指甲____次(周一、周四),双周周四剪趾甲一次。
(7)幼儿用的手绢或擦汗的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换洗。
幼儿尿裤后要及时更换干净裤子,尿湿的裤子要及时清洗消毒。
(8)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5篇)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部门职责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
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的要求,组织园内各项传染病治措施的落实。
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
3、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1、报告病种甲:鼠疫、霍乱。
乙: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非典行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丙: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食源性疾病:幼儿园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呕吐、恶心、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报告要求1)在园长的领导下,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的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晨检或巡查,及时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
3)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并在____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对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在____小时内向食品卫生监督所和上级同级教育部门报告。
三、传染病预防1、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把好新生入园体检关。
2、每年组织师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二个家,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负有重要责任。
为了保障幼儿园的疾病防治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定本《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二、疾病防治管理1. 疫情监测(1)每天对每个班级的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如出现超过37.3℃的体温,立即通知家长并做好相关记录。
(2)每天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发现有污染或隐藏的病媒生物,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
(3)定期在幼儿园周边的环境中进行媒介生物的调查与监测。
2. 疫情报告与处理(1)幼儿园交代负责疫情报告的工作人员,确保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2)幼儿园应制订疫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和报告。
3. 环境卫生管理(1)幼儿园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确保教室、厕所、食堂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卫生标准。
(2)加强对幼儿园内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的监测,保障幼儿健康。
(3)定期组织对幼儿的个人卫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4. 疾病预防与控制(1)开展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和幼教人员的疾病防控意识。
(2)幼儿园应组织定期的传染病筛查工作,对于发现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3)落实幼儿园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政策,确保每个幼儿都按时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种。
5. 家长合作(1)幼儿园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园的疾病防治和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2)鼓励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让患病的幼儿来园。
(3)幼儿园应与家长共同制定应对疫情的预案,合作做好照顾幼儿的工作。
三、安全管理1. 学校安全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养成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得到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2)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幼儿园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2. 环境安全管理(1)保证幼儿园的场地、建筑等基本设施的安全可靠,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改。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一、总则为预防和控制幼儿园内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幼儿园应设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保健医生、班主任、后勤人员等。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组织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2.保健医生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监测幼儿健康状况,及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指导教职工和幼儿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组织疫苗接种等工作。
3.班主任负责本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包括每日监测幼儿健康状况,及时报告缺勤原因,组织幼儿做好个人卫生,协助保健医生做好疫情处理等工作。
4.后勤人员负责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的保障,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幼儿园环境,保证食品安全等。
三、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病例。
2.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3.幼儿园应建立缺勤追踪制度,对缺勤幼儿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缺勤原因,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病例。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1.幼儿园应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2.幼儿园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幼儿园环境,保证空气质量。
3.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及时通知家长幼儿健康状况,提醒家长注意家庭卫生等。
五、培训与宣传1.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2.幼儿园应通过各种形式向幼儿和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六、应急预案1.幼儿园应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传染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流程。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三篇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
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记录。
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学校卫生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电话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
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分管领导、学校领导、打古镇卫生院、镇教办、区教育局体卫办公室、区疾控中心。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
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家长、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并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赴医疗机构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工作,发现有疫苗漏种的生院,督促其到当地卫进行补种,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依法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幼儿园,包括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
第三条幼儿园应当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幼儿园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四条幼儿园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明确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幼儿园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二章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机制第六条幼儿园应当设立传染病防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传染病防控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理。
第七条幼儿园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档案,包括幼儿园学生的健康档案和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防控情况记录。
第八条幼儿园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检测机制,对发现的传染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提前预测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条幼儿园应当建立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幼儿园传染病防护工作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学生健康监测机制,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园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与干净。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供应的监督制度。
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当建立传染病卫生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幼儿园学生的卫生教育活动。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赶返措施和救助措施,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落实幼儿园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定期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第十七条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和评估。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旨在保障幼儿园师生健康成长,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第二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目标是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第三条幼儿园应设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并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第四条幼儿园应与周边的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五条幼儿园应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责任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章健康管理第六条每位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出具健康证明或者体检报告。
第七条家长在幼儿入园时应如实告知幼儿的健康情况,特别是幼儿是否有传染病病史。
第八条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对每位幼儿进行健康观察和记录,并及时向家长反馈相关情况。
第九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测。
第十条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普及,鼓励家长和教师定期参加健康知识培训。
第三章环境卫生第十一条幼儿园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做好日常的环境清洁工作,保持教室、卫生间、饮水机等设施的干净和整洁。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室内外消毒,特别是对幼儿常接触的物品和空气进行消毒。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选用新鲜食材,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幼儿的营养供给和健康成长。
第十四条幼儿园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教师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通过教师传播给幼儿。
第四章传染病防控第十五条幼儿园要建立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向卫生部门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控措施。
第十六条幼儿园要建立幼儿传染病的筛查制度,定期对幼儿进行传染病的筛查,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七条幼儿园要建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预案,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立即启动预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英幼儿园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幼儿园相关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
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的要求,组织园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管理和领导幼儿园各项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开展,落实园长为第一责任人。
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
3、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报告病种
甲:鼠疫、霍乱。
乙: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非典行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丙: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食源性疾病:幼儿园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呕吐、恶心、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报告要求
1)在园长的领导下,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的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晨检或巡查,及时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
3)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并在24小时内以电话向所属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所属的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对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在6小时内向食品卫生监督所和上级同级教育部门报告。
三、传染病预防
1、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把好新生入园体检关。
2、每年组织师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3、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感染,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
做好园内苍蝇、蚊虫等媒介昆虫杀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