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孙东东教授

合集下载

解读侵权责任法医疗卫生部分

解读侵权责任法医疗卫生部分

解读《侵权责任法》医疗卫生部分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

长期从事有关卫生法学和卫生政策、司法精神医学、心理卫生学、中学教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多项有关立法工作。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7月1日,《侵权责任法》将正式实施,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孙东东教授作客人民网,就《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领域的其他侵权责任进行解读。

欢迎孙教授。

我是主持人傅立波。

[11:03][孙东东]:各位网友大家好![11:03][主持人]:孙教授,广西的网友问,为何要颁布《侵权责任法》,它与其他法律相比,有哪些特点呢?[11:04][孙东东]:《侵权责任法》实际上是一个民法范围的,在大类里面我们把它叫做保护公民权益,属于司法范畴。

那么我们以前的《民法通则》,只是规定了原则。

后来有各种各样的一些单行的解释,那么《侵权责任法》把我们社会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侵权现象、侵权行为把它归了类,统一的规定下来。

这样子使《民法》的体系更加完善。

[11:04][孙东东]:另外,它也充分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部法有一个特点,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都涵盖了,不仅是医疗方面,还比如说像交通的侵权,还有产品质量的等等这些问题。

[11:04][孙东东]:比如说其中里面有一条,第36条就规定了网络。

对网络进行了规范,它是这样写的:“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的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及时必要措施的,对损害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11:04][孙东东]:昨天,北京电视台播了一个案例,清华一个教授,建议取消长假,结果网上就有很多人骂他。

然后他就起诉百度。

因为百度一搜索他就有各种各样的炮轰,而且有人身攻击。

唇枪舌剑——大学生辩论赛始末

唇枪舌剑——大学生辩论赛始末

唇枪舌剑——大学生辩论赛始末唇枪舌剑——大学生辩论赛始末孙东东孙东东1959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

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办公室主任,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1986年参与首届亚洲大专辩论赛北京大学队的教练工作(中国首次派队参加)。

此后,长期兼任或参与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法学院等院校辩论队的教练工作。

本文是孙教授近期在北京大学所做的讲演。

今天咱们谈谈辩论。

大家可能知道,我这几年一直去上电视,给人家当辩论赛评委。

关于大学生辩论赛我想讲这么几个问题,即大学生辩论赛的历史沿袭、现状和今后的发展以及和应用辩论的区别。

我谈的过程当中,大家有什么意见随时可以提,既然是谈“唇枪舌剑”,咱们就可以辩,辩到最后希望各位把我撂倒在台上。

首先要说明一点,现代的辩论赛是规则游戏,跟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个可能拼体力拼得多,拼智能稍少一点;我们这儿是斗嘴,舌头累一点儿,嗓子累一点儿,四肢的运动可能稍少一点,实际上都是规则游戏。

辩论自古就有,在苏格拉底、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我们中国在孟轲时代就有。

但那时是真理之辩。

现在已经不再是真理之辩了,完全是为了表演。

今年我们举办黄山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时候,曾有人提出问题,问我为什么北大不参加,问你们办大学生辩论赛的目的是什么,他知道本人是今年辩论赛的评委主任和策划者之一。

我说有四个目的,第一丰富荧屏。

(笑声)让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好看,也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有人看、提高收视率、有很高的广告收益做点贡献。

第二,推动校园文化生活。

基本上从1998年以后,每次暑假辩论赛一完,大学的校园辩论就有一个高峰,然后到春节以后降温,降温以后我们又筹划下一年辩论赛,然后又升温。

第三,就老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通过我们天之骄子——当代大学生这些思想最活跃、思维最敏捷的人的言语交锋,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

今年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的话题贴近生活了,那种纯理念的“愚公移山/愚公搬家”,“不破不立/不立不破”没有了。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 ——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 ——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我今天所取得的知识、能力,都是母校给我的。

我就算忘记了我自己,也不能忘记我的母校。

”——姚家祥“1938年12月22号,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一颗幼小的心脏,并强有力地跳动着。

”这是1957年,姚家祥高考作文的开头。

那一年,全国招收近十万名大学生,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一位从历史悠久的江苏镇江北固山来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年轻学子。

从北固山到丽娃河谈起20世纪50年代的师大,姚家祥无限怀念地说:“那会儿师大真是美极了!校园北部也是小桥流水,那个河面上可以划船,可美啦!”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当时华师大在上海另有一个别称,叫做“师大公园”。

如今砖砌的围墙,那时都是竹子做的篱笆。

丽娃河也比现在长一些,学生们泛一叶扁舟,在河中徜徉,真是赏心乐事。

矛盾曾在小说《子夜》中描述它“绿荫如幔,芳草如茵”,情景之美令诗意的青年联想起塞纳河畔的旖旎风光。

1957年至1961年,是多事之秋。

当年的中文系虽然年轻,却有着施蛰存、程俊英、许杰、钱谷融、徐中玉等大家,然而没有被打成右派的就只有程俊英先生。

姚家祥说,他们能好好读点书的时间就是从1957年刚进校到1958年年初。

那会儿晚饭吃得慢了点,去图书馆阅览室就没位置了。

当时教授先秦两汉文学的老师是金立初(元宪),从外面聘的。

他对着一页纸的提纲就能讲半天,板书均是文言文,引文都是记在心里的。

程俊英先生讲《诗经》,《诗经》里的诗歌她就一首一首地背出来。

姚家祥说:“先生们这种治学的功夫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许杰那会儿被打成右派,不能上课。

1958年春,许先生在文史楼前参加劳动,蹲在楼前草坪上拔草,他就这么见过他一次。

那么施蛰存先生是怎么见到的呢?这事比较戏剧化。

1958年,全国搞大跃进,各行各业“放卫星”。

姚家祥同他的同学被分配去修订辞海,每人分一些条目。

文史楼专设了资料室,他们就在那儿写。

第五讲:精神病鉴定若干问题研究1分析

第五讲:精神病鉴定若干问题研究1分析

3、司法精神病鉴定


确定精神病的方法之三——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卫生法》第一条: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 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 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司法精神病鉴定:1989年两高三部《通知》、 1998年卫生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办 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 题的决定》
2、精神病鉴定



侦查阶段,律师认为郑民生常常自言自语,有 被害的妄想症,存在精神疾病的一些相关症状, 提出精神病鉴定请求。 检察院认为,郑民生思维清晰,表达准确,看 不出精神异常。对作案动机的供述符合逻辑, 自供原因: 一是被医院辞退、工作无着;二是恋爱失败; 三是受一些身边人员闲言刺激,而报复社会。
(1)1989年两高三部通知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及其他有关法规,为司法机关依法正确 处理案件,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特 制定本规定。 委托人:司法机关司法精神病鉴定.doc
1、起杀心


杀人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打牌争执。 2004年寒假马加爵因为打工留校。室友邵瑞杰和唐学 李提早回到了学校。 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打牌时,因 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曾被马认 为与其关系较好的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 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 马认为他的这番话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转而动了杀 机。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及其近亲属要求鉴定,或者 侦查机关、羁押机构在侦查、看管过程中发现 行为异常,提出鉴定,或者在审查起诉阶段、 审判阶段基于被告人提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 在司法实务中非常多。

采访孙东东--5120

采访孙东东--5120
00:18:35:00
记者:对于高考录取的时候,推荐录取,多种方式,多元录取推荐您怎么看?这个可能是滋生腐败温床。
孙东东:是的,我觉得目前我们国家招生考试制度应该说有它的弊病,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特别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现行的高考制度,应该说是最合理的最公平的,我们不能说它有多科学,但是它合理公平可操作。农民的儿子和部长的儿子在一块儿考试,农民的儿子考的好上北京大学,部长的儿子考不好上一般大学,大家都没有怨言,很公平。我觉得现在我们谈高考制度改革,更重要的。
记者:我听他们写纲要的,制度改革,报告制度改革,体制改革那一块儿专家说,说纲要里已经写进去了,他只是说,说的比较空,完善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制度。逐步完善。
00:17:47:00
孙东东:逐步完善分配制度,我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分配问题,还跟国家的基本国策,跟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很简单的,我们辅助困难学生,助困,马上就有人提出来,这些困难学生都是多子女家庭,你们辅助他,等于跟计划生育唱反调。我们的问题就,我们就处在一个,高校就处在一个两难,他又上了,我帮不帮他,我帮了他,独生子女有意见,我不帮,我不能看着这样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记者:像湖北是怎么回事?
孙东东:有武大。
记者:湖北就是比,像清华北大在湖北招多少?
孙东东:还要少一点。大概可能只有两家加起来一百多人。
记者:怎么他们好像没见有什么意见?
孙东东:湖北是什么呢东东:我们两家把尖掐完了,你不能不给人武大留点,因为湖北有武大,武汉在那儿,什么问题都给他解决了。
00:09:25:00
记者:比如说像我们,那年我们不就做过这个题,像河南这种,高考大省,本身也没有,省里面也没有什么好的院校,像北大清华好像当地投的。

1998~2012:百年校庆后的北大形象史:北大“绯闻”的五种类别

1998~2012:百年校庆后的北大形象史:北大“绯闻”的五种类别

1998~2012:百年校庆后的北大形象史:北大“绯闻”的五种类别作者:陈永恒来源:《赢未来》2012年第10期许哲觉得,现在的北大就像一个庞大而臃肿的老人,从教授、学生到管理体制的每一个部分,都表现得迟钝而缓慢,都在无可遏制地走向溃烂。

从1998年开始,北京大学一次又一次搅动社会舆论,引起各种“绯闻”,虽然每次登场的主角不同,他们的表演能力也各异,但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种:1.最平庸的“绯闻”:学术腐败、行政腐败和性丑闻等2.最隐秘的“绯闻”:语言腐败3.最遗憾的“绯闻”:北大改革4.最孤独的“绯闻”:自定人生5.最有质量的“绯闻”:北大PK北大无论从何种程度讲,1998年对于北京大学来说,都是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

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来到北大出席庆祝活动,并高度赞扬北大在过去的100年中铸就的光荣革命传统,以及在文化、社会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由这则讲话制作的新闻出现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通过它们,全国几亿民众知道了北大的辉煌历史。

后来这段“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出现在当年秋天开学的中学生课本里面,北大一如既往地成为万千中学生憧憬的百年名校、理想大学。

听到这段讲话时,22岁的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许哲正躺在宿舍,无所事事。

百年校庆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光荣,除了学院里面发的一件新T恤外,许哲并不觉得高兴,相反他依然压抑、苦闷。

为期一年的休学生活即将结束。

在这一年里,许哲每天都特别晚才起床,然后在学校里闲逛。

除了流连图书馆,捣鼓一本杂志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36楼和29楼女生楼的附近,在大冬天里坐在一排自行车后座上,看女生们端着澡盆三三两两嬉笑着去往澡堂。

因为流行,也因为时髦,许哲报考了那时最热门的微电子专业。

上了大学之后,一直引以为傲的理科成绩突然一落千丈,对比一同上课的物理系同学轻而易举拿下八九十分,自己埋头苦读却只能在及格边缘徘徊,许哲有一种浓烈的挫败感。

争议新医改

争议新医改
1 y
l耄 纛纛
10
见稿》 ) )~ 1 4
, ,
了新

轮 的争 论

老百姓认





看不 懂
的方 案

实很 多方 面 是 不可 能并 存 的





壤黼
, “



看 病难

要 从 社 区 破题

份 名 的意 见 ( 征 求 意 见 稿

对于新医改方案

社 区 医 疗 卫 生 服 务站 门庭 冷落 呢 ?
卫 生 部 专 家 委 员 孙 东东 在 北 京 市 范
运行机制

投入 机 制

价格

形 成 机 制 监 管 机 制 科 技和 人 才 保 障
围 内做 过调 查 :

说句 良心 话


看病难 不
信息系统

法律 制度

难? 难 ! 难 在 三 甲医 院

医 院就 要 承 担这 笔 费 用

现 在 几 乎 每 个 医 院都 会 有

些拖
北大

人 民这 样 的大 医 院放 出去

他们 的
看病 就 不 再 贵 了

顾 昕称

全 民 医保 是

欠 费 用 的患 者


恶 意欠费行为也 时有发

生 存 和 发展 肯定会 比现 在 还 要好

非常 重要 的
的参 与 主 体

《 见稿》 被概括为 意

卫生法专业方向

卫生法专业方向

卫生法专业方向目录★第一部分: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简介 (1)★第二部分:卫生法专业方向介绍 (2)★第三部分:师资介绍 (3)★第四部分:专业高级课程介绍 (22)★第五部分:选拔标准和程序 (25)★第六部分:卫生法专业方向教学培养计划(略) (26)★第一部分: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简介卫生法学是研究卫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新的部门法学,是医学、卫生学、药物学等自然科学和法学相结合,并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进一步发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越来越深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医患双方的矛盾和纠纷日渐增多,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调整,因此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卫生立法力度。

由于这些卫生立法涉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类生殖、人口政策、药品管理、食品卫生、精神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从而推动了卫生法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本中心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法学的学科性质、立法建议、司法解释、执法难点等亟待研究的法学问题。

具体任务是:为研究生开设卫生法专业课;申请科研项目,撰写卫生法学学术专著和论文;开展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卫生立法,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团体,加强同行间联系,广泛获取信息;有条件地开展对外服务和培训。

本中心的校内导师均非常优秀且认真负责。

其中孙东东老师是负责人,另外还包括郭自力、沈岿、叶静漪、王成、王岳、刘瑞爽、李晓农等老师。

校外兼职导师均是社会上各个相关部门的精英,来自于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高校和律师事务所,他们在卫生法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能很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并带动中心的发展。

中心负责老师:孙东东(联系方式:62751628)★第二部分:卫生法专业方向介绍卫生法学是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法学学科。

在司法实践中,药品监督等卫生行政执法、医疗保健机构的规制、医疗纠纷的解决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孙东东教授:填报志愿应首选学校次选专业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为家长介绍了如何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相关问题。

以下为孙东东教授的讲话实录:各位家长大家好,以前是站在宏观层面上,针对所有的考生,今天主要是针对北大来讲。

在外面家长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是海淀哪个中学的,一模考多少分,西城考多少分,你看上什么学校。

这样的问题没办法回答,你总得有条件,你说我这个姑娘挺漂亮,你看嫁给谁。

这种问题的答案我也没法回答。

现在每年大量的学生,不光是北大,所有的高校都有这种现象,学生来了以后不知道报什么志愿,我问当初谁给你报的志愿,他说我爸报的,中学老师报的,这两年还有一个新鲜现象,是舅舅给报的。

我们就找原因了,为什么舅舅给报志愿,后来找到原因了。

舅舅在家里的地位很高。

北京有很多家庭的爸爸都是从外地倒插门的女婿,在家里没地位,包括我的外甥也是我给报的志愿。

我想报志愿有一些原则,我们只针对好学生谈了,因为是在北大。

有关我的这些内容,在北大招生网上有一篇文章,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报得好,报得巧。

家长这段时间要跟孩子聊一聊,看看他能学什么。

知己里面第一个问题,要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了解,刚才说了报志愿非常盲目。

家长也不知道学什么,对于学生来讲,如果他有志向,比如说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工程师……你尽量尊重他的意见就行了。

如果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明确的想法,这时候你要帮他分析分析,一般来说,在理工类的学生当中,动脑能力比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

数学物理难题做得比较好的学生适合学理科,学数理化。

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手很巧,在家里面修个自行车,弄个水管子这样的,适合学传统的工科,机械,自动化,材料学这些。

形态学观念比较强,对自然观察的比较细,突然跟你讲,咱们小区里今年的树叶3月份一个星期的时间,突然间就变绿了,往常都要两个星期以上,今年一个星期就变绿了。

咱们家的狗怎么样了,驴怎么样了,这样的学生适合学生物医学。

人尽其才,千万别走错门,适合学理科的学了工科,他没有兴趣,而且到了后期,整天泡在实验室、工厂里面,他进哪个实验室、哪个工厂,哪个就爆炸。

如果学工你让他学理,越往后越难,都是数学,你要了他的死。

文科也一样。

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阅读量比较大,有的问题考虑的很深的学生,适合学人文学科,学历史、哲学、文学。

对社会比较敏感的,关注社会,在家里能给你辅导李克强的工作报告,解读叙利亚局势,学政治、经济、法律学,一定别走错门。

你说我分不清他学什么,各科都差不多,在语数外这三科不变的情况下,理工类的学生当中,相对来说,物理好一点,就按物理类的学科偏,物理、力学、机械、自动化。

相对来说化学好一点的,就往液体类的学科偏,化学、化工、生物、医药。

文科也一样,相对来说,历史好一点的就往人文学科上偏。

相对来说政治好一点的就往社会科学上偏。

你说我还分不清,再问中学班主任这学科发展的问题上,中学班主任往往比家长了解多,为什么?因为他跟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

我们班主任也分不清楚,我们家孩子没个性,整个一个软体动物,你爱往哪儿扭就往哪儿扭,这样的北京没有,那都出在生源大省,北京的孩子都很有个性。

如果你的想法跟孩子的想法有冲突怎么办?只要他的想法不荒谬,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你就尊重他。

如果你强行,他高考的时候恶作剧那就麻烦了。

什么叫荒谬原则错误,比如说他想的太离谱了你要纠正,或者站的高度不够,你要纠正。

我老举一个例子,07年北京五中咨询的时候,一个男生物理成绩很好,还有物理竞赛10分的加分。

我想学物理,我对物理特别有兴趣,我说你这个分数上北大困难,如果进了北大,你可能去不到物理系,我建议你上南京大学[微博],或者中科大[微博],这两个学校的物理在全国仅次于北大。

他说非要留北京,我说你为什么要留?你这个学物理只有去北师大[微博]了,分不就可惜了。

母亲在边上说,老师你快劝他。

我和他爸爸都主张他到外地去,你知道为什么不去吗?明年开奥运会,要当志愿者,奥运会几天后结束了,你怎么办?这就是小孩分不清哪个轻哪个重,你要引导他。

有一个女生提了一个问题,她说我想学经济金融学科,可是我的父母非要让我学数理化、学医,我现在说不服他们。

我说你父母做什么工作,他说哈工大[微博]的老师。

我说哟真有水平,高瞻远瞩。

学经济、金融,你永远跟着西方人的屁股后面跑,你提出的任何理论、方法都是西方人玩剩的,包括法律、政治学也是,马克思主义也是。

但是学数理化、学医,你可能走在世界的最前面,你父母是对的。

这个小孩站的高度不够。

这种情况下你引导,如果若不是这种情况,你尽量尊重他的意见。

我们老碰到这样的家长,一来了以后,小孩一心要学历史,他就说哪能学历史,学历史将来干什么?我说学历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做得好,因为他有文化积淀。

北大一个富豪校友就是学历史的,他的房子卖的比别人都好。

我就讲,你为什么卖得好,你是学历史的,能炒作文化。

你尽量尊重他的意见。

如果他的太荒谬,有原则错误你再纠正他。

这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一定要跟他沟通。

现在有一些家庭,为了高考,家庭都变了味了,孩子紧张的要死,家庭紧张气氛,每天吃完饭家里都没声了,每天吃完饭两个人吃去溜弯了,到半夜才回来。

这段时间要多跟他交流交流,有好处。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报志愿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学习成绩在年级的一贯大排行,这个是报志愿最最重要的依据。

北京实行考前报志愿,这个是最合理的。

压力最小,风险最小。

你说你说得不对,出分报志愿好,那个是最难报的,压力大,而且扎堆。

全国经验都摆在这儿,北京三个模式都试过,1999年试了一次估分报志愿,2000和2003年试了出分报志愿,最后家长主动找,咱们还是改回去吧。

考前报志愿完全凭实力和年级的排行,不要拿一模二模的成绩作为依据,因为偶然性比高考的偶然性还要大。

原因在于为什么要有年级排行,中学教育的规律性非常强,每年的毕业生的流向很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

你不要听老师讲,今年这个年级不错,因为当初三年前中考[微博]的时候想上四中都被我们栏下来了,现在很好。

因为师资水平在那里,教学方法在那里,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这个样子。

即使像去年,因为突然的考题容易,有一部分高分学生掉下来了,但是我们跟踪调查,基本上也在这个范围之内,按照年级排行这个最重要。

用年级排行去找学校。

比如说你来咨询,我会问你这样三个问题,每个中学文科、理科年级排什么位置,不会问考试考多少。

模拟考试偶然性太大了。

前天接到一个考生电话,考了686,西城的,一模。

我没有概念,你还是告诉我,你在中学排多少位,说排11位。

我说没问题,应该进得了,因为每年中学人数上北大、清华[微博]的有多少,把这两个加起来,再扣除分流出去的,基本上是对的。

模拟这个偶然性太大,中学老师猜大学老师出题,中学老师只有建议权,没有出题权。

中学老师会讲,我的知识点全覆盖了,没错,因为中学就这么点东西。

但是题干的逻辑设计清晰不清晰,就不好说了。

大学老师知道中学生易如反掌,换一个问法就难倒一批学生。

两周前参加了北京语文的研讨会,里面有一道题是今年考试指南的示范题。

某个超市多收了一个人的200块钱,然后去退钱道歉,让你选下面的一些答案,哪个好。

结果很多学生只谈了退钱没有道歉,分就没了。

题干设计的逻辑很巧,这就考出学生的水平来了。

另外模拟考试容易给学生一个误导,做西城考680,做海淀可能考700,做东城可能考710,学生产生了错觉,短短2周涨了30分。

等到高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两周时间他对某些知识点强化不行,题干设计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容易产生误导。

刚才一个家长还问我一个问题,海淀考多少分,西城考多少分,应该以什么为准?我说都别准,哪个中学的,文科、理科,说理科,年级考第10名,我说悬。

我们家孩子没这么高,怎么办?一个笨办法,问他中学班主任要来年来学习成绩,他的师哥师姐都被哪些大学录走了。

照着就可以。

模拟考试有没有用,有用,查遗补漏。

认真考试,认真听题,一定要知道错在哪儿,特别是脑子很聪明,老师一讲就知道,考分上不去。

这部分学生是有潜力的。

但是问题出在哪儿,他不求甚解,差不多就得。

这时候一定要知道,不要听模拟考试这次又涨多少分,别说涨多少分,这次又丢了多少分,为什么丢。

他只要知道错在哪儿了,分就上去了。

北京从去年开始,考题容易,一下子上提了50分,今年据说还要继续容易,但越容易对考生而言压力越大。

因为集中、扎堆了。

现在都在说高考改革什么的,要减少考试门数,减轻学生压力,纯粹是学者坐在屋子里面凭空想象的。

考试考题越容易压力越大,门书越少,考生的压力越大。

门数越多压力越小。

因为算总分。

第二,可以根据模拟考试估算今年的分数线,这个挺准的。

北京市生源的分布非常有规律,70200人,1万多人单考单招扣除,参加普通高考[微博]6万人,大概有三分之一在海淀。

三分之一少一点在西城。

但是你报志愿还是要按照年级大排行,这样来找学校比较有利的。

第三,一定要注意的,现在可以下载体检表了,最后有一栏,体检结果,合格会合格,不合格会因为什么不合格,后面跟着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限报专业代码,还有两个阿拉伯数字,比如说22,对应的就是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全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指导意见第二大项,第二小项,同时还要看你报考的专业有没有限制,做负责任的家长[微博]。

如果有专业限制,他还要进这个学校,想学这个,你这时候就要做专业,先进来再说。

每年都有因为体检作为障碍把小孩卡下来的,很可惜。

前天上午接了一个电话,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很好的学生,成绩也很好,结果体检发现色盲。

这两天在家里纠结专业,我说出了化学、生物、环境不可以报,其他的都可以报。

第四,有加分因素的,我指的是政府加分,先去除掉,按实际排行报,把握更大一点。

如果把加分也加进去,将达到北京大学[微博]的线,这个很危险。

北大王主任说了,120%的投档,有的学校不这样,就退档了。

2009年有一个报告会上,家长跟着我的报告会,我讲一场,他跟一场。

地质礼堂,那天很冷,主办方问我,这是不是你雇的托,我说有可能。

我到他面前,我说什么事,他说孙老师你不记得我,我记得你。

他说去年我孩子高考,北大开放日我来咨询,你问我三个问题,哪个中学,文科、理科。

家长回答说是人大[微博]附中的。

当时第一次答复我说,在边上有风险,慎重考虑,转了一圈又问我,第二次答复我,建议报考其他的学校。

到了中午了,当时急着要走,你很不耐烦的给我一句,千万不要报北京大学。

我气得差点没打你一巴掌,下午去了清华[微博],清华态度特别好,说没问题,人大附中每年上清华的以这个成绩可以。

那一年我们录的661,清华659,他考了649,少数民族加10分,659,清华没录,最后落到北京工业大学[微博],上了一个多月觉得没意思,退了学,回人大附中重新学。

他在人大附中排200,他说我后悔没听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