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校园广播施工方案
IP网络广播学校施工方案(文字描述)

李达中学IP网络广播项目实施方案
一、综述及项目施工布线示意图
我公司作为一家弱电集成单位,一直致力于弱电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全方面的积
累,在工程设计及施工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精心设计的施工组织计划书,将是一个项目成功的良好开端。
在科技和管理都在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并将IS09000质量体系标准成功地运用于工程管理中,使之成为有效的实施方法和管理手段。
根据李达中学IP网络广播系统采购项目的要求,以保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充分的组织和管理的保障,从而进一步达到贵单位在工程质量保障和进度上的要求。
李达中学学校建筑平面示意图及广播与网络点布局示意图:
r
学校机房主设备接线示意图
中心机房(广播室)
学校机房主设备接线示意图
教学楼栋施工布线图
教学楼栋施工布线图
■«-■■■
Frta-s ” ■ ”
*s* Aa
■■-'MS
IL *
JL
I
it。
校园IP网络广播建设方案

校园IP网络广播系统建设方案目录第一部分: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1.1 系统概述............................................1.2 功能介绍............................................1.3 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1.4 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1.5 系统拓扑图..........................................第二部分:校园广播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范.............................2.2 系统设计思想.......................................2.3 校园广播需求概述...................................2.4 系统配置说明.......................................2.5 系统配置清单.......................................2.6 系统设计图.........................................第三部分:售后服务与施工管理..............................3.1 售后服务承诺.......................................3.2 施工管理...........................................第一部分: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1.1 系统概述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TCP/IP网络技术, 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是一套纯数字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
ip校园广播方案

IP校园广播方案1. 引言IP校园广播方案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校园广播系统,它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全校范围内的音频传输和广播功能。
相比于传统的校园广播系统,IP校园广播方案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易用性,可以满足现代化校园的广播需求。
2. IP校园广播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IP校园广播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组成:2.1 IP广播服务器IP广播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接收、处理和分发音频流。
通过与校园网络相连,IP广播服务器可以从音频源获取音频流,并通过IP网络将音频流传输到各个校园广播终端。
2.2 校园广播终端校园广播终端是接收和播放音频流的设备,它可以是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等。
校园广播终端通过与IP广播服务器相连的校园网络,可以接收来自IP广播服务器的音频流,并播放出来。
2.3 音频源音频源是指提供音频内容的设备,它可以是麦克风、CD、MP3播放器、电视机等。
音频源与IP广播服务器相连,将音频内容传输到IP广播服务器,并通过IP广播服务器分发给各个校园广播终端。
3. IP校园广播方案的工作原理IP校园广播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1.音频源将音频内容传输到IP广播服务器。
2.IP广播服务器接收并处理音频流,并根据需要将音频流分发到相应的校园广播终端。
3.校园广播终端通过与IP广播服务器相连的校园网络接收音频流,并播放出来。
4.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校园广播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界面,选择音频源、调整音量、切换广播频道等。
4. IP校园广播方案的优势IP校园广播方案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广播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网络覆盖范围广IP校园广播方案利用校园网络,可以实现全校范围内的音频传输和广播,无论是教学楼、宿舍楼还是操场,只要有校园网络覆盖,就可以接收和播放音频流。
4.2 扩展性强IP校园广播方案的IP广播服务器和校园广播终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增加,无需更换整个系统,只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即可。
学校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32.1设计原则及依据32.2设计思想42.3系统介绍62.4设计效果8三、方案配置103.1系统配置103.2系统功能153.3方案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方案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备参数19五、品牌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公司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程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技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方案设计2.1设计原则及依据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设计原则:1.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2.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被淘汰;3.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4.开放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6.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设计依据: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4.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119—20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 50045—9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2.2设计思想由于校园面积比较大,广播设计范围涉及到单元比较多,同时通过业主了解到,校园广播系统要在能够及校园其他系统兼容,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传输;组成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校园,整个校园数字化教学系统具有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等特点,数字化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
校园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校园广播系统施工方案校园广播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现代校园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校园安全教育设施,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套功能完善、稳定可靠、覆盖全校的校园广播系统,实现校园教学、管理和安全工作的有效支撑与提升。
二、系统规划和设计1. 基础设施规划:根据校园的建筑布局和现有设施,合理规划广播系统的设备摆放位置和布线路径,确保广播覆盖面广、声音清晰。
2. 设备选型:选择品牌知名、质量可靠的广播设备,包括音源设备、音响设备、麦克风、终端设备等。
设备选型要考虑校园内各类场景的需求,并充分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3. 网络规划:校园广播系统需要进行网络连接和控制,要规划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布线路径和网络拓扑结构,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远程管理。
4. 控制系统设计:根据校园的教学、管理和安全需求,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包括广播区域的划分、音量控制、场景切换、定时播放等功能。
三、施工步骤和流程1. 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时间和地点。
与相关部门协商,确保对校园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影响最小化。
2. 基础设施布线: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摆放位置和布线路径的测量和规划,并进行设备固定和布线铺设工作。
3. 设备安装和调试:按照设备选型和布线规划,进行广播设备的安装和连接工作,同时进行软件设置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网络连接和控制系统调试:进行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连接工作,设置网络参数,进行网络拓扑结构配置和通信测试,同时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置和调试工作。
5. 系统验收和维护:进行校园广播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
同时制定详细的系统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和做好备份工作。
四、验收标准和保修服务1. 音域:覆盖全校各个场所,声音清晰可辨。
2. 控制:控制系统功能正常,切换、定时播放等功能灵活可靠。
3. 设备:设备安装稳定,运行正常,保修期内如有质量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005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目录一、概述 (1)1、项目情况 (1)2、IP网络广播系统概述 (2)二、设计原则 (2)1、先进性与适用性 (3)2、经济性与实用性 (3)3、可靠性与安全性 (3)4、可扩充性 (3)5、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3)6、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3)三、设计规范和依据 (4)四、具体设计解决方案 (4)前端控制部分 (4)终端设备部分 (4)信号传输部分 (5)五、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5)1、技术优势 (5)2、系统特点 (5)3、主要功能 (6)六、系统组成 (7)IP网络广播示意图 (8)系统设备配置 (8)七、产品介绍 (9)1、IP主控计算机软件 (9)2、IP网络广播控制主机 (10)3、IP终端解码控制器 (10)4、IP网络立体声主副音箱 (10)5、IP网络呼叫站 (12)6、合并式定压功放 (12)八、技术培训、售后服务 (12)一、概述1、项目情况XXXX高级中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越。
现校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校区需校园广播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整体设计实现全校范围内统一集中系统控制管理。
2.主控台要求必须具备多路、多点分区控制功能,能按需要进行分区单独广播控制。
且具有扩展功能,在需要时可以增加广播控制区域。
3.操作平台基于软件要便于管理维护,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形式的控制。
4.校长室设立分控,校长无需到主控室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对整个校园的广播实现控制,可在任意班级,任意年插播讲话等。
5.教室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年级或班级播放不同内容的英语听力或者背景音乐等。
6.可自由选择音乐作为上下课铃声,定时自动播放课间操和背景音乐。
7.教学楼教室实现点对点控制广播,每个年级每个班级能任意分区组合。
8.教学楼3栋共有52教室。
办公楼、宿舍楼、体育馆、食堂、操场分6个区域单独控制,实现无人值守控制广播9.播放广播体操时体育老师无需在主控室就能控制广播体操音乐,需要在操场上就能控制音乐的开始,结束,暂停等功能。
IP校园广播施工方案

3. 3校园播送施工方案1、系统总体要求校园播送系统采用基于TCP/IP的微机限制全自动多分区系统.全自动多分区系统可以独立限制播放的各个多区,(如体育馆、操场、教学楼、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对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播放不同节目.在室内有吊顶的地方设置吸顶喇叭,在没有天花的地方设置壁挂音箱,操场设置室外音柱,室外绿化区设置草坪音箱,并在每间教室、实验室设置一台壁挂式IP 终端.IP网络播送,可以基于学校的局域网来建设,安装时无需单独布线数据线.基于IP 网络的节目传送,每个播送点都可以有各自独立的播送节目,为播送引入日常播送提供了可行性.它可在同网段的局域网内、跨网关的局域网内或Internet网上使用.稳定可靠的网络播送直取决于网络效劳器及网络适配器软硬件结合的完好性能.IP网络播送系统是由IP网络播送限制中央、IP网络适配器、音频工作站等组成.系统采用高速的双CPU 处理、数字功放、延时短、音质好,支持各种音频格式的数据网络传送,完善的网络适应水平,同时支持外接音频的实时编码.系统具体功能:(1)定时节目播放(2)领导网上讲话(3)网上电价转播(4)音频实时采播(5)自动音乐打铃(6)自由点播(7)音频触发启动设备(8)音频素材制作1(9)数字音源库(10)无线遥控播送(11)播送监听(12)节目播放方式及音量调节2、校园播送系统施工工艺1)公共播送与紧急播送系统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扬声器(音箱)、功放、音源设备、限制设备、IP终端、播送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合格证及相关测试证实, 资料齐全,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2)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复核一机房设备安装一线路敷设一IP终端安装一现场功放安装一扬声器安装一系统测试,以上流程可同时进行,如机房设备和现场设备安装以及线缆敷设可同时进行.3)机房设备安装♦机房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限制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集,限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播送设备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 =♦播送机柜安装应平稳、端正,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差不大于1.5/1000o♦机柜内设备要固定在机柜的托盘上.4〕线路敷设♦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长度在10m至50nl之间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人连接,中间假设有话筒转接插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音源及全部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需采用单芯〔不平衡〕或双芯〔平衡〕屏蔽软线连接.♦功率输出的馈电是指功放输出至扬声器箱之间的连接电缆,视距离远近进行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选择.♦室内扩声系统宜用低阻抗输出,采用其双向计算长度的直流电阻应小于扬声器阻抗的0. 02"0. Olo♦接地与防雷应按标准标准要求进行安装敷设.♦应设有专门的接地地线,不与防雷接地或供电接地共享地线.♦音频接地必须为单点,不得形成音频接地环流.5〕现场限制设备安装♦现场限制设备主要IP终端、现场功放等.♦教室IP终端自带功放,固定安装.♦其它的现场限制设备安装在机箱内.6〕扬声器的安装♦扩声扬声器系统宜采用明装.♦扬声器安装必须牢固,不得因振动而产生机械噪声.♦与火灾事故播送合用的背景音乐扬声器〔箱〕,在现场不得装设音量调节或限制开关.♦扩声公共播送系统声特性测量方法?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3校园播送系统的调试调试过程和要点如下.♦暂时先不翻开播送功放的电源,逐台翻开其他设备的电源,并检查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如果没有,那么进一步检查它们的功能是否根本可用.可让音源播放节目,观察信号修饰处理设备〔信号压缩、扩展设备、均衡器、前置放大器等等〕是否有信号指示,如果都有,那么表示这些设备根本正常.将节目信号流过的设备的音量分别调到饱和输出的7成左右,这样就能根本保证节目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信噪比.之后检查一下分区器、监听器等设备的功能,并将分区器的全局部区关闭.♦将上述设备的开关、旋钮打到相应的位置,特别是音量要适当.♦关闭播送功放的音量,并翻开其电源,稍等待一下,观察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之后逐步开大音量,通过观察信号指示灯检查功放是否有输出.之后逐个地翻开相应的分区,并检查所有分区是否有声音播放出来.最后将功放音量调到适宜的位置.♦假设经过这些测试都正常,那么主要工作已完成,最后再详细测试一下设备和系统的细节功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设备通电老化,如至少60分钟以上.老化过程中必须有人值守观察,并每隔几分钟检查一次升温情况.♦带话筒和音源接口的IP终端要接入话筒和其它音源,进行调试.♦应急消防播送系统应具有强插功能.4、校园播送系统系统检测公共播送与紧急播送系统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检测和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的敷设和接地形式,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功能检测应包括: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等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公共区域的IP终端具备寻址、插播本地播送功能.紧急播送与公共播送共用设备时,其紧急播送由消防分机限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在火灾和突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紧急播送功能检测按有关规定执行;公共播送系统应分区限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5、校园播送系统施工重点和难点校园播送系统的施工工艺十分成熟,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是音色和音量的调整以及和紧急播送的切换,也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音色音量调整,通过调整公共播送的后台设备,音源〔播放器〕、主机、功放和前端调节电阻的精细调整,做到音色饱满、音量适中、声场均匀的要求.2、公共播送和消防共用一套播送系统,分区应完全一致,当有消防信号输入广播系统时;系统立即自动强行切到消防播送状态使相应防火分区进行消防播送,并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自动循环播放消防播送.消防播送必须符合有关消防标准,具有最高优先权.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相应区域的正常播送立即被中断,并且可以转换至紧急播送,由紧急播送通知各区域的人们分别疏散,并支持多路消防同时报警.系统根据编程可以根据消防标准,自动切换到N±n区域进行人工播送或自动播送,或者对全区进行播放紧急播送.。
校园广播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广播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宣传思想、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为了提高校园广播系统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学校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特制定本校园广播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标1. 实现校园广播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2. 提高广播音质,满足教育教学、宣传思想、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3. 优化校园广播布局,实现广播信号的全面覆盖;4.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施工内容1. 前期准备(1)了解校园广播系统的需求,包括广播范围、广播内容、音质要求等;(2)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校园地形、建筑物布局等情况;(3)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等。
2. 施工步骤(1)线路布设1)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广播线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2)对线路进行测试,确保线路质量;3)对线路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2)设备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广播设备,包括功放、音箱、调频器等;2)对接设备,确保设备之间连接稳定、可靠;3)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广播音质达到预期效果。
(3)系统调试1)对广播系统进行整体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2)对广播内容进行测试,确保广播效果;3)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广播质量。
3. 施工材料(1)广播线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多芯铜线;(2)广播设备:选用知名品牌,确保音质和稳定性;(3)其他材料:包括接线端子、线夹、绝缘胶带等。
四、施工方法1. 线路布设:采用明敷、暗敷、穿管等方式进行线路布设,确保线路安全、美观;2. 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确保设备运行稳定;3. 系统调试:采用分段调试、整体调试等方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音质达到预期效果。
五、施工进度1. 施工准备:1周;2. 线路布设:2周;3. 设备安装:1周;4. 系统调试:1周;5. 工程验收:1周。
六、质量保证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 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质量;3. 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音质达到预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校园广播施工方案
1、系统总体要求
校园广播系统采用基于TCP/IP的微机控制全自动多分区系统。
全自动多分区系统可以独立控制播放的各个多区,(如体育馆、操场、教学楼、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对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播放不同节目。
在室内有吊顶的地方设置吸顶喇叭,在没有天花的地方设置壁挂音箱,操场设置室外音柱,室外绿化区设置草坪音箱,并在每间教室、实验室设置一台壁挂式 IP 终端。
IP 网络广播,可以基于学校的局域网来建设,安装时无需单独布线数据线。
基于 IP 网络的节目传送,每个广播点都可以有各自独立的广播节目,为广播引入日常广播提供了可行性。
它可在同网段的局域网内、跨网关的局域网内或 Internet 网上使用。
稳定可靠的网络广播直取决于网络服务器及网络适配器软硬件结合的完好性能。
IP 网络广播系统是由 IP 网络广播控制中心、IP 网络适配器、音频工作站等组成。
系统采用高速的双 CPU 处理、数字功放、延时短、音质好,支持各种音频格式的数据网络传送,完善的网络适应能力,同时支持外接音频的实时编码。
系统具体功能:
(1)定时节目播放
(2)领导网上讲话
(3)网上电台转播
(4)音频实时采播
(5)自动音乐打铃
(6)自由点播
(7)音频触发启动设备
(8)音频素材制作
(9)数字音源库
(10)无线遥控广播
(11)广播监听
(12)节目播放方式及音量调节
2、校园广播系统施工工艺
1)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扬声器(音箱)、功放、音源设备、控制设备、IP终端、广播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合格证及相关测试证明,资料齐全,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2)施工工艺流程
技术资料复核→机房设备安装→线路敷设→IP终端安装→现场功放安装→扬声器安装→系统测试,以上流程可同时进行,如机房设备和现场设备安装以及线缆敷设可同时进行。
3)机房设备安装
◆机房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控制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
集,控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广播设备的净距一般
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
宜小于1000mm。
◆广播机柜安装应平稳、端正,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
差不大于1.5/1000。
◆机柜内设备要固定在机柜的托盘上。
4)线路敷设
◆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
长度在10m至50m之间
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人连接,中间若有话筒转接插
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
◆音源及全部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需采用单芯(不平衡)或
双芯(平衡)屏蔽软线连接。
◆功率输出的馈电是指功放输出至扬声器箱之间的连接电
缆,视距离远近进行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选择。
◆室内扩声系统宜用低阻抗输出,采用其双向计算长度的直
流电阻应小于扬声器阻抗的0.02~0.01。
◆接地与防雷应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安装敷设。
◆应设有专门的接地地线,不与防雷接地或供电接地共享地
线。
◆音频接地必须为单点,不得形成音频接地环流。
5)现场控制设备安装
◆现场控制设备主要IP终端、现场功放等。
◆教室IP终端自带功放,固定安装。
◆其它的现场控制设备安装在机箱内。
6)扬声器的安装
◆扩声扬声器系统宜采用明装。
◆扬声器安装必须牢固,不得因振动而产生机械噪声。
◆与火灾事故广播合用的背景音乐扬声器(箱),在现场不得
装设音量调节或控制开关。
◆扩声公共广播系统声特性测量方法《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
法》GB/T4959—1995
3校园广播系统的调试
调试过程和要点如下。
◆暂时先不打开广播功放的电源,逐台打开其他设备的电
源,并检查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
如果没有,则进一步检查它们的功能是否基本可用。
可让音源播放节目,观察信号修饰处理设备(信号压缩、扩展设备、均衡器、前置放大器等等)是否有
信号指示,如果都有,则表示这些设备基本正常。
将节目信号流过的设备的音量分别调到饱和输出的7成左右,这样就能基本保证节目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信噪比。
之后检查一下分区器、监听器等设备的功能,并将分区器的全部分区关闭。
◆将上述设备的开关、旋钮打到相应的位置,特别是音量要
适当。
◆关闭广播功放的音量,并打开其电源,稍等待一下,观察
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
之后逐步开大音量,通过观察信号指示灯检查功放是否有输出。
之后逐个地打开相应的分区,并检查所有分区是否有声音播放出来。
最后将功放音量调到合适的位置。
◆若经过这些测试都正常,则主要工作已完成,最后再详细
测试一下设备和系统的细节功能。
◆进行较长时间的设备通电老化,如至少60分钟以上。
老化
过程中必须有人值守观察,并每隔几分钟检查一次升温情况。
◆带话筒和音源接口的IP终端要接入话筒和其它音源,进行
调试。
◆应急消防广播系统应具有强插功能。
4、校园广播系统系统检测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检测和功能检测。
◆系统检测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
线的敷设和接地形式,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功能检测应包括: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等
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公共区域的IP终端具备寻址、插播本地广播功
能。
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其紧急广播由消防分机控制,
具有最高优先权,在火灾和突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
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紧急广播功能检测按有关规定执行;公共广播
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
5、校园广播系统施工重点和难点
校园广播系统的施工工艺十分成熟,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是音色和音量的调整以及和紧急广播的切换,也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1、音色音量调整,通过调整公共广播的后台设备,音源(播放器)、主机、功放和前端调节电阻的精细调整,做到音色饱满、音量适中、声场均匀的要求。
2、公共广播和消防共用一套广播系统,分区应完全一致,当有消防信号输入广播系统时,系统立即自动强行切到消防广播状态使相应防火分区进行消防广播,并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自动循环播放消防广播。
消防广播必须符合有关消防规范,具有最高优先权。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相应区域的正常广播立即被中断,并且可以转换至紧急广播,由紧急广播通知各区域的人们分别疏散,并支持多路消防同时报警。
系统根据编程可以按照消防规范,自动切换到N±n区域进行人工广播或自动广播,或者对全区进行播放紧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