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的定义

环境管理学的定义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其目的是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计划,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环境管理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学等。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资源节约、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企业环保、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 1 -。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问题的学科,它研究如何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
它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人注目,因此,环境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环境管理学首先要研究的是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工业废气、废水和废弃物排放日益严重,导致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环境管理学通过调研和实验研究,制定并推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促使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其次,环境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管理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环境管理学通过开展研究,提出各种资源管理策略,包括资源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等,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此外,环境管理学也要关注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环境管理学通过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使公众能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管理中。
同时,环境管理学也要教育和培养环境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专业能力,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环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模型建立。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而模型建立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环境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地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环境管理学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
它不仅研究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还关注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
它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研究和模型建立等。
通过环境管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贡献。
《环境管理学》课件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二
某内陆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重点讲述城市在限制机 动车、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绿地等方面的努力。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三
某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探讨如何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管理案例
总结词
农村环境管理案例主要关注农村地区 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农业污染防治 、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
详细描述
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 生,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生态平衡理念
总结词
生态平衡理念是环境管理学的基石,它主张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确保自然环 境的健康与安全。
详细描述
生态平衡理念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 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防止生态失衡。同时,要加强对 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修复 受损的生态系统,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与 稳定。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以实现长期的、健康的、稳 定的发展。它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公正,以确保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
循环经济理念
总结词
循环经济理念是环境管理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主张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级 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某矿业企业的环境修复与治理项目,讲述 企业在关闭矿井后对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和 环境整治的经验。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
总结词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污 染治理等方面,展示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和挑战。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一
环境管理学的思想与基本理论

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结词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环境管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
详细描述
环境管理学通过制定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努力维护地 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包括保护自然栖息地、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开 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等。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结词
环境管理学的思想与基本理论
目录
• 环境管理学的思想 •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 环境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 环境管理学的挑战与对策
01
环境管理学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 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性,要求在不同 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实现资源分配和 环境保护的公平。
05
环境管理学的挑战与对 策
应对气候变化
总结词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环境 问题之一,环境管理学在应对气候变化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VS
详细描述
环境管理学通过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影 响和应对策略,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速 度,降低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具 体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境管理学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 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
环境管理学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关系,通过推广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循 环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措 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环境管理学还倡导公众参与生态文 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及其内涵嗨,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环境管理学这个超级重要的事儿。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房子,而我们人类呢,就像住在房子里的租客。
这房子里啥都有,干净的水就像房子里的清泉,清新的空气就像房子里流动的微风,肥沃的土地就像房子的地板。
可是,现在这个“大房子”有点乱了,水脏了,空气也不新鲜了,土地也变得不那么肥沃了。
这时候啊,环境管理学就像一个超级管家出现了。
环境管理学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管理环境,让咱们这个地球家园更美好的学科。
它就像是一个大拼图,里面有好多小碎片。
这些小碎片包括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像森林、矿产、水资源这些。
你想啊,森林就像地球的肺,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要是乱砍滥伐,那这肺不就坏了吗?环境管理学就是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合理地规划森林的采伐,还要大力植树造林。
那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可丰富了去了。
就拿水资源来说吧。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是个环保志愿者。
有一次他跟我讲,他们去考察一条河。
那条河以前可清澈了,周围的村子靠着河水灌溉农田,孩子们在河里嬉戏。
可是后来啊,河边建了一些小工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
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鱼都死了,村民们也不敢用河水了。
这就是没有环境管理的后果。
环境管理学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作用了。
它要制定规则,告诉那些工厂,不能随便排污。
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大家都得遵守卫生规则一样。
工厂得建污水处理设施,把污水处理干净了再排放。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河流,也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
你看,水在生态系统里就像血管里的血液,流到各个地方。
如果水脏了,整个生态系统都会生病。
再说说大气污染。
我记得有一次雾霾特别严重,天都是灰蒙蒙的。
大家出门都得戴着口罩,感觉像生活在一个大灰罩子里。
这时候环境管理学就像一个空气净化大师。
它要找出雾霾的源头,是汽车尾气排放太多了,还是工厂的烟囱冒黑烟了?然后对症下药。
比如说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工厂的废气排放标准。
环境管理学资料

环境管理学资料●(一)整体性●(二)有限性●(三)不可逆性●(四)潜在性●(五)连续反应性●(六)放大性2、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进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进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3、环境问题要紧有➢自然灾难天文灾难、地质灾难、气象水文灾难、生物灾难➢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资源耗竭矿产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土壤资源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生物污染物理环境污染➢人口剧增人口剧增的结果使得上面所有的问题都被大大地放大了4、环境问题的产生的缘故(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问题开始显现。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环境污染也随之显现。
5、环境科学的差不多任务●探究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提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阻碍;●提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阻碍;●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选择循环利用技术;●探究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6、环境治理的概念环境治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操纵,达到既要进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差不多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7、环境治理的任务●转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操纵“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8、环境治理学的概念以环境治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连续进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治理的一样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差不多内容的科学。
9、环境治理学的特点a)环境治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b)环境治理学是综合学科;c)环境治理学是正在进展的学科;10、可连续进展思想产生过程A、古代朴素的可连续进展思想可连续进展的提出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论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管子》: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能够立为天下王。
环境管理学名词解释

环境管理学名词解释
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进行规划、管理、监测和评估,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环境管理学名词的解释:
1.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对计划中的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预测的过程。
2.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EMS):是按照一定标准建立并运用系统化的环境管理程序和实践,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3.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是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进行计量和评估的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的“全球公顷”来衡量。
4.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通过重新利用和再利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污染的经济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 水环境保护(Water Protection):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水源、水质和水生态等方面的保护。
环境管理学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环境问题(严格)环境科学中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1、农业文明以前的远古时代---不存在2、农业文明时代---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3、工业文明时代——环境灾难具体: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耗竭、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有害废气物分类:1、按性质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水等),二次污染问题(酸雨、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矿藏资源衰竭问题(煤炭、石油)2、介质:大气、水体、土壤3:、产生原因:农业、工业、生活环境4、地理空间:局地、区域、全球产生的原因:单个的生产厂商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结果——环境外部性,环境资源为可自由取用的公共物品根源:人类将自己异化与大自然,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志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随意操纵人类社会物质流动:索取资源——加工——流通——消费——弃置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最后背)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1、探索自然环境演化规律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3、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4、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6、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三、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根本目的: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已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一、环境管理的主体——由谁来管政府:环境管理中的主导性力量企业:既与政府、公众的管理行为互动,又发挥着推动作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环境管理的最终推动着与直接受益者二、环境管理的对象——管什么管理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三、环境管理的内容按管理领域划分:1、要素环境管理---水、气、声等自然环境要素2、产业环境管理---人类社会的产业活动,工农业等3区域环境管理---城市、农村等4、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落到环境管理的主体上按环境物质流分:1、自然资源环境管理2、产业环境管理3、废弃物环境管理4、区域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重点中心(国家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外部性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最后背)生命周期评价(LCA)二、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内涵、特点1、概念和内涵——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2、特点:首先,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科学其次,环境管理学是综合性科学再次,环境管理学是正在发展的科学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简介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1、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国务院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机构……. 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5、地方环境管理机构二、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基本政策、基本方针、基本政策:1、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2、基本方针:i、三十二字方针ii、三同步、三统一方针3、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1、“老三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建建设项目中防止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新五项制度: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3、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4、污染集中控制制度5、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三、中国环境管理中的环境投资(最后背)环境投资:是指社会各有关投资主体从社会的积累资金和各种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量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与其相关联的经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等具体的管理实践规划实践中;(3)对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了解;(4)掌握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规划方法。
(5)学习严格执法进行环境管理的态度,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共赢,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经过环境科学基础教学课程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前复习环境与人文、环境评价、环境地学中的相关基础知识。
每节课前预习指定书U 的章节内容。
授课过程中,分小组圉绕教师给定问题进行讨论,接受教师提问。
参与随堂测验。
答疑时间内与教师积极互动。
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四、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郭怀成,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2.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刘常海、张明顺等编著,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杨贤智等,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3)叶文虎编著,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宝莉,徐玉新,环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叶文虎编著,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吴忠标、陈劲编著,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7)国家环保局编,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8)国家环保局编,建设项日环境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祝兴祥主编,ISO 14000国家培训教程,中国人事岀版社,1999
10)沃克特编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1
11)尚金城,城市环境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12)郭怀成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3)马晓明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王金南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技术指南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6
15)环境保护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试行)2012
16)汤铭潭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8 17)王金南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5 18)h ttp:///chinese/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六. 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A._: 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二)统考方式—A._: A.统一 B.提前
(三)成绩综合评分方法:(得分比例供参考)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七. 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 大纲审核
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教学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