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路基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路基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1编制依据1.1. 1和榆高速公路左权至和顺(省界)段LJ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及参考资料1.1.2和榆高速公路招标文件;1.1. 3和榆高速公路资格预审文件;1.1.4交通部颁技术标准、技术规、施工规及验收评定标准等;1.1.5合同文件及相关规章制度;1. 1.6施工现场实际情况;1.1.7和榆高速《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有关本标段的工期要求;1. 1. 8工程施工环境及环境保护要求;1.1.9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 2编制原则1.2.1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1. 2. 2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的各项要求;1.2.3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流程及衔接;1.2.4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应选最优方案;1. 2. 5坚持在实事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的原则;1. 2. 6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协调好与地方的关系。
1.2.7加强机械化施工能力,加开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1.1.8坚持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位于殷家庄村北与一期工程终点相接,之后路线向东布设,与东纵高速公路相交,设置左权枢纽,路线跨G207,界河和阳涉铁路后设云山特长隧道向东直至大截岩村,经田渠坪村、南岔村, 路线设五指山特长隧道到家庄村北后继续向东前行,向东设家庄隧道后跨越清漳东源向东北经骆驼村东南、在骆驼村北设置权顺互通和权顺服务区,乔庄南、拐上西设置晋冀两省主线收费站,过拐上村北到达康家楼村西,设置康家楼特长隧道进入至终点。
路线全长36. 205 公里。
本合同段为汾阳至高速公路左权至和顺段土建项目第五合同段, 起讫里程为K55+300〜K58+750,全长3. 45km。
主要工程量有大桥3座、涵洞3座、路基土石62万方及路基附属工程等。
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等施工内容。
工程总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降低造价、环保及文明施工等目标,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原始地貌地形原始数据(第三方测绘公司测量);2. 设计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 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相关要求;4. 国家现行的相关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 《工程测量验收规范》(GB50026-2007)9. 省市颁布的其它与本工程项目相关的规范、规定。
三、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结合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效、优质完成本专项目全部工程施工。
2. 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安排划分施工段进行施工,配置相关机械设备,从实质上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3. 重视安全生产,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的安全。
4. 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5. 注重环保和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现场环境。
四、施工方法1. 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确保开挖深度、宽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2. 基坑支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土钉墙、锚杆支护、挡土墙等支护措施,确保基坑安全稳定。
3. 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压实、加固等处理方法,确保地基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压实、平整等方法,确保路基质量。
5. 基坑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压实、平整等方法,确保回填质量。
五、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土石方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约为100万立方米,填方总量约为50万立方米。
4.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石方填筑、场地平整等。
5. 工程工期:根据合同约定,土石方工程总工期为60天。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
4. 加强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
5. 环保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部署1. 施工顺序:按照“先挖后填、分层开挖、分层填筑”的原则进行施工。
2. 施工区域划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分别进行施工。
3. 施工队伍组织:成立土石方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4. 施工设备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配置相应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等。
四、施工工艺1. 土石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石方开挖,挖掘深度不超过5米。
(2)开挖过程中,应保持土石方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确保场地整洁。
(3)开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周边环境,防止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造成损害。
2. 土石方运输(1)采用自卸汽车进行土石方运输,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确保运输安全。
(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道路畅通,避免交通拥堵。
(3)运输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3. 土石方填筑(1)采用推土机进行土石方填筑,填筑厚度不超过30厘米。
(2)填筑过程中,应确保填筑土石方均匀,不得出现沉陷、裂缝等现象。
(3)填筑完成后,应进行压实,确保填筑土石方密实。
4. 场地平整(1)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平整厚度不超过30厘米。
(2)平整过程中,应确保场地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平整完成后,应进行压实,确保场地密实。
五、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路基工程,路基开挖土方31748.7 m3、石方73674 m3,利用土方48141m3,利用石方196961m3,利用隧道弃碴填筑139720m3,特殊路基处理主要为高填深挖路基、填挖交接路基、清淤换填路基等。
二、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施工K234+600—K234+780段路基,为箱梁(共计156片)预制梁施工做好充分准备;ZK231+335—ZK231+425和YK231+340—YK231+380段路基等施工完xx左线隧道后再进行填筑;其余各段路基根据各段内的涵洞施工情况进行填筑。
1、路基工程共分为7个施工段:(1) ZK231+335—ZK231+425;(2)YK231+340—YK231+380(3)ZK231+878—ZK232+087;(4)YK231+879—YK232+080;(5)ZK234+346—ZK234+600;(6)YK234+259—YK234+600;(7)K234+780—K235+105.321;根据路基设计情况、当地气候条件和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路基试验段设在K234+600—K234+780段,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各种试验数据。
设备进场后,首先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疏通原有沟渠,确保排水畅通。
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后,按设计进行换填碎石等材料,进行分层填筑碾压施工。
本合同段路堑开挖与路基填筑同时进行,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风化石开挖采用松动爆破,坚硬岩石开挖采用阶梯深孔松动爆破,预裂光面爆破刷坡。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大吨位自卸车运输;短距离本桩利用土方采用推土机进行作业。
路基在填筑前,先做试验段,以确定压实参数,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
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防护和排水工程与路基施工交叉进行,协调安排。
高边坡防护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的方法施工,路基排水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挖沟,人工砌筑施工。
路基挖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路基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为了尽快满足2#梁场的场地建设,决定将YK37+754~YK37+887、ZK37+795~ZK37+919段路基先行施工。
路基开挖土石方为94120m³。
路基挖方主要以软石和次坚石为主。
二、土方路基开挖施工2.1、土方路基开挖施工工艺6m,以上每8m进行2.3、放出开口线桩,并白灰连成明显的白线。
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
2.4、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采用横向全挖法,一次挖到设计标高;路堑深度较大时,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视深度而定,一般可设3-4m。
无论自两端一次横挖到路基标高或分台阶横挖,均应设单独的运土通道,用挖机掘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运土。
2.5、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其路堑宽、深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对宽度、深度较大的路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法开挖。
对施工场地狭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
靠近基床底层表面与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与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2.6、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施工。
当挖方材料用作填方材料且运距不大于80m的挖方,可采用推土机直接将土方推运至填方段。
2.7、路基开挖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是否合理,防止在施工中路线外的水流向线,并将线路的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8、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与时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要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
深挖路段安排先行施工。
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2.9、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与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对于土质与全、强风化石质路段,应在路面底面超挖80cm并进行填前碾压,采用碎石土分层回填、碾压。
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背景: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主要包括挖方、填方和边坡开挖。
开挖土石方在很多工程中是必备的环节,如道路、铁路、堤坝等的基础开挖。
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按照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和安全要求。
二、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队伍等内容。
在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中,施工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土质情况: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2.施工时间:根据工期要求和天气条件,安排合理的施工时间和计划,尽量避免在雨季或恶劣天气下进行施工。
3.施工工艺:根据开挖范围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开挖顺序、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等,以保证开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施工设备:根据开挖范围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挖掘机、推土机和运输机械等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
5.施工队伍: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组织合适的人员和队伍,以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三、施工组织理论:施工组织设计应借鉴相关的施工组织理论,如工序分析法、PERT和CPM等。
工序分析法是将整个施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工序,详细分析每个工序的工作量、流程和工期等,以便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
PERT和CPM则是利用网络图方法对施工任务进行排序和调度,以实现最短工期和资源优化。
四、安全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安全;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靴和防尘口罩等。
3.监测监控措施: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设置合适的监测仪器和监控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防止发生施工事故。
在土石方开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工程背景、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理论和安全措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完整版)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1、概述广河县对槐公路(Y535线)是广河县管养的一条重要的乡道,也是一条旅游光观线,本次设计项目为其组成路段(马浪至槐山顶段),路线起点位于马浪村(K0+000),终点位于槐山顶(K5+530.005),设计路线全长 5.530KM。
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7.0米,行车道路面宽度 6.0米,两侧土路肩宽0.5米。
其中施工内容:1、测量放样。
2、场地清理,清除路基全宽范围里的所有草皮、垃圾及腐殖土等。
3、机械挖运土方。
优先考虑填方利用,将符合路基填筑规定的利用方运到路基填方现场,其余部分废物放弃土坑。
4、人工挖土质台阶。
5、填方的推平,碾压及检测。
6、整修路拱和边坡。
7、恢复中线桩位置。
三详细的施工方法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根据目前已具备的环境条件,形成全面开工的局面,保证交通通行状态下施工。
面对此种实际情况,必须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分段实施。
一、主要工程量3K0+000—K5+530.005段挖土石方:28200m;填土石方(压实方)15976m3二、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文件的交点和水准点资料,将路线中心线贯通,水准点加密和坡脚线及开挖线外30公分处。
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选择合适原材料,委托具备资质实验室对填筑材料进行标准实验,并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批准。
三、施工方法1、填方(一)清表及填前碾压:人工配合机械清理地表杂物,汽车运至弃土场。
原地表清除必须达到规范要求,表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达到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合格后,进行填筑。
填筑材料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料,按每延米用量严格控制卸料:用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平。
(二)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基,每层填筑厚度不得大于30公分,当含水不足时,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进行碾压,确保路基设计宽度内达到规范的压实度。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等。
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为某国道改造项目,全长约50公里,路基宽度2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路面工程等。
二、施工安排1. 施工顺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一般先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然后进行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最后进行路面工程。
2. 施工人员:根据工程量和工作内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项目预计需配备50名管理人员和100名工人。
3. 施工机械: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提高施工效率。
本项目需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车、沥青摊铺机等机械设备。
三、施工进度计划1.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要求,制定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两年。
2. 分部分项施工进度计划:针对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路面工程等分部分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各部分工程协调推进。
四、材料与设备1. 材料:根据工程要求和质量标准,选择合格的土、砂、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2. 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
例如,路基土石方工程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排水工程采用排水沟、暗沟、渗井等设施。
2. 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对关键部位和环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六、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1. 安全生产: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1 编制依据1.1.1 和榆高速公路左权至和顺(省界)段LJ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及参考资料1.1.2 和榆高速公路招标文件;1.1.3 和榆高速公路资格预审文件;1.1.4 交通部颁技术标准、技术规、施工规及验收评定标准等;1.1.5 合同文件及相关规章制度;1.1.6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1.1.7 和榆高速《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有关本标段的工期要求;1.1.8 工程施工环境及环境保护要求;1.1.9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1.2.1 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1.2.2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的各项要求;1.2.3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流程及衔接;1.2.4 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应选最优方案;1.2.5坚持在实事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的原则;1.2.6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协调好与地方的关系。
1.2.7加强机械化施工能力,加开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1.1.8坚持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1 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位于殷家庄村北与一期工程终点相接,之后路线向东布设,与东纵高速公路相交,设置左权枢纽,路线跨G207,界河和阳涉铁路后设云山特长隧道向东直至大截岩村,经田渠坪村、南岔村,路线设五指山特长隧道到家庄村北后继续向东前行,向东设家庄隧道后跨越清漳东源向东北经骆驼村东南、在骆驼村北设置权顺互通和权顺服务区,乔庄南、拐上西设置晋冀两省主线收费站,过拐上村北到达康家楼村西,设置康家楼特长隧道进入至终点。
路线全长36.205公里。
本合同段为汾阳至高速公路左权至和顺段土建项目第五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55+300~K58+750,全长3.45km。
主要工程量有大桥3座、涵洞3座、路基土石62万方及路基附属工程等。
其中桥梁是本合同段的主体控制工程。
本合同段工程总造价约为2.176亿元,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12月10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2年12月9日,总工期24个月,为此我部特编制此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总体施工计划。
2.2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工程位于构造侵蚀剥蚀区,微地貌为基岩山脊、山梁、陡坎、缓坡、冲沟、山间河谷,沟底覆盖(Q4)冲洪积卵石。
局部山顶坡洪积物覆盖。
地层岩性主要由稍密粉土、可塑粉质粘土、稍密~密实卵石(碎石)、强~中风化石英岩状砂岩构成。
地基容许承载力较高,稳定性较好。
地形起伏很大,山体平均坡度约为10~200,属缓坡地形,山体大部分基岩出露,表层局部为新黄土覆盖。
2.3水文地质本合同段地区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具典型的雨洪特征,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极不稳定,降水多以地表水排泄而补给地下水者甚少。
地下水赋存与运移均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因素综合控制。
地下水主要为土石分界处第四系风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和二叠系下统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
河谷属季节性河流,路线K58+175左60米处有泉水出露,属基岩裂隙水,对桥位无影响,钻孔深度未见地下水。
2.4气象条件项目区地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漫长,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风沙肆虐,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秋霜早,降水量显著减少,凉爽宜人。
2.5主要工程数量我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2.1。
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2.6地震烈度项目区域为地震基本烈度o0为Ⅵ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7 主要技术标准见附表主要技术标准2.2主要技术标准2.23.3.1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总体工期:招标文件给定开工日期为2010年12月10日,计划施工工期为24个月。
计划交工日期为2012年12月9日。
我单位计划于2010年12月10日开工,2012年12月9日完成全部工程,总工期24个月,按期完工。
阶段性工期:施工准备:2009年11月20日~2009年12月31日;路基处理:2010年1月1日~2011年1月30日;路基开挖填筑: 2011年2月20日~2011年10月30日;4.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本合同段路基挖方281721m3,填方338914m3。
主要项目为路基石方填筑与路基石方开挖。
4.1.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路基工程根据地形条件,由路基施工队组织施工。
根据土方调配方案和施工顺序,选择最佳的挖方作业面,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段掘进”的方式施工。
路堑高边坡土石方施工严格遵循从上至下,顺序逐级开挖。
做到开挖一级,防护加固一级对于土方边坡开挖,不得采用爆破施工,山体表层土及全风化岩层采取推土机或配裂土器的大功率推土机直接进行开挖、清运;对于石方边坡开挖,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接近路堑边坡工程部位严禁采用大爆破,并且,要求距设计坡面至少不小于1m围一律采用光面控制爆破。
对风化破碎的岩体,采用预裂爆破,再用人工修凿,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护。
运土距离较近时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较远时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或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路基填筑采用“划格上土,挂线施工,推土机配合人工整平”分区段平行作业。
采取“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方法流水作业。
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
路基填筑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桥涵结构物台后回填合格的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边角部位采用高性能手持液压冲击夯等小型机具进行夯实,避免桥头跳车现象。
4.1.2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4.1.2.1路基施工要求⑴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填方材料的各项标准土工试验;并根据路基填料不同选取路基做试验段,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填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数据,以此作为路基填筑施工的依据。
⑵路基填筑前,根据总体进度安排,分期、分批、分段进行基底清理工作。
当原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面填筑路堤时,路堤基底挖成台阶形式,台阶宽一般情况下为2.0~4.0m,台阶做成4%的向横坡。
⑶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路基填筑时每侧超宽30cm。
⑷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500m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lOOmm。
一般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0mm,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1.2.2路基施工方法4.1.2.2.1石方施工设备的配置挖方运距在100m以采用推土机推运,超过100m以上采用挖掘机装车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施工,填方采用小型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平整,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
4.1.2.2.2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⑴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
⑵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及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桥梁涵洞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
⑶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维护、修建施工便道。
⑷恢复路线中、边线,包括路基坡顶、坡脚、边沟、红线、弃土场、借土场、涵洞位置、打桩标明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⑸开挖边沟和横沟(每20m设一道),排除地表水,在放填方段坡脚线时,每侧应按横断面图加宽50cm。
⑹将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样按规要求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CBR值,颗粒分析等试验,并编写开工申请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⑺在路基占地围和取土场围进行场地清理,清除表土、杂草、树根、淤泥、拆除障碍物。
清场后填土区的地表用压路机及时碾压,达到《技术规》规定的压实度,报工程师审批。
⑻在弃土场及路基两侧的红线围沿线开挖临时排水沟渠,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以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受冲刷、淤积。
4.1.2.2.3试验路段施工⑴试验路开工前28天,将用于试验路填筑的材料进行所需的各种试验。
包括土的液、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CBR值、重型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试验。
⑵将试验室所做的试验结果以及试验路堤施工方案,施工位置、设备及人员组织,各种记录表格的格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在所选定的桩号上进行填石试验路填筑,填筑长度一般在100m左右(全幅),做好试验段各种原始数据记录,为最后试验路资料的整理提供数据。
⑷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材料达到规定地压实度为止。
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合理的机械配备方式;压实遍数及压实速度、各工序的组合形式;材料的松铺厚度、施工现场的最佳含水量等,将数据整理成文,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以后该种填料进行全面施工的依据。
⑸用于填方的每种类型的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
4.1.2.2.4路基清表填方路基路基填筑前,根据总体进度安排,分期、分批、分段进行基底清理工作,应将表层30cm厚的腐植土清除,挖方路基表层30cm腐植土清除或用于填方边坡或碎落台种植土。
多余清表土弃于指定区域。
4.1.2.2.5基底处理⑴路基填筑前基底采用2000KN.m强夯处理施工,施工前对地基土进行相关试验,根据地形情况每隔50-100m取一处进行土样分析。
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指导地基夯实施工。
⑵2000KN.m强夯锤重可采用 15~20T,直径2m~2.5m的圆柱形钢锤,处理宽度为基地宽度加2m。
强夯前先整平碾压,施工时采用第一、二遍点夯、第三遍满夯的施工顺序,每一遍的间隔时间为5天, 一、二遍点夯完平均点距为5m(2.5d)。
第一遍点夯施工时,采用隔桩错排夯击,夯点间距横向采用10m,竖向5m,夯击次数一般为8次(具体按最后两击夯沉量确定),夯击完成后整平压实;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点之间,夯击次数一般为8次(具体按最后两击夯沉量确定);点夯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cm。
满足上述条件后,整平压实后进行第三遍满夯,第三遍采用500KN.m夯能满夯夯平,每点夯击3次,夯痕以1/2D搭接。
夯击过程中出现弹簧土情况,则在夯坑填片石挤淤。
夯点布置图如下:4.1.2.2.6填石路基⑴测量放线及清表每层填石上料前,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中线、边线位置。
清表:清除地表杂物、草皮和树根,同时开挖两侧排水沟、截水沟等,完善排水系统。
⑵填料要求填石路基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
路床顶面以下80cm围填筑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cm的填料并分层压实。
⑶施工顺序填石路基施工顺序:石料检测合格→运料→堆料→摊铺→大粒径料破碎→人工局部找平→补充细料→碾压→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路段进行整改→下一层施工。
⑷填石路基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石块最大粒径满足规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