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瞳孔。

2、了解癫痫发作的过程和形式。

二、护理措施1、紧急处理(1)防护措施:①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口中放置牙垫,以防咬伤舌。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返流误入气管而窒息;摘下眼镜、义齿、解开衣领腰带;用手托住下颌,避免下颌关节脱位;切忌用力按压患者抽搐肢体,以防骨折和脱臼;床旁有人保护,防止坠床。

②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床旁备气管插管盘及气管切开等抢救物品。

(2)遵医嘱给予抗癫痫的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以尽快终止和控制发作。

2、对症处理(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头部冰帽,将体温控制在37.5度以下。

(2)抽搐发作频繁或时间较长者应给予降颅内压治疗。

(3)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对换气功能不良者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并应用辅助呼吸。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观察并记录发作的类型、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观察发作停止后患者意识完全恢复的时间,有无头痛、疲乏及行为异常。

4、饮食护理: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不可进食者,行鼻饲。

避免过饱,戒烟酒。

5、用药护理:发作控制后,根据血药浓度遵医嘱酌情增减药量。

用药期间不得擅自停药、减量或更换药物,是预防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的重要措施。

6、心理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关心、理解、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指导其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配合长期药物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精神刺激,禁止从事危险的工作和活动,如游泳、去悬崖边、登山、高空作业、驾车等,外出应有人陪同。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饥饿、暴饮暴食、饮浓茶、咖啡、巧克力,便秘,情绪激动等,绝对忌酒。

四、注意事项1、遵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

2、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五、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癫痫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癫痫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癫痫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癫痫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作时会突然失去意识并出现抽搐等症状,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

护理常规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针对癫痫护理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

1.疾病认识:详细介绍癫痫的原因、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和流行病学。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癫痫是一种可控制的疾病,避免错误的认识和偏见。

2.发作预防: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癫痫的诱发因素,如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等,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规律作息、心理调节、合理饮食等。

4.用药管理:详细介绍抗癫痫药物的作用、用法和副作用,引导患者和家属合理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同时强调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并告知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

5.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合理的饮食调理。

例如,避免过多摄取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烟酒等,增加摄取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6.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参加社交活动,提高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7.定期复查: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时监测疾病的状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和家属应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完成各项检查。

8.家庭关爱:鼓励家庭成员积极支持和关心患者,为其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家庭成员也需要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以便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在进行癫痫护理常规的健康教育时,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确保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此外,还需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及时解答他们的疑虑和困惑,确保教育效果的实现。

癫痫护理(护理部)ppt课件

癫痫护理(护理部)ppt课件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
适度运动
鼓励癫痫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
饮食护理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 暴食,控制水分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
心理护理干预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密切关注癫痫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
认知障碍
部分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障碍。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 其他副作用:如疲劳、恶心、皮疹等。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癫痫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向癫痫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癫痫, 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家庭护理指导
01
02
03
家属培训
对癫痫患者的家属进行培 训,教会他们基本的护理 技巧和急救措施。
定期复查
定期陪同癫痫患者到医院 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
针对癫痫患者可能出现 的语言障碍进行干预, 如口语表达、听力理解
等。
心理疗法
针对癫痫患者的心理问 题,如焦虑、抑郁等进 行干预,帮助患者建立
积极的心态。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癫痫 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癫痫病人护理常规

癫痫病人护理常规

癫痫病人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痉挛性全身发作:发作过程分为四期。

(1)前驱期:发作前1—2日内可表现精神不振,兴奋易激惹,头痛头晕全身不适。

(2)先兆期:运动性先兆——手脚或面部出现抽动,头、颈向一侧扭转或痉挛。

感觉性先兆——麻木感、蚁走感或电击样感觉,偶有疼痛先兆。

听、视觉先兆——视物模糊、闪光或彩色幻觉,眼前火球飞过感觉,听觉声响,语言、歌声等。

内脏性先兆——腹部不适,疼痛或恶心。

精神性先兆——兴奋、愤怒、恐惧。

一般多为数秒到1—2分钟不等。

(3)痉挛期:患者尖叫后即昏倒。

双侧瞳孔散大,光发射消失,全身肌呈强制性痉挛性抽搐,双上肢多呈内收位,两下肢伸直位。

由于喉肌及呼吸肌痉挛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全身缺氧,口唇面部青紫。

经数秒进入阵挛期,全身肌肉呈节律性抽搐。

由于膀胱痉挛而引起小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

(4)痉挛后期:全身肌肉停止后,呼吸逐渐恢复。

约10分钟后患者由昏迷转为清醒,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有时可出现偏瘫或单瘫。

2、失神性全身性发作:发作只几秒钟,即惊颤—点头—迎客式痉挛。

3、局限性发作:有三种类型——Jackson(感觉)性发作、旋转性发作、一侧痉挛性发作。

肌肉多在上肢和下肢,扩散方向从远端到近端。

4、精神运动性发作:即复杂性部分发作,又称为朦胧发作。

特征是发作前有预感。

表现为幻嗅、胃肠不适、头部胀痛、精神异常、不自主活动等。

发作时有意识障碍。

发作一般在30秒—2分钟,患者意识逐渐清楚。

5、观察发作过程、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抽搐开始部位、向哪一侧扩展、抽搐后有无肢体瘫痪、意识改变、瞳孔变化、大小便失禁。

6、癫痫发作后,注意有无兴奋、躁动以及再发作。

【护理要点】1、注意观察癫痫发作前的先兆,若出现症状,立即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让患者平卧,减少声、光刺激,床旁备有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并有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2、发作时防止窒息、自伤、舌后坠,取出假牙,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放置牙垫,头偏一侧,持续吸氧。

癫痫病人护理查房

癫痫病人护理查房

癫痫病人护理查房癫痫病(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其中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异常引发了反复发作的痉挛、抽搐和意识丧失等症状。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在护理癫痫病人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患者的病情-首先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等。

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去的癫痫病史,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等。

这样可以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控制程度。

2.观察患者的发作-在查房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抽搐、痉挛或者意识丧失等癫痫的典型症状。

要注意发作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强度,以便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援。

在发作期间,护士要保持冷静,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患者受伤。

3.维持安全环境-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患者发作时。

这包括保持床边的护栏升起,防止患者跌下床;将患者的物品摆放整齐,防止患者在发作时碰到危险物品;确保患者的水杯和食物随时可用,以便在发作后补充体力和水分。

4.管理药物治疗-了解患者正在接受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包括剂量、频率和服药时间。

在查房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并向医生汇报服药的病情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药物不适应或者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合理调整。

5.宣教患者和家属-癫痫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传授一些相关的知识,例如癫痫的发作预警信号、发作后的护理措施、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

帮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6.进行综合评估-护士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况、感官和智力功能等。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同时,要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预防因长时间卧床而引起的压力性损伤。

7.与多学科团队合作-癫痫病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等。

护士要积极与医生、康复师等进行沟通和协助,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儿童神经内科《小儿癫痫》护理常规

儿童神经内科《小儿癫痫》护理常规

小儿癫痫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观察癫痈痫作的类型、发作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注意有无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及发绀。

2.根据病情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改变。

(二)一般护理1.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噪音。

发作频繁的患儿尽量住单间或抢救室,备好氧气、吸痰器和止惊药物于床旁,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饮浓茶、可乐等兴奋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专人陪伴,病床随时扣好护栏,禁止患儿独自沐浴和外出散步。

抽搐发作时,保护好抽动的肢体,防止骨折和脱臼。

患儿一旦有发作先兆应立即平卧,防止摔伤。

5.关心爱护患儿,鼓励其与同伴交流,帮助建立治疗信心,克服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三)专科护理1.发作时护理。

(1)将患儿平卧,松解其衣领扣、裤带等。

(2)抬高患儿肩颈部,使颈部处于伸展位,头偏向一侧,去除口鼻分泌物。

掐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

(3)立即给氧,遵医嘱应用止惊药。

(4)使用牙垫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2.用药护理。

抗癫痛药物应准时、准剂量服用,看服到口,切忌漏服或停服。

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和肝肾功能,在用药初期、联合用药、病情反复或更换新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

(四)健康教育1.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癫痫的疾病性质、治疗进展、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

2.告知家长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解开领扣,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

3.强调抗癫痫药物长期、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不要随意改药、停药、漏服、增减药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避免在青春期减量或停药,以减少复发。

4.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和学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感染、饥饿、过饱、疲劳等诱因,禁止游泳登高等运动。

5.癫痫患儿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病历卡,病历卡中应写有家长的联络方式及用药情况。

【关键知识点】1.癫痫的主要病因癫痫有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3类。

癫痫护理常规

癫痫护理常规

癫痫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病情评估a:观察癫痫发作的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及缓解后表现;
b:观察意识、瞳孔、呼吸,特别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
c:了解发病的诱因,服药史。

2、心理状况
【护理要点】
发作间歇期
1、注意安全,下床活动时有家属陪护,出现先兆立即卧床休息。

2、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过饱或过饿。

4、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癫痫发作期
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活动义齿,将压舌板或小毛巾置于口腔一侧上下白齿见,防止舌、口唇咬伤。

2、密切观察患者癫痫发作时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气道是否通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相关记录。

3、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安全指导:加用床栏,做好保护措施,勿用力按压病人身体,防止自伤或他伤。

【健康指导】
1、正确口服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

2、饮食宜清淡,戒烟限酒。

3、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4、掌握基本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防范:避免诱因,减少癫痫发作引起的意外伤害及并发症,不从事驾驶、高温、高空够工作,不去声音喧哗的场所,平时外出时携带个人信息卡。

癫痫病发作需要哪些护理措施

癫痫病发作需要哪些护理措施

癫痫病发作需要哪些护理措施1. 简介癫痫病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特征是反复发生的脑部异常电活动引起的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在短时间内可能造成患者丧失意识、肢体抽动、口吐白沫等症状。

为了有效地应对癫痫病发作,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2. 监测患者状况•在癫痫病发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记录发作的特点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注意观察症状是否出现变化或加重。

3. 确保安全•将患者放置在一个宽敞和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远离可能导致患者受伤的物品和器具。

•避免患者受到碰撞或跌倒的风险。

•在患者周围放置柔软的物品,如枕头,以减轻受伤的可能性。

4. 保持舒适•在癫痫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抽搐或出冷汗。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是至关重要的。

•注意手术用具或强力药物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不适。

•癫痫发作过后,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5. 护理领域•积极的家庭护理是癫痫病发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成员或看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癫痫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

•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应该知道急救方法,并随时能够在必要时提供急救。

6. 计划和管理药物治疗•高效管理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病发作的关键。

•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家庭成员或看护人员需要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

•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调整。

7. 营养•癫痫病发作可能会对患者的食欲和饮食造成影响。

•确保患者获得均衡和全面的营养,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有关饮食的指导。

8. 心理支持•癫痫病发作对患者的精神和情绪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应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病痛。

•寻求专业心理协助,如心理咨询或参加癫痫康复小组等。

9. 避免诱因•诱发癫痫病发作的因素可能因人而异。

•患者和家庭成员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已知的诱因,如疲劳、情绪波动、缺觉和过度刺激等。

10.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对癫痫病发作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癫痫护理常规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癫痫病人护理常规
一、定义
癫痫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二、分类
癫痫发作分类是指根据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进行分类
1、部分性发作
1.1单纯部分性发作
运动性发作:局灶性运动性、旋转性、Jackson、姿势性、发音性
感觉性发作: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躯体感觉(痛、温、触、运动、位置觉)
眩晕
自主神经性发作(心慌、烦渴、排尿感)
精神症状性发作:言语障碍、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变化、错觉、结构性幻觉
1.2复杂性部分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意识障碍: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意识障碍、自动症
开始即有意识障碍:仅有意识障碍、自动症
1.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技法全面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再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发作
2.1失神发作
典型失神发作
不典型失神发作
2.2强直性发作
2.3阵挛性发作
2.4强直阵挛性发作
2.5肌阵挛发作
2.6失张力发作
3、不能分类的发作
三、护理
㈠症状护理
1.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头偏一侧,取下义齿和眼镜,松开衣领裤带,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备吸痰用物。

2.防止受伤:加用床挡专人守护切勿用力按压病人身体。

病人出现兴奋躁动时,应加强保护,防止自伤或他伤。

3.控制发作:遵医嘱二人操作,缓慢静注抗癫痫药,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

4.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遵医嘱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

限制饮水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药物护理:严格遵医嘱准确、按时给药。

㈡癫痫大发作时的护理
1.立即让病人睡平,解开衣领、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吸氧;对呼吸功能不恢复者,及时做人工辅助呼吸;
2.尽快用开口器塞入病人上下臼齿之间(也可用牙垫或手帕甚至衣角卷成小布卷),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
3.不能强行往病人嘴内喂药,也不可对抽搐肢体用暴力硬压,以免造成窒息、吸入性肺炎及骨折、脱臼等;
4.应有专人陪护,详细记录发作经过、时间和主要表现;
5.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炎热季节防止中暑。

不可用口表测体温;
6.观察病人昏迷深度和用药反应,如压眶反应、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等。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及呼吸功能有无抑制。

㈢间歇期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光、声刺激,保证病人充足睡眠,不让病人单独离开病区活动;
2.注意有无精神症状。

少数病人抽搐停止后,意识在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加强保护,以防自伤或他伤;
3.发作停止后仍未清醒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4.必要时作好心理护理,帮助克服自卑、恐惧心理,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以取得配合。

㈣一般护理
1.活动与休息:间歇期活动时,注意安全,出现先兆即刻卧床休息。

必要时加床挡。

2.饮食营养:清淡饮食,少进辛辣食物,禁用烟酒,避免过饱。

3.体温测量:测肛温或在腋下测量体温。

禁止用口表测量体温。

4.服药要求:按时服药,不能间断。

5.心理护理:病人易出现自卑、孤独的异常心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㈤健康指导
1.嘱病人外出时,随身带有注明姓名、诊断的卡片,以便急救时参考。

2.告知长期服药者按时服药及复查,不宜自行停药或减量。

3.指导病人了解过度疲劳、便秘、停药、睡眠不足和情感冲动等诱发因素。

生活工作有规律;不登高、不游泳、不驾驶车船及航空器。

4.鼓励病人适当的参加体力和脑力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