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6σ)涵义

合集下载

什么是六西格玛

什么是六西格玛

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即6σ,σ是一个小写西腊字母,读作西格玛,是统计学术语,代表标准差,日常交流中人们使用得并不多。

作为眼下最时髦的企业管理手段,六西格玛的含义是指: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它希望达到的目标:六西格玛,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西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

而三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七、实施六西格玛的步骤:1、六西格玛强调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突破性的改进。

2、六西格玛的开展依赖于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3、六西格玛质量水准是一个明确的,雄心勃勃的诱人目标4、六西格玛管理强调顾客驱动。

5、六西格玛关注于产生结果的关键因素。

6、六西格玛强调任何产出都可以测量、改善并加以控制的。

7、围绕客户之声,注重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8、六西格玛强调全员参9、六西格玛是一种由顾客驱动的管理。

2、八、企业如何运行六西格玛:一般说来,企业推动六西格玛的方式,领导者应先就公司发展的目标展开一套策略,针对主管进行训练,学习分析及运用六西格玛的工具,在负责专案的同时,大量培训员工发展新技能,成为持续改进的力量。

一、什么是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即6σ,σ是一个小写西腊字母,读作西格玛,是统计学术语,代表标准差,日常交流中人们使用得并不多。

作为眼下最时髦的企业管理手段,六西格玛的含义是指: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6个标准差的涵义六西格玛意义课件

6个标准差的涵义六西格玛意义课件
31
6 改进的好处
如果一个3 企业将其所有资源投入改 进过程,大约每年可以提高一个 的水 平,并可获得下述收益:
利润率增长20% 产出能力提高12%—18% 减少雇员12% 资本投入减少10%—30%
10
投入 6 改进的成本及回馈
国外成功经验的统计显示:如果企业全 力实施6 革新,每年可提高一个 水 平,直到达到4.7 ,无须大的资本投 入。这期间,利润率的提高十分显著。
GE 与 6
1995年末开始推行 6 推行 6 节约的成本收益
3亿美圆/1997 7.5亿美圆/1998 15亿美圆/1999; 利润率从 13.6%/1995 提高到 16.7%/1998 市值突破30,000亿美圆
30
结语
6 Sigma 是一种全面质量改善的方式 是强调事实 ( 数据 ) 的管理 是以顾客满意微焦点的改善 以全体学习及分享为学习的目标
18
问题类型与改善系统
19
I (Improve)
当每一问题经过分析与确认之后,即可 指定盟主并挑选有适当改善专长之黑带 战士成立质量改善项目小组(Quality Improve Team -- QIT) 在项目小组中,盟主通常是该制程之部 门主管(资源拥有者),而黑带战士则是 QIT的执行者(解决问题专家),权能充分 配合,才能加速QIT的改善成效。
六个标准偏差(6 )
-6σ -5σ -4σ -3σ -2σ -1σ
+1σ +2σ +3σ 4σ 5σ

1
课程内容
1.什么是 6 2. 6 的优势 3. 6 的影响 4. Motorola 与 GE
2
什么是 6
念 “ 西格玛 ” 或 “ Sigma ” 是希腊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数据的

六西格玛管理法

六西格玛管理法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六西格玛的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6σ管理法的概念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牲,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

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

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

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六西格玛six-sigma

六西格玛six-sigma

简介六西格玛(Six Sigma),又称:六式码、六标准差、6σ、6Sigma,不能使用大写的Σ,西格玛(Σ,σ)是希腊文的字母,在统计学中称为标准差,用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

其含义引申后是指: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

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疵。

六西格玛(6σ)概念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麦克.哈里于1987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在杰克韦尔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华硕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

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辨别优先次序,实施流程改进对需要改进的流程进行区分,找到高潜力的改进机会,优先对其实施改进。

如果不确定优先次序,企业多方面出手,就可能分散精力,影响6σ管理的实施效果。

业务流程改进遵循五步循环改进法,即DMAIC模式:1.定义(Define)。

定义阶段主要是明确问题、目标和流程,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或机会?应该达到什么结果?何时达到这一结果?正在调查的是什么流程?它主要服务和影响哪些顾客?2.评估(Measure)。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

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σ质量管理方法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

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

六西格玛是什么解读

六西格玛是什么解读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个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

而三个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六西格玛类似于SPC(统计性工作程序控制)吗?六西格玛是一个致力于完美和追求客户满意的管理理,SPC是一个支持六西格玛这个管理理念的工具。

所有那些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像SPC、MSA、FMEA、QFD等均是实现六西格玛必不可少的工具。

实施六西格玛的目的是什么?为企业实施六西格玛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为企业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这些人才是企业适应变革和竞争的核心力量。

从而使企业降低质量缺陷和服务偏差并保持持久性的效益,促进快速实现突破性绩效,帮助企业达到战略目标。

六西格玛适合于什么样的企业?它适用于任何水平、任何企业,它功能强,可以测量到百万分之一的水平。

因为它是要影响到整个公司,实施六西格玛需要上层领导的大力协助。

6σ品质管理常识

6σ品质管理常识

★6σ品质管理常识■☆Sigma(σ)的涵义σ是希腊字母,术语σ用来描述任一过程参数的平均值的分布或离散程序。

对商务或制造过程而言,σ值是指示过程作业状况良好程序的标尺。

σ值越高,则过程状况越好。

σ值用来测量过程完成无缺陷作业的能力,因为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导致客户不满意。

对6Sigma而言,共同的测量指引是"每单位缺陷数"。

在这里,单位代表了许多东西,如组件、原材料、表格、时间段、产品等。

σ值批示了缺陷发生的频度。

σ值越高,过程不良产品率越低,当σ值增大时,成本降低,过程周期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

6Sigma的涵义6Sigma是一个统计测量基准,它告诉我们目前自己的产品、服务和过程的真实水准如何。

6Sigma方法可使我们将自己与其他类似的或不同的产品、服务和过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

换言之,6Sigma 帮助我们建立了目标和测试客户满意度的标尺。

例如,我们说一个过程具有6Sigma能力时,可以肯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这种能力意味着生产一百万件产品只有大约3件不良品出现的机会。

由此可见,6Sigma 测量标尺提供给我们一个精确测量自己产品、服务和过程的"微型标尺"。

6Sigma是一种工作策略,它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在竞争中占取先机。

原因很简单,当改进了过程之Sigma值,产品品质改善,成本下降,客户满意度自然上升。

6Sigma是一种处事哲学,它总结出一种业务方法,特别是它能使工作更精确,使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将失误降到最低。

因为已发现和避免了不利因素,Sigma值上升,这表明过程能力的改善和缺陷的减少或消除。

6Sigma是一种多面体,有多种涵义,表示如下:①质量标准;②基准;③设想;④方法;⑤工具;⑥价值;⑦基本原理;⑧目标。

6Sigma作为质量标准有以上多种涵义,但无论如何,它都首先被看作是一个质量标准,一个衡量过程能力水平的标准,Sigma值愈高,意味着过程能力愈高,产生缺陷的概率愈低,过程的YFT愈高,则产品质量愈高。

6个标准差的涵义六西格玛意义

6个标准差的涵义六西格玛意义
i1 j1
k
( Cp 值 )
(ni 1)
i1
Ex.样本数 = 3 ; 数据为 10.000 , 10.200 , 9.900 , 10.000 , 10.300 , 9.950 第一组平均值 = 10.033 , 第二组平均值 = 10.083 估计标准偏差 = ( 0.118334 / 4 ) ^ ( 1/2 ) = 0.1720
16
品质 ( Q ) 过程能力汇总表
17
A (Analyze)
依据「过程能力汇总表」,可参考 Ca /Cp在过程能力改善方向图上之落点 位置,初步分析每一个质量问题应归 属在那一类
18
过程能力与 改善
如果落入T区,则表示 一个相对容易处理的T 型问题,反之落入X区, 那就是一个比较棘手 的X型问题,至于T、A、 X三型问题的分类原则 解决工具则如下页图 表所示
6 改进的好处
如果一个3 企业将其所有资源投入改 进过程,大约每年可以提高一个 的水 平,并可获得下述收益:
利润率增长20% 产出能力提高12%—18% 减少雇员12% 资本投入减少10%—30%
11
投入 6 改进的成本及回馈
国外成功经验的统计显示:如果企业全 力实施6 革新,每年可提高一个 水 平,直到达到4.7 ,无须大的资本投 入。这期间,利润率的提高十分显著。
绿带 Green Belt (几乎与黑带相似技巧,但不 及黑带深度知能)
Team Member ( 对6σ技术有基本认识 )
22
C (Control)
在 6σ的作法中最可能会错义的字就是 Control ,因为大家很容易凭直觉将Control 狭隘地解释成控制,其实6σ是一个长期 的改善方案,因此 GE 在推动6σ时,就 早已将Control的意思导引到更积极而前瞻 的方向──「促成精益求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西格玛(6σ)涵义
■σ在统计学上的涵义
σ是希腊字母,英文表达sigma,汉语译音为“西格玛”。

术语σ用来描述任一过程参数的平均值的分布或离散程度。

■σ应用到商务或制造过程中的涵义
对商务或制造过程而言,σ值是指示过程作业状况良好程度的标尺。

σ值越高,则过程状况越好。

σ值用来测量过程完成无缺陷作业的能力,因为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导致客户的不满意。

换言之,σ值指示了缺陷发生的频度,σ值越高;过程不良品率越低。

当σ值增大时,不良品率降低、品质成本降低,过程周期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

当σ值达到6时,即6σ的品质,表示“每百万单位只有3.4个不良率”,品质长期达标率为99.99966%。

相对而言,当σ值只有3时,即3σ品质,表示“每百万单位有66807个不良品’,合格率为93.32%。

σ作为一种测量标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测量的是“每单位缺陷数”,这个单位可以代表各种任务或实体,如:组件、原材料、表格、时间段、产品、一个小时的工作、一份文件等等。

基于此,我们认为6σ可以作为一切工作、活动的基准。

例如,我们说一部收音机具有3σ的品质,则说明它低于平均品质。

一般地说,全球各大公司的产品、服务平均品质水平约为4σ,即合格率已达到99.37%,但是即使当σ值达到4时,以下事件仍然会持续在美国发生: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有超过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抛落地
上,每年平均有9小时没有水、电、暖气供应,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

可见,上述品质远远不能让客户满意。

因此,6σ成为新的品质标准,成为全球各大公司追求的目标。

6σ品质理论融合了当代统计技术的最新成果,使评价过程能力和作业绩效成为可能,是评价每一个供应商、客户、产品或服务品质的基准。

■6σ的引申涵义
6σ是追求“完美品质”的动力:6σ品质理论告诉我们目前自己产品、服务和过程的真实水准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如何才能到达目的。

换言之,6σ帮助我们建立了目标和测试客户满意度的标尺。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过程具有的6σ能力时,可以肯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由于大多数人不相信存在绝对的完美,因此当100万单位只有大约3件不良品出现的机会,我们认为是已经接近完美的品质。

6σ是一种竞争策略:它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在竞争中占取先机。

原因很简单,当改进了过程之σ值,产品品质改善,客户满意度自然上升,成本下降;企业效益自然上升。

6σ是一种工作哲学:它提供了一种业务方法,特别是它能使工作更精确,使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将失误降到最低。

持续地发现和避免不利因素,σ值上升,表明过程能力的改善和缺陷的减少或消除。

6σ的工具
6σ品质理论是品质管理方法的集成,它包含先进品质分析方法、工具和策略。

运用方差分析法可找到主要矛盾,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武器。

运用回归分析法可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程度。

6σ突破策略表明,6σ品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去实施。

6σ的具体工具需要参加由6σ专家讲授的专门课程来掌握。

■6σ统计方法
正态分布曲线
标准偏差
直方图
F检验
t检验
X2-检验
样本大小(假定测试表)
回归分析
■ 6σ分析方法
多变量分析
卡方分析
最坏情况分析
蒙特卡罗分析
总平方根分析
风险分析
■ 6a 品质应用软件
Minitab
■ 6a 品质改善策略
实验设计[DOE]流程
6σ的推行
实施6σ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一个组织内部的方方面面。

要达到的6σ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企业做好文化、组织、人力资源、操作技能、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准备,需要长期的努力,要进行持续的改善,不断进行“D-M-A-I-C”循环,才能一步步向6σ品质逼进。

■6σ系统全面推行的16个步骤:
第一阶段:规划,培训练“QIT”
1.培训 10.分析现状
2.总经理动员会(1)确定并测量关键过程 3.6σ推行委员会成立工(2)分析关键过程
4.由6σ推行目标规划出台 11.导入品质信息系统“QIS”
5.各层次员工品质统计 12.工厂推行SPC
知识摸底 13.计算品质成本 6.培训计划出台第三阶段:改善,控制
7.SPC培训 14.确立改善目标
8.员工6σ知识培训 15.优化关键过程
第二阶段:测量,分析 16.控制关键过程
9.建立品质改善团队
在实际推行中,通常选取1到2个项目的实施,由项目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最后逐步在企业中全面推行。

6σ带给企业的效益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都越来越认识到6σ。

带来的巨大利益——
■降低总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缩短生产周期
■减少设计变更
上述利益最终将表现为——
■客户满意度上升
■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
■员工潜能与组织士气提升
■跃升全面质量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带动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从而带给企业有形和无形收益的增加!
■ 6σ系统的突破模式
任何系统的运作都是依靠特定模式实施的,由6σ系统推行时,也有其特定的策略和模式,其模式如图所示:
上述模式是6σ系统框架的核心,这五个步骤我们简称为:DMAIC,是英文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的缩
写。

具体解释如下:
6σ品质理论是一套完整的品质体系,它是基于因变量Y和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 Y=f(x),通过对自变量x研究,找出成功因子,
达到因变量Y的最优化结果。

自变量是异常活跃的因素,通过对自变量的测量;知道问题根源所在。

如何才能实现对自变量的优化呢?怎样才能使品质得到改善呢?通过实验设计方法可加以优化、筛选、改善,一步步向成功因子逼近,使因变量达到最优。

找到了成功因子,不等于万事大吉。

过程是变化的,既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又有非偶然性因素的波动。

自变量是可随时变化的,因此我们仍须对变量加以控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使过程达到稳定状态。

6σ品质就是通过测量、分析、改善、控制这样持续不断循环才能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