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而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则是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药前的准备工作
1.中药材要求质地新鲜、干燥、无杂质。
2.煎药器具要求干净、无油腻、无异味。
3.中药材应当正确称量,不得超量或欠量使用。
4.用水要求纯净、无异味、无色素。
二、中药煎药煮制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在使用煮药罐煮中药时,不得离开现场,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
2.煎药时,应先将开水倒入煮药罐中,然后将药材放入罐内,盖上盖子。
待药材入水30秒后,再开火将水烧沸,煎制至汤色变成透明。
3.煮药期间,应不时搅拌汤药,确保水药混合充分。
4.中药煎药过程中,若发现汤药溢出,应立即关火,并将煮药罐从炉子上移走。
5.在将煮出的药汤倒入药盂中,应注意汤药倒注时要保持匀流,防止药渣夹带。
三、中药煎药后的清洗、消毒及储存
1.煎药过后,应及时将煮药罐、煮药器具、药盂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
2.清洗和消毒时,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药汤煎好后不要在容器内存放过久,以免因滋生大量细菌,导致品质下降。
4.储存煎好的药汤应该放在密封、干燥、不透光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以确保品质不受影响。
在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中,以上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
同时,中
药煎药行业也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来保证中药煎药的质量和效果,
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药材: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所需的药材,并按照剂量进行称量。
2. 准备器具:煎药需要使用煎药壶、燃料、过滤器、研钵、搅拌棒等器具,确保器具的清洁和完好。
二、煎药步骤
1. 煎药浸泡:将经过称量的药材加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处方要求而定。
2. 煎药加热:将煎药壶放在燃料上,逐渐加热至沸腾,然后维持沸腾状态,根据处方要求持续煎煮一定时间。
3. 煎药搅拌:在煎煮过程中,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确保药材充分释放有效成分,避免粘壶或煎糊。
4. 煎药倒出:煎药时间到达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出渣滓,留下清澈的药液。
三、整理工作
1. 清洁器具:熄火后,将煎药壶和其他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2. 整理药材:将煎剩下的药渣做好标记,用于进一步处理或丢弃。
3. 记录信息:记录煎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下次煎药时的参考和改进。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因火候不足或过热引起意外。
2. 在操作煎药壶时,要小心烫伤,避免倾倒药液时溅起热液造成伤害。
3. 在清洁器具时,要小心使用清洁剂,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通过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煎药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治疗服务。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1. 准备:砂锅、清水、炉灶,环境应宽敞通风。
2. 煎药流程: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一般叶类、草类的中药可以浸泡30分钟左右,质地非常坚硬的中药,尤其是一些矿物质,可以浸泡一小时左右。
浸泡完毕后即可把药物倒进砂锅进行第一煎,加水量应以超过药表面约3厘米为宜。
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
3. 煎药时间: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分钟;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分钟。
药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一些。
4. 火候掌握:一般中药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5. 煎药次数和量:一般每副中药需煎两次,每次煎至药量约150毫升,将两次煎的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毫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滋补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6. 特殊煎煮:凡注明先煎、后下、另煎和包煎等要求的中药饮片要特殊处理。
先煎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药材应先煎煮30分钟,再投入其他药材(已先行浸泡)同煎。
后下药:含有挥发油、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在第一煎药出锅前10~15分钟投入同煎。
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后,就能正确完成中药的煎药流程了。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药专家。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一、收方审核
1.收方审核人员由中药专业人员担任。
2.由收方审核人填写煎药标签,标签内容为姓名、剂数。
如有特殊要求(儿童等),注明装量。
3.煎药标签随药交予煎药操作人员。
二、浸泡
1.填写煎药记录。
2.将布袋包装的待煎药物置洁净的桶内,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加水量根据患者药量、剂数为准。
15分钟翻动一次。
3.煎药标签应附在浸泡药物的容器上,不得混淆,避免差错事故。
三、煎煮包装
1. 煎药机本店使用高压煎药机,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锅内,煎药标签应挂在煎药机上。
煎药机自动煎煮。
2.待煎药机工作完毕,打开连接包装机阀门,将药液注入包装机。
3.预热包装机后,包装药液:核对姓名,剂数。
一般儿童每剂煎至100~300ml,每袋50-150ml。
成人每剂煎至400ml,每袋200ml。
特殊注明装量的,调整装量。
4.将分装好的药液,核对煎药标签姓名,剂数,冲服药物,连同处方一并包装。
四、清场
1.
2.
煎药机,包装机,浸药桶,喷嘴,输送药液管道每一锅后及时清洗,等待下一次使用。
五、发药
核实患者姓名,交代服药事项,患者在煎药登记上签字后发药。
六、注意
1.药料应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2熟悉煎药机、包装机操作程序并按规定使用。
使用前要确定
3.。
中药房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房煎药操作规程一、目的中药煎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中药的煎煮工作规范、科学,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工作责任1.中药房负责人负责中药煎药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管理。
2.中药药剂师负责中药煎药的操作工作,保证中药煎药的质量和疗效。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查看煎药处方,对煎药剂量和方法进行准备。
b.准备所需中药材和配料。
c.准备煎药设备、称量器具和容器。
d.清洁操作台面和工具。
2.材料准备:a.称量中药材和配料,确保按照处方要求准确配比。
b.根据中药材性状,进行洗净处理,如去杂质、去皮等。
c.切割处理中药材。
3.煎制操作:a.按照处方要求,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砂锅或药锅中。
b.加入适量水,注意水的加量应符合煎制要求。
c.煎药过程中,控制火力和时间,严禁离开煎药现场。
d.根据煎药药物特性,适时选用不同火力煎煮。
e.监测煎药过程中的水位,保证水量不过少而糊底,也不过多而漫溢。
f.根据需要,调整煎药的浓度,增加或减少煎煮时间。
4.煎后处理:a.煎煮结束后,切断火源,取出煎药液。
b.将煎药液过滤,去除悬浮物。
c.按处方要求饮服或其他处理。
5.清洁消毒:a.煎药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保证下次使用的卫生。
b.清洗和消毒操作台面和操作工具。
c.定期检查煎药设备的消毒情况,并及时更换消毒液。
四、安全注意事项1.中药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源和煎药设备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煎药设备事故的发生。
2.煎药时要注意煎药液的温度,避免烫伤。
3.操作人员要经常洗手,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和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4.煎药材和配料要储存安全,防止虫蛀和潮湿。
5.煎药设备要定期检修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五、记录和归档1.煎药过程中要进行记录,包括煎药时间、水量、火力控制等。
2.煎药记录要详细、准确,并进行归档存档,以备后续查阅和研究使用。
六、附则1.根据不同药材和药物特性,可以对煎药操作规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但要保证煎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医院中药房的煎药流程

医院中药房的煎药流程一、准备工作1.整理药房在每天的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对药房进行整理,将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
2.准备药材根据医生开的中药处方,药房工作人员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药材,确保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检查药材的保存情况,确保药材没有发霉变质等情况。
3.准备药具在煎药过程中,需要准备好煎药锅、滤网、漏斗、称重器等药具,确保可以顺利进行煎药操作。
二、煎药操作1.称重在开始煎药之前,首先要按照处方要求称取各种药材的数量,确保药方的准确性。
2.洗涤将药材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确保煎药的干净卫生。
同时,对需要破碎的药材进行破碎处理。
3.加水浸泡根据药材的性质和需求,将药材加水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药效。
4.煎药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煎锅中,按照煎药时间和火候不同,分为开锅、煎沸、收火等不同阶段。
在煎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确保药材煎煮得恰到好处。
5.过滤煎药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去除渣滓。
过滤后的药液即为煎药液。
6.装瓶将过滤后的药液装入密封瓶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确保药液的质量不受影响。
7.清洁煎药完成后,要及时清洁煎药锅、滤网等药具,确保药具的卫生干净。
三、记录和归档在煎药的整个过程中,药房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煎药的药材名称、数量、煎药时间、火候等信息。
同时要做好药品的归档工作,记录好每一批次煎药的信息,以备查验。
总之,医院中药房的煎药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药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药材的煎煮质量和药效的有效性。
只有在严格遵守煎药流程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医院中药房的煎药流程,为中医药疗效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一般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30分钟以上,使药材的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
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
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
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
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15-20分钟为
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二煎的煎煮时间比一煎的时间略短。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
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煎液量:儿童100-300ml,成人400-6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分二次服用,或遵医嘱。
8、凡说明有特殊煎药办法的中药饮片,该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纵。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中医煎药操作规程是指在中医药治疗中使用煎药技术进行药物煎煮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1200字的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一、煎药前的准备工作1. 对煎药的药材进行检查,确保无虫蛀、霉变等问题,并核对是否为正确的药材。
2. 清洁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等,并确保器具干净,无油脂残留。
3. 准备好所需的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熬药器等,并做好消毒处理。
4. 准备好煎药所需的辅助器具,如称药器、火源、药材袋等。
二、煎药的操作步骤1. 称药:按照处方中所列药材的剂量,使用精确的称药器将药材按比例称取准确的重量。
2. 准备药材:将称好的药材放入洗净的药材袋中,并将药袋系牢。
3. 准备药材配方:根据药材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提前泡制、研磨或剪碎等处理。
4. 准备煎药水:煎药水的准备要根据药材的性质进行调整,一般采用适量的清水。
5. 灌药:将药材袋放入煎药器具(煎药钵或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煎药水,保证药材充分浸泡。
6. 上药炉:将煎药器具放置在熬药器上,根据煎药器具的要求调整炉火大小,使火力均匀。
7. 第一次煎煮:等待药材煎煮至一定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取出煮沸至轻微沸腾的程度。
8. 第一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挤压药渣,使其尽可能放出药效。
9. 第二次煎煮:将取出的药材袋重新放入煎药器具中,再次加入适量的煎药水,继续煎煮。
10. 第二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进行第二次挤压,使其药效尽可能发挥。
11. 返煎次数:根据需要,可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煎煮和取药操作,以提高药效。
12. 药液沉淀:将药液倒入容器中,等待其沉淀,以便后续取用。
13. 药液过滤:对药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或药渣。
14. 药液储存:将过滤好的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以防药液变质。
三、煎药后的处理1. 清洁煎药器具:将使用过的煎药器具充分清洁,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