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理学概述文档资料
经济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第一章1.经济心理学:研究社会经济领域中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经济过程之间的关系及规律的学科。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产生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结合处的交叉性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研究经济心理与行为的跨学科科学。
第二章1.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它表示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主观心理感受)。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随着所消费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所增加的效用即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第三章一、易得性启发式:人们根据记忆中易于“获得的”事件的事例或者出现的程度来评估其频率、可能性或者事件可能的原因。
——情绪性的、生动性的、容易想像和具体的。
易得性启发式的偏差:(1)易于回忆(基于生动性和时间接近)(2)易于提取(基于记忆结构)(3)假定的联系二、代表性启发式: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代表性越高的样本其判断的概率也越高。
代表性启发式的偏差:(1)对基率不敏感(2)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3)对偶然性的误解:“赌徒谬误”:那些具有确定概率的机会,人们会错误地受到当前经历的影响而给予错误的判断。
“小数定律”:认为小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观点。
(4)向平均数回归(5)联合谬误三、情感启发式:大多数判断是由情感或者情绪评价引发的,虽然情感评价无需意识参与,但它会成为决策的基础。
四、小结第四章1.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前提四原则(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占优性(完整性)、相消性(替代性)、传递性、恒定性(一致性)2.前景理论:卡尼曼&特沃斯基、(1)当投资者获利时,随着获利水平的提高,边际效用递减。
(凹函数)(2)当投资者由获利变为亏损时,效用下降最快。
(凸函数)(3)获利与亏损状态的效用值函数不是一个连续函数。
禀赋效应:也称做拥有效用,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经济心理学概述

企业经营与管理决策
01
企业战略决策
研究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 中的心理因素、决策风格和认知 偏差。
02
组织变革与创新
探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员工心理 反应、阻力和应对策略,以及创 新氛围的营造和激励机制设计。
03
风险管理与危机应 对
分析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 中的心理机制、应对策略和团队 建设。
05 经济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助力经济心理学研 究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使经济心理学能够处理 和分析海量数据,揭示人类经济行为的复杂 性和动态性。
人工智能模拟人类经济行为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经济心理学可以构建更逼真的 人类行为模型,模拟并预测不同情境下的经济决策 和市场反应。
智能算法辅助决策制定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经济心理学可 以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过程、风险偏好、投资策略等行为 特征,以及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市场情绪与价格波动
探讨市场情绪、投资者信心等因素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和 资产定价。
金融泡沫与危机心理
分析金融泡沫的形成、膨胀和破裂过程中的投资者心理变化,以及 金融危机中的恐慌账户会影响人们的预算约束,即人们在消费 或投资时会受到心理账户中资金数量和性质的限 制。
03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
在受控环境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探究经 济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现场实验
在实际经济环境中进行实验,以更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经济行为和 心理过程。
案例研究法
第一章____经济心理学概述[1]
![第一章____经济心理学概述[1]](https://img.taocdn.com/s3/m/60cc36030740be1e650e9acb.png)
第一章经济心理学概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说:未来的新经济就是心理学。
为什么?(现任: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举例1: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某杂志上有一个整版的征婚广告:“优秀男士,诚觅好女孩”。
广告上的“征婚者素描”写道:“男,未婚,汉族,70年代出生,1米7余,硕士学位;私企总裁,年收入千万,资产过亿,现居上海……”在广告中,还有一篇略带诗意的《爱事业更爱好女孩》的短文。
这是一名富豪征婚的广告。
据说该广告共在全国100多家媒体投放,费用高达数百万元。
大家不禁要问,难道富人找个结婚对象那么难,要如此兴师动众?戴一只几百元的手表和戴一只百万元的江诗丹顿手表,其显示时间的功能是相同的。
但戴一只用18K金做壳、满是钻石的名牌江诗丹顿表能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
经济学家把购买这种价格极其昂贵的名牌商品的消费行为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在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消费者的身份——通常也称为“显摆”。
“显摆”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是什么?其实,这反映了一种消费心理——“炫耀性消费”心理是指一种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1899年出版的成名作《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
作为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对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持批判和嘲讽的态度。
他认为,这些人有了钱以后从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耀的心理出发,从事浪费性消费,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某些商品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一个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一个人高雅的爱好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
这种消费随着社会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经济心理学概述(ppt 44页)

为什么人们长时间持有赔钱的股票,而 将赚钱的股票很快脱手呢?
小小实验:
【情境一】:假设先给你1000元,你面临两种选择:第 一种选择能保证你再得到500元;第二种选择是让你抛 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将再得到1000元,否则, 你就一分钱都得不到。你如何选择?
3、经济心理学与行为金融学
二者只是研究范畴大小上略有不同,经济心理学着眼 于宏观范畴的经济行为与行为规律。
广义的经济心理学则以从事直接与拥有货币之后产生 的心理与行为为主。它主要包括:消费心理学、投资心 理学、税收心理学、保险心理学、储蓄心理学、赌博心 理学、慈善心理学、行为金融等具体领域。
而行为金融学局限于在金融市场中的心理与行为,主 要内容包括证券市场中的异象、认知与行为偏差、行为 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以及有效市场假说及 其缺陷等等内容。
【情境一】中,65%的选择B, 在【情境二】中,80%的选择A。
如果人们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按照理性思维,在【情 境二】中,人们应该选择B,因为B情境的利益最大,其理 想利益是3200元,比3000元多200元。但事实上,绝大 多数人选择了A。因此,人们的经济行为是有限的理性, 甚至是非理性的。
2、经济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 在美国将经济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等同。尽管行为经济 学研究经济现象中的人类行为,但它与经济心理学在研究 方法和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互通性,在研究领域上更是难分 彼此。因此,本人倾向于二者等同,只是经济学家在经济 学的角度叫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家站在心理学的视角称谓 经济心理学而矣。
结论:人们有损失厌恶的心理,对确定的损失, 人们毫不犹豫地规避,对有希望获得的事件,宁愿 冒更大的损失风险。
经济心理学第三讲-决策心理概述知识分享

是指人们倾向于 根据样本是否代 表或类似总体来 判断其出现的概 率,代表性越高 的样本其判断的 概率也越高。
大多数判断是由 情感或者情绪评 价引发的,虽然 情感评价无需意 识参与,但它会 成为决策的基础。
启发式及其偏差总结
易得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
情感启发式
(1)易于回忆 (1)对基率不敏感
(基于生动性和 (2)对样本大小的
说服工作的人有更大的价值。
房地产到底有多真实
Gregory Northcraft & Margaret,1987 在此研究中,一些房地产商有机会参观位于亚
利桑那州的两个房地产项目,其中一个评估的 价格是74900美元,另一个为135000美元。 参观过程中,这些经纪人可以得到一个10页纸 的资料,其中包含了所有通常能够决定一个房 产价格的因素(除了官方评估的价格):标准 的多重上市服务表,周边区域正在出售的房产 的信息等。
A组:锐步国际公司(Reebok International)、 希尔顿酒店(Hilton Hotels)、星巴克 (Starbucks)、瑞赛电器(RadioShack)、好 时食品(Hershey Foods)
B组:可可诺飞利浦(CoconoPhillips)、 美 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麦克森(McKesson)、美国人伯根 (Amerisource Bergen)、阿尔特里亚集团 (The Altria Group)
那一组公司的总销售收入较大?
一、易得性启发式
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根据记忆中易 于“获得的”事件的事例或者出现的程度来评 估其频率、可能性或者事件可能的原因。
经济心理学——精选推荐

经济心理学第一章一、传统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一)其前提性假设和基础性假设,即“经济人”假设遭遇到的挑战。
·“经济人”假设主张:1)人是理性的。
每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2)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即交换中)才能实现。
---分配游戏·“经济人”假设所遭遇到的挑战:1)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在信息获取和加工上的局限使人的理性具有很大的限制,并不足以用来处理所有的问题。
即人的理性本身存在限制,不一定总有能力选出自我的最大利益。
即人能不能总是理性存在能力上的疑问。
2)人本身不是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只能是一种极端的和个别的情况。
追求最大化原则只能是某些人在某些时候某些条件下的行为特征,而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候所有条件下的行为特征。
除了利益之外,人类的行为还受无意识、不合逻辑的因素的影响,也受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即人愿不愿总是按理性行事也同样存在疑问。
3)人类在具有自私特征的同时,也同样具有公正和利他的特征。
人总是表现出相当多的利他行为,如无偿献血、帮助陌生人和老年人等。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片面强调数学方法,排除实验方法。
(三)忽视了人类偏好的反转性。
(四)漠视心理变量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我不由想到,我的一再失败是不是由于某些方法上的错误。
我是否把原本是为研究无生命的自然界而设计的科学思想方法,错用到了研究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上了呢?我是否还错在把人与人发生遭遇的结果,当作因果关系发生效力的例证呢?在确定的因果关系中,一个原因所对应的那个结果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更改的,因此也是可以预测的。
但某个具有生命的一方对另一个遇到的同样具有生命的对手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对后者而言却不是原因,而是挑战;其结局也不是结果,而是应战。
挑战与应战,它们与原因和结果的类似之处仅在于二者均体现了事件的先后次序,但这两种次序的性质却并不一致。
《经济心理学》课件

羊群效应
解析羊群效应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及其对市场 风险的影响。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
比较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策略,并探讨心理因 素在这些策略中的作用。
消费者心理学
1
消费者理性性与行为之间的差距
揭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
品牌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2
和心理因素。
探讨品牌效应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
策。
3
价格定位策略
介绍不同的价格定位策略以及其对消费 者心理的影响。
总结
经济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总结经济心理学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经济心理学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认知偏差与决策
1 认知心理学概述
解释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三大决策模型
介绍经济决策中的传统模型,包括效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
3 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
探讨认知偏差如样本偏差和可得性偏差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账户与行为经济学
心理账户理论
解释心理账户理论以及人们如何根据不同的账户进 行决策。
行为经济学概述
概述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证研究。
套路与加价的利用
情感因素的作用
探讨商家如何利用心理战术来引导在市场中的应 用。
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学
金融市场与心理学的关系
探讨金融市场中心理因素对价格和交易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指数
介绍投资者情绪指数及其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经济心理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经济心理学》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索经济学和心理学 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决策、行为经济学、金融市场和消费者心理学中的 应用。
经济心理社会心理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5)、消费者心理 • 以消费行为为中心,可以展开很多相关的研究,如
广告说服的策略、销售中的推销技巧等,甚至随着 所谓“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通过消费的方式与 心理进一步研究整个社会的心态与走势、社会的结 构与分层等。
• 6)、经济病理学研究
• 所谓经济心理的病理学,就是相对于经济行为的常 态来说,可能存 经济心理概述 贰 投资理财中的经济心理 叁 中国人的经济心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经济心理概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经济心理的概念 • 经济心理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实验经济
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 • 经济心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 经济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发展时期
✓ 1)、考托瑙的研究 • 1951年 《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 • 这是继塔尔德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心理学研究。 ✓ 2)、迪希特的研究 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用于对经济行为的分析
,对从少量消费者那里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深层 次的解释 ✓ 3)、专业杂志和实验室的成立 法国经济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和荷兰《经济心理 学杂志》的创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经济心理,就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和阻力。
➢ 经济行为是社会的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客观形式外在表现出来 的对经济刺激的主观反映。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状态,也可以 是消极的作为状态。经济刺激—>经济行为意向—>经济行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投资理财中 的经济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意义
统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提高经济学和心理学对社会现实以及现实人的关注 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经济学提供理论来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使某些经济学理论的验证成为可能 心理学可以从经济学理论的统一性、精确建模和预测
中有所获益
第二节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 1902年,加布里埃尔-塔尔德(Tarde, G1843-1904.)
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卡托纳(1901-1981)
1975年出版《心理经济学》,经济心理学开始作为一门科学被
接受。 1960年出版《强大的消费者》,提出消费需求受到消费者“购
买倾向”的影响,提出三类影响消费行为的变量群 可能条件,如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 消费者态度 促进条件:市场条件和偶然因素 对不同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未来消费行
“人在两种稀有资源之间进行决策和选择,以达到满 意利用的决策行为和选择行为”
因物质交换而获得欲望的满足。 经济行为是社会的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客观形式外
在表现出来的对经济刺激的主观反映。 经济刺激—>经济行为意向—>经济行为
经济刺激计划背后的假设
经济不景气 经济刺激 人们的预期发生改变 大众的经济行为发生改变 经济景气回升
经济行为包括哪些?
研究领域: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家庭 中的经济行为
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储蓄行 为
重复行为、偶然行为 长时行为、短时行为、限时行为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
四、研究意义
现实意义 更好地描述、理解经济现象,把握其内在规律 对具体经济领域进行研究,提高有关机构、公司、 个体的决策科学性和预见性 掌握社会经济心理与行为动向,以利及早预警、 防范和应对 为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政策和方案进行科学论证, 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注重实验
宏观经济学
拉扎斯菲尔德:大众传媒的影响
《人民的选择》,1944,对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 “意见领袖”概念的提出
认为政治行为、购买行为和流行行为都是人类社会行 为,其原理有相通之处
提出影响消费行为的三个重要变量: 先有倾向,如社会阶层、参照团体和购买习惯、 宣传和交流的影响 商品的特性
户川行男的深层心理研究(1960)
深度访谈法:消费者“焦点小组座谈会” 六种消费动机:
需求 喜好 态度 推测/预期 社会承认/参照群体 偶然因素,如广告、推销、经济条件
国际经济心理学研究会(IAREP)的成立
1981年在巴黎召开第一届经济心理学国际讨论会 1981年,在荷兰创办《经济心理学》杂志 1982年,国际经济心理学研究会成立 IAREP认为,经济心理学是一门产生与心理学、经济
为进行预测 采用抽样民意测验对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制定“消
费者感情指标”,即: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迪希特(奥)的《动机研究》
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人们的购买动机一般是 无意识的,与人的利比多活动有关联
采用精神分析、主体统觉测验等方法对消费动机进行 研究
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是因为“产品中有这个人的投 射”,所谓的品牌忠诚,消费者终于的仍然是他本人
第一节 经济心理学概述
一、学科定义 二、学科性质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意义
一、学科定义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科学 “在广义的工业心理学中,特别提到经济行为和消费
行为,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经济心理学” ——井上惠美子,1979
经济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为了求得取决于经济活动的 自身发展,而对物质资源和精神力量所作的相互调整” ——雷诺(法),1981
学和管理学理论结合处的交叉性学科,又是一门独立 学科,既有其理论的一面,又有应用的一面
第三节 经济科特点 传统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
一、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经济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表述精确、逻辑性强 心理学:派系林立、结构松散、有的表述不够精确、
学科定义
经济心理学研究人们为了所作的能带来经济后果的选择,也就 是人们为了利用少量的资源来满足一些需要而作的选择。 ——韦尔纳利德(瑞典),1988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描述、解释和预测个体小团体(如家庭)和 大的人类类别(如全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范-拉伊(荷),1996
经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构成消费和其他经济行为基础的 心理机制和过程。涉及偏好、选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还要 研究与需求的满足有关的决策和选择的结果,包括外部经济现 象对人类行为和幸福的影响。 ——国际经济心理学学会,1998
经济心理学
谢国财 2009年9月
思考
美国公众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会结婚,而为什么许多人选择单身?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将来会要几个孩子? 如何看待信用卡消费? 人为什么需要工作?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第一章 经济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经济心理学的概述 第二节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 经济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四节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学科性质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经济心理学以行为人的经济行为作为其研究对象 什么是经济行为?
什么是经济行为?
“经济单位为了在一个物质匮乏为特点的背景中‘生 活、活得好些、再好些’,而展开的全部物质和象征 活动,这不仅是指解释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指改造 世界。”
出版《经济心理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 主张:
强调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提出了主观价值论 提出了心理预期的观点,如股票市场中证券价格
的起落
雷诺(1908-1981)
法国学者雷诺提出“非理性的人”的主张,认为人是 受“外部刺激”和自己的“内部冲动”决定的
认为心理力量如兴趣、智慧、认识、紧张、愿望、活 力等心理因素会影响人的经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