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手糊模压SIRM

合集下载

玻璃钢制作简介

玻璃钢制作简介

玻璃钢制作工艺简介玻璃钢制品是由树脂、增强材料和多种辅助成分合理组合而成,制造工艺种类繁多。

1 FRP制品成型工艺FRP的制品往往是材料制造和产品成型同时完成。

成型工艺有手糊、RTM、SMC、缠绕、热塑性塑料(GF/PP)注射模塑及GMT冲压成型等。

1.1 手糊成型工艺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简单成熟的成型工艺,其典型工艺过程是: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将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料和玻璃纤维织物手工逐层铺放,浸胶并排除气泡,层合至确定厚度,然后固化形成制件。

手糊成型技术的优点是:无需专用设备,投资少;不受制品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特别适于数量少、整体式及结构复杂的大型制品的制作;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利用增强材料,能随意局部增强,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设计要求,而且当设计不合理时能方便地进行修改;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

手糊工艺的缺点是:制品质量不易控制,人为因素大;制品的强度和尺寸精度较低;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

1.2 喷射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是手糊成型的改进,属于半机械化成型工艺。

它是将混有引发剂和促进剂的两种聚酯树脂分别从喷枪两侧喷出,同时将切断的玻纤粗纱由喷枪中心喷出,使其与树脂均匀混合,沉积到模具上;当沉积到一定厚度时,用辊轮压实,使纤维浸透树脂,排除气泡,固化后成制品。

喷射成型的优点是:用玻纤粗纱代替织物,可降低材料成本;生产效率比手糊的高2~4倍;产品整体性好,无接缝,层间剪切强度高,树脂含量高,耐腐蚀、耐渗漏性好;产品尺寸、形状不受限制。

喷射成型的缺点是:树脂含量高,制品强度低;产品只能做到单面光滑;污染环境,有害工人健康。

1.3 SMC及BMC成型工艺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SMC)和团状模塑料(Bulk Molding Compoun,BMC)是由树脂糊浸渍纤维或短切纤维毡,两边覆盖聚乙烯薄膜而制成的一类片状模压料,属于预浸毡料范围。

使用时,将两面的薄膜撕去,按制品的尺寸裁剪、叠层,放入金属模具中加温加压,即得所需要的制品。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概论:玻璃钢是一种以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为主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同其他常用的材料相比,玻璃钢主要有以下特点:1、玻璃钢兼具轻质高强、绝热、耐热、耐辐射、耐腐蚀、电绝缘、透电磁波、耐超低温等技术特性,从而使共在多种应用环境及领域山有广泛的适应性。

2、一般地说,玻璃钢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

材料的各个方向的性能(如强度等),在较大的程度上可以人为地加以设汁与控制,从而使材料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合理地利用材料创造了条件。

3、成型简便,工艺方法种类繁多,适合各地区、单位因地制宜地开拓应用领域。

如果工艺方法及设备选择得当,很容易制造出尺寸准确、结构复杂、外表美观的制品。

由于玻璃钢具备以上特点,因而在汽车、船舶、铁路运输、建筑、日用品、家具、机电、化工、石油等部门获得广泛应用,无疑也会在近代技术(包括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等等)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玻璃钢具有优良的成型工艺性,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工艺方法来成型不同结构及性能要求的制品,,据不完全统计,其工艺方法至少有二、三十种,而且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按增强材料的使用方法分为:层压法(湿法或—r:法)、模压法。

按成型压力大小分接触压法、低压法、高压法。

按成型温度高旺分:室温成型法、高温成型法。

但是最常用的是按:I:艺原理分类,可归纳为手糊法,喷射法,模压成型法,纤维缠绕法和连续成型法等五种。

其中,模压成型工艺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分支较多的一类工艺方法。

模压成型工艺的定义及类型:模压成型工艺一般都涉及成型用模具;但并非所有使用模具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工艺都称为模压成型工艺。

因为凡是制造玻璃钢制品,总需要各种各样的模具,从最简单的模具——成型板材的模板、到结构复杂的注射成型金属模具。

因此,在国际上有时把各种千差万别的玻璃钢成型工艺统称为模塑成型。

也有人根据成型时模具是否封闭,即制品是否被包容在模具内,而把玻璃钢成型工艺分成两大类型,一是开式或开口模成型法,二是闭式或闭合模成型法。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缺点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缺点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缺点
玻璃钢模压成型是一种常用于制作轻质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方法,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良好的表面质量
玻璃钢模压成型能够制作出光滑、坚固的表面,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适用于要求较高美观性的制品。

2. 高强度和刚度
玻璃钢模压制品具有高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3. 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玻璃钢模压制品对酸、碱、盐等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4. 精密成型
通过模压工艺,可以实现复杂形状和精密尺寸的制造,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制品生产。

缺点
1. 高成本
玻璃钢模压设备投资较大,且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制品的生产成本较高。

2. 制造过程复杂
制造玻璃钢模压制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工艺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3. 制品设计受限
由于模具制造成本较高,制品的设计受到模具成本和制造工艺的限制,难以快速调整生产。

4. 模具寿命有限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渐磨损,导致模具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增加了生产成本。

总的来说,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生产成本、制造过程复杂、制品设计受限以及模具寿命有限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优缺点,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制造工艺方法。

玻璃钢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玻璃钢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玻璃钢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主要原料由SMC专用纱、不饱和树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及各种助剂组成。

SMC具有优越的电气性能,耐腐蚀性能,质轻及工程设计容易、灵活等优点,其机械性能可以与部分金属材料相媲美,因而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建筑、电子/电气等行业中。

1.SMC模具压制前准备(1)SMC的质量检查,SMC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

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2)剪裁,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再按样板裁料。

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一80%。

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3)设备的准备①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

对于新模具,用前须去油。

2.SMC模具加料(1)加料量的确定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g=制品体积/cm3X1.8 /g(2)加料面积的确定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实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

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

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

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

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

(3) 加料位置与方式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强度与方向性。

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中部。

对于非对称性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到达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

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

多层片材叠合时,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

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和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玻璃钢模压工艺技术

玻璃钢模压工艺技术
(4)增强材料模塑料时增强材料的形态、含量直接影响着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材料中纤维流动性较差,而带、布、毡成型时几乎不流动。同是纤维模塑料,短纤维比长纤维流动性好,但长纤维制品强度高。对于形态复杂制品,应兼顾制品强度和成型要求,考虑混合使用不同形态的模塑料。纤维的含量少则流动性好。在不影响制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应当缩短纤维长度和减少纤维含量。
支链型大分子相对于线型高分子来讲,分子间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力减小。如果其支链愈多、愈短,流动的空间位阻愈小,黏度就低,容易流动。
分子量相同,但分子量分布不同的高聚物,其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幅度是不同的。当剪切速率变化的幅度是没的。当剪切速率小时,分子量分布宽的融体黏度比分子量分布窄的高。但在剪切速率高时,分子量分布宽的反而比分子量分布窄的小。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也随高聚物分子量分布不同而变化。
在模压成型过程中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异。热塑性塑料通过热达到黏流态后开始流动,并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型腔,成型过程中流动性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于热固性塑料,通过加热可以使物料熔融降低黏度,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流动,充模成型。但是与此同时会使塑料分子上的活性基因发生交联反应,导致黏度升高而影响流动性。交联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物料温度升高并加速交联固化,从而引起物料黏度急剧增加,流动性迅速下降。
玻璃钢制品模压型
玻璃钢制品模压成型的工艺技术是将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料放在已经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能均匀地充满模腔,经过一定时间固化成型,然后将模压制品取出,再进行必要的辅助加工,即得所需产品。
目前模压的玻璃钢制品,成型前种类有SMC、BMC、DMC、ZMC、IMC、HMC、GMT等多种形态和形式。虽然它们所需要求的性能、类型、模压料组成、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模压原理和工艺过程是基本相同的。下面对玻璃钢制品模压成型的总体要求;模压料的成型工艺特性;模压成型方法种类;模压成型工艺过程;模压成型工艺条件;模压成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恒力液压机模压成型中的主要解决办法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模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建筑等领域。

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预浸有树脂的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石墨、填料和热固性树脂等组成。

在SMC模压成型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好的SMC 预浸料加热软化,然后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零部件形状,最终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固化成型,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以下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在SMC模压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模具、预浸SMC料、加热设备以及压力设备等。

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符合操作规范。

2. 加热预浸料将预制的SMC料放入加热设备中,经过加热软化,使树脂充分熔化,增强纤维得到活化,便于后续成型。

3. 模具装配将加热后的SMC料放入模具中。

模具需要根据所需产品的设计图纸来选择,并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涂抹模具脱模剂以防粘连。

4. 模压成型开始进行模压成型工艺,将已经装配好的SMC料模具置于压力设备中,通过加压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且确保均匀分布。

5. 施加压力在模具内加入适当的压力,使SMC料在热固化过程中得到充分压实,以确保产品密度和强度。

6. 加热固化通过加热设备对模具中的SMC料施加恒定的温度,使树脂充分固化,增强纤维和填料得到固定,从而形成产品的稳定结构。

7. 冷却脱模待SMC料在模具中充分固化后,关闭加热设备,待产品冷却至室温。

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产品,进行后续的修整和表面处理。

8. 检验和包装对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测以及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对产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通过严谨的操作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各行业对材料性能和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

玻璃钢制品手糊及模压成型项目一第七组

玻璃钢制品手糊及模压成型项目一第七组


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的有机过氧化物临界温度都在60℃以上, 不能满足室温固化要求,只有在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存在下, 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的活化能才能显著降低,这样,有机过氧化 物的分解温度可在室温下分解,因此,由引发剂与促进剂组成 的体系常称为引发系统。
玻璃纤维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 氧化钠等。
过氧化环己酮

熔 点 76~8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醇
有强氧化性,遇高温、阳光曝晒、撞击(干粉)、还原剂及燃 烧的磷、硫等物质会引起燃烧和爆炸。金属粉末能促进其分解。

属中等活性过氧化物引发剂,与还原剂合用组成氧化还原引 发体系,用作不饱和聚酯胶黏剂交联固化引发剂。配合0.01份 钴催化剂可室温固化,但低于15℃时必须稍高温度后处理,才 能固化完全。与过氧化甲乙酮相比,其优点是放热峰温度较低, 固化物内应力较小,颜色稳定。
耐碱玻璃纤维(AR玻纤)
耐碱玻璃纤维主要用于玻璃 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简 称GRC)的肋筋材料,是100% 无机纤维,在非承重的水泥构 件中是钢材和石棉的理想替代 品。
玻璃纤维的性能特点
(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8)透明可透过光线。 (9)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价格便宜。 (11)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化学性质

不饱和聚酯是具有多功能团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在其骨 架主链上具有聚酯链键和不饱和双键,而在大分子链两端各 带有羧基(-COOH)和羟基(-OH)。 主链上的双键可以和乙烯基单体发生共聚交联反应,使不 饱和聚酯树脂从可溶、可熔状态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

玻璃钢阳极管手糊制作工艺流程

玻璃钢阳极管手糊制作工艺流程

玻璃钢阳极管手糊制作工艺流程一、概述玻璃钢阳极管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为基础,通过手糊制作而成的产品。

主要用于电解工业中,作为氯碱工业中的阳极气体分离设备。

手糊制作工艺是利用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原材料,在模具或制品上进行手工操作,通过涂抹、浸润、铺放等工艺手段,使原材料形成结构紧密的制品。

二、原材料1. 树脂:主要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点是粘度低,易于操作,固化快,强度高。

2. 增强材料:主要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布或毡,其特点是纤维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

3. 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促进剂、填料、脱模剂等。

三、手糊制作流程1. 配制原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将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填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涂抹脱模剂:在模具表面涂抹脱模剂,以防止制品与模具粘连。

3. 铺设玻璃纤维布:将玻璃纤维布按照规定顺序铺设在模具上,注意铺设方向和层数。

4. 浸润玻璃纤维布:将混合好的树脂倒入模具中,浸润玻璃纤维布,确保树脂充分渗透。

5. 铺放辅助材料:根据需要,在玻璃纤维布上铺放一些辅助材料,如短切毡、气泡袋等。

6. 消除气泡:在制品制作过程中,要随时消除气泡,确保制品质量。

7. 固化:将制品放入固化室或自然固化,等待制品完全固化。

8. 脱模:待制品完全固化后,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完成手糊制作流程。

四、质量控制1. 尺寸精度:制品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2. 表面质量:制品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裂纹等缺陷。

3. 耐腐蚀性:制品应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不应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

五、应用范围玻璃钢阳极管手糊制作工艺流程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船舶等领域,也可用于制作各种形状复杂的制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结论玻璃钢阳极管手糊制作工艺流程是一种重要的手糊成型技术,具有灵活、高效、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手糊制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玻璃钢阳极管及其他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丝——下丝成品— —包装——成品—— 入库。
引火(点火) 引火和点火分为三关键。 A、喷灯点火: 用喷灯把玻璃烧成为半液体通电,
用汽油、煤油和洒精助燃产生高温。
B、用炭棒: 用炭棒接触电极板、产生高压熔化 玻璃,用氧化钠、氧化铜、硫酸铜水产生电压的 电阻,此程序比较复杂,难度很大不易掌握。
C、化工原料: 用以几种化工原料配制药物,此 谓药物自动点火用220V电压化工成份是氢化钠、 氯化钠玻璃粉,铝粉配制而成。
冷却:
当浇注系统的塑料以及冻结后,继续保压已 不再需要,因此可退回柱塞或螺杆,卸除料筒内 的塑料熔体的压力,并加入新料,同时在模具内 通入冷却水、油或空气等冷却介质,对模具进行 进一步的冷却,这一阶段称为浇口冻结后的冷却。
制品的后处理
1、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2、调湿: 使塑件颜色、性能及尺寸得以稳定。
前处理法
表面处理剂加入浸润剂中,直接涂到拉丝过 程中的单丝上。该方法处理工艺及设备简单;避 免热处理造成的纤维强度损失;但目前尚无理想 的增强性浸润剂,难以同时满足拉丝、纺织和浸 润的要求。
后处理法
先通过热处理法或洗涤法除去纤维表面纺 织性浸润剂,再用表面处理剂浸润、水洗、烘干。 这种方法在各各工序都需要专门的设备,投资大; 玻璃纤维强度损失大;但处理效果较稳定。
拉丝和抽丝 在点火或引火完后,坩 埚内的玻璃液温度达到1100-1300度的前 提下,玻璃液就会自动的从眼子底下流出, 如果有些眼子流不出玻璃液,这时就要用 拉丝子拉丝,拉丝时姿式端正,从外往里 拉,这样不易把丝碰断,夹子不要碰触铁 把及夹埚架上,以免触电,夹个去粘另外 几个,这样能提高和加快抽丝的速度,把 全盘的丝抽好之后,用手连接抽几把,然 后开始上丝。
玻璃球是采用坩埚法拉丝炉,生产连续玻璃 纤维的原料;而池窑法拉丝,则以其自身的生产 特点,直接用生产玻璃球的配合料作为原料。 一、玻璃球的制造过程
玻璃球用原料多为天然矿石,因此制造玻璃 球,首先要将各种矿石进行粉碎,加工成粉料, 然后根据玻璃成分,制成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 进行熔化,形成玻璃液。合格的玻璃液流经喂料 池,并从喂料口流出形成料股。
在室温或固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 促进剂使固化剂释放游离基从而使树脂固化的过 程。(也称为化学分解引发固化)
光固化:
通过加入光敏剂,用紫外线作为能源,引发 树脂交联固化的过程。(也称为光引发固化)冷 固化体系中常用的固化剂类型
不饱和聚酯树脂则是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和金 属盐;橡胶黏料则用各种硫化剂(如金属氧化物, 硫黄)等;
玻璃纤维毡的生产
(1)短切原丝毡
将玻璃原丝(有时也用无捻粗纱)切割成 50mm长,将其随机但均匀地铺陈在网带上,随 后施以乳液粘结剂或撒布上粉末结剂经加热固化 后粘结成短切原丝毡。短切毡主要用于手糊、连 续制板和对模模压和SMC工艺中。
(2)连续原丝毡
将拉丝过程中形成的玻璃原丝或从原丝筒 中退解出来的连续原丝呈8字形铺敷在连续移动 网带上,经粉末粘结剂粘合而成。连续玻纤原丝 毡中纤维是连续的,故其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 较短切毡好。主要用在拉挤法、RTM法、压力 袋法及玻璃毡增强热塑料(GMT)等工艺中。
主要类型: 氢过氧化物酸 (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 化氢)过氧化物、酮过氧化物(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环己酮 )、酯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 丁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 、二酰过氧化物。
SRIM的成型工艺
完整的注射工艺过程包括:1、成型前的准 备;2、注射过程;3、制品的后处理。
成型前的准备
组装凳子
在所有工序完成后,就剩下了组装, 在这里本组人员研究决定组装凳子,先把 凳子面打孔,采用螺丝钉的方式将凳子组 装成结实的凳子。具体实施需按照所造凳 子面及其工具材料,尚且可行。
▪谢 ▪谢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迁移法
迁移法也叫潜处 理法,即把表面处理 剂直接加入树脂中。 该方法处理效果不如 前两种,但工艺最简 便。
增强材料性能处理
将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布进行低温常压等 离子体表面处理10~30分钟,再喷涂偶联剂 分散液,待溶剂挥发60~120分钟后,再一 次进行低温常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3~5分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偶联剂用量少的玻 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方法,所处理过的 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布达到国家标准GB/T1 8371-2008规定的技术指标,工艺简单, 生产成本低,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3)针刺毡
针刺毡或分为短切纤维针刺毡和连续原丝
针刺毡。短切纤维针刺毡是将玻纤粗纱短切成 50mm,随机铺放在预先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底材 上,然后用带倒钩的针进行针刺,针将短切纤维 刺进底材中,而钩针又将一些纤维向上带起形成 三维结构。所用底材可以是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 的稀织物,这种针刺毡有绒
毛感。
玻璃球离辊筒时,
温度还很高。为防止 粘球,需经冷球盘或 蛇形跑道予以冷却。 为减少玻璃球内外温 差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需经退火使之缓慢冷 却。然后储存于球仓 中以备质量检验.
玻璃纤维生产工
艺流程: 原料——加 水洗——晒干——放 入坩埚——喷灯引火 预热——点火加热 1100 ——1300度— —玻璃溶化调正温 度——拉丝——抽 丝——软化——上 丝——夹丝和
不饱和树脂
由二元酸(或酸酐)与二元醇经缩聚而制 得的不饱和线型热固性树脂。这种聚酯在液态乙 烯基单体(如18%~40%苯乙烯或苯乙烯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中的溶液经交联固化,而 成为体型结构。
生产,不需加入其 他组分。利用醇、水 沸程差,使反应生成 的水通过分离柱分离 出来。此法设备简单,
在缩聚过程中加入甲 苯或二甲苯(溶剂), 利用甲苯与水的共沸 点较水的沸点低,将 反应生成的水迅速带 出,促进缩聚反应。
生产周期短,广为采
用。
常用固化剂
按引发方式的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类 型可为三种: 热固化:
靠外部加热使固化剂释放游离基,从而引 发树脂固化的过程。(也称为热引发固化) 冷固化:
为了使注射成型顺利进行和保证制品质量, 生产前需要进行原料预处理、清洗机筒、预热嵌 件和选择脱模剂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注射过程
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冷 却—脱模。
加料:
由于注射成型是一个间歇过程,因而需定 量(定容)加料,以保证操作稳定,塑料塑化均 匀,最终获得高质量的塑件。
塑化:
料股的温度,中碱玻璃一般为1150~ 1170℃,无碱玻璃为1200~1220℃。料 股经每分钟近’200次剪切成球坯。球坯 经溜槽、
分球器,并由分球板拨动,分别滚入不同
的漏斗,然后落到由三个旋转方向相同的
辊筒所构成的成球槽中。球坯在辊筒上旋
转及其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逐渐形成光
滑圆整的玻璃球。其直径的大小,由玻璃 液流股的粗细、流速和剪刀速度所决定。
1、 过氧化环己酮(是多种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过氧化环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 物,称为1#固化剂
2、过氧化二苯甲酰(是一种过氧化物,简称BPO) 过氧化二苯甲酰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 状物,称为2#固化剂
3、 过氧化甲乙酮(简称MEKP)
常用引发剂
引发剂可以产生自由基 引发树脂体系进行 固化反应。引发剂位过氧化物 其通式 为 ROOR‘ 。
玻璃钢手糊模压SIRM..
SRIM成型纤维原材料
玻璃纤维的分类:
玻璃纤维按形态和 长度,可分为连续纤 维、定长纤维和玻璃 棉。
按玻璃成分,可 分为无碱、耐化学、 高碱、中碱、高强度、 高弹性模量和抗碱玻 璃纤维等。
玻璃纤维的性能特点
(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
上丝
在上丝之前首先 在滚筒上喷洒软化剂。 把拉下来的丝缠到滚 筒上,一定要把压头 压牢,用手推动滚筒, 待丝压牢后,打开电 机,开始运转,进入 正常生产、不停加料、 不停地调节温度。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硅烷偶联剂最早是作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 玻纤处理剂而开发的。为了提高玻璃钢中玻璃纤 维与树脂的界面强度,大多采用偶联剂。近年来,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某些材料引入特定功能性基团, 可以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质,获得防静电、防霉、 防渗透性、耐酸碱性等,成为硅烷偶联剂新用途 的开端。随着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 ,硅烷偶联 剂无论在品种或产量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由于硅 烷偶联剂改善了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合,,从而 显著提高了增强塑料的机械性能。
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 态之产品。
(8)透明可透过光线。 (9)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价格便宜。 (11)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
成型物料在注射机机筒内经过加热,压实 以及混合等作用,由松的粉状或粒状固态转变成 连续的均化熔体之过程。
注射:
柱塞或螺杆从机筒内的计量位置开始,通过 注射油缸和活塞施加高压,将塑化好的塑料熔体 经过机筒前端的喷嘴和模具中的浇注系统快速送 入封闭模腔的过程。注射又可细分为流动充模、 保压补缩、倒流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