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

合集下载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供大家练习,一起来做做吧!
选择题(文末可对答案)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5.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以上就是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相关内容
1。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论述题31、简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原理:辩证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质变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现实意义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

3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等类似,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产生的)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②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要提高与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率。

④最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大发展的原因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

②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

③大型、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越来越重要。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参考答案】:B2、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参考答案】:B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参考答案】:B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参考答案】:D5、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A、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B、相当于平均利润率C、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率D、略低于平均利润率【参考答案】:B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参考答案】:C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资本C、社会总货币资本D、社会总流通资本【参考答案】:A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参考答案】:C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参考答案】:C1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B、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C、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D、创造高科技成果【参考答案】:C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参考答案】:C1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一般是()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B、生产资本的增大C、流通资本的增大D、单个资本的增大【参考答案】:B13、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南市D、行政手段【参考答案】:C14、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参考答案】:B15、资本主义的利息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行利润的来源D、借贷资本的报酬【参考答案】:A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A、经济发达B、科技先进C、存在过剩资本D、自然资源丰富【参考答案】:C1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参考答案】:A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参考答案】:C1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参考答案】:D20、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部门内部的竞争B、部门之间的竞争C、国内竞争D、国际竞争【参考答案】:D21、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参考答案】:C2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参考答案】:D2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参考答案】:B2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参考答案】:C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A、卡特尔B、康采恩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2020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3年4月真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3年4月真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3年4月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9)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C )A.直接理论来源B.阶级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主观条件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承认世界的(C )A.物质性B.可知性C.统一性D.多样性3.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D )A.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 A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5.“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B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B )A.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B.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C.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D )A.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前者源于实践,后者源于内省C.前者是抽象的思维,后者是生动的直观D.前者反映事物现象,后者揭示事物本质9.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问题上,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关系的是( C )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无需逻辑证明补充B.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必须逻辑证明补充C.被逻辑证明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来检验D.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B )A.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决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1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A )A.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B.经济基础应上层建筑的需要产生C.上层建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D.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物质根源12.人的本质在于( D )A.人的道德素质B.人的法治素养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属性13.“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至今已经历(150多年)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3.物质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
4.相对静止主要有两种情况,属于相对静止的情形的是(事物没有发生形式上的任何变化)
5.规律的两个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
6.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
7.时间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9.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真理是否对主体有意义的问题
1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依据的标准是生产水平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对立
1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就是说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创造历史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剩余劳动时间
15.在使用现金交易市场里,购买者向售卖者交付纸币的行为所执行的是货币流通手段
16.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
17.从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角度,让工人加班而获得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
19.不属于垄断资本向全世界范围扩展基本形式是(人力)
20.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主要形式(参与制)
21.推动资本主要发生变化的根本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2.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国际垄断同盟)
23.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4.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
25.走向共产主要的必经阶段和必有之路(社会主义)。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 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 理论核心D. 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物是感觉的集合D. 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正确答案:D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 客观性B. 变动性C. 社会性D. 能动性正确答案:A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 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正确答案:B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正确答案:B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正确答案:D1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12. 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1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正确答案:A14. 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020年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区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原著B.积极参加实践C.深入调查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4.有的哲学家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诡辩论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的主观创造D.意识是人脑在外部刺激下产生的生理变化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物质性B.变化性C.规律性D.包容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A.物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D.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观念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1C.普遍联系的观点D.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蔬菜同白菜、韭菜、菠菜、油菜等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1.下列选项中,体现适度原则的是()A.过犹不及,适可而止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根本目的是()A.解释各种自然现象B.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C.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进程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15.感觉、知觉、表象是()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政治制度218.“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A.自然进化论B.历史宿命论C.历史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9.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2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21.错误的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它落后于社会现实,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C.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A.人的发展状况B.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的技术条件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5.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是社会革命的根源B.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C.革命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D.革命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唯一形式326.科学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引进国外的先进知识C.科学家勤奋和严谨的治学态度D.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7.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思想标准B.政治标准C.经济标准D.法律标准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B.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C.社会生活的和谐程度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主要决定于()A.先天禀赋B.地理环境C.家庭环境D.社会实践30.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个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A.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B.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C.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除了形而上学性外,还有()A.主观性B.不彻底性C.机械性D.朴素性E.思辨性3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一切规律都是()A.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不因人的好恶而改变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E.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的33.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在于()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4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E.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森林面积的减少引起生物物种的减少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C.彗星的出现引起局部战争的爆发D.台风的侵袭引起暴雨成灾E.用水浪费引起水资源短缺3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E.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3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类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A.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资源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D.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37.下列各项属于五种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E.资本主义社会38.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有()A.按地区划分居民B.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C.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E.拥有社会管理机关39.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内容的有()A.群众的要求具有天然合理性的观点B.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E.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5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人的本质是共同的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E.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41.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7分)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7分)4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6分)44.简述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24分)45.试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12分)46.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12分)47.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