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群】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对于光合作用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以及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所需的三个条件包括:叶绿体色素、太阳光和碳源。
其中,太阳光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充足的日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它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光能被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反应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该方程式可以拆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光反应6H2O + 光能→ O2 + 12H+ + 12e-第二步:暗反应6CO2 + 12H+ + 12e- → C6H12O6以上两个反应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进行的话效率更高。
三、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光和叶绿体色素等。
这些组成部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植物利用气孔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释放出氧气。
2. 水水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将水分输送到叶子的叶绿体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将水分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3. 光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核心条件之一。
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转化为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化学能。
初中生物专题之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梳理

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和比较:
实验材料
经 处 理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Leabharlann 天 竺 葵叶片局部遮光并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
没有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周 围 有
二氧化碳
叶片遇碘变蓝
银 边 天
竺 葵
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叶片边缘部分遇碘不变蓝
没有叶绿素,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证明:“叶绿素“也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叶片边缘以内的部分遇碘变蓝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及在菜棚内夜晚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产量。
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 淀粉(贮能)+氧
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植物本身及人和一切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氧的重要来源,同时,还保持了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成分的相对稳定。
2、卷心白菜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而里面的叶子是黄白色的,这是因为缺少“光照”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这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知识点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1)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利用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性质。
(2)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方法原因(1)(2)(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中,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1)(2)(1)(2)(3)【例】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知识点二、叶绿体中的色素1.色素与吸收光谱【注意】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几乎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但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3.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
【例】如下图所示,有甲、乙、丙、丁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品红色光;乙添加绿色光;丙添加品红色滤光片A;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
经过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知识点三、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的结构特点:1. 叶绿体的基质和基粒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2. 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有捕获光能的色素3. 叶绿体基质中还含有少量DNA 和RNA4. 叶绿体中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了内部膜面积【例】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不易熄灭 不易窒息死亡(2)实验分析①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②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生物中最核心的化学过程之一,便是光合作用。
在初一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于光合作用的解释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单从这个解释来看,光合作用似乎并不太复杂,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涉及到了许多的细节和反应,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对初一生物中涉及到的光合作用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基本方程式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6O2,其中,C6H12O6代表葡萄糖,6表示光合作用中需要6个分子的二氧化碳和6个分子的水才能产生一个分子的葡萄糖。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
(一)光化学反应: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会释放出一些高能电子,这些电子会在一系列反应的作用下,经过光体系传递给氧化还原酶,最终生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辅酶Ⅱ磷酸脱氢酶)。
(二)暗反应:暗反应也称为Calvin循环,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重要部分,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暗反应中,植物使用ATP和NADPH将CO2还原成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同时释放出氧气。
三、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一)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大,则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二)CO2浓度:CO2浓度越高,则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三)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最适宜的温度是20℃左右。
(四)水分:如果植物缺乏水分,则光合作用速率会减缓或停止。
四、光合作用和人类的生活作为一个核心的生物化学过程,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例如,光合作用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也促进了土壤的肥沃度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在医学领域,光合作用衍生出了许多治疗方法,例如光动力疗法,该疗法可以通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杀灭癌细胞。
【初中生物】必备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光合作用(第三单元)

【初中生物】必备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光合作用(第
三单元)
一、天竺葵的实验
1.黑暗处理: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天一夜。
目的:运输和消耗叶片中的所有淀粉。
2、对照实验:用黑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3.几个小时后,取下叶子并取下遮光纸。
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染色:用清水冲洗叶片,然后将叶片放入皮氏培养皿中,将碘溶液滴到叶片上。
6、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7.结论:绿叶在光照下产生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质,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质中。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以上是bionet:光合作用(第3单元)编写的7年级第一卷中的生物学知识点摘要。
怎么样?你还满意吗?我希望它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同时,我也祝你学习进步,考试
成功!。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
这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它不仅提供了食物,还产生了氧气。
下面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生物中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反应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和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了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O2),其中葡萄糖是有机物,也是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
同时,氧气作为无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也得以产生,它是地球大气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持着全球的生命活动。
2.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因素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光线和二氧化碳。
当环境当中缺少这些条件时,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
另外,光合作用还受到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一般在20℃到30℃之间时,光合作用活性最高;水分过度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还有养分,如氮、磷、钾等,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3. 光合作用的类型和位置光合作用在植物和细菌中都能进行,但位置有所不同。
植物能够进行两种类型的光合作用,分别是光合作用一和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一是发生在叶绿体中的一种光合作用,它需要光能和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二发生在负责气体交换的叶子部位,不需要光合色素,通过保护目的微调水分,减少蒸腾量。
细菌的光合作用则大多发生在叶绿体以外。
例如,铁杆菌群使用的是类似线粒体的光合作用器官。
4. 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为植物和细菌转化了太阳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食物链的基础。
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还产生了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的生态平衡。
总之,七年级生物中的光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好了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也能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基本行为有所帮助。
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和巩固,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初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

初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初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也是维持地球生命平衡的关键环节之一。
同时,植物还通过根系吸收来自土壤中的养分,满足其生长发育和代谢所需。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合色素的捕获和光能转换、光合电子传递和产生化学能,以及光合产物的合成三个阶段。
1. 光合色素的捕获和光能转换: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能够吸收光能,其它的辅助色素也能帮助叶绿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通过吸收光能,叶绿素分子会发生激发,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 光合电子传递和产生化学能:激发的叶绿素分子会将传递来的电子释放出来,电子通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用来驱动氢原子的转移和ATP的合成。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膜上。
3. 光合产物的合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被利用来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后一步。
植物将固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储存起来。
这一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内。
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顺利进行。
1. 光照:光合作用是通过吸收光能来进行的,因此光照是光合作用能够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光合色素需要光来激发并释放电子。
2.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最终目的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因此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也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光合作用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三、植物的养分吸收除了光合作用外,植物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来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1. 水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能够运输养分、维持细胞结构并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七年级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生物的种种事情,其中光合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光合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化过程。
它是一种光化学过程和代谢过程相结合的复杂生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下来。
2.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与反应条件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成为糖和氧气,同时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反应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需要的反应条件是光合色素、光能、辅助因子和催化剂等。
3.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光合色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生物分子,它能够吸收光能,进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其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色素,它位于叶绿体中,能够吸收蓝、紫和红外光,而绿光被反射。
4. 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光线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量。
光合作用的速度随着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趋于饱和。
因此,叶片正常的光合速率依赖于光强度的大小。
5. 气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气孔是叶片的主要孔道,它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中的。
因此,气孔的开合程度对光合作用的发生和调节都十分关键。
6.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也很大。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叶绿体中光合酶的失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叶绿体内其他反应酶的活性,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减缓。
7. 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
光合作用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还可以避免土壤侵蚀,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不会变蓝的是
A.A 处 、 C 处 B.A 处 、 B 处 C. .B 处 、 C 处 D. .ABC 三 处
1
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
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吸收二氧化碳
。
A. 光 B. 叶绿素 C. 水 D. 二氧化碳
27.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A. 光 B. 叶绿素 C. 水 D. 二氧化碳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 图 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 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 林密 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物体进行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
二、资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 1 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 分别表示
相应的物质。图 2 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39.小明爸爸做荔枝生意,帮爸爸卸车时,小明发现中间的荔枝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4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春天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踏青归来后,许多同学的白衣服
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
B.酒精
C.氧气
D.洗衣粉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小时测得 CO2 和葡萄糖的变 化量,结果如下表: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 2 小时后摘取叶片 A 和叶片 B; ④把叶 片 A、B 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 A、B 滴加碘液。回答问题;
23.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 48 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A. 水 B. 无机物 C. 有机物(淀粉) D. 二氧化碳
A. 根冠
B. 分生
C. 伸长
D. 成熟
16. 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
细胞是图 2 中的
A.②
B.③
C.④
D.⑤
三、识图问答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
表示某植物在恒温 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若把许多观赏植物安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氧气含量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有毒气体增多
4.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细胞的下列结构中,哪一种可以使能量发生转换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壁
1、光合作用生成的产物是
A、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B、有机物和氧 C、二氧化碳和氧 D、二氧化碳和水
2、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2
13. 若 A、C 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14. 若 C 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15. 蚕豆植株所需要的水,主要由根尖的
区吸收而来的。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CO 2
吸收量
17.植物吸收或释放 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
C
A. 上皮细胞 B. 营养组织 C. 气孔
D. 保卫细胞
18.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 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 A. 营养成分 B. 细胞质 C. 相关酶的活性 D. 细胞核
22.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户进行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消化作用 ④蒸腾作用 ⑤保护作用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种生理作用。
3
五、实验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 48 小时; ②将叶片 B 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 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5.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
B
C
D
6.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研磨过滤
遮光
a .绿叶 A.装置 b 中气泡生内)的气体是氧气
0B A
光照强度
19.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CO 2
释放量
3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 25℃时,
( 第 27 题
图中曲线上的 A 点将向 ▲ 移动
图)
A. 不会 B. 向上 C. 向下 D. 上下都可能
四、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 C. 无 D. 保存淀粉
33.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A. 观察 B. 对比 C. 无 D. 加强
作用。
34.图 5 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
3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 4 叶片中 光下制造淀粉。 A. 遮光 B. 未遮光 C. 未遮光和遮光 D. 没有任何
28.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
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
A. 种皮 B. 子叶 C. 胚芽 D. 胚乳
4
29.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 水 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 A. 水 B. 无机物 C. 有机物(淀粉) D. 二氧化碳
24.叶片 A 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
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
A. 红色 淀粉 B. 不变色 二氧化碳 C. 蓝色 淀粉 D. 蓝色 二氧化碳
25.该实验叶片 A 中的变量是
。
A. 氧气 B. 叶绿素 C. 二氧化碳 D. 水
26.叶片 B 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 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A.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B. 蒸腾作用,水
C. 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D. 光合作用,碳
37. 过 一 段 时 间 后 , 会 发 现 在 塑 料 罩 内 壁 上 出 现 小 水
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38.如果将瓶内的玻璃管口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将 A. 增强 B. 减弱 C. 先减弱再增强 D. 先增强后减弱
组
别 A组
B组
C组
D组
有无光照 充分光照 充分光照 暗 处 暗 处
温
度 15℃
25℃
15℃
25℃
CO2 变化量 减少 44mg 减少 110mg 增加 22mg 增加 44mg
葡萄糖变化量 增加 30mg 增加 75mg 减少 15mg
X
请回答: 41.如果要比较这株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放出 C02 量的多少,应选择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
5
右图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瓶内是潮湿的将要萌发的种子 密封完好的塑料袋内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
36. 实 验 开 始 , 将 装 置 从 阴 凉 处 移 到 阳 光 下 , 由 于 温
度升高,瓶内种子的 增强。使得
浓度加大,
这种物质扩散到塑料罩内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20.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 B 为氧气,则 A 为
,
C为
。
A. 二氧化碳,水 B. 二氧化碳,无机物 C. 水,有机物 D. 二氧化碳,有机物
2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住此作用过程中,B 为___ 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A. 光合作用,水 B. 蒸腾作用,水 C. 呼吸作用,水, D. 光合作用,碳
30.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
A.光合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 B 呼吸作用 ,水 C.光合作用,清水 D.蒸腾作用,水
31.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
A. 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水
11.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
是
A.当光照强度>n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B.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C.b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当光照强度>n1 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12.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 态绿墙,一年可吸收 4 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