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科患者

合集下载

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胸外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胸外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近年 来 ,经济 体制改革 的迅猛增 强显著提 高了医疗科 技水平 ,加 之 公众 健康 意 识及 维权 意识 的增 强 ,对 护理 服 务质量 有 了更高 的要 求 。胸外重症 患者手 术复杂 ,若 处理 不 当,极 易引发 出血 、感染等 并
发症 ,甚至威 胁生命 。加强护理模 式的选择对 改善预后意 义重大 ,本
1 . 2方法
据患者 的具 体情况制定 ,并总结 以往 护理经验 ,针对性 的实施 医护干 预 ,加强 心理疏 导及 健 康教育 ,避 免意 外事 件发生 ,增 强患 者依 从 性 。研 究 显示 ,受疾 病 本身痛 苦及 手术创 伤 的影 响 ,患 者多 存在 焦 虑、抑郁等 负性情绪 ,护 理人员需取得 家属配合 ,给予必要的支 持 , 加强访视 ,对 患者心理需 求进 行 了解 ,并最大程度 的予以满足 ,以消 除患者顾虑 。并行饮食指 导 ,选择高维 生素 、高热量 、高蛋 白饮食 ,
情绪 ,提高 医护依从性 … 。 1 . 3 效果评定
趋增 加 ,以患 者不感疲劳 为宜 ,加强运动 时的安全 防护 ,循序渐近行 康 复锻 炼 , 以加 快机 体康 复进程 。向患者 介绍 同类 型治疗 成功 的 案 例 ,增强其 战胜疾 病的信心 ,保 持积极乐观 的情绪 ,以积 极主动应对
胸 外科重症 患者临床护理 过程 中,应 用循证护理模 式 ,护理 计依
平均 ( 3 7 . 3 ±2 . 5 )岁。纵 隔肿瘤切 除7 例 ,胸腔镜 下微创 肺大泡 切除 l O 例 ,食管癌 手术 6 例 ,肺部 良及恶性肿 瘤切除 1 2 例 ,其他5 例 。随机 按观察 组和对 照组 各2 O 例划 分 ,两组在 一般 情况上具 有可 比性 ,无明 显差异 ( P >O . 0 5 )。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与干预 前 比较 : <0 . 0 5 , <O . 0 1 ;与对 照组 比较 :o p<0 . 0 5 2 . 2两组 干预 前后的生活质量 比较
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
理 ,具 体措 施见下文。
1 . 3人性化护理
观察 组干 预后 的躯 体相 关生 活质量 分 ( P < 0 . 0 5 )、心理相 关生 活质量 分 ( P < 0 . 0 1 )及 总分 ( P < 0 . 0 1 )均高 于干 预前 l对 照组仅 心 理 相 关生活 质量分 和总 分高于 干预 前 ( P < 0 . 0 5 ) ;观察 组干 预 后的 躯 体 相 关 生活 质 量分 心 理相 关生 活质 量 分 及 总分 均 高 于干 预 前
两组 干预 后 的S AS 和S DS 评 分 均低 于治 疗 前 ,除对 照组 的 S AS ( P < 0 . 0 5 )外 ,其 余均为P < 0 . 0 1 ;观察 组干预后 的S A S 和S D S 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 ( P < 0 . 0 5 ),见表 1 。 表 l两组干 预前后 的焦 虑抑 、郁 状 况比较
郁量表 S D S评 分 ) 及生 活质 量 情 况 ( 采 用 中文版 S F 一 3 6生活 质 量量 表) 。结 果 除对 照 组的 躯体 相 关生活 质量 分外 ,两 组干 预后 的 S AS 、
S D S评 分及 S F ・ 3 6生活质 量量 表得 分均优 于干 预 前 。观 察 组干预 后 的 S AS 和 S D S评 分均低 一对 照组 ( P < 0 . 0 5 ) ,干 预后 的躯 体相 关生 活质
质量情况 ( 采用中文版s F . 3 6 生活质量量表)。其中生活质量量表主

外科护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外科护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外科护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以下外科护理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由吉考科技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外科护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之用。

------------------------------------------------------ 1.炎症性肠病外科护理的效果观察1.查体技能在外科护理观察中的价值2.临床观察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作用3.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护理质量工作的应用观察4.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5.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6.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7.培养神经外科护士观察病情能力的体会8.观察瞳孔改变在神经内、外科护理中的意义9.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10.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1.普外科优质护理服务92例效果观察12.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1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14.1989—2003年间脑损伤预后趋势和神经外科护理效应的观察研究15.益口含漱液用于神经外科口腔护理临床观察16.6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17.护理干预对普外科病人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18.胸外科新护士观察力的培养19.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2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21.老年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和护理22.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和护理2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24.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观察26.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27.肠内营养用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护理观察28.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要点29.60例神经外科病人瞳孔改变的观察及护理30.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和护理31.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观察32.胸外科病人夜间观察护理的重要性33.外科急腹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3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引流的观察与护理35.外科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36.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和护理要点37.老年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术后护理38.外科急腹症的早期观察护理39.术后套餐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40.外科急腹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41.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42.观察1000例急诊外科病人的分析与护理体会43.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44.外科术后常用引流管的观察护理45.胸心外科新进护士观察力的培养教育46.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47.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48.外科急腹症中毒性休克的观察和护理49.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50.微量肝素治疗外科DIC的观察及护理5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52.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接诊观察及护理53.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的观察及护理54.273例颅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55.颅脑外科术后引流管道的观察与护理56.脑疝征兆的护理观察57.大咯血急诊外科治疗35例的护理观察59.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60.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效果观察61.口腔颌面外科大手术后苏醒期的观察护理6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观察63.腹腔压力监测在外科重症监护病室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64.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65.病人自控止痛法用于外科病人手术后止痛效果观察66.神经外科ICU应用保护性约束预防管道拔脱的效果观察67.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68.胸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69.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70.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观察及护理71.头颈部整复外科病人的观察与护理72.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的观察与护理73.口腔颌面外科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74.普外手术患者术后舒适护理效果观察75.开展舒适护理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观察76.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术后镇痛作用中的临床观察77.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护理观察78.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79.护理干预减轻手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效果观察80.亚低温康复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81.对颅脑外科重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观察82.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观察83.胸外科术后并发胸腔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84.心脏外科患者的病情观察85.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86.分娩时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87.耳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88.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89.5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91.颅脑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92.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中的应用93.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观察94.普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观察及护理95.外科大手术后持续镇痛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患者需求多样化
挑战
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多样化,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支持、营养 指导等。不同患者的需求差异较大,给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带 来了一定的难度。
解决方案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 。同时,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服务,如定制化的 护理计划、专业的心理咨询、营养指导等,以满足患者的不 同需求。
促进患者康复
个性化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 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科学合 理的护理计划,有利于患者 的康复和预后。
增强医疗效果
个性化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 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 效果。
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个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推动 护理学科向更加人性化、专 业化的方向发展。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 患者参与度的提高:随着患者对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 提高,未来个性化护理将更加注重患者的参与,鼓励患者积极 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将成为个性化护理面临的
挑战之一。如何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成果
1 2 3
提高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环境需 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从而显著提高乳腺癌 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风险
个性化护理强调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从而降低并发症 的风险。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解决的问题。
02
医疗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个性化护理是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12月期间治疗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个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个性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AS、SDS评分相差不大,经过治疗和不同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且个性组要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个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

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提供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个性化护理1引言乳腺肿瘤属于女性群体的临床常见病,可能是良性或恶性,但如果是恶性的预后较差。

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较多,恶性肿瘤中主要是乳腺癌,多出现在40-50岁左右的群体,但近年来也表现出年轻化趋势。

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一般是选择手术,但是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会带来伤口感染问题,所以为了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需要提供科学护理服务。

本次就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

2资料与方法2.1材料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12月期间治疗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个性组。

其中对照组35例,23-54岁,平均(35.39±4.09)岁;个性组35例,24-53岁,平均(35.28±3.98)岁。

对比患者的基础资料,P>0.05。

2.2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提供饮食干预,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等。

个性组:提供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建立个性化护理团队:安排妇产科的护士长作为组长,纳入科室的优秀护理人员作为组员,负责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明确责任划分,安排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患者,具体到床位,做好排班工作。

(2)个性化心理干预。

此类疾病手术一般需要切除部分乳房,这会影响患者美观,或者性激素的分泌等,导致个体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和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92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6例。

实验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实施流程;胸外科;应用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治疗中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患者对就医过程中的舒适要求和感受也越来越高,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

它从“以人为本”[1]的服务理念出发,将满足患者需求作为护理服务的手段,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升其就医过程中的舒适感,并弥补了一般护理措施的不足之处,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理念。

本文选择92例胸外科患者,分析了不同护理措施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92例患者,并且均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符合胸外科诊疗标准。

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6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31±7.82)岁。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6.38±78.01)岁。

两组患者的病情轻重、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12~2021.7期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个性化组,各34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两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进行观察。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VAS评分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个性化组SDS以及SA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为普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疼痛护理;普胸外科;术后术后疼痛属于普胸外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是在机体受到伤害之后而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1]。

常规护理当中,护理人员缺少对疼痛管理的能力与意识,难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将痛苦减轻,使其出现焦躁不安等症状,对其后期治疗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及时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使其心理压力能够快速得到缓解,更大程度的将疼痛感减轻[2]。

鉴于此,本次纳入68例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例,分析个性化疼痛护理实施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12~2021.7期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年龄:40~65(52.50±4.20)岁,性别:男/女:24/10。

个性化组:年龄:41~66(43.50±4.20)岁,性别:男/女:23/1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对其生命体征严格监测,若是后期疼痛感加剧,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物进行治疗。

个性化组:个性化疼痛护理:(1)疼痛评估:术后积极和患者沟通与交流,将其疼痛感缓解,认真聆听患者的个人主诉,按照其描述情况将其疼痛性质以及疼痛位置和疼痛持续时间确定下来;必要的时候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止痛药物进行止痛。

护理干预对开胸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开胸患者的影响
i g x e i n e i r v ci ia te t n . t o s To u h s ia i J n a y 0 7 o a u r 2 1 4 0 o tn t o a i n e p re c ,mp o e ln c l r a me tMe h d o r o p t l n a u r 2 0 t J n a y 0 0 0 r u i e h r cc
i i l sg i c t t t al in f n <0 0 ) o c s n N ri g n e v n i n r u e t e icd n e f h t c m l t n ,i r v sc y i a .5 . n l i u sn itr e t n c e c h n ie c o c e o pi is C uo o a s d s a c o mp o e
s r e y wee r n o l i ie n b ev t n g o p ( 0 a e )a d cn r lg o p (0 a e ) u sn n r e t n g o p u g r r a d m y dvd d i t o sr ai ru 2 0 cs s n o to r u 2 0 css , ri g it v n i ru o o n e o
we e b e v i t e o to g o p s n t e r d to a me ho s f a e Co a io o t e n i e c o p s p r t v r o s r e d n h c n r l r u u i g h t a ii n l t d o c r , mp r s n f h i cd n e f o t e a i e o c mp i a i n b t e h t .h t e a e tc e f t o nu s n i t r e t o a d u sng a sa to wih h q a iy f o lc to s e we n t e wo t e h r p u i fe c f r i g n e v n i n n n r i s t f c in i t t e u lt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科患者
目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

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44.18﹪,不满意率为55.82%,实施个性化护理的43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9.07﹪,不满意率为20.93%。

结论个性化护理方式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标签: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胸外科;效果
胸外科为临床常见科室,据调查显示,近些年胸外科患者人数比例在持续增多,对于胸外科患者而言,这种病症会严重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

所以,病症较为严重的胸外科患者,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而后借助良好的护理方式,对胸外科患者的治疗成效加以保证,这样胸外科患者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6例胸外科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方式,且对以上两种护理方式进行研究,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区24~68岁,平均年龄(41.2±15.9)岁,使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52.6±4.9)岁,使用常规护理方式。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相关护理人员应定期查房,严格遵从医师的嘱咐,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并对胸外科患者的生命特征予以观察,将观察结果随时汇报给主治医师,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掌握。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首先,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身心状况予以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日常护理中,多与患者谈心,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之感,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可以对胸外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尽力解开患者心中的郁结,缓解患者因病症而产生的精神压力,提高胸外科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1]。

其次,饮食护理。

对于胸外科患者饮食的关注也是也是必要的,在胸外科患者的饮食上,护理人员应对其予以指导,避免胸外科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确保胸外科患者的饮食清淡。

并且,还应让胸外科患者适当
摄入维生素与蛋白质等,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

最后,管道护理。

胸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是需进行管道连接的,护理人员应对引流管加以固定,防止引流管脱落状况的出现。

同时,还应对引流管道的顺畅性予以保证,及时进行引流管的更换,并认
真落实好无菌操作,以实现对胸外科患者的高水准护理。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主要护理指标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与十分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胸外科属医学专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胸腔内器官,通常是指纵隔病变、食道以及肺部的诊断与治疗。

在胸外科很多患者创伤程度都十分严重,对于部分重症患者来说,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并在之后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2]。

因此,为胸外科患者选择最为合适的护理方式是尤为重要的,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个性化护理方式则更为全面细致,也更加能够体现人性化护理特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的稳定性,从而为胸外科患者临床治疗成效加以保证。

根据本次研究表明,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44.18%,不满意率为55.82%,实施个性化护理的43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9.07%,不满意率
为20.93%。

综上所述,实施个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成效更为显著。

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提升胸外科患者的满意程度,还利于提高胸外科患者生活质量,从而使胸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体现。

据本次观察成果表明,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所以值得在胸外科对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金香.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85+88.
[2] 王金杰.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47-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