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喜欢网址常收藏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第14课 喜欢网站常收藏 电子工业版(安徽) (共12张PPT)

喜欢网站常收藏
同学们在访问因特网时,是不是发现,这么多 好网站,每次访问都要重新输入网址,很麻烦?今 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如何将这些网站进行收藏,以后 就可以轻松访问了。
1、学一学 浏览儿童网 在“儿童资源网”中找到喜欢的动画、儿歌和 游戏,一起去看一看,学一学。 (1)打开网页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按回车键,打开如图所示的 网页。
3、整理收藏夹 当收藏网址比较多时,需要将收藏夹中的网址 进行分类整理。 (1)选择命令 选择“收藏夹”—“整理收藏 夹”命令,打开“整理收藏夹”对话框。 (2)新建文件夹 单价“新建文件夹” 按钮, 创建一个额“科学知识” 文件夹。
做一做 将下表所列的儿童网站的网址收藏到收藏夹中。
知识库 1、收藏夹 收藏夹是在浏览器中建立的一个文件夹,用于 收藏一些喜欢的或者常用的网站地址,通过它可以 更快捷、方便地打开常用的网站。 2、删除收藏的网址 在收藏夹中,可以将不再需要的网址进行删除。
(2)选择动画 浏览网页,选择“儿童动画 片”,出现如图示的界面。
(3)观看动画 选择“儿童国画”进行观看。
做一做 交流分享,观看动画后,和同桌一起交流所示的操作,将“儿童国画”网 址保存到收藏夹中。
(2)查看收藏效果。通过收藏夹中的网址打开 “儿童国画”网页。
谢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优秀PPT课件

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 手法的运用,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 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 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 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侵入(qīn qín)
·√ ·销毁(x√iāo shāo)
武陵·(lénɡ l√ínɡ)
宏·伟(h√ónɡ hénɡ)
侵略·(l√üè luè)
奉命(fèn ·
f√ènɡ)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圆__明__园__的__毁__灭__难__道__不__是__中__国__文__化__史__上__ 不__可__估__量__的__损__失__吗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品读
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中国…… 也是……世界……
损失巨大
表现出作者的愤怒、痛惜之情。
朗读第2-4自然段,说说圆明园是一座 怎样的园林。
布局独特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位置:北__京__西__北__郊______________
走近作者
王英琦:女,1954年生,安徽寿县人。1987年 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历任麻纺厂及安徽省机械 施工公司、省微波总站和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人、 干部、创作员,安徽省文联文学院作家,省作协理 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 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热土》 《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情到深处》《我遗失了 什么》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 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 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
【三年级第2册】第14课 喜欢网址常收藏

第14课喜欢网址常收藏
备课人:
备课时间:2016 年06 月05日
教学时间:【2016-06-12——2016-06-18】
备课类型:详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收藏夹的概念。
2.掌握收藏网址的操作,会通过收藏夹打开网页。
3.掌握在收藏夹新建文件夹和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类存放网址的方法。
2.通过整理收藏夹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文件夹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资料分类存放的习惯。
2.进一步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3.了解防震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收藏夹的作用。
2.收藏网址、分类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教学难点:
1.分类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2.树立分类收藏的意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4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新课标

大火 炉.
香喷喷 圣诞 的烤鹅 树.
慈祥的和奶奶
奶奶.
一起飞 走。
渴 到寒温望冷暖得渴到.饥望食饿得物渴到孤望欢独得乐渴到痛望疼苦得 爱想冷和摆,痛脱饥苦寒饿
火柴灭 火柴灭 火柴灭火柴灭
了,火 了,烤 了,圣了,奶 小女孩
炉不见 鹅不见 诞树不奶不见 冻死了
了
了 见了 了 中小学zxxxk
中小学zxxxk
把他放在全文的结尾使我们感
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样的向往美好
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
她想要得到的东西,而结局却是
冻死街头。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
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
痛恨那个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
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
中小学zxxxk
4、“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
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
重点句子理解
1、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 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 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 个“幸福”的含义相同吗 ?为什么?
中小学zxxxk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 不同: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 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 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 “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 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 幸福了。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穷苦 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 会现实的强烈不中小满学zxxxk。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4课 卖火 柴的小女孩|人教新课标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4.2-
1875.8.4),丹麦作家,诗 人,一生写过168篇童话, 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 ,被誉为“童话之王”。他 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 兵》、《拇指姑娘》、《卖 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 新装》、《海的女儿》《丑 小鸭》和《红鞋》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 》公开课PPT课件

➢画一画
众星拱月
颐和园
长春园 圆明园
绮春园
颐春园 (清华)
蔚秀园 句园 (北大) 承泽园
近春园
➢ 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圆明园宏伟的布局。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 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 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 在圆明园周围。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
我会认
ɡū
估
huánɡ
煌
你用什么好办法 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lónɡ tī
珑剔
lán línɡ hónɡ fènɡ jìn
澜陵宏奉烬
记一记
珑——笼——拢
小巧玲珑
鸟笼
合拢
烬——尽
灰烬 尽头
剔——踢
剔除 踢球
澜 (与水有关)
波澜壮阔 波澜起伏
读一读
毁灭 境界 销毁
殿堂 宏伟 奉命
园内放火。 侵略者野蛮、贪婪
➢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
1860年10月6日,英法法联联军军在侵圆明入园北内京搞,破闯坏进 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的是时能间拿长得达动十的几东天西。,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 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连侵着略两者天奉在园命内在放园火内。放火。
“皇家园林”的“园”
人们用3D技术复原了圆明园, 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回到康熙年 间,看看刚刚建成的圆明园。
说一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 什么样的印象。
➢ 如今的圆明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举世闻名 的皇家园林,感受它曾经的辉煌,了解 它毁灭的过程和原因,铭记它的毁灭是 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见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课件

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快速浏览课文, 找到相关词语。
渴望 犹豫
畏惧
疲乏
信心更强
巨大成就感
有了信心
2.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杰里是“我最好的朋友”? 【答案】交代“我”和杰里的特殊关系,为后文埋下 伏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杰里叫来了“我” 的父亲,使“我”摆脱了危险。
3.既然悬崖“只有60英尺左右”,作者为什么又说对自 己而言却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这矛盾吗?
【答案】不矛盾。这样写,照应前文所说,自己是一个 病弱的孩子,同时也为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 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作铺垫。
8. “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趴在岩石上不敢下→第一小步“我”能 做到→再一次 “我”做 到 了→一次一步成功脱险。 启发: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大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 步,就容易战胜了。
9.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有什么 作用? 【答案】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发感悟,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遇到困难把它分成一小步一小步, 困难就小了,就 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既总结 了全文,又画龙点睛,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颜氏家训》 【译文】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种植芝兰的屋子,时 间一久自然就芬芳;和品德恶 劣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 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 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
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下学期信息教案(第二册)

铜陵市爱国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科:信息技术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丽蕾铜陵市爱国小学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信息技术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丽蕾学情分析孩子们经过了三年级上期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教师要继续保护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生间也存在一些差距。
有的学生语文拼音能力较差,所以还有几个学生根本不能进行汉字录入,本学期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另外,在操作能力方面,还要继续加强研究,激发孩子们的习作热情,让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提高效率。
教教学内容全册教材共三单元:第1单元简单介绍因特网知识,是学生上网的启蒙知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第2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用电脑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画;第3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及汉字的输入。
三个单元的内容是独立的也是联系的,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汉字输入方法,提高学生的输入速度,养成良好的输入法习惯。
材分析教学要求全册教材均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踏实学好汉字的输入方法。
第1单元让学生了解在特网的组成,能启动、退出IE浏览器,了解浏览器、网站、网址和超链接等概念的含义,学会通过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打开网页,使用超链接漫游因特网,掌握网页“收藏夹”的使用,掌握“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了解“历史记录”的使用,能学会搜索信息,保存信息,让学生学会查找和下载软件。
在情感方面,使学生正确认识因特网,培养学生对因特网的兴趣,养成上网获取信息的习惯,引导学生认识因特网的积极、健康的一面,纠正人们对网络的不良印象,教育学生自学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做信息社会健康、良好的公民。
第2单元让学生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掌握应用软件启动和退出的一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喜欢网址常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收藏夹的概念。
2.掌握收藏网址的操作,会通过收藏夹打开网页。
3.掌握在收藏夹新建文件夹和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类存放网址的方法。
2.通过整理收藏夹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文件夹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资料分类存放的习惯。
2.进一步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3.了解防震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收藏夹的作用。
2.收藏网址、分类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教学难点:
1.分类整理收藏夹的操作。
2.树立分类收藏的意识。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