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

合集下载

第14课 建设美丽中国(2课时)(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4课 建设美丽中国(2课时)(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4课建设美丽中国(2课时)(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第四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

2. 掌握“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2. 让学生知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使学生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教学重点】1. 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历程。

2. 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教学难点】1. 如何强调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老师为学生播放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视频。

2. 课堂上大家来谈谈自己对于视频中有关环境问题的看法。

【主体】(110分钟)PPT PART I1. 绿色发展(30分钟)1)通过“绿色发展”的引出,了解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历程。

2)知晓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经验和中国的绿色发展路径。

3)情感教育:“发展绿色经济是我们未来的国家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PPT PART II2. 生态保护(35分钟)1)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2)知晓当下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政策。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观念。

PPT PART III3. 建设美丽中国(30分钟)1)知晓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的中国。

2)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管理法”等保障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

3)情感教育:爱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共享美丽的家园。

【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并强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撰写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可以从政策、科技等方面入手,具体的内容自由发挥。

2. 强调课后要做好笔记,以便后续巩固所学知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共5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共55张PPT)
在这场论争中,布哈林失败,其观点被定性为“右倾投降主义” “复辟资本主义”, 他被开除出政治局。
三、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国内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 长期实行专制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
主观原因 斯大林个人因素和国内的政治斗争。
工业化建设热潮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 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
大中工业一律收归国 有;高度集中的管理 体制。
中小企业出租或私营,外 资开发矿产资源。扩大地 方和企业自主权。
取消自由贸易 和商品买卖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
普通义务劳动,实 物配给。
按劳分配
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管理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战时主义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
从材料可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引发了什么危机?
引发政治危机,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
阶段小结:
列宁在革命成果巩固后,想在落后的生产力水 平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定的“科学社会 主义”蓝图,构建取消商品流通,高度集中的社会 主义公有制,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 渡到社会主义阶段。
但是这个忽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原理 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个探索是失败的。这就要求以 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要重新确立一个新的政策, 采取一个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的新方法。而这个政 策必须符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28 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2、 经 济


形 成 过
政 治

1、1925年,苏联提出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 针,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三个“ 五年计划”的 建设。国民经济建设由中央统一制定计划、配置资 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起来。 2、1926—1932年,实行农业 “全盘集体化”, 把农业纳入计划经济轨道。

第_14_课___《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第_14_课___《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多强”推动多极化
普京执政伊始,就将复兴俄罗 斯、重振大国雄风,使俄罗斯 成为多极化中重要一极作为俄 罗斯 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
“多强”推动多极化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国际地位空前 提升,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 步的重要力量。
“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 国家集团。
“两极”中的的“极”与“多极化”的“极” 有无区别?
“两极”中的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来控制操 纵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是凭借综合国力, 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 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多极化”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 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 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
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 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 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
最后一块阵地。
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 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 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他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 独霸世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 单极的世界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 内所有国家的反对。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 联盟的势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 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第一课参考答案一、填空1、用于交换;社会分工;产品属于不同的劳动者2、使用价值;价值3、价值尺度;流通手段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供求;价值;价格5、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护环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二、选择:C B D A C C C B D C三、辨析1、观点错误。

(1)商品的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但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但价格的波动总是围绕价值的,不会偏离价值太远。

(2)物以稀为贵,是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引起价格上涨的一种表现,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角度讲,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如果认为商品的贵贱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则是错误的。

2、观点错误。

(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指一种具体消费方式,而是社会提倡的一种精神。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依靠它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现在,要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兴旺发达,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也免要发扬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可以磨项意志,增强人的责任心、进取心、相反,则容易养成好吃们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会使人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发扬这种精神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3)从上面可以看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和家庭收入无关,不管家庭收入多少,都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四、材料分析1、略2、猪肉的价格变动,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变化的影响。

3、观点错误。

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动相互拉扯,导致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的曲线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起作用。

所以,猪肉价格的波动,不仅不是违背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格的变动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猪肉价格下跌,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反之,价格上涨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的购买量。

《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知识点专练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知识点专练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
决定) 4、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小康是硬道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6、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 7、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与
9. 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盲
目性。
( 滞后)性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更 好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相互替代。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不能相互替代。
12、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协调发展是评价高
质量发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是要否定过去的一切。
✓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否定那些落后的、过时的东西
✓ “提供了具体方法”的表述错误,可以提供相关指导理念。
2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建设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 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七个)。
2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能更好顺应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导权。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而不是赢得国 际竞争主导权。 2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2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28、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效率第一、质量优先。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 29、共享经济连接供需双方,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 共享经济解决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而不是资源稀缺的问题。 30、共享经济模式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传统经济模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共享经济还属于新兴事物,其创造的价值还未超过传统经济。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整理(附电子版)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整理(附电子版)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整理(附电子版)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改: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改: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改: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汇总20221029 第一版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改: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3.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4.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基本条件。

改: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基本条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所有地方,任何产业无一例外。

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有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1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所有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改: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1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改:并不是唯一形式,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12.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改:两者在市场竞争中是平等的,但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1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引言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

经济政治指的是一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社会则是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因素。

经济政治的作用经济政治是一国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总称。

它们的作用在于规范和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经济政治的核心任务包括:1.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2.资源分配: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3.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经济政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的作用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的作用在于:1.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是经济的基础,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2.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政治的决策和运行,社会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3.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经济政治的基石,只有社会具备稳定的秩序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下面将探讨一些影响因素:1.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制度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例如,市场经济制度强调个体的自由、竞争和效率,而计划经济制度则强调国家的干预和调控。

不同的经济制度将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决定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决策方式。

不同的政治制度会对经济政治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例如,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参与和权利保障,而专制制度则强调国家的权威和集权。

3.社会需求:社会的需求会对经济政治产生影响,推动经济政治的调整和变革。

例如,人们对于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需求将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 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 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 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 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 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 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在生命的长河中,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 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见 证 长 征
从左向右依次是赵学著、卢成锡、赵丛建
2004年10月18日下午17点30分,《见证长征》行动组从瑞 金于都县正式出发,他们计划用一年时间,严格按照70年前 中央红军的行程时间、地点徒步重新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传统食品 饺子等 汤圆 粽子
月饼 重阳糕
春节 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凶猛异常。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 命。每到这天,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 伤害。半夜,“年”闯进村,向村东老婆婆家扑 过去。却发现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将近 门口,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 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布依族:查白歌节
西方传统节日




圣诞节
复活节
感恩节
万圣节
归纳:
从民族节日的形成上看,民族节日蕴涵着 民族生活中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 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 淀。从庆祝传统节日的意义上看,庆祝传统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 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 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继承
发展
在2004年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 温家宝就国家关系又提出了 “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是 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北 京 奥 运 会 吉 祥 物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代表 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 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 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 中国的灿烂文化。
耶 路 撒 冷 旧 城 及 其 城 墙
公元前1000年以色列最早在此建都。当时所建造的神殿在 公元7世纪时,被罗马侵略军摧毁。亡国后的犹太人被禁止进 入耶路撒冷。公元4世纪后,才允许每年一次到幸存的残墙哭 泣哀祷,残墙由此被世人称为“哭墙”。在哭墙内侧丘坡上, 可见一座有金碧辉煌拱型圆顶的岩石清真寺,那是伊斯兰教的 圣地。
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四课 建设和谐文化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文化的性质和作用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 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
平遥古城 明清皇陵
延 安 精 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 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 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 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 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 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 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
中北
国京
印奥
舞 动 的 北
运 会 会 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 喜庆、热烈的气氛。,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 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
第三,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汉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苗族:苗年
第三,文化在经济建设中起先导作用
第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井冈山精神~中国共 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 源头
雷锋 -永 恒的 精神
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 神;立足本职,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 “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 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
2.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具有创造性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
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 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第二,文化具有继承性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 而不同”的思想,其本意是指各种 学说都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谐 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 冲突。
第四,文化具有价值性
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至今已经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 大国。其中文化遗产19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 然双重遗产4处。
埃及金字塔
字大国
塔 区 被 列 入 《 世 界 遗
大 小 小 的 金 字 塔 座
3.文化的作用
第一,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思维和行为 模式
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16、 17 世 纪 科 学 先 驱 们 成 就 的 大 成 ,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 系。晚年的牛顿花费大量精力 研究宗教,而在科学上却再无 任何建树。恩格斯说:“哥白 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 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 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 时期。”
第五,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为引领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在文化生活中占据 主导地位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彰显人文 关怀为发展理念
节日名称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王 为 自 己 修 建 的 陵 墓
埃 及 的 金 字 塔 建 于
4500 97 197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名迄
录 今年

年 , 埃 及 金
, 埃 及 已 发 现
前 , 是 古 埃 及
古罗马圆形竞技场
迄今留存的 古罗马建筑中 最卓越的代表, 也是古罗马帝 国的象征。 1980年,包括 它在内的罗马 城古迹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 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