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

合集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2023

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2023

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20231. 概述专业技术人员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各个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收入,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工资标准。

本文将对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2. 国家级标准国家级标准是对全国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统一规定。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和国家发展计划,2023年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将进行适当的调整。

具体的标准将在年初公布,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生活水平的需求。

3. 省级标准各省级政府也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考虑到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省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2023年,各个省级政府将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水平发布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

4. 行业标准在不同的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也有所不同。

高新技术行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都会根据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

2023年,各个行业协会和企业将继续关注行业内部的薪酬水平,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

5. 个体差异除了宏观的国家级、省级、行业级标准外,个体差异也会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资水平。

个人的工作经验、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工资待遇。

专业技术人员在争取工资待遇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能力和市场竞争情况。

6. 结语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标志。

2023年,各级政府和企业将继续关注工资标准的调整,以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收入。

也希望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关于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讨论中,除了国家级、省级和行业级的标准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资待遇产生重要影响。

1. 城乡差异城乡差异是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简述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设计。

简述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设计。

简述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设计。

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为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学习和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保证其薪酬水平与市场水平保持适当差距,实现其职业抱负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简要介绍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一、设计原则1. 与行业水平保持同步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应该与所在行业或地区的市场水平保持同步,以确保其薪酬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相符,同时保证其职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2. 与工作任务和贡献相匹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应该与其工作任务和贡献相匹配。

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获得与其工作价值和贡献相符的薪酬水平,包括技术贡献、业务贡献和知识贡献等方面。

3. 与个人发展阶段相匹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应该与个人发展阶段相匹配。

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人技能、经验、职业背景和行业需求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薪酬计划,以确保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水平。

4. 与激励计划相匹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应该与激励计划相匹配。

激励计划包括薪酬、福利、奖金、股权期权等方面,其中薪酬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薪酬时,应该考虑激励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获得足够的激励。

二、设计方法1. 调查和分析市场数据在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时,需要对市场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水平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分布情况。

根据市场数据,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薪酬水平。

2. 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贡献在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时,需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贡献来确定其薪酬水平。

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获得与其工作价值和贡献相匹配的薪酬水平。

3.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在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域、行业、企业规模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制定出合理的薪酬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薪酬成为企业管理者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涉及到薪酬设计、绩效评估、薪酬结构、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

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

首先,薪酬设计是薪酬管理的基础。

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应该是合理的、公平的,并与其所提供的价值相对应。

薪酬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以及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可以采用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绩效考核来调整薪酬水平,激励员工提供更好的绩效。

其次,绩效评估是薪酬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评估应该是公正、客观、科学的,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贡献。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通过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在薪酬调整时提供依据,激励优秀员工并促进其他员工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薪酬结构也需要合理的设计。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应该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既能够满足员工的合理期望,又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薪酬结构,根据员工的职务级别和技能水平来设定相应的薪酬水平。

此外,还可以结合市场调研,了解同行业或相似岗位的薪酬水平,合理制定薪酬标准,以保持薪酬的竞争力。

最后,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经济激励,还包括非经济激励,如培训发展、晋升机会、工作环境等。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可以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绩效,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合理的薪酬设计、科学的绩效评估、合理的薪酬结构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都是确保薪酬管理的成功的关键。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首先,薪酬设计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奖励等。

基本工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固定收入,应该根据其岗位职责、工作经验和资历进行合理调整。

绩效工资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而给予的奖励,可以根据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质量和效益来确定。

福利奖励包括股权激励、补充医疗保险、员工旅游等非金钱性的回报,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次,绩效考核是薪酬设计的重要环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结果通常很难量化,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可以采用一定的定性评价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既考核他们的绩效表现,又考虑到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定性评价可以包括上级和同事的评价,定量指标可以包括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等。

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公开透明,可以向专业技术人员解释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吸引他们的参与和认同。

此外,发展机会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能水平,他们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来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薪酬水平。

因此,在薪酬设计中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包括技能培训、项目经验积累和职业规划等。

企业可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职称评定体系,通过评定结果来确定其薪酬水平和晋升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薪酬设计还应该与市场情况和企业实际相结合。

企业可以通过薪酬调研和职位薪酬测算,了解市场上类似岗位的薪酬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薪酬策略。

同时,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和发展战略等也会对薪酬设计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薪酬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变化的市场和企业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奖励等;绩效考核应该定性评价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公开透明;发展机会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晋升机会;薪酬设计还应该与市场情况和企业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浅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

浅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

浅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许多重要的社会职能,他们的薪酬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让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国家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分析影响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体系的各种因素,提出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标签: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体系一、引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

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内部影响因素分析1.岗位工资的影响因素国家为专业技术人员设立五个类别、十三个等级的岗位工资(见表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职务越高,岗位等级越高,其薪酬水平越高。

岗位工资内部影响因素从下表中(表二)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具体分析。

1.1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为十三级,由表中(表二)五类专业技术人员变动极差可以看出职位等级越高,相邻等级的最高点之间的差异就越大,从正高级到员级变动极差逐渐递减,特别是正高的职务变动极差远高于其他四个职务等级,员级因在同一类别中只有一个档次,所以员级的变动极差为零,没有差别。

1.2变动极差与下一职位等级最高点之间的比率是变动的,职位等级越高,相邻的两个职位等级之间的差异比率就越大。

专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方案

专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方案

专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方案一、薪酬结构设计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薪酬部分,根据员工的职级、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设定。

基本工资占比约为40%,确保员工在无其他收入情况下,也能维持基本生活。

2.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从事岗位的责任、难度、技能要求等因素设定。

岗位工资占比约为30%,以激励员工在本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3.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项目成果等因素设定。

绩效工资占比约为20%,以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

4.奖金奖金包括年终奖、项目奖金、全勤奖等,根据企业效益、员工个人贡献等因素发放。

奖金占比约为10%,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薪酬等级划分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实习生、助理工程师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按照比例递减。

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工程师、主管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比例适中。

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包括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比例较高。

4.特级专业技术人员特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专家、总监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比例最高。

三、薪酬调整机制1.定期调整每年根据企业效益、员工个人绩效等因素,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

调整幅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2.临时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如员工晋升、岗位变动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3.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采取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手段,以激发其持续的工作热情。

四、福利待遇1.法定福利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福利。

2.企业福利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节假日福利、体检、培训等福利,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特色福利根据企业特点,为员工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特色福利。

五、方案实施与评估1.实施步骤(1)制定薪酬方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方案。

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设计分析

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设计分析

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设计分析一、薪酬设计的目标1.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薪酬设计应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吸引到具备高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企业。

2.激励技术人员发挥潜力:薪酬设计应能够激励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成果,创造更高的价值。

3.维持内外公平性:薪酬设计应能够在内部实现公平,即技术人员之间的薪酬差异与其贡献和能力相符合;在外部实现公平,即技术人员的薪酬与同行业、同岗位的水平相当,以避免员工流失。

4.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薪酬设计应能够满足员工的合理期望,使其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薪酬设计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薪酬设计应基于岗位的责任和要求,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能力来确定薪酬水平,确保内部公平性。

2.竞争力原则:薪酬设计应具有竞争力,与市场行情相适应,能够吸引到和留住优秀人才。

3.激励激励原则:薪酬设计应能够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提高绩效,建立绩效与薪酬的正向关联。

4.可持续性原则:薪酬设计应符合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确保薪酬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薪酬设计的内容1.基本工资:基于岗位要求和员工能力的薪酬水平,反映员工的岗位价值。

2.绩效奖金:根据员工的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来确定的额外奖金,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和协同合作。

3.长期激励:通过股票期权、股票激励计划等形式,激励员工长期发展和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4.补偿福利:包括五险一金、年终奖金、带薪休假、住房补贴等福利,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四、薪酬设计的实施过程1.调研市场行情:了解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水平,确定薪酬设计的基准。

2.确定薪酬策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确定薪酬设计的定位和重点。

3.制定薪酬体系:根据岗位评估和员工能力评价,设计岗位薪酬等级和薪酬结构。

4.发放薪酬并跟踪绩效:按照薪酬设计发放薪酬,同时对员工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薪酬水平。

5.定期评估薪酬体系:定期评估薪酬体系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800 1 80 14 273 27 613 40 1064 53 1720 二级1900 2 91 15 295 28 643 41 1109 54 1785 三级1630 3 102 16 317 29 673 42 1154 55 1850 四级1420 4 113 17 341 30 703 43 1199 56 1920 五级1180 5 125 18 365 31 735 44 1244 57 1990 六级1040 6 137 19 391 32 767 45 1289 58 2060 七级930 7 151 20 417 33 799 46 1334 59 2130 八级780 8 165 21 443 34 834 47 1384 60 2200 九级730 9 181 22 471 35 869 48 1434 61 2280 十级680 10 197 23 499 36 904 49 1484 62 2360 十一级620 11 215 24 527 37 944 50 1534 63 2440 十二级590 12 233 25 555 38 984 51 1590 64 2520 十三级550 13 253 26 583 39 1024 52 1655 65 2600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级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750 1 80 14 273 27 613 40 1064 53 1720 二级2130 2 91 15 295 28 643 41 1109 54 1785 三级1640 3 102 16 317 29 673 42 1154 55 1850 四级1305 4 113 17 341 30 703 43 1199 56 1920 五级1045 5 125 18 365 31 735 44 1244 57 1990 六级850 6 137 19 391 32 767 45 1289 58 2060 七级720 7 151 20 417 33 799 46 1334 59 2130 八级640 8 165 21 443 34 834 47 1384 60 2200 九级590 9 181 22 471 35 869 48 1434 61 2280 十级550 10 197 23 499 36 904 49 1484 62 236011 215 24 527 37 944 50 1534 63 244012 233 25 555 38 984 51 1590 64 252013 253 26 583 39 1024 52 1655 65 2600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设计参考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9-3-03 11:25 作者: 网络转载来源: HR大家社区查看: 2212次一、技能取向型薪酬激励某公司为国有电信企业,下设两级分公司,按行政区域设置。

员工大约2万人,分布在公司总部和各级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员工数的51%。

过去该公司的薪酬体系为单一职位薪资制,员工薪资增长主要依靠管理职位提升,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太愿意干技术,而喜欢干管理,千方百计往管理方面靠。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管理队伍膨胀;另一方面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为此公司特意聘请专家研完对策,改革薪酬体系,改变过去单一职位薪资制,为专业技术人员增设了技能取向型薪资模式。

所谓技能取向型薪资模式是指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设计薪酬,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提升与其专业技能成长紧密相关。

该公司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成长规律,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以职位等级提升为主线,一条是以专业技术职务提升为主线。

与此相配套薪酬设计也并行设计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两条跑道,专业技术跑道比管理跑道低半个等级,由此构建了职位等级薪资与专业技术职务薪资并行的薪酬体系。

职位等级薪资是公司在综合考虑各级管理职位工作的责任、难度、重要程度以及对仟职者的资格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级薪资制度。

该制度仅针对管理职位,而不针对任职者。

任职者根据其所在职位等级,享受所在等级薪资。

专业技术职务薪资则是在职位等级薪资之外,针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发展变化的特点确立的、以公司设立的专业技术职务为对象建立起来的薪资体系。

公司根据专业技术工作的性质和需要,设立专业技术职务级别,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员工,根据被聘用的专业技术职务,享受相应的薪资等级。

专业技术职务薪资不针对专业技术岗位,只针对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薪资与职位等级薪资的对接:1.每一个专业技术职务都有相应的职位等级与之相对应(如表1),相应的职位等级的薪资就是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薪资。

员工专业技术职务不变,其薪资等级也不变;2.专业技术人员从一个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到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其薪资等级跟随提升;3.职务薪资与职位等级薪资横向调整,指专业技术人员调任与之平行的管理职位,职务薪资变更为职位等级薪资,职等不变;4.职务薪资交*晋升职位等级薪资,指专业技术人员交*晋升至较高职等的管理职位,职务薪资变更为职位等级薪资,并相应调高职等。

表1 专业技术职务与管理职位等级对应表职等管理职位技术职务学历薪资标准系数:A B C D E一总裁 1.7500×S 5.7 5.6二副总裁资深专家 1.5500×S 5.5 5.4 5.3三总监高级专家 1.3500×S 5.3 5.2 5.1 5.0四副总监专家 1.2500×S 5.0 4.9 4.8 4.7五经理主任工程师 1.1500×S 4.7 4.6 4.5 4.4 4.3六副经理高级工程师 1.1250×S 4.4 4.3 4.2 4.1 4.0七主管工程师 1.1000×S 4.1 4.0 3.9 3.8 3.7八副主管一级专业助理 1.0875×S 3.8 3.7 3.6 3.5 3.4九主办二级专业助理 1.0750×S 3.5 3.4 3.3 3.2 3.1十副主办三级专业助理 1.0625×S 3.2 3.1 3.0 2.9 2.8十一一级助理四级专业助理博士 1.0500×S 2.9 2.8 2.7 2.6 2.5十二二级助理五级专业助理硕士 1.0375×S 2.6 2.5 2.4 2.3 2.2十三三级助理本科 1.0250×S 2.1 1.0 1.9 1.8 1.7十四四级助理大专 1.0125×S 1.8 1.7 1.6 1.5 1.4十五五级助理中专 1.0000×S 1.5 1.4 1.3 1.1 1.0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与员工专业技能成长的关系:1.专业技能成长,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晋升,薪资增长。

这样为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了一条薪资增长渠道,增加了增资机会,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管理职位晋升实现增资的局面。

2.专业技术人员享受较高起点的薪资标准。

依据该公司规定,在专业技术岗位处于实习阶段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可拿到相当于管理岗位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助理的薪资;实习期满正常情况下可分别被聘任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专业助理,分别享受相当于管理岗位二级、一级、副主办、主办、副主管的薪资待遇。

3.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晋升速度通过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调整,与员工学历紧密挂钩,学历越高,晋升速度越快,薪资增长较快;学历越低,晋升速度越慢,薪资增长也较慢。

4.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及薪资晋升速度与员工专业技能成长相伴随,呈现快-缓-止的趋势。

处于培育期和成长期的员工,专业技能成长较快,员工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速度也较快,薪资增长也较快;进入成熟期,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速度放慢,薪资晋升速度也开始放慢。

对于部分专业技能突出或者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还可以通过提前晋升较高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交*晋升至较高管理职位,保持更快的薪资增长速度。

进入鼎盛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受到限制,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薪资也已晋升到一定程度,或者已接近公司内最高水准,此时薪资晋升趋于停止。

5.为了促进专业技术职务与职位等级并行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该公司还规定相应职位等级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同职等或低一职等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经验。

部分具备一定管理潜能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可安排在相应管理职位从事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管理队伍的调整和不断更新。

二、价值取向型薪酬激励x集团是一家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现有从业人员150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0名,资产总值47亿元,销售收入31亿元,下属不仅有生产企业,还有研究院所以及海外贸易机构。

近年来集团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特别是拥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率更高。

为了控制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公司总经理亲自为人力资源部下达薪酬改革任务,明确规定公司的薪酬策略是采用相应手段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要充分体现专业技术人才的价值和贡献,上不封顶。

为此X集团为专业技术人员构建了一套价值取向型薪酬体系。

所谓价值取向型薪资体系就是企业将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业绩因素价值化,员工按其所拥有的技能和业绩因素的多少或者等级确定其组合薪酬待遇。

这是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薪资体制改革中采用较多的一种薪资体系,下面我们以X集团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改革方案为例来说明这种薪资体系的基本操作。

X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薪资的基本模式为:薪资总额:基本生活费十工龄薪资+知识价值+岗位薪资根据这一薪资模式,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由四个部分构成:1.基本生活费,公司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生活费每月为400元,这是一个平均率,每个员工都一样。

2.工龄(含学龄)薪资,员工工龄工资标准为10元/年,即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按月计发10元的工龄工资。

3.知识价值,按照该公司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价值由学历、职称、科技成果、评优评先等四个付酬因素确定,确定依据如下:(1) 学历价值,即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所拥有的不同的学历按月计发不同的薪资。

计发标准如下中专70元/月;大专150元/月;本科3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2200元/月。

(2) 职称价值,即按照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所拥有的职称等级的不同按月计发不同的薪资,计发标准如下技术员50元/月;助理工程师80元/月;工程师120元/月;副高级工程师180元/月;正高级工程师250元/月。

(3) 科技成果价值,是指两年内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技术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的价值,根据所取得成果的档次不同,核定不同的系数,根据累计系数给予不同的薪资,系数最高为9,可拿到3600元/月(每0.1个系数计发薪资40元/月)。

在确定科技成果系数时,规定项目主持人可拿到该项目的全额系数,项目参与人只能拿该项目全额系数的1/2。

(4) 评优评先价值,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年度专业技术职称考核和年度科技人员评先中,被评为优秀、良好及优秀科技工作者,按月计发一定的薪资。

根据该公司规定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400元/月;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元/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50元/月;厂科技标兵80元/月;年度考核评优40元/月;年度考核评良30元/月。

4.岗位薪资。

是指按照不同的职务和不同的技术等级核定不同的月薪资档级,薪资档级以个人具备的基本能力、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来确定。

在技术等级考核及评定中重点强调独立创新能力、英语水平和运用计算机能力。

能力及水平高,岗位薪资就定得高,否则就定得低。

岗位薪资档次如下:副主任工程师为900-1000元/月;主任工程师为1000-1100元/月;副处长为1000-1100元/月;处长为1100-1400元/月;技术一级为800-900元/月;技术二级为700-800元/月;技术三级为600-700元/月;技术四级为500-600元/月;技术五级为400-500元/月;新进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薪资为400-1100元/月。

价值取向型薪酬体系实质上是一种结构薪资体系,只不过在这种薪资体系设计中,在考虑付酬因素时,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强化了技能因素和业绩因素在薪资结构构建中的作用,并将这些因素直接量化为员工的薪资,增加了薪酬的透明度。

该薪酬模式把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员工业绩与其薪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技能取向型薪酬体系忽视员工业绩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人力投入的产出效率。

但是实施价值取向型薪酬体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能和业绩指标体系,这里有几项工作非常重要:一是企业应该选取哪些技能和业绩指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付酬因素,应该说付酬因素的选择既反映了企业战略的需求,也反映了企业的薪酬策略和分配哲学,即鼓励什么,肯定什么,提倡什么,奖励什么;二是所选取的付酬因素和指标之间权重比例如何确定;三是如何确定各付酬因素和指标的经济价值;另外还要考虑企业所在地区同类型人才的薪资水平、企业过去的薪资水平和企业内在公平性等问题。

当然确定各付酬因素的相对价值是其中一项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型薪酬体系,需要聘请专家参与,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应该认识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薪酬模式,真正支付给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都只是内容丰富而奥妙无穷的广义薪酬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薪酬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营造一个"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安全感、归宿感、自尊感、满足感、社会荣誉感,让他们学得安心、干得顺心、拼得欢心、活得舒心,2、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管理与薪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期望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