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科

2017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科
2017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科

包头市第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Ti 48 Fe 56 Cu64 Au 19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学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

B、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能独立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D、RNA具有储存信息、传递信息、转运氨基酸、催化等功能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进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B、与效应T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的靶细胞裂解而凋亡

C、成熟红细胞经协助扩散吸收的葡萄糖可以分解成乳酸

D、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都突变成了原癌基因

3、右图是甲、乙、丙、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模式,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NAA都是非蛋白质的有机物

B、乙、丙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

D、甲、乙在种子休眠、影响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是一个新物种

C、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从而决定了进化方向

5、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

在内环境中

B、骨髓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C、一个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可迅速完成③过程

6、实验室提供足够的脱氧核糖(D)、磷酸(P)、4种碱基(A T

C G)、氢键(H)、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F)模型,分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组如果用去8个D,则需要14个F

B、第二组用的F与第一组相同及3个A,则需要9个H

C、第三组如果用去13个H,则最多需要10个P

D、若用第二组的DNA为模板,连续复制3次,需要7个C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可溶性铁盐或铝盐可用于水的净化 B.电解MgCl2溶液可制金属镁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产生2.24L(标况)O2,转移0.4N A个电子

B.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1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在氯化铵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D.O2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O3属于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属

9.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

信息:① 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 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 W与R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

B.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

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

10.分子式为C8H8O2,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5种 C.6种 D.7 种

11.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 常温下,0.2 mol·L-1

的一元酸HA 与等浓度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

B .该混合溶液pH =7.0

C .该混合溶液中:c(A -)+c(Y)=c(Na +)

D .图中X 表示HA ,Y 表示OH -,Z 表示H +

13.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 .由甲可知: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21O2(g) = H2O(g) H=

﹣241.8 kJ/mol

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 ?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 ℃升温至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 前者小于后者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15.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已知质点的质量为2kg,则

由图象作出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18s~22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 .在整个过程中,BC 段加速度最大

C .在整个过程中,E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在5s~22s 时间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119J

16.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

半径的 2 倍,则航天器在

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 .3.5km/s B .5.0km/s C .17.7km/s D .35.2km/s

17.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

两侧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

A .2()f m M M +

B .2()f m M m

+ C . 2()()f m M m M g M +-+ D .2()

()f m M m M g M

+++

18.如图所示,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的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C 与球心O 的轴线。P 、Q 为CD 轴上在O 点两侧,离O 点

离相等的二点.(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B.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D.在P点释放静止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1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可通过移

动滑动触头P的位置改变接入电路的匝数,b为原线圈的中点.当P接a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若原线圈接u=U m sinωt的交流电,则()

A.只增大电源的频率,灯泡B变亮

B.只将P由a向b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C.只将变阻器R的滑片M向上滑动时,灯泡B亮度不变

D.当P接a时,灯泡B

20.如图所示是反映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汽车所受阻力f恒

定),达到额定功率P后以额定功率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速度随

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21.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L1、L2之间是方向水平向

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

圈abcd边长为L(L

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cd边刚离开磁场时速度也为v0,则线

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从cd边刚入磁场一直到ab边刚离开磁场) ( )

A.感应电流做功为mgL

B .感应电流做功为2mgd

C .线圈的最小速度不可能为22

mgR B L

D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市场上有一种新的游标卡尺,与普通游标卡尺不同,它游标尺的刻线看起就很“稀疏”,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方便

了使用者正确读取数

据。

(1)如果此游标尺的刻线是将“39mm 等分成20份”那么它的准确度是_______mm .

(2)用该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如图所示,它的正确读数是_______cm .

(3)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a

=___________m/s 2

23.(10分)图(a )是测量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原理图.R 0=2.5Ω为定值保护电阻,电流表内阻不计,单位长度电阻r 0=0.10Ω/cm 的电阻丝ac 上标有长度刻度.

图(a )

(1)请根据原理图连接图(b )的实物图;

(2)闭合开关S ,记录ab 的长度L 和电流表A 的示数I ;滑动b 点改变ab 的长度L ,测得6组L 和I 值,并算出对应的1I

值.写

出1I

与L 、E 、r 、R 0、r 0的关系式1I

=_________;

(3)图(c )中的“×”是已标出的实验数据,请作出1I

随L 变化

的图线;

(4)根据1I

-L 图线算出电源电动势E =_____V ,内阻r =____Ω.(计

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4.(13分)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 1=1.8m ,h 2=4.0m ,x 1=4.8m ,

x 2=8.0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10kg 和m =2kg 的大、小两只滇金

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 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求:

图(b )

A

-

0.6S

(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极板MN水平放置,板长L=

1m.间距d m,两金属板间电压U MN= 1×104 V;在平行金属板右侧依次存在ABC和FGH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三角形的上顶点A与上金

1

属板M平齐,BC边与金属板平行,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下金属板N的右端点;正三角形FGH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已

2

知A、F、G处于同一直线上.B、C、H也处于同一直线上.AF两m。现从平行金属极板MN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入射一个点距离为2

3

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m= 3×10-10kg,带电量q= +1×10-4 C,初速度v0= 1×105 m/s.

(1)求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若带电粒子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垂直打在AC边上,求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

(3)若要使带电粒子由FH边界进入FGH区域并能再次回到FH界面,求B2应满足的条件。

26.(20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用甲烷氧化法合成甲醇的反应有:

(1)用CH4和O2直接制备甲醇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某温度下,向4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6 mol CO2和6mol CH4,

发生反应(i),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均为,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H4的转化率为。

(3)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看,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 (填“3.5× 106 Pa""4.O×106 Pa"或“5.0X 106 Pa”)。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 。

(4)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1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图图2

①E 为该

燃料电池的极(填“正

或“负”)。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 (5)乙醛酸(HOOC-CHO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

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2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级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 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ClO -

H 2O

E

交换膜

浓盐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醛酸为 mol。

(6)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NaCl 、 CuSO4 的混合溶液, 所

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且忽略气体在水中

的溶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阳极产生气体的变化;

②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t 2时所得溶液的pH为。

27.(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1)该小组同学预测SO

2与FeCl

3

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

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写出装置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2)当SO2通入到FeCl3溶液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

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HSO3)2+离子为红棕色,它可以将Fe3+还原为

Fe2+。生成Fe(HSO3)2+离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

2与FeCl

3

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

3

)2+离子的原因:。

写出溶液中Fe(HSO

)2+离子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

3

式:。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③的实验。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步骤②和步骤③所得溶液中的Fe2+,其现象为。

(4)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II.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III.。

(5)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

资料:AgSCN是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SCN > AgI。

①写出步骤2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

式。

②步骤3中现象a是。

③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的实验现

象。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包头九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5.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6.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苹果②呼吸道上皮③神经元 ④柳树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⑨一片草地⑩某片森林中所

8.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 B .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C .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D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9.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CO —NH — C . D. )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 、O 、N 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链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 .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⑥一⑤ B .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C .②一①一③一⑤一④一⑥ D.②一①一⑥一③一④一⑤ —C —N — H O —C —— H O —C —— H O

15.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以及缩合过程中减少的分子质量分别是( ) . 团 A . B. H 2N —CH 2—CH 2—COOH C . D. 18.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通过缩合形成蛋白质分子,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数目是( ) 19.右图表示氨基的是( ) H 2N —CH —CH 3 COOH H 2N —(CH 2)4 — CH —COOH NH 2 H 2N —CH —COOH CH 2CH 2COOH

初中物理2020九年级全一册测试(有答案)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初中物理2020九年级全一册测试 一、单选题 1.(3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2.(3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放出了热量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3.(3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 熄灭,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电阻R 上。合理的判断是( ) A .若电压表有示数,一定是电阻R 断路 B .若电压表有示数,一定是灯L 短路 C .若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电阻R 短路 D .若电压表无示数,一定是灯L 断路 4.(3分)电现象中有三个同学非常熟悉的实验:a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 、 伏安法测电阻; c 、伏安法测电功率.这三个实验均要多次测量电压与电流值,但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a 实验是为了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B .b 实验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C .c 实验是为了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 D .b 、c 两个实验都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3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期中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难度】易 【专题】图析法;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B.C.D. 【考点】比热容. 【难度】易 【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 A、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A、B图象均错误; C、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

初中物理九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b.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只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与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形状、位置等都没有关系。但是,物质的比热容不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比热容与吸热本领,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两个角度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的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具体说明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吸热本领弱比热容小,温度容易改变实例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1摄氏度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岁-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完成小题。 1.2010年尼日利亚每 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 C.迁入率高D.迁出率高 2.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迁移量增大 C.人口老龄化加剧D.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扩散度统计图,回答 1

下列小题。 3.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升高 带来的影响有() 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差距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 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 4.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③政府政策干预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采油-炼油-石油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形成的联系是() 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 C.科技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 读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城市主 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B.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 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 7.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8.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A.B. C . 3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49份) 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 认识分子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2. 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学会辨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 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单位,学会用热量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有关热现象。 5、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能辨别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6、经历探究物体吸热能力的过程,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7、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养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内能的改变;②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③热量的计算。 难点:①分子热运动;②内能的理解。③比热容的理解。 【学具准备】 红墨水、烧杯、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集气瓶、打气筒、水和食用油等,以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知识构建】 【复习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海陆风”flash动画,同时提出问题)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总会感到习习的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你能否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切入主题,更好的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形象的flash动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形成复习课的枯燥感。) [专题复习] 专题一:分子动理论 ?知识聚焦 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组成的;扩散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运动跟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___________越剧烈。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如何利用烧杯、冷水、热水、红墨水、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等探究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子间作用力。 ?探究一: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典题探究)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 C.通过嗅觉可以鉴别醋和酱油 D.刮风时尘土飞扬 (技巧归纳)分子运动只能通过一些现象表现出来,而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不要把宏观微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或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误认为是分子运动。 (学以致用) 1.如下图所示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烧杯中,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看到墨水分子在运动(选填“能”或“不能”)。我们通过扩散现象来验证分子的运动,这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法。实

九年级: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易在一些知识点上丢分,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7.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包九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试题–历史部分2017.11 1. 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D 2. 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 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 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 施恩于诸侯子弟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利用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来解决威胁中央的王国问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不是汉武帝此举的意图,削弱诸侯王的力量才是意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施恩于诸侯子弟只是表面现象而非意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削弱诸侯王的力量的推恩令。

3.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答案】B 【解析】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神学政治上而在伦理道德上,理学的“反动”就是指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不属于“反动”而属于对汉唐儒学的继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是汉代董仲舒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属于对汉唐儒学的继承而非反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分清哪些选项属于理学的“继承”哪些属于理学的“反动”。 4. 如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南方集市数量多于北方 B. 经济重心实现完全南移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一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抽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卷 初三年级物理 2020.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下列各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上学期在校期间,为了防疫各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校门口电子测温装置的电线主要利用了金属丝的导电性 B.校门口值班老师冻手时,两手互相搓是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来取暖 C.病毒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 D.在楼道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是扩散现象 2.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汽缸内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 3.如图是汽车尾部的导电链,有关汽车带电及导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起电,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用干毛巾擦车玻璃后,玻璃更易吸附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C.如果车体带负电,导电链中电流方向是从车体到大地 D.车体带电后,开关车门时经常“触电”是因为人体是绝缘体 4.关于电流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荷发生了移动 B.只要有电荷移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 C.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1L和2L中的电流分别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全集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10-10m 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灰尘尘土炊烟花香饭香甲醛烟味吐出的烟雾PM2.5 臭豆腐的味道消毒液的气味下列能用分子热运动来解释的:(只要能看到的都不是)。 2、扩散现象分子扩散(X)扩散速度V气>V液>V固 (红棕色)二氧化氮应在下面(两个瓶子也能平着放),原因: 如果二氧化氮在上面也能混合,不能说明原结论。理由: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重力作用对实验产生影响。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热运动。 0℃的冰,分子也在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混合)(海绵、弹簧) 4、温度影响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物体温度越高,分 子热运动越剧烈。冷水热水中混合墨水炒菜腌和炒 5、分子之间有引力(固体液体的分子不至于散开、玻璃板接触水面、铅柱难以拉开) 同时存在 分子之间有斥力(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6、分子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破镜难圆、气体具有流动性)。 7、课后题2、3、4题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1、分子势能做功:转化(区分外界 对物体,还是物体对外界) 内能(物体的,不是分子的)(等效的)(两张图片)

温度---分子动能热传递:转移 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物态、体积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X)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0℃的物体、机械能为零的物体都有内能。 4、热量是个过程量、内能是个状态量。不能说“含有”、“具有”。只能说“吸收”、“放出”。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5、热传递的条件:必须有温度差,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热量可以由内能少的物体传向内能多的物体。 6、内能 温度升高,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温度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晶体熔化、 液体沸腾) 只有指向内能的是正确的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7、燃料燃烧,推动火箭。题目如果强调是燃烧,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如果强调是做功,则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课后题1、2题 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见实验专题)。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吸热能力就是放热能力。 3、水、冰、煤油的比热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探究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X4-3-1所示的实验,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度)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度) 12 22 32 42 图X4-3-1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________.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表数据,你还能发现其他哪些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的反射有何实际应用?又有什么危害?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如图X4-3-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X4-3-2

〖加15套高考模拟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sin()(0,0)3f x x π ωφωφ=+><<满足()(),()12f x f x f ππ+==1,则()12 f π -等于( ) A . B . C .- 12 D . 12 2.已知数列1a ,21a a ,32a a ,…,1n n a a -是首项为8,公比为12 得等比数列,则3a 等于( ) A .64 B .32 C .2 D .4 3.已知集合{ }2 230A x x x =--≤{} 2B x x =<,则A B =( ) A .()1,3 B .(]1,3 C .[)1,2- D .()1,2- 4.已知纯虚数z 满足()122i z a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等于( ) A .1- B .1 C .2- D .2 5.已知函数()2 2 cos sin 4f x x x π?? =++ ?? ? ,则()f x 的最小值为( ) A .12 + B . 12 C .12 - D .14 - 6.已知函数()2ln 2,03,02x x x x f x x x x ->?? =?+≤??的图像上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关于直线1y =-对称的点在 ()1g x kx =-的图像上,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34 B .13(,)24 C .1(,1)3 D .1(,1)2 7.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内蒙古包头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B .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 C . 两灯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D . 将乙灯接入110伏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瓦 2. (2分) (2017九上·贵港期末) 小夏将n个“3V 0.3W”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 ,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与总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I甲=I乙 B . I甲= I乙 C . P甲=nP乙 D . P甲=n2P乙 3. (2分) (2017九上·南山月考) 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 .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C .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4. (2分)(2017·自贡) 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 (2018九上·薛城期末)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6. (2分) (2018八上·江苏期末) 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手影游戏

2017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科

包头市第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Ti 48 Fe 56 Cu64 Au 19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学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 B、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能独立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D、RNA具有储存信息、传递信息、转运氨基酸、催化等功能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进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B、与效应T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的靶细胞裂解而凋亡 C、成熟红细胞经协助扩散吸收的葡萄糖可以分解成乳酸 D、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都突变成了原癌基因

3、右图是甲、乙、丙、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模式,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NAA都是非蛋白质的有机物 B、乙、丙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 D、甲、乙在种子休眠、影响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是一个新物种 C、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从而决定了进化方向 5、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一、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 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 节气候等。 3、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

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 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 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 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 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 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 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做功一次。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 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 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

包头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包九中外

国语学校实验室设施设备采购项目采购公告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法人资格;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有能力提供招标货物的生产厂商或代理商,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3、投标人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第22条的规定,包括:(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4、投标人须在包头市政府采购网(略),办事平台供应商注册成功,为有效状态。5、投标人在信用中国网(略),未被列入失信惩戒、无行政处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略)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6、本项目招标人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用途、数量和简要技术要求: 详见招标文件 获取采购文件开始时间: 2020年04月22日17:00 获取采购文件截止时间: 2020年04月28日17:00 工作时间 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获取文件地址: 响应成功后,登录投标书编制软件下载 采购文件售价(元): 投标注意事项:

1、本项目实行网上投标,采用电子投标文件,标书免费。 2、投标方法 凡已注册的包头市网上政府采购供应商,按照授予的操作权限,可于2020年04月22日17:00至2020年04月28日17:00时期间登录包头政府采购网站(略)响应投标(不需要审核)。如果是未注册为包头政府采购的供应商,请访问包头政府采购网站办理注册手续,登录后再进行投标响应。在网上响应后,投标请登陆投标书编制软件操作(注:电子评标类项目供应商必须办理ca 锁(CA锁办理指引),否则无法上传标书。) 质疑方式:依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政府采购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供应商认为招标文件存在倾向性、歧视性条款,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在获取招标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且在投标截止之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包头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内蒙古和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提出质疑,逾期不予受理。供应商对质疑答复不满意的,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质疑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投诉,逾期不予受理。 特殊声明: 1、此项目属于电子评标试运行项目,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当电子标书递交成功后,请供应商通过投标书软件的导出打印版标书功能导出一份,打印递交到现场。必须保证电子标书与纸质标书一致性,纸质标书与电子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率,当电子评标出现故障时,以纸质标书为准,启动开评标程序。 2、电子标试运行期间,电子开评标故障不影响供应商所有权益。 3、为保障电子标书顺利递交,请各供应商提前5小时上传。 4、根据《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要求,投标文件必须小于100M。 5、开标时投标人须自带可连wifi的笔记本电脑及CA锁。 6、所有项目时间以采购公告中公布的为准。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检测题(含答案)

《电功率》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家用电器中,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1000W的可能是()A.空调B.节能灯C.电视机D.电冰箱2.下列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 A.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不高于36V C.家用节能灯的电功率约200W D.家用空调正常工作一小时耗电约为1kW·h 3.将灯L 1、L 2 连接在某电路中,发现灯L 2 比灯L 1 亮很多,为了确定两个灯是怎样的连接方式, 小明用电压表测得两个灯两端的电压都是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灯一定是串联 B.两个灯一定是并联 C.两个灯的规格一定一样 D.两个灯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4.两条电炉丝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3:2,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2,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热量之比Q1:Q2为 A.1:3 B.1:6 C.3:4 D.3:8 5.用轻质的细线将4N的物体系在标有“3V 0.5W”的小电动机上。当小电动机接在3V的电源上时,10s内将物体提升了1m,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做了5J的功B.消耗了5J的电能 C.有4 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有5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6.一个电炉的电阻是200Ω,通电10s产生8×103J的热量,那么通过这只电炉的电流是()A.2A B.4A C.20A D.40A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L 1标有“6V 7.2W”,L 2 标有“6V 3.6W”,忽略温度对灯丝 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闭合开关S 1、S 3 ,L 1 不亮,L 2 亮 B.仅闭合开关S 2、S 3 ,电流表的示数1.8A C.仅闭合开关S 1、S 2 ,两盏灯都不能正常发光 D.仅闭合开关S 3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4W 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1:5,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1R和2R所做功之比为() A.1:4B.5:1C.1:5D.4:1 9.如图所示,涉及的物理知识,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阶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英华中学九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3分) 1.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细丝分开,这是因为. 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丁带电. 3.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 4.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这一瞬间形成的电流方向是. 5.如图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将插头插入插座,若只闭合开关S l,电吹风吹出的是风;若将开关S l、S2都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风.(热/冷) 6.如图所示,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为0.1A,0.2A,0.3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A,A2的示数为A.

7.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灯并联,则a表是表,b表是 表. 8.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为V,L1两端的电压为V. 9.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Ω.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均为右图,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读数是;电流表A2所使用的量程是,读数是,灯L1电流是.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2.关于如图的电路,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要使两灯串联,只闭合S2开关 B.要使两灯并联,只闭合S1、S3开关 C.三个开关全闭合,电路造成短路 D.只闭合S2、S3开关,L1会被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