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二 局部并发症
2、人工关节松动(多于术后2年发生)
临床表现: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并向臀 部或腿部放射。时有“交锁”现象发生。 根本原因:人工关节所用之材料不能和骨 组织有机地融成一体,缺乏真正的稳定性。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二 局部并发症 3、人工髋关节脱位(0.2%-6.2%) 主要原因: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由髋臼和
股骨头组成的球窝关节。
髋关节解剖
一、骨骼

包括髋臼、股骨头、股骨颈和转子部 分。
髋关节解剖

二、关节囊、韧带与血供 1、关节囊 位于股骨颈后部外、中1/3交界处。 2、韧带 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3、血供 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和股骨滋养动脉。

1)手术技术上的错误 主要是人工关节放置位置失当。 2)手术的途径与关节脱位的关系 手术入路常用有三种:后侧、前侧和外侧切 口。前切口易引起前脱位,后切口易引起后脱位, 外侧入路脱位率较低。(我们科都是后外侧入路) 3)关节周围软组织与关节脱位的关系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措施:
1、人工关节放置位置适当 是预防脱位的关键 2、术中软组织剥离要适当,少切除软组织,争取 缝合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3、选用合适的人工关节 4、清除髋关节周围的增生骨质和髋臼缘、股骨上 段残余的骨粘固剂 5、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避免过早内收屈曲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二 局部并发症
4、术后股骨骨折
骨折分三型:
二、适应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容性和骨诱导性
陶瓷材料:硬度高、 耐磨性好、生物相 容性较差
手术技术发展
01 传统手术技术:使用金属或 塑料材料进行关节置换
02 微创手术技术:使用小切口 进行手术,减少创伤和恢复 时间
03 机器人手术技术:使用机器 人辅助进行手术,提高手术 精度和安全性
04 3D打印技术:使用3D打印 技术制造个性化假体,提高 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术前评估与术后护理
01
术前评估:包括 病史、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
02
术后护理:包括 疼痛管理、康复 训练、预防感染

03
术后并发症:包 括出血、感染、
血栓形成等
04
术后康复:包括 关节活动度、肌 力训练、日常生
活能力训练等
手术适应症
关节炎患者
01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磨 损、关节间隙变窄、关 节疼痛等症状
手术过程包括关节 切除、人工关节植 入、固定等步骤, 手术时间一般为12小时。
适用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适用于严重关节炎、骨关节 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适用于关节畸形、关节功能 丧失等患者
适用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松动等并发症患者
适用于关节置换术后不满 意的患者
手术流程
01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手术方案制定等
关节活动度:手术 后关节活动度可能 会受到影响,需要
长期观察和康复
假体松动:手术后 假体可能出现松动, 需要长期观察和治

感染:手术后可能 出现感染,需要长
期观察和治疗
手术技术
人工关节材料
1
2
3
4
钛合金:强度高、 重量轻、生物相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yanc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术前模板计划:
1、骨盆正侧位片 2、确立髋关节旋转中心 3、评估股骨的偏心距 4、确定术前双下肢的长度差异 5、评估骨质缺损情况 6、选择合适的髋臼杯型号及安装位置 7、确定合适的股骨假体型号及位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 通常采用 90°侧卧位,患侧朝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不同的手术入路:以臀中肌为区分点
1、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 入路 2、前外侧入路:Watson –Jones 入路 3、外侧入路: Hardinge 入路 4、后外侧入路:Moore 入路
后外侧入路:Moore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手术步骤简介:
1、切口与显露,松解软组织 2、股骨颈截骨 3、准备髋臼:磨除软骨,直至均匀点状出血 4、试杯,安装髋臼假体 5、股骨髓腔开口 6、髓腔探棒确定股骨髓腔 7、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8、确定股骨假体 9、股骨头颈试模 10、试模复位,安装最终假体,缝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 入路(S-P 入路) 适用范围: 几乎所以的髋关节手术都可采用此入路来完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前外侧入路:Waton-Jones 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外侧入路:Hardinge 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手术讲解模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讲解模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4.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骨 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危害严重,静脉 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滞 缓及血管壁损伤。患者由于下肢骨折,患 肢制动,活动受限,使血流缓慢。另外骨 折本身的创伤及手术因素都会损伤血管壁, 而血管壁受损又会启动血液凝血机制,使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国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呼吸衰竭,这也是老年人骨折后发生并发 症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2.肌肉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对于股骨颈 骨折患者术前一般都要给予皮牵引或骨牵 引以达到制动、部分复位、减轻疼痛的目 的,而术后由于患肢活动位置受限及患者 惧痛心理,短时间内不能达到较大范围的 活动幅度,肌肉与关节长时间得不到活动, 肌肉发生萎缩,关节僵硬,导致日后康复 进程减慢,或康复效果不理想,影响术后 预期效果。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注意事项:
3.骨水泥应在聚合得恰当时候粘固臼帽, 最佳阶段是骨水泥表面稍发皱而不粘手套 时,其中心仍未干,可以充分压入松质骨 间隙中,起到牢靠的固定作。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处理: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 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 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 同样体位2~3周。
人工髋关节置 换术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科室:骨科 部位:髋关节 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及活动受 限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者。
手术资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2.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病变稳 定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一般来说,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在10-20年之间,但具体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手术技术、患者年龄、体重、活动量等。
翻修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染
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发 生感染,需要立即采取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要 取出假体进行清创引流。
骨折
骨折也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原因之一。如果发生 骨折,需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如钢 丝固定、髓内钉固定等。
手术风险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大型手术 ,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感染、 出血、麻醉反应等。
术后康复
手术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期 ,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便恢复关节功能。
费用较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费用较高 ,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
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由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部分患者 可能需要在术后进行二次手术。
药物准备
停止服用不必要的药物,如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等,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手术区皮肤准备
皮肤清洁
术前一天进行全身淋浴,保持手术区域的皮肤清洁干燥。
皮肤消毒
术前进行手术区域的皮肤消毒,以预防感染。
03
手术过程
麻醉
局部麻醉
在手术部位周围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保持清醒,但手术部位感觉消失。
全身麻醉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假体松动及处理
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若患者出现疼痛、假体移 位等症状,可能需要重新手术更换假体。
血管神经损伤及处理
术中操作不慎可能导致血管神经损伤,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
06
人工髋关节的寿命及翻修
人工髋关节寿命
一般来说,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在10-20年之间,但具体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手术技术、患者年龄、体重、活动量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

人工全髋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功。

【关键词】关节置换;手术配合;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它由骨盆的髋臼与股骨上段的股骨头两部分组成。

关节软骨覆盖在股骨头和髋臼表面,关节囊将两骨端包裹而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90%会在其一生中有骨关节炎病痛的发病经历。

引起关节病的原因主要有关节老化、退变所引起的骨关节炎,关节发育异常引起的继发性骨关节炎;关节骨折、脱位、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引起的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骨缺血坏死、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骨肿瘤。

主要表现:关节酸痛、胀痛,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目前的非手术治疗仅采用一些止疼药物暂时缓解症壮,而不能中止或逆转这些退行性变化.如何顺利度过手术关,是我们手术室护士应该关注的问题。

我院从2011年3月—2013 年12 月共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20例。

通过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手术均安全成。

收集20 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疗效及随访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 例,其中女性6 例,男性14 例,最小53岁,年龄最大74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 例,股骨颈骨折13 例,均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组病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 1.5h—3h,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

2 术前准备术前访视除常规访视内容外,还要重点强调专科访视内容。

让你意想不到的微创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让你意想不到的微创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让你意想不到的微创技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

当髋部疾患,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存在关节破坏,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它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就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过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常会采用直接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技术,但因需要切断部分肌肉,存在着切口相对较长、恢复较慢,早期(3个月)活动范围须限制等缺陷。

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DAA),是利用了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之间的间隙显露髋关节,不切断肌肉,经前侧手术入路行THA对软组织的损伤小,具有切口小、疼痛轻、稳定性好、术后肌肉力量及步态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患者早期可完成各种活动,有的甚至可在2周后恢复到工作状态。

微创、快速康复,目前已成为骨关节外科领域技术发展方向。

在廖琦主任的精准医学、微创医学的理念指导下,南昌大学三附院骨科关节病区丁健副主任医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积极探索。

近日,丁大夫及其团队已连续成功开展了多例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DDH等不同类型的髋关节疾患。

术后患者恢复快,当日即可下地,不再担心姿势不良会引起脱位等风险。

因恢复快,有的患者2-3天后就主动要求提前出院,看到患者轻松愉悦的表情,丁大夫惊喜不已,在他看来,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是超出了他的预料的。

DAA切口为微创髋关节置换提供了可能,侧卧位让我们只需要普通工具就可以完成手术,该技术的运用填补了我市的空白,对于髋关节疾患的病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又称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因关节疾病或严重髋关节退化而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手术通过替换退化的髋关节组织,使用人工髋关节部件来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操作,需要由专业的骨科医生和手术团队进行。

手术的目标是减轻髋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临床评估、骨密度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必要的心肺功能评估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并为手术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手术步骤包括麻醉和体位、切口和骨切割、髋臼和股骨头置换等。

麻醉和体位是为了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舒适和安全,切口和骨切割是为了达到人工髋关节的植入条件,髋臼和股骨头置换是将人工髋关节部件安装到患者的髋关节处。

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活动,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为患有严重髋关节退化的患者提供持久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手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将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这个手术步骤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感受到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1.3 目的在本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图,即为读者提供详细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帮助读者了解该手术的详细过程,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yanc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术前模板计划:
1、骨盆正侧位片 2、确立髋关节旋转中心 3、评估股骨的偏心距 4、确定术前双下肢的长度差异 5、评估骨质缺损情况 6、选择合适的髋臼杯型号及安装位置 7、确定合适的股骨假体型号及位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Centre of rotation 旋转中心 Offset 偏心距 Leg length 腿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Inter-teardrop line and leg length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髋臼杯大小 – 侧位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最关键要确认旋转中心
同时要注意髋臼杯的位置: 包括高度及臼杯覆盖率
后外侧入路:Moore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手术步骤简介:
1、切口与显露,松解软组织 2、股骨颈截骨 3、准备髋臼:磨除软骨,直至均匀点状出血 4、试杯,安装髋臼假体 5、股骨髓腔开口 6、髓腔探棒确定股骨髓腔 7、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8、确定股骨假体 9、股骨头颈试模 10、试模复位,安装最终假体,缝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 通常采用 90°侧卧位,患侧朝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不同的手术入路:以臀中肌为区分点
1、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 入路 2、前外侧入路:Watson –Jones 入路 3、外侧入路: Hardinge 入路 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髓腔准备:髓腔钻及髓腔锉扩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头颈试模
注意偏心距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试模复位,安装最终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复位,缝合
假体涂层应与股骨 截面平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 入路(S-P 入路) 适用范围: 几乎所以的髋关节手术都可采用此入路来完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前外侧入路:Waton-Jones 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外侧入路:Hardinge 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颈截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准备髋臼:磨除软骨,直至均匀点状出血 此时需要注意髋臼锉的角度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试杯,安装髋臼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必要时安装髋臼螺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简介
股骨髓腔开口: 尽可能靠后外侧
髓腔探棒确定股骨髓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