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神奇的维生素C1

合集下载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维生素C (以下简称维C),水溶性维生素,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

大多数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但是人类、猿猴、天竺鼠等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肉类中。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C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促进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更快愈合。

胶原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正因为维C 这些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作用,使得有些人对其功能加以神化,两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鲍林,就是最先大剂量补充维 C 的先驱。

据说他自己每天至少服用12 克维C,他认为维C 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乃至癌症,为此他还写了两本书来推广这个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维C 用量与作用的大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下面,我将从有关于维C 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确实说明维C 对人体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于过量的危害,揭开维C “万能良药”的幌子,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一种维生素。

一、维C 简介维生素C (VITAMINUMC)化学名:L-3-氧代苏己糖醛酸内酯英文名:Ascorbic Acid(INN)异名:抗坏血酸分子式:C2H8O6分子量:176.13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二、维C 的作用机理这里必须要提到自由基这一名词。

在细胞中游荡的自由基,会威胁到蛋白质和基因的稳定,而这两类物质正是生命的根基。

已经有实验证明在心脏病、中风、癌症乃至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中都发现了自由基破坏的痕迹。

维C 在人体内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与物质还原剂而发挥作用。

科学小实验让维生素c现身

科学小实验让维生素c现身

科学小实验让维生素c现身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这个季节最容易感冒,大叔需要补充些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

维C,又名抗坏血酸,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维C,它们可比药片好吃多了。

可我们怎么知道哪种果蔬的维C含量高呢?今天我们就来让隐藏在水果中的维C现身。

【材料】
高锰酸钾少量、维生素C 1片、石榴1个、苹果1个、橘子1个、烧杯1个、量筒3个、滴管3个、培养皿3只、清水适量。

烧杯里加入150毫升的清水,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加速溶化。

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一片维生素C,仔细观察容器里的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有没有被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骤变吓到?出现的咖啡色难道是因为消化不良? 接下来,跟大叔一起去找找水果中的维C。

操作:
1、大叔在家里翻箱倒柜,最后找到了石榴、苹果和橘子。

各取小块,分别在培养皿压出汁水,可不能贪吃,把汁水喝掉呢,标号1、
2、3。

2. 三个量筒(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瓶子或玻璃杯也可以) 内倒入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标号4、5、6。

用滴管分别在4号加入石榴汁、5号加入苹果汁、6号加入橘子汁各20滴。

仔细观察试管溶液的颜色。

3. 原来一模一样的三杯玫瑰红溶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色,说明这三种水果都含有维C。

可是它们的维C含量,孰多孰少呢?你能根据颜色的变化,推断一下吗?
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溶液里维C浓度越高,加入等量浓度高锰酸钾后,颜色越浅,甚至可达到无色透明状。

所以,我们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寻找维C的踪迹,并且比较维C含量的多少。

科学小实验:VC的测定 小学低年级试用

科学小实验:VC的测定 小学低年级试用
实验步骤4 将各种液体分别倒入不同的小实验杯中,搅拌并注意观察颜色变化。
PPT模板下载:www.1p pt.co m/ moban /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 pt.co m/ beijing /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下面几种水果,哪个含VC最多呢?
VC 测定
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这几个水果哪个含VC最多 试验安排: 试验工具和材料 小组结合,合作分工 试验结果分享
VC 测定
实验步骤1 将实验杯中倒入半杯清水,淀粉倒入其中,用小勺搅匀。
实验步骤2 打开碘酒,慢慢滴入实验杯,用小勺搅匀,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3 将实验杯中液体使用吸管等量注入小实验杯: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实验杯放入约10ml (五次左右)。
科学小实验:VC的测定
2016.05 团结湖小学
VC的测定
VC是什么?
VC就是维生素C,是人类 生存的必须营养素。
是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
VC的测定
VC的作用?
VC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冒等疾病;使皮肤光滑、美 白、有弹性。具有抗氧化、
解毒的作用。
VC测定
问题: 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里面哪些含VC呢?
行业PPT模板:www.1p pt.co m/ hang ye /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www.1p pt.co m/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神奇的VC(一)

神奇的VC(一)

神奇的VC(一)——VC与流感防治秋天到了,忽然发现街上戴口罩的人又多了起来前。

春天时,猪流感(H1N1)在全世界流行,我国也紧急应战,各大媒体每天都要播报全国的感染人数。

现在证明H1N1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

基本上比普通流感防控措施高一些,大家也没有那么恐慌了。

如果哪位真是不幸得了H1N1,怎么都要先隔离一阵子,等治好了再出来,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打乱了自己和周边人群的正常的生活节奏,绝对不象得了“非典”,动不动就要和生死挂钩!记得当初猪流感(H1N1)刚刚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特地请来了专业医生进行了讲解。

通过讲解才知道:那时我国已经基本摸清了H1N1的一般状况,确定它本身不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但对它的变异情况及后果还不得而知,所以要严格防控。

当时最担心的是:这种新型流感(H1N1)与已经在我国出现的禽流感(H5N1)二者变异、结合到一起,那就变得相当可怕了------猪流感传染面广,死亡率却很低(1%);而禽流感相对来说传染力不是很强,但死亡率却很高(70%),如果这两种流感病毒“强强联合”,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在最容易流行泛滥的春季传染期严防死打,这也是一种从国家层面起防患于未然的负责精神,其实是很值得称赞的!知道了前期严防死打的原委,再看看我们的防范措施,那真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

各种坊间秘方泛滥流行,一时真伪难辨。

有的甚至说抽烟也能预防------说能杀菌,听说信众还不少。

这些五花八门的方法估计我们每个人都曾亲身领略过几样。

但自从参加了营养课程的学习。

才知道以前走了很大的弯路。

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且实用的法宝就在身边。

这个法宝就是——维生素C。

我一说,大家都会笑。

“这算什么法宝呀?大街小巷哪哪都是,连饮料上都写着富含VC,喝了还不照样感冒?”但这正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

理儿不讲不通,当您看完这篇文章后,您会发现一个貌似非常熟悉,其实却是全新的世界!一、你、我、还有猩猩——我们全是VC异类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小时候看《动物世界》,您会感叹那些野生动物怎么就那么“皮实儿”!它们从小就在茹毛饮血的环境里生存,苍蝇蚊子满身飞,可还活蹦乱跳得一代代延续!街上的野猫、野狗谁给一口吃的就吃,给口喝得就喝,实在不行了去垃圾堆里找食儿吃,就这样没人管没人理的,活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可您回想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却很少吃生的、脏的东西。

化学小实验 维生素C的系列实验

化学小实验  维生素C的系列实验

《实验化学》课程实验报告3姓名同组学生姓名实验题目:维生素C的系列实验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1.了解制备果蔬提取液的方法;2.理解定性检验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3.理解维生素C的性质和作用;4.科学、合理地摄取食物中的维生素C。

【实验用品】电子天平、烧杯、50mL容量瓶、试管、试管夹、玻璃棒、吸管、pH试纸、淀粉-KI试纸、滤纸、剪刀、研钵、酒精灯、小刀等;VC药片(100mg/片)、甲基橙试液、0.1mol/L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新鲜果蔬(猕猴桃、西红柿、辣椒、橙子、苹果、梨等)、2%草酸溶液、1%亚甲蓝溶液、1%淀粉溶液、I3-溶液(I2+2%KI溶液)、2mol/LHAc溶液、0.1%NaNO2溶液。

【实验原理】1.VC是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2.VC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VC的上述性质,可以定性检验VC。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2NO2-+2I-+4H+=I2+2H2O+2NOI 2与淀粉生成蓝色复合物。

还原性:VC>I-,故VC优先与NO2-作用,避免亚硫酸盐对人体的致癌作用。

【实验方案】1.制备VC溶液取5片VC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小烧杯,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上层清液即VC 溶液。

2.VC的酸性(1)VC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用pH试纸测定VC溶液的pH,记录pH。

在试管中加入2mLVC溶液、2滴甲基橙试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VC与碱的中和反应向上述实验(1)的试管(滴有甲基橙试液的VC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 溶液直至过量,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VC与碳酸钠反应在试管中滴加2mLVC溶液、1mL饱和Na2CO3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制备果蔬提取液洗干净猕猴桃,晾干或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称取20g剪碎后置研钵中,加入5mL2%草酸溶液研磨浸取。

将浸取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或烧杯)中,重复研磨、浸液、转移操作2~3次。

高猛酸钾维生素c实验作文

高猛酸钾维生素c实验作文

高猛酸钾维生素c实验作文
今天,我再一次做了一件我一直想做的事——做高锰酸钾和维生素C 的实验!
紫色,好漂亮!高锰酸钾晶体像一颗颗小小的紫宝石,在水中慢慢溶解后,变成了一杯梦幻的紫色液体。

我悄悄地用滴管吸取了维生素C溶液,伸手滴进紫色溶液里。

哇!神奇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紫色的液体瞬间就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就像变魔术一样!我的眼睛瞪得老大,心里充满了惊讶和狂喜。

难不成这是传说中的化学反应吗?
我一直觉得化学反应很神秘,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秘密,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今天,我再次打开了一扇通往化学世界的大门,我跃跃欲试地想要了解更多。

但是,妈妈说这个实验不能随便做,而且高锰酸钾含毒,我们要戴上手套和口罩,还得在通风的地方。

我还知道了,高锰酸钾除了能和维生素C反应,还能杀菌消毒,真是个厉害的“紫色小战士”!
今天,我像个小科学家一样,在实验中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我真希望以后可以做更多好玩的实验!。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维生素C (以下简称维C),水溶性维生素,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

大多数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但是人类、猿猴、天竺鼠等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肉类中。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C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促进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更快愈合。

胶原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正因为维C 这些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作用,使得有些人对其功能加以神化,两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鲍林,就是最先大剂量补充维 C 的先驱。

据说他自己每天至少服用12 克维C,他认为维C 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乃至癌症,为此他还写了两本书来推广这个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维C 用量与作用的大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下面,我将从有关于维C 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确实说明维C 对人体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于过量的危害,揭开维C “万能良药”的幌子,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一种维生素。

一、维C 简介维生素C (VITAMINUMC)化学名:L-3-氧代苏己糖醛酸内酯英文名:Ascorbic Acid(INN)异名:抗坏血酸分子式:C2H8O6分子量:176.13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二、维C 的作用机理这里必须要提到自由基这一名词。

在细胞中游荡的自由基,会威胁到蛋白质和基因的稳定,而这两类物质正是生命的根基。

已经有实验证明在心脏病、中风、癌症乃至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中都发现了自由基破坏的痕迹。

维C 在人体内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与物质还原剂而发挥作用。

维生素C的小实验

维生素C的小实验

维生素C的小实验维生素也叫维他命,意思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

所以它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虽然人体需要维生素的量并不多,维生素也不是提供热能的营养素,但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生长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却至关重要。

在目前已知的二十多种维生素中,有些是人体自身不能合生的,它们必需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维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瓜果大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早在过去就常被用于治疗坏血病,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抗坏血酸。

下面,就维生素C的各种检测方法及有关性质进行学习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的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维生素这一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初步学会各种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

3.通过研究活动提高对营养学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从中学会科学地安排自已的饮食。

4.增强保健意识。

研究课题的推荐1.通过各种查询活动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及营养价值。

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2.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定性测定各种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提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协作,较全面掌握各种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后,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4.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出一些简易、可行、实用的测定实验或趣味变色实验。

研究方法1.调查采访法2.查阅文献法3.实验探究法4.小组讨论法一试身手1.有趣的Vc性质实验之一-----用维生素C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取一支洁净的试管,从水龙头上直接取约5毫升自来水,加入一小粒碘化钾(半颗绿豆大小即可)、0.5毫升淀粉溶液及几滴稀硫酸,振荡片刻后静置试管,3~5分钟后可看到试管内的溶液呈现蓝色。

蓝色越深,说明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越高。

如用河水、井水或放置数天的自来水做上述实验,由于水中没有余氯,所以不会有变蓝的现象。

另取一支试管,放入小半粒维生素C的药片,同样从水龙头上取5毫升自来水,振荡片刻后加入与上述实验相同的试剂,结果溶液不再呈现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 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 肉类。
维生素B2,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 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PP,水溶性。多存在于菸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 米糠。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维生素B9 叶酸,水溶性。 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 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维生素K,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返回
睁大你的眼睛哦!!!!
实验步骤一:
在杯子中放入一些碘酒
实验步骤二:
神奇的小药片压碎溶解,将溶液放入碘 酒中
实验步骤三:
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实验步骤四:
观察实验结果
为什么呢???
悄悄告诉你~~~
白色药片是维生素CFra bibliotek解密维生素C对碘酒有脱色的化学反应。
碘酒会氧化水分子,产生自由基。
而维生素C是水熔性抗体,对自由基是死敌,所以会把 自由基杀死。
所以,将维生素C片放在碘酒中,碘酒的颜色就“消 失”了!
你知道维生素 吗?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 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 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 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 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 体提供能量。
维生素A,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 胡萝卜 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碘酒
碘酊又称为碘酒,为红棕色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有碘与 乙醇特臭。色泽随浓度增加而变深。适应症为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鉴别: (1)取本品1滴,滴入淀粉指示液1ml与水10ml的混合液中,即显深蓝 色。 (2)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缓缓炽灼,使游离碘完全挥发,残渣 加水溶解。
用法
1. 打针或手术前消毒皮肤用的。 2. 缓解口腔感染 3. 缓解灰指甲 4. 缓解皮炎
科学实验
——神奇的维生素
上课规则:
1.分组 四年级 坐在左边
一二年级坐在右边
2.上课过程中,保持安静,有问题举手
3.①每组选出1名组长 ②选出3名同学,进行实验报告填写 ③1名记分员 ④1名值日生,会有惊喜哦
4. 积分最高的小组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实验用品:
1、碘酒 2.神奇的小药片 3.杯子 4.搅拌棒
填写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