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在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①注意对水胶比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控制在0.24至0.38之间较为适宜;②严格把控水泥用量,一般不得超过500k g/m3,同时控制水泥以及掺合料的胶结材料总量在600k g/m3之内;③严格控制煤粉灰掺入量,一般情况下煤粉灰掺入量不得超过胶结料总量的30%;④在泵送时,还需要控制好砂率,在32%至40%的范围之内较为适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进行有效的保证,针对不同强度的混凝992021.05 |土按照最佳砂率进行配比,其中C60混凝土砂率为40混凝土在运输与浇筑的过程中会损失一定的坍落度,以实现[3]。
4施工要点4.1拌合在该环节的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通常情况下会采用二次计量法来计算材料添加量,每添加量误差控制在±0.5%。
(2)在原材料拌和过程和过程中,多匹配强制式搅拌机来作为材料搅拌用具确保搅拌质量的合规性。
(3)在材料在搅拌机中完成一步提高拌和材料的均匀度,随后对材料质量进行检辆上,进行下一环节操作。
4.2运输进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运输作业时,应注意以下材料时,会在材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遮阳布,以免冬季材料运输时,时间需控制在90m i n以内,而夏季4.3浇筑进入到混凝土浇筑环节后,应注意以下内容:(分层浇筑活动中,需要控制好单层浇筑厚度和浇筑间制在60m i n以内,避免结构分层的情况出现。
(2)等结构,避免浇筑冲量过大,引起其他结构形变、破现离析的问题。
(3)在浇筑作业期间,还存在不同强性能混凝土浇筑,以确保浇筑质量的可靠性。
4.4振捣完成上述作业后,进入到混凝土振捣作业环节,捣环节,多选择机械振捣的方式来展开工作,所选振的基础上,加快振捣速度。
其次,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快振捣速度,多采用多点同时振捣的作业方式,单次续作业。
最后,为了防止混凝土振捣结束后表面出现抹灰作业,借此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4]。
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③. 细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掺入活性细掺合料可以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大为改善,空隙得到充分填充,使硬化后的水泥石强度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加入活性细掺合料改善了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结构,使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与耐久性均得到提高。
活性细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必用的组成材料。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活性细掺合料有硅粉(SF)、磨细矿渣粉(BFS)、粉煤灰(FA)、天然沸石粉(NZ)等。
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煤锅炉排出的烟道灰,它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显著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还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重要意义。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宜用含碳量低、细度低、需水量低的优质粉煤灰。
矿渣是高炉炼铁排出的熔融矿渣在高温状态下迅速水淬冷却而成的,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磨细矿渣细度大于水泥,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
硅粉是电炉法生产硅铁合金所排放的烟道灰,SiO2含量大于90﹪,平均粒径约011μm,比表面积>20000㎡/kg,借助大剂量高效减水剂和强力搅拌作用,可以填充到水泥或其他掺合料的间隙中去,并且具有很高的活性,在各种掺合料中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是国际上制备超高强混凝土最通用的超细活性掺合料1.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1). 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评价与检测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实例
0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优良工作性的混凝土,其抗 压强度一般不低于C60。
地铁工程
总结词
地铁工程中大量使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地 铁工程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
详细描述
地铁工程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下结构需 要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同时面临复杂的地下 环境条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 、低收缩等特点,能够满足地铁工程对混凝土强度、 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在地铁工程建设中, 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 性,减少维修和养护成本,保证地铁工程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其他工程应用
总结词
除了大型桥梁工程、高层建筑和地铁工程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工程 领域。
详细描述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而受到广泛欢迎,除了大型桥梁工程、 高层建筑和地铁工程外,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工程领域,如核电站、水坝、港口码头等。 在这些工程领域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降低工程成本
生产设备
生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所需的设 备主要包括搅拌机、运输车、泵 送设备等,这些设备需满足高效 率、高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施工方法与要点
施工方法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主要包 括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步骤,需根据 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2.1 技术内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
其特点是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超高强(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高韧性(抗折强度可达16MPa以上)、耐久性优异的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组成材料颗粒的级配达到最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用其制作的结构构件不仅截面尺寸小,而且单位强度消耗的水泥、砂、石等资源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HS-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480~600kg/m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其他优质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UHPC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22,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700~1000kg/m3。
超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高强微细钢纤维,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2000MPa,体积掺量不宜小于1.0%,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2.2 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为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宜掺入能够降低混凝土粘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的外加剂,如降粘型外加剂、降粘增强剂等。
UHPC的水胶比更低,粘性更大,宜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粘性的功能型外加剂,如降粘增强剂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等。
对于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
(2)HS-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5f cu,k计算;UHPC的配制强度可按公式f cu,0≥1.1f cu,k计算;(3)HS-HPC及UHPC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C3A含量(<8%)的水泥。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一、前言1824年,波特兰水泥发明,到目前混凝土材料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且混凝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
自20世纪以来,混凝土就己成为房屋建筑、桥梁、水利、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首选材料,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其用量巨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种新型混凝土不断出现。
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本身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我国自从 1979年在湘桂铁路红水河斜拉桥的预应力箱梁中首次采用泵送C60 混凝土以来,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走过了30余年。
现在,像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供应C80级别的预拌混凝土,C50~C60级高性能混凝土已在许多建筑和桥梁中得到应用,近年建成的大型桥梁的混凝土主体构件如主梁、刚架或索塔等,多数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规定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级别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它采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或者高性能引气剂、其它特种外加剂和掺入足够的超细活性混合材料,如:超细磨粉煤灰、磨细矿粉、优质粉煤灰等达到低水胶比,并具有耐久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性能的新型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主要设计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性能予以保证。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1) 高强度。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高、弹模高,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大幅度的减少高层和超高建筑物纵向受力结构的截面尺寸,扩大建筑使用面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由于结构截面尺寸的减小,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结构的自重,从而解决了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占主要因素的问题。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原理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原理I. 简介高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制备工艺等方面介绍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原理。
II. 混凝土材料高强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水、掺合料等。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砂、石子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主要起着填充和增加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起着混合水泥和骨料的作用。
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III. 配合比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骨料的品种和质量、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水泥的品种和用量等。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进行试配,确定适合工程要求的配合比。
IV. 制备工艺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拌合、成型、养护等步骤。
1. 拌合拌合是将混凝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拌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一般来说,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应该控制在0.3以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成型成型是将拌合好的混凝土放入模具中,进行振捣、压实等工艺,使其成型的过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一般来说,高强混凝土的成型需要采用振捣、压实等工艺,以使其密实度和均匀度达到要求。
3. 养护养护是指将成型好的混凝土进行保养的过程。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高强混凝土的养护需要采用湿养护、覆盖、保温等措施,以使其达到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
V. 总结高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制备工艺等方面。
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精选】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 )1.概念: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2.定义过程:高性能混凝土并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定义。
195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首次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提出的要求和涵义完全不同。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易于浇注、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韧性与体积稳定性,在严酷环境下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协会认为:此种混凝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仍需达到55MPa 以上,需要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性或其他一些性能。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则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填充能力的的混凝土,在新拌阶段不需要振捣就能完善浇注;在水化、硬化的早期阶段很少产生有水化热或干缩等因素而形成的裂缝;在硬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加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密度、低渗透性和高抗腐蚀能力的混凝土。
综合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可以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良好的施工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
中国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3.产生背景当代大跨、高层、海洋、军事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处在恶劣环境下既有建筑不断劣化、退化导致过早失效、退役甚至出现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原材料生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砂石料枯竭、资源短缺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酷现实。
质量等级c3

质量等级c3质量等级C3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等级。
它主要用于评估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质量等级C3可以直接反映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质量等级C3的含义。
质量等级C3是混凝土材料的标准等级之一,它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其中,“C”代表混凝土,而“3”则代表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为3.5MPa。
这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相对较低,适用于低层建筑以及轻度使用场合。
那么,质量等级C3的优点是什么呢?首先,它价格相对较为优惠,适合在一些低成本项目中使用。
其次,C3级混凝土制作简单,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也相对较少,容易施工。
再次,C3级混凝土相对较为轻便,不仅方便运输,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相对容易处理。
当然,质量等级C3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其强度和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不适用于高层建筑或者需要承载较大荷载的场合。
此外,C3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需要注意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否则容易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建筑结构不牢固。
如果我们要选择使用质量等级C3混凝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石子和沙子等。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明确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选择质量等级C3,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总之,质量等级C3在一些特定的建筑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材和科学施工,我们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牢固和稳定,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内
• 2000年建设部委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就建 筑物耐久性与使用年限的课题进行研究。
• 2001年、2002年两次学术会议上并在会后广泛征求意见并多 次修改,2003年6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获得通过。该《指南》作为中国土木工程 学会技术标准。
由于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普遍,因此转向使用高强 混凝土,但是看来这无济于事。根据美国国家公路合 作研究计划1995年检查的结果表明:10万座混凝土桥 面板是在混凝土浇筑后一个月内就出现间隔1~3米的贯 穿性裂缝。
★ 据统计: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从建成 到拆除重建的周期平均为40~50年。
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建筑40—50年毁坏 非正常情况-------• 日本沿海港湾建筑、桥梁——10年开裂 、剥落、钢筋锈蚀外露 • 中国——安徽佛子岭水库(年亏1700万) • 北京西直门桥
筑物
这些建筑物耐久的共同特点:
• ● 采用符合现代耐久要求的胶凝材料(培 烧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 糯米汁.羊桃藤 汁等)
• ● 复合使用有机外加剂(动物油脂~牛油. 桐油.乳液.动物血~牛.猪血等 )
• ● 低水灰比 • ● 工作性好,易于施工 • ● 匀质性好 • ● 具有合理的孔结构和密实度 • ● 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
(旧标准)硬练:500:600:700 (旧标准)软练:425:525:625 (新国标)ISO:32.5:42.5:52.5
水泥细度是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强度、需水 性、干缩性、水化热等一系列性能。水泥必须控制一定 的粉磨细度,水泥颗粒越细,凝结越快,早期强度发挥 越快,泌水性小,但也不能太细,否则,一方面水泥的 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干缩大,水化放热集中;另一方面, 大大降低了磨机产量,增加电耗。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水 泥细度过大,容易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还会影响外加剂 的作用效果。一般比表面积为300~350 m2/kg
• 铁道部也同期进行研究,(2001年6月29日开工修建的青藏线--50年耐久性混凝土)并于2005年开始在铁路系统大面积推 广高性能混凝土。
• 高性能混凝土 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用常规材料和常
规工艺制造的水泥基混凝土。
• 这种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掺加合格的矿物掺和 料和高效减水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 用量,并在制作上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其达到 良好的工作性、均匀性、密实性和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
一.混凝土发展历史及相关问题:
混凝土(定义---类别—水泥,沥青,聚合物,硫磺) ➢5000年前,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地区(草筋墙.炕) ➢2000年前,古罗马(地下水道.剧场、万神庙等)
建筑发展: ➢宋代明代安徽和州城墙、南京城墙、河堤、桥等 ➢1824年,英国工人烧制出“波特兰水泥”——硅酸 盐水泥原型(石灰石.粘土混合锻烧~~生成硅酸二钙. 硅酸三钙) ➢上天、入地、下水
2.高性能混凝土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材料委员会提出:要 为新世纪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高性能的建筑材料, 包括钢材、混凝土、塑料等。 (挪威)
1990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由美国国家 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和 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主办了第一次关于HPC的国际研讨会,会议 首次提出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美国 及 日本 学派)
2、什么结构物是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混凝土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见表1:
表1 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3、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价指标
京沪高速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二 高性能混凝土用原材料
1、水泥
➢ 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简称“普通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 或粉煤灰。
(1)水泥品种
六大通用水泥中矿物掺合料含量: 硅酸盐水泥:≤5% 普通硅酸盐水泥:6~15% 矿渣硅酸盐水泥:20~70%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20~50%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0~40% 复合硅酸盐水泥:两种混合材以上 15~50%
表3 通用硅酸盐水泥
(2)水泥强度等级及细度
提高水泥强度的主要措施是增加C3A和C3S含量和增加 比表面积,易导致水泥水化速率过快,水化热大,混凝土收 缩大,抗裂性下降,微结构不良,抗腐蚀性差,所以水泥强度 等级够用就行,不得随意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ECS2004-01)
主要内容
➢ 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概念 ➢ 高性能混凝土用原材料 ➢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一 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概念
1、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国家对高性能混凝 土没有定义。一般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高工作性、高耐久性。
古罗马万神殿:公元128年(哈德联)大帝时期建造的 一座建筑物,它的圆形壁厚6.1m;穹顶的直径43.3m、高 21.6m,使用了12000吨轻混凝土。
万神殿内景
古罗马圆形剧场
当代也有历时100多年的波特兰水泥混凝土 建筑物
• ● 英国南安普墩海港工程 • ● 美国西雅图海滨海上水泥船 • ● 大连、厦门的混凝土炮台 • ● 沿海、沿江商埠大量保存的混凝土建
返回主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家庄百孔桥大桥—盐的腐蚀
青藏公路桥梁墩柱冻融剥蚀
一
座
桥
何
拆 除
以 只 有
前
二
的
十
西
年
直 门 桥
寿 命 ?
为什么混凝土结构不耐久?
• ◆ 水泥质量—过细、水化过快 (C3A) • ◆ 水泥用量—过多 • ◆ 水灰比—过大 • ◆ 混凝土早期强度—过高 • ◆ 外加剂—过乱 • ◆ 施工质量—较差
➢ 处于严重化学侵蚀环境时(硫酸盐侵蚀环 境作用等级为H3或H4)应选用C3A含量不大 于6%的硅酸盐水泥 。
水泥的技术要求
注:1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 2 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 重点: 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级及细度、水泥矿物成份 C3A
近代误区:片面追求强度——力学性能
1.近代误区—后遗症
1987年美国材料顾问委员会提交的一篇报告引起 了轰动,统计表明:美国近期混凝土腐蚀损失每年 2760亿美元(中国约2000亿人民币),约25.3万座桥 梁的混凝土桥面板,其中部分使用不到20年,就已不 同程度地破坏,且每年还将新增3.5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