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合集下载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一、我省土地调查基本情况 .............................. 1 二、目标任务 (2)(一)总体目标 ..................................................................... . (2)(二)主要任务 ..................................................................... ...................... 2 三、实施原则 (3)(一)坚持国家统一标准 (3)(二)充分利用已有成果 (3)(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 4(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 4 四、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 (4)(一)工作内容 ..................................................................... . (4)(二)责任分工 ..................................................................... ...................... 5 五、农村土地调查 (7)(一)调查比例尺 (7)(二)遥感影像资料采购 (7)(三)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 (7)(四)权属调查 ..................................................................... . (8)(五)地类调查 ..................................................................... .. (10)(六)耕地坡度分级 .................................................................................. 11 六、城镇土地调查 .....................................12(一)调查范围和比例尺 ..................................................................... . (12)(二)初始地籍调查 (13)(三)变更地籍调查 (13)(四)统计汇总 ..................................................................... .................... 13 七、基本农田调查 (13)(一)基本内容 ..................................................................... .. (13)(二)基本方法 ..................................................................... .................... 14 八、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14)(一)基本内容 ..................................................................... .. (14)(二)基本方法 ..................................................................... .................... 14 九、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 14 十、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15) 1(一)建设目标 ..................................................................... .. (15)(二)总体要求 ..................................................................... .. (15)(三)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16)(四)省、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16)(五)省、市、县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16 十一、统一时点变更 (17)(一)基本要求 ..................................................................... .. (17)(二)主要内容 ..................................................................... .................... 17 十二、成果汇总 (17)(一)数据汇总 ..................................................................... .. (17)(二)图件编制 ..................................................................... .. (18)(三)成果分析与文字报告编写 .............................................................. 19 十三、主要成果 .. (20)(一)县级调查成果 (20)(二)市级、省级汇总成果......................................................................20 十四、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的衔接 (21)(一)衔接原则 ..................................................................... .. (21)(二)衔接内容及要求 ..................................................................... ........ 21 十五、检查验收 .. (22)(一)自检 (22)(二)预检和验收 ..................................................................... ................ 22 十六、实施计划 ......................................... 22 十七、保障措施 (23)(一)组织保障 ..................................................................... .. (23)(二)政策保障 ..................................................................... .. (24)(三)制度保障 ..................................................................... .. (24)(四)技术保障 ..................................................................... .. (26)(五)经费保障 ..................................................................... .. (26)2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为全面组织实施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3S”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3S”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G S T 技 术 , 只 需 1 2 赶 到 那 里 即 可 开 展 P RK — 人 工 作 。 在 相 对 发 达 地 区 , 若 当地 连 续 工 作 站 施 测 完 成 , 甚 至 连 基 准 站 也 不 必 架 设 , 即可
开展工作。
本 次 土 地 调 查 根 据 国 务 院二 次 土 地 调 查 办 公 室 要 求 , 以 区 县 为 单 位 ,按 照 国 家 的 统
理研究所 ): 倡地籍管理一体化 [] 中 国国 提 N; 土资源报 ; 0 6 2 0 年
4 张 国通 ; 行 政 权 力 公 开 透 明运 行 f】 . 让 N;
数据 ,实现 了对土地 利用 的 图形 、属性 、栅 管理 ,借 助 网络技术 ,采用 集 中式 和分布 式
相结合 方式 ,有效地 存储与 管理 调查数 据。 遥 感 影 像 数 据 、 权 属 调 查 数 据 以及 土 地 动 态
关 键词 :34 术;G s P ; I ; 第二 各级控 制测量 带来 了革命性 的变化 ,特别 是 据标准 都做 了详细规 定,对 数据采集 软件统  ̄ s I ;C S s 进行测 试 ,只有测试 合格后 的软件 ,方可 次 全 国 土 地调 查 c s T 技术 的应 用更 是 让测 绘 技术 上 了一 P RK
成 。而传统 方式则必 须通过 人工逐 个图班 量 算 ,加上量 算误差 ,一次量 算完毕 ,必须 加
以平 差 计 算 , 数 据 方 可 应 用 。 只 此 一 项 工 作 就 消 耗 大 量 人 力 物 力 。 此 次 Βιβλιοθήκη 查 统 一 使 用 同 一
储 、传输 、分析和应 用服 务为一体 的技术 流 程,获取每 一地块 的类型 、面积 、权属和 分

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识别

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识别

不规则
不均匀
位于河流与堤坝之间 一般分布在河流两侧,顺 河走向 一般分布在河流边上或潮 湿地带
青灰
线状
不均匀
青灰
不规则
不均匀
表4 QuickBird航天真彩色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航空影像
名称(地类代码) 颜色 色调 绿色 形状 纹理 备注 边界多有路、渠、有田 间防护林网 边界多有路、渠、有田 间防护林网 大部分位于城镇、村庄 边缘附近以及公路两侧 边界不清晰,缺田垄, 大范围内有较规则的农 村道路 纹理较粗,有明显的行 距和株距,每株影像呈 绿色小颗粒状
灰白
较规则
不均匀
农村宅基地(072) 铁路用地 (101) 公路用地 (102) 农村道路(104) 河流水面 (111) 水库水面 (113)
深绿+白点
不规则
不均匀
房屋密集,道路纵横交错, 纹理较粗 弯曲处为平滑弧形,一般 与其他道路垂直交叉 宽度均匀,走向平直
暗黑
条带状
不均匀
暗灰
线状
较均匀
白色线状
较规则
不均匀
线状 线状
不均匀 较均匀
航空黑白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续)
名称(地类代码) 农村道路 (104) 颜色 色调 形状 纹理 备注
灰白 一般为直线 色
均匀
大多处于耕地之间
河流水面 (111)
白色
条带
均匀
弯曲自然流畅,边界极为 明显
水库水面 (113)
灰色
不规则
均匀
轮廓清晰,边界圆滑闭合, 可见到平直规则的坝体
纹理较粗,有明显的行距和株 距,每株影像呈绿色小颗粒状。
林地 (031)
深绿
块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测绘情况的反思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测绘情况的反思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测绘情况的反思摘要:2013年12 月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报,明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

本文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测绘的方法等方面谈一下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的调查情况和测绘问题,以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土地调查测绘方法新型城镇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

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对城镇化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搞城镇化建设就需掌握土地资源的情况,就需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的调查和测绘问题。

供参考。

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1、基本情况。

2014年1月8日国土资源部网站以《全国土地利用状况首次实现数字化管理》为题说明了第二次土地普查的成果。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目前有26个省(区、市)基于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了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

31个省(区、市)在制订“十二五”规划等相关工作中,已经把二次调查成果作为重要参考。

数据库涵盖了每一块土地的用途、权属、界线、面积,所有基本农田地块信息,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以及村级界线。

首次实现了对全国土地利用状况的数字化管理、三维浏览、动态查询和快速汇总分析,实现了全国土地利用管理数字化。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也为其他领域重大工作提供了广泛服务。

同时,土地调查数据库还为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线督查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精度分析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精度分析

论文题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精度分析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生:吕杰(签名)___________ 指导老师:崔晓临(签名)___________摘要随着遥感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场上遥感软件的种类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为美国 ERDAS公司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纠正是遥感图像分类、专题制图的基础,也是遥感应用研究的基础。

该文基于 ERDAS IMAGINE软件浅谈遥感影像的几何精纠正方法。

本文首先讨论遥感影像的的处理过程,包括预处理和目视解译与判读等过程,找到影响遥感影像精度的因素并加以分析解决;然后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遥感影像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来分析,总结出不同影像在不同的地区或是在不同的地类的判读中的优势与劣势。

当前,我国正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 ,在航空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利用遥感影像制作二调底图,辅助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更新调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也为今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遥感影像,精度分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Thesis topic: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accurac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sisProfes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Name: LvJie (Signed)____________ Teacher: CUI Xiaolin (Signed)___________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various fields of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widely.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remote sensing software, compare software representative for the United States developed by ERDAS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 geometric precis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is correct, the basis of thematic mapping, but also on the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The ERDAS IMAGINE software-bas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geometric methods to correct.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including pre-processing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processes, the impact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ccuracy and analysis solution;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of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mming up different images in diffe rent areas or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t present, China is carried out the second land surve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today,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produced the second tune base,support for land-use survey to update the status quo is the best choice,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of land resources planning,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provision of decision-making basis.KEY WORDS:Remote Sensing,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Precision Analysis目录前言 (1)1.绪论 (1)1.1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1.1.1数据种类繁多 (1)1.1.2.技术提高 (2)1.1.3.数据海量 (2)1.2研究意义 (2)1.2遥感影像相关理论 (4)2.遥感影像处理 (4)2.1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5)2.1.1辐射校正 (5)2.1.2几何校正 (6)2.1.3遥感图像增强与变换 (9)2.2特征提取 (10)2.2.1光谱特征的提取 (10)2.2.2空间特征的提取 (10)2.2.3纹理特征 (11)2.3.不同遥感影像的成图 (11)2.3.1不同遥感数据源的最佳成图比例尺 (11)3 影像处理具体流程 (13)3.1彩色合成 (13)3.2添加控制点 (15)3.3重采样 (19)4不同影像特征 (21)4.1 QuickBird影像 (21)4.1.1卫星情况 (21)4.1.2影像介绍 (22)4.2 spot5影像 (27)4.2.1资料介绍 (27)4.2.2影像分析 (28)4.3 WV(worldview)影像 (32)4.3.1影像资料介绍 (32)4.3.2影像分析 (33)4.4 ALOS影像 (34)4.4.1影像资料: (34)4.4.2影像分析 (34)4.5 航片 (35)4.5.1影像资料 (35)4.5.2影像分析 (36)4.6 IRS-P5彩红外影像 (38)结论 (38)致谢 (40)参考文献 (41)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遥感技术随着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空间定位技术(GPS)等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航天DOM制作

成果

控制点文件

纠正控制点残差文件。 配准控制点残差文件。

影像


纠正影像。 配准影像。 融合影像。
DEM文件。 其它文件。

其他

调查底图生产

DOM镶嵌

镶嵌前应进行接边检查。接边误差不超过卫星影像接边限差规定 (见下表)时,应视情况进行接边纠正。接边超限时应查明原因, 并进行必要的返工。
I 级错误
II 级错误
检查点平面位置 误差超限,每3处 记为1个 接边明显不合理 处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
色调不均匀,色 彩严重失真 影像局部扭曲、 变形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 影像过亮或过暗 对比度不适中
III级错误
标准分幅影像大 于规定范围
影像几何校正

辐射量校正

由遥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学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太阳高度及地形等引起的畸变校正


视场角和太阳角的关系引起的亮度变化的校正。 地形倾斜的影响校正。
影像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太阳光在到达地表的目标物之前会由于大气中物质的吸收、 散射而衰减。同样,来自目标物的反射、辐射光在到达遥 感器前也会被吸收、散射。地表除受到直接来自太阳光线 (直达光)照射外,也受到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天空光: sky light)的照射。同样,入射到遥感器上的除来自目标 物的反射,散射光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光路辐 射:path radiance)。消除这些由大气引起的影响的处理 过程叫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

全国农村土地调查培训教材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我们采用的是综合调绘法,是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当数据源为时,依据影像特征,参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等数据或资料进行内业解译。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工艺流程图我们采集的模式是以村为单位来进行采集的,下面是介绍的内业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1.各要素数据采集与处理1.1基础地理要素1.1.1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采用基于外业电子数据或者矢量数据转换等方法采集。

矢量测量控制点。

矢量完成了后保存一个为“村名+测量控制点”的文件名。

1.1.2行政区a)采用统一下发的省、市(地)、县级行政区域;b)采用各县(市、区)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1.1.3 行政区界线1、采用统一下发的国界线,省、市(地)、县级行政区域界线;2、采用各县(市、区)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3、采用统一下发沿海滩涂界线及海岛界线等应注意的地方:1、当提供界线数据为北京54坐标系时,需转换为国家标准的西安80坐标系。

2、因为矢量化的模式是按村的模式进行的,所以在矢量化村的界线时会有和临村共边的情况,同时里面也包括了线状地物,这时我们得先协议好怎么采集,谁采集共边的地方,避免重复采集数据。

3、当行政界线为跳绘时,应按线状地物的位置采取;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需分断采集,当线状地物遇到了分支或图斑边界的情况时,线状地物必须断开分段采集。

4、行政界线遇到三个村及以上相交情况,需在村相交处断开采集。

5、行政界线遇到任何图形相交处需增加结点,这样有利于以后拓扑检查错误。

6、界线与协议书、实地、底图保持一致,如果移位大于图上0.3,否则重新调绘。

7、村界线采集完毕后,把村界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村界线”。

注意:不管用什么软件生产做数据过程中记得随时保存,由于数据底图比较大和数据量比较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经常保存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以上做的必须严格按照全国二次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来做。

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工作底图制作

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工作底图制作

D M 影像 图套合 后 高度吻合 的 土地利用 矢量 图层 。 O
2 外业 调查 底 图的解 译实 施
这是 一项重 要 的过程 , 于室 内判读 和野外 调绘 的外 用
重 、 求高 、 间紧 , 要 时 要按 期保质 保量地 完成 本 次土 地调 查 任务, 确保土 地调 查工作 程序规 范 、 内容 完整 , 不仅 要组 织
影 响外业 调绘 的质量 与速度 , 涉及 到财力 和 人力 。这 就 也
支高 素质 、 高水 平 的调 查 队伍 , 要制 定 一 套科 学 的技 还
术 路线 , 合理 确定技 术 流程 。下 面 以湖南省 安化 县 为例 作
如 下介绍 。
1 技术 指标
1 1 数 学基础 . 《 二 次 全 国土 地 调查 技 术 规程 》( D 第 T/
需要 利用 一切可 以利用 的 资料帮 助我们 分析 、 断影 像 的 判
T O 4— 0 7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土资源 l1 20 部) 规定 , 此次 土地 调 查 的 数学 基 础 为 1 1 0 0标 准 :00 分 幅 、9 0年 西 安 坐 标 系 、 9 5年 国家 高 程 基 准 。DO 18 18 M
例, 原土 地详查 ( 以下称一 调 ) 数据 建库时 间为 2 0 0 5年 , 数 据基础 为 15 9 4年北 京 坐标 系 、9 6年 黄海 高 程 系 。而第 15 二次 土地调 查为 了充分利 用第 一次详 查 的资料 , 少 不必 减 要 的重 复工 作 , 保证 质 量 的 前提 下 提 高 工作 效 率 , 须 在 必 对一调 数据 文件进 行投影 和坐标 变换 。 13 建 立 标 准 分 幅 图 使 用 ma g . p i 件 , 标 准 分 幅 s软 将 D M影像 图以 国际标 准 分 幅 图 幅 为单 位 建 立 工 程文 件 , O 加入 D M影像 图 , O 检查 影 像 图是 否 配 准正 确 , 则 , 根 否 应 据 原数据 文件信 息 进行 校 正 配 准 。在建 立 好 的 工程 文 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输出图像的各个像元在 输入图像坐标系的相应位 置进行逆运算, 求出该位 置上的像元数据。该方法 是通常采用的方法。
影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内插方法
最邻近内插法 双线性内插法 3次卷积内插法
影像几何校正
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 )
首先,在ERDAS图标面板中点击Viewer图标两次,打开两 个视窗(Viewer # 1/ viewer #2 ),并将两个视窗平铺放置 ,操作过程如下:
基本要求
精度
影像
整饰
其他
成果不全
检查点平面位置 影像采样间隔不 图号错
资料不全
数据记录格式不
中误差限差
符合规定
公里格网坐标或
符合规定
无法准确判读耕
图廓点经纬度错
数学基础错误
地等主要地类
标准分幅影像小
于规定范围
图廓标准不正确,
数字正射影像与
内图廓线、公里
网不匹配
配准后的影像应保留原始影像波段数目、顺序和采样间隔。 配准控制点残差限差不大于规定(见下表)。
融合
地形类别 残差限差
平地、丘陵地(像素) 山地、高山地(像素)
1.0
2.0
航天DOM制作
DOM生产
正射校正 配准 融合
影像融合一般以景为单元,也可分块融合。 根据影像波段的光谱范围、地物和地形特征等因素,选择
航天DOM制作
技术要求
数据源 DEM DOM采样间隔 DOM采样方法
航天DOM制作
技术要求
数据源 DEM DOM采样间隔 DOM采样方法
数据源
影像分辨率 影像组合 影像质量
航天DOM制作
技术要求
数据源 DEM DOM采样间隔 DOM采样方法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主讲人:周勇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总纲
调查底图制作
航天DOM制作 调查底图生产 调查底图检查
影像判读
影像几何校正 影像增强处理 影像信息分类
总纲
调查底图制作
航天DOM制作 调查底图生产 调查底图检查
影像判读
影像几何校正 影像增强处理 影像信息分类
DOM分幅裁切
按标准图幅内图廓外接 矩形外扩1cm范围裁切 标准分幅影像,图幅内 缺少影像数据区域以内 白色填充。
同一图幅包含不同分辨 率影像时,采用最高分 辨率进行镶嵌。
调查底图生产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DOM分幅裁切 DOM分幅整饰 图面要素 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 建立管理文件夹
Viewer #1菜单条:
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 →打开Set Geometric Model对话框 →选择多项式几何校正计算模型:Polynomial → OK →同时打开Geo Correction Toots对话框和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
于规定范围
误的问题
误的问题
内容有错、漏 元文件有错误
影像过亮或过暗 不属于前两类错 不属于前两类错
对比度不适中
误的问题
误的问题
总纲
调查底图制作
航天DOM制作 调查底图生产 调查底图检查
影像判读
影像几何校正 影像增强处理 影像信息分类
影像几何校正
文件名称有误 检查点平面位置 色调不均匀,色 县级以上行政境
数据组织不符合
误差超限,每3处
彩严重失真
界和县名标注错、
规定
记为1个
影像局部扭曲、

接边明显不合理
变形
图号漏

公里格网坐标或
图廓点经纬度漏
标准分幅影像大 不属于前两类错 不属于前两类错 图廓外其它整饰 文档资料错、漏
航天DOM制作
DOM生产
正射校正 配准 融合
航天DOM制作
DOM生产
正射校正
纠正模型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 工作区涉及连片多景同源影像时应进行整体纠正。 每景影像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不少于9个。 纠正控制点残差中误差应不大于规定(见下表),取中误
差的两倍为其最大误差。
未校正图像(输入图像)
确定校正方法 确定校正式
a)系统性校正 b)非系统性校正 c)复合校正
检验校正方法和校正式的有效性
重采样,内插
几何校正后图像(输出图像)
影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重采样方法
对输入图像的各个像元在 变换后的输出图像坐标系 上的相应位置进行计算, 把各个像元的数据投影到 该位置上。
DOM分幅整饰
公里格网间隔:图上 10cm。
整饰样式。
调查底图生产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DOM分幅裁切 DOM分幅整饰 图面要素 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 建立管理文件夹
图面要素
县级以上行政境界。Fra bibliotek调查底图生产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DOM分幅裁切 DOM分幅整饰 图面要素 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 建立管理文件夹
工作区之间进行接边检查,要求接边误差不超过卫星影像接边限 差规定。
调查底图生产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DOM分幅裁切 DOM分幅整饰 图面要素 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 建立管理文件夹
调查底图生产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DOM分幅裁切 DOM分幅整饰 图面要素 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 建立管理文件夹
影像几何校正
中心投影方式的遥感器外部畸变
影像几何校正
图像的几何校正(geometric corretiong)是指从具 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定 量地确定图像上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 地理坐标(地图坐标等)的对应关系(坐标变换式)。
影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方法
影像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影像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方法
利用辐射传递方程式的方法 利用地面实况数据的方法 其它方法
影像几何校正
图像的几何畸变
遥感器的内部畸变 遥感器的外部畸变 图像投华面的选取法引起的畸变 由地图投影法的几何学引起的畸变
影像几何校正
中心投影方式的遥感器内部畸变
影像
整饰 其他
县级辖区工程管理文件
二级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数据格式、数据组织、数 学基础、成果完整性 平面精度 接边精度 纹理 色彩 清晰度 亮度、对比度 采样间隔 图廓整饰 文档资料 元数据
检查内容包括成果完整性、工程文件命名、图幅接合图。
调查底图检查
错误分类
I 级错误
II 级错误
III级错误
地形类别 残差中误差
平地、丘陵地(像素) 山地、高山地(像素)
1.0
2.0
配准 融合
航天DOM制作
DOM生产
正射校正 配准
配准模型应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同步获取的全 色与多光谱影像,可选择几何多项式模型,阶数不大于2阶。
影像配准以景为基本处理单元,配准控制点应均匀分布、 控制全景影像。
数据源
影像分辨率
DOM比例尺 GSD
1: 5 000 1:10 000 1:50 000
<=10.0m
影像组合
影像质量
<= 1.0m <= 2.5m
航天DOM制作
技术要求
数据源 DEM DOM采样间隔 DOM采样方法
数据源
影像分辨率
影像组合
可使用不同卫星、不同时 相影像的组合,多光谱影 像分辨率一般不超过全色 彩分辨率的4倍。
影像质量
航天DOM制作
技术要求
数据源 DEM DOM采样间隔 DOM采样方法
数据源
影像分辨率
影像组合
影像质量
相邻景影像之间应有4%以上的 重置,特殊情况下不少于2%。
信息丰富,无明显噪声、斑点和 坏线。
云、雪覆盖量应小于10%,且 不能覆盖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
DXF XLS
调查底图生产
县级辖区调查底图工程管理文件
以完整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建立工程管理文件,管理辖区 所涉及的全部标准分幅DOM、标准分幅图接合表(矢量文 件,标注新、旧两种图幅编号)和县级行政界线。其命名 沿用辖区全称。
调查底图检查
检查内容
标准分幅调查范围
一级检查内容 基本要求 精度
航天DOM制作
生产流程
采用控制点和DEM分别对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正射 纠正(多光谱影像也可从正射纠正后的全色影像上选取同 名点),经融合、镶嵌生成DOM。
同步获取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可先配准、融合,再正射纠 正。
多光谱影像分辨率满足DOM生产相关规定要求时,可不与 全色影像融合,直接进行正射纠正。
由遥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学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太阳高度及地形等引起的畸变校正
视场角和太阳角的关系引起的亮度变化的校正。 地形倾斜的影响校正。
影像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太阳光在到达地表的目标物之前会由于大气中物质的吸收、 散射而衰减。同样,来自目标物的反射、辐射光在到达遥 感器前也会被吸收、散射。地表除受到直接来自太阳光线 (直达光)照射外,也受到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天空光: sky light)的照射。同样,入射到遥感器上的除来自目标 物的反射,散射光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光路辐 射:path radiance)。消除这些由大气引起的影响的处理 过程叫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