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学情评估(一)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旧报纸B. 塑料瓶C. 玻璃瓶D. 铝制易拉罐2. 化学在保障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蔬菜中只含维生素和水分B. 霉变大米淘洗干净不影响食用C. 动物肝脏可为人体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D. 新装修的房间内有甲醛,应先通风再入住3. 如图标识与所张贴位置或场所不相符的是()A. 学校洗手池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C.面粉加工厂D.居民住宅区4.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 B C D5. 世界“光纤之父”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最先提出以玻璃纤维传导光信号的基础理论。
硅玻璃的高纯度净化可实现远距离传输全真的光信号,硅(Si)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B. 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C. 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D. 硅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6.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金银花既是“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之良药”,又是“消肿散毒,治疮之良剂”。
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的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C 16H 18O 9。
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是由43个原子构成的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C. C 、H 、O 三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D.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7. 如图是汽车尾气在一种“铂催化剂”的催化下净化的微观反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A. 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三种化合物B. 反应Ⅰ前后分子改变,原子减少C. “铂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质量改变D. 反应Ⅱ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铁元素质量分数:――→FeO Fe 2O 3 Fe 3O 4由低到高B. 20℃物质的溶解性:――→CaCl 2 CaCO 3 Ca(OH)2由大到小C. 利用金属的年代:――→Fe Cu Al 由先到后D. 氮元素的化合价:――→N 2 NO 2 HNO 3由低到高9.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CO2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就是CO2D. 如果某物质分解只生成了氧气和水,那么该物质一定只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滴加酚酞溶液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观察颜色C 区分硬水和软水闻气味D 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混合气通过浓硫酸11. 如图,20 ℃时,向下列三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详解(最新)

中考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
陕西铜川耀州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B.拉坯造型C.高温烧制D.磨光上釉2.(1分)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在黄河沿岸大力植树造林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D.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3.(1分)“安全重于泰山”。
实验室贮存酒精的试剂瓶上你认为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A.B.C.D.4.(1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氧气验满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5.(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硫酸铜、液氧B.氨气、干冰C.汞、黄铜D.氯化钠、金刚石6.(1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变为纯水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1分)汝阳杜仲是珍贵的绿色资源,其主要提取物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C.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8.(1分)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捂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氢氧化钙代替B.实验中观察到a、b、c处试纸都变红色C.d处火焰先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D.该实验证明CO2可以和水发生反应9.(1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3届第一轮专项复习素质评估卷(一)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3届第一轮专项复习素质评估卷(一)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一、选择题1.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B.合成抗病毒药物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2.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A.绿色出行B.植树造林C.发展氢能源D.推广燃煤发电3.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4.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
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A.血浆B.唾液C.胃液D.尿液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B.溶解固体D.熄灭酒精灯C.倾倒液体A.A B.B C.C D.D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学情评估(二)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品名】××饼干【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第1题)A. 油脂B. 维生素C. 糖类D. 无机盐2.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 烟囱加高排放废气C. 食盐加碘预防疾病D. 秸秆焚烧增肥环保3.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C. 5 mL水与5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4.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硒的有关信息和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4题)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 96 g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D. 硒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5. “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一种名叫“邮票”的毒品,其主要成分为麦角酰二乙胺(C20H25N3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20H25N3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 C20H25N3O属于有机化合物C. C20H25N3O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20∶25∶3D. 1个麦角酰二乙胺分子由20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6. 厉害了我的祖国!长征五号B火箭的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来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装置模拟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6题)A. 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 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C. 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 该反应本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7.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B.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D. 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9.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N2(O2) CuO 加热B CuO(Cu) 盐酸溶解、过滤C H2(H2O) 浓H2SO4洗气D NaCl溶液(Na2CO3) 适量Ca(OH)2溶液过滤10.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测试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测试卷限时:45分钟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Ca— 40Fe—56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下列家务劳动中,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垃圾分类B. 晾晒衣服C. 用自来水淘米D. 用白醋除水垢2. 2023年我国“全民营养周”的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防止体重增加, 饮食只吃蔬菜和水果B. 合理摄入油脂可减少肥胖的发生C. 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D. 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3. 化学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延长海鲜的保存时间B. 秸秆综合利用, 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C. 研制新型药物,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D. 开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4. 2022年10月31日, 梦天实验舱(搭载有主动型氢原子钟、冷原子锶光钟) 成功发射。
氢和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元素和锶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 008 gC. 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D. 氢元素与锶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质量不同5. 2022年1月, 由中国科学家担纲, 人类首次合成甲二醇[化学式为CH2(OH) 2]。
下列有关甲二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 属于无机物B. 所含元素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D. 不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B. 溶解C. 过滤D. 蒸发7. 下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富氧空气中, 氧气的浓度为100%B. 该过程中分子停止了运动C. 该过程中氮分子的体积不变D. 该过程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8. 下列对化学核心观念认识不正确的是()A. 元素观: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守恒观: 32 g硫和16 g 氧气反应生成48 g二氧化硫C. 微粒观: 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H+D. 转化观: 金刚石和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9. 化学链燃烧是利用载氧体(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将空气里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
2023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9单元精练卷附答案

2023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9单元精练卷(范围:第八至九单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 —16S —32Fe —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纯碱B.食盐C.白糖D.植物油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丝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D.NH 4NO 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4.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青铜属于金属材料B.青铜的硬度比纯铜更大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要低D.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6.我国的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
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C.寻找金属代用品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7.现有X、Y、Z 三种金属,常温下只有X 能和稀硫酸反应,把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Y 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Y>X>ZB.Y>Z>XC.X>Y>ZD.X>Z>Y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易溶物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C.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60℃时,将100g 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9.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冲刺专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含12个单元专题和2套综合试题)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冲刺复习专题1《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2.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4.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5.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6.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进入实验室就可以随便做实验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7.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8.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9.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而进行的是()A.用完酒精灯后,要盖紧灯帽B.使用酒精灯时,要先检查灯芯是否平整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拿下后正放在桌面上10.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②C.①②D.③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12.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了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10单元 酸和碱 含答案及解析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浙江宁波中考)不同品牌洗手液的pH一般不同,25 ℃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洗手液a的酸性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洗手液a的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答案:A2.(2021广东深圳中考)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蓝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C.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答案:C3.(2020辽宁本溪中考)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答案:D4.(2021湖北荆州中考)物质X与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 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为氯化铁B.X只能为硫酸C.Y可以为氢氧化铜D.Y不一定是水答案:D5.(2021福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
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了①②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难溶于水B.甲可能是NaOHC.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答案:B6.(2020吉林中考)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答案:C7.(2019四川自贡中考)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