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时跟踪练(2021021008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基础题组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西城期末)图示地区()A。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D。
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2。
(2017北京西城期末)图中瀑布( )A.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B.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C。
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D。
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
(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 )A。
78米 B.88米C。
98米 D.278米4。
(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 )A。
① B.② C.③ D.④5.(2016北京海淀期中)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读甲村和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并判断在丙村是否可以直接看到乙村。
(6分)(2)量算图中甲村到乙村的直线距离,说出从甲村开车沿公路驶向乙村的大致方向.(6分) (3)图中公路线路比较曲折,试分析其选线的原因。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优质ppt版本】

答案 A 由图示信息知,该区域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
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②处地形部位的是 ( A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 A 结合该流域景观图知,②处地形部位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陡崖处等高线重合,据此判断A正确。
命题视角二 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相结合的综合判断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6)判读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 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 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 气温差异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 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 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m。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 光照差异
高于阴坡
命题视角一 结合景观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断
读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事实相符的是 ( A )
A.河流为外流河
B.湖泊为内流湖
C.①处地形起伏大 D.河口处无沙洲形成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特征
判读内容
数值范围与极值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闭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2地图课时冲关新人教版.docx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2讲地图1■练规范1课时冲关实战演练规范解答(2018 •平顶山模拟)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
据此回答1〜2题。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2.甲区域的面积接近()A. 1平方千米B. 2平方千米C. 4平方千米D. 8平方千米解析:l.C 2.C [第1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长和宽都变为原来的4倍,因而而积变为原来的16倍。
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图屮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4平方千米。
]读图,完成3〜4题。
3.甘徳机场位于甲国首都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4.甲国首都距甘德机场的距离最接近()A. 4 500千米B. 450千米C. 3 000千米D. 2 500千米A.新图比例尺为1 : 800 000解析:3.C 4. A [第3题,根据经纬网判读甲国首都(10。
N,68° W).甘德机场(48° N,54° W),进而判断甘德机场位于甲国首都的东北方向,故C选项正确。
第4题,甲国首都(10° N,68° W)和甘德机场(49。
N, 54° W)相差39个纬度和14个经度,根据计算判断两地距离应大于39X111=4 329千米,故A选项正确。
](导学号66636003)(2018 •江西八校联考)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5〜6题。
5.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B.②C.③D.④6.“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如该文书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5.B 6. A [第5题,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是反映区域特征的主要形式。
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疏密分布特点及其对应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等知识。
试题中多以虚拟区域或具体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生活的影响。
(2015·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 (2)A[图形解码]判读技巧1.读图名、图例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的位置、范围和区域内的地理事物。
2.读数值大小、变化(1)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地形类型,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2)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等。
(3)根据数值大小计算海拔、相对高度、气温等。
3.读等高线形状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结合数值变化判断地形部位,如山地、盆地、山谷(峡谷)、山脊、陡崖、鞍部等。
4.读等高线疏密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分析水能多少,确定交通线布局,分析农业布局等。
5.读等高线弯曲根据等高线弯曲状况,确定山谷(河流)、山脊(分水岭),判断河流流向等。
6.读等高线闭合等高线地形图中出现的局部闭合区域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判读,以此确定地势高低等。
7.读地形剖面图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某剖面线上各点的高度及变化趋势,分析确定剖面线。
8.综合判读综合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确定水库(大坝)位置、港口、航空港、交通线、引水线、农业生产布局等。
(2017·四川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2015·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两条400 m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 m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两条400 m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第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
答案:1.D 2.A(2018·天津十二区县模拟)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 mB.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C.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解析:选D。
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1 200 m,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5 m,L1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1 200 m、L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1 200 m,则该剖面图是依据L2绘制的,故D 正确。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最新考纲][思维导图]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重点)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较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较密集。
(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低。
(4)G点海拔H是70<H<80米,G、E的相对高度Δh为20<Δh<4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60≤H<7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为30≤Δh<50米。
温馨提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1.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
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盆地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峡谷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2.坡的类型(1)均匀坡⎩⎪⎨⎪⎧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2)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如甲、乙图所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导航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地形类型及自然 环境特征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 计算 考点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 点”“选线”“选面” 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及自然环境特征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
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表:
大于大的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 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高度(海拔)高于200米,而
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口
思维拓展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 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 处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顶
误;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D 项错误;岛屿南部等高线密集,北部较稀疏,可判断北部坡度比南部小,C 项正确。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 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
E 缓坡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2017 •天津红桥区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 山峰B.山谷C.陡崖D.鞍部2. 符合图中信息的是()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 两座山峰的相对咼度是200米C. 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 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50米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且海拔相对较高,则可知该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鞍部。
第2题,图中最高山峰是图中720 m的山峰,由于该山峰南坡等高线比北坡密集,所以南坡比北坡陡;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720- 510 = 210米;EF 段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根据比例尺,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大概是200米。
答案:1.D 2.A(2017 •江西吉安模拟)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3〜4题。
3. 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是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 ①B.②C.③D.④4.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如该文书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水草丰旷,遍布茅滩”说明在明初时期,该地应当为河漫滩平原地区,应当靠近河流附近,地势低平且面积较大的区域,读图可知,图中②处靠近河流,海拔较低,且等高线稀疏,应当为古代养马基地,故选B。
第4题,由材料可知,文章描述的是该地冬季日落的情景,冬季日落位于西南方向。
读图结合等高线分布来看,①处海拔较高,西南方向没有地形阻挡视线,能看到地平线处的太阳,A对。
②处地势较低,而西南方向有山脉阻挡,不会看到地平线日落现象,B错。
③位于陡崖下方,地势低,不能看到西南方向的日落,C错。
④位于山坡上,西南方有山脊阻挡视线,D错。
故选A答案:3.B 4.A(2017 •河南郑州模拟)下图所示地区为便于登亭观景,修建了从城镇通往观景亭的盘山公路,在某些路边设有凸面镜(右图),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据此完成5〜7题。
1山柱宀鬥山曲塩—尊蛊线1 -&005. 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A. 150 米B. 300 米C. 450 米D. 600 米6•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A.甲一乙B.乙一丙C.丙一丁D. 丁一观景亭7•图中公路沿线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 丁解析:第5题,图示等高距是200米,观景亭海拔800〜1 000米;与最高峰顶高差是221〜421米。
选B正确。
第6题,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即单位距离跨越等高线条数最多的路段;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丁一观景亭。
选D正确。
第7题, 材料中提到设有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所以此题实际是考察通视问题,甲和乙线路平直,视线不会受阻。
乙和丙都在道路弯曲处。
丙右边为山谷,视线不会受阻碍,丁的左侧为山脊,不能通视,会影响视线,所以需设置凸面镜。
答案:5.B 6.D 7.D(2017 •天津红桥区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能正确反映图中沿 a 〜b 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9.在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明显大于实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 伏与实际更加接近()①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②换较大的图纸,增大剖面图的图幅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④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也放大垂直比例尺B. 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8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状况,判断 a 、b 两点所处的高度范围及剖面线穿过地区的地势高低变化。
注意下图中a -b 所描的等高线,所以 500米<a<1 000米,1 000米<b<1 500米,故排除选项 A ;而且有两处山谷的海拔高度大于 500 m 小于1 000 m ,如下图中的a - b 黑点位置,故选项 B 正确。
第9题,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
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 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 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 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因此为了使地形剖面图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 可以缩小剖面图 的垂直比例尺,也可以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这些都可以使地形起伏变得和缓从而与实A.①②110^▲神女峰 -木利枢纽 *自撚保护区AbD110°际更加接近,故①③正确,答案选Co答案:8.B9.C(2017 •湖南长沙模拟)读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
B .乙 D. 丁解析:第10题,读图,沿河流发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然后再根据图示中的方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为东,左为西。
所以图中小河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 北,故答案选 A 。
第11题,如果想要拍摄 P 村庄的全景图,需要在能够看到P 村庄全貌的 地点,甲地位于河谷地带,与 P 村庄之间存在山脊,所以不能看到村庄的全貌,A 错;乙点的东侧为山顶,会阻挡到 P 村庄的视线,B 错;丙位于山脊,地势高,周围没有障碍阻挡, 可以看到P 村庄的全貌,C 正确;丁位于山脊,但是其左侧有个山脊存在,会影响看到 P 村庄的全貌,D 错误。
故答案选 C 项。
答案:10.A 11.C二、综合题1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
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 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10.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C.自西南向东北流( )B .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11•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P 村庄的全景图,最合适的地点是图中的A.甲 C.丙圈別 —■多村道跻■村昨 鬲山輻水库-4弄高疑/E(2) 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3) 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 BC CD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⑷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CD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
解析:(1)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角度分析。
(2)图中等高距为5米,该线路穿过了3条等高线,故最少有两个等高距的高差、最大接近4个等高距的高差。
(3)若由A到D骑行,则AB CD两段为上行路段,BC为平行路段,故BC最省力。
(4)甲处与CD之间无障碍阻挡视线,而乙处与CD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故甲更合适。
答案:(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
(2) 10 〜20 m。
(3) BC段。
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
⑷甲处。
因为从甲处到CD段无山峰、山脊、凸坡,视线无遮挡。
13. (2017 •烟台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 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 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 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
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图左下角指向标,可判断河流从东向西流。
图中等高距为100 m龙山的海拔为900 m<H龙<1 000 m甲村的海拔为300 m<H 甲<400 m,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 m<A H<700 m依据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C, 可计算出两地温度差。
第(2)题,地形、地势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变化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描述。
第(3)题,从海拔高度、地形类型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图中AB AC两线路等高线的疏密及坡度陡缓的差异。
答案:(1)自东向西。
3C到4.2 C之间(3 C<T<42C)。
(2) 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 ①海拔在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
(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4) C 线路等高线比B 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答( 其他案,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