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编写规则 (1)

合集下载

技术文件编写基本规则(企业标准)

技术文件编写基本规则(企业标准)

技术文件编写基本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技术文件编写的基本规则,给出了有关表述的一些样式,并提供了技术文件出版的格式和字体、字号。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技术文件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QJ/ML 0002-A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方法QJ/ML 0101-A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规范性要素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分为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

3.2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分为概述要素和补充要素。

3.2.1概述要素标识标准,介绍其内容、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它标准的关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等。

3.2.2补充要素提供附加信息,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等。

3.3要求表达应遵守的准则的条款。

3.4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试验文件、检验文件、标准、指导书等。

4 总则4.1 要求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且:——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清楚、准确、相互协调;——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文件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各种文件编写时,除符合本规则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各自的编写方法。

4.2 统一性在每项技术文件内,其结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

某一给定概念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词。

每个选用的术语应尽可能只有惟一的含义。

4.3 技术文件间的协调性为了达到所有技术文件整体协调的目的,每项技术文件应遵照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尤其涉及下列方面:——标准化术语;——术语的原则和方法;——量、单位及符号;——参考文献;——技术制图;——图形符号。

企业标准的编排要求

企业标准的编排要求

企业标准的编排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铝业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幅面、条文、字体的编排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XXXX铝业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Q/YDL 01.01-2005 企业技术标准的总则及基本要求3 术语和定义无4 企业标准的幅面4.1 企业标准应采用GB/T 788中规定的A系列规格纸张的A4幅面(210mm ×297mm),允许偏差±1 mm。

企业标准采用单面印刷。

4.2 当标准中图、表不能缩小时,标准幅面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或加宽,倍数不限,此时,书眉上的标准号的位置应做相应调整。

5 企业标准条文编排格式5.1 通则标准条文编排格式参见GB/T 1.1中附录G(资料性附录)的规定。

5.2 封面企业标准的封面格式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5.2.2 标准名称企业标准的名称在封面和正文首页上居中书写。

当名称由多个要素组成时,各要素之间应空一个汉字的间隙,可排成上下多行。

5.2.3 标准编号和代替标准号封面上标准编号的企标代号“Q/YDL”与其后的标准分类号之间空一个空格,标准顺序号与年号之间用“-”短横线连接。

如果有代替的标准,则在标准编号之下另起一行,“代替”两字之后接排代替标准的标准编号。

标准编号和代替标准编号右端对齐(见图A.1)。

5.3 目次5.3.1 企业标准的目次格式见附录B(规范性附录)。

5.3.2 目次中章、条、附录、图、表的编号和前言、引言均顶格起排。

章、条编号后为标题;附录编号后为附录的性质,并加圆括号,其后为附录标题。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

Q/NCIDI 中国石化集团南化设计院企业标准Q/NCIDI 020-02-1999企业标准编写规定1999-04-01发布 1999-04-15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南化设计院发布前言企业标准化是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增强素质和提高竞争力达到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企业标准是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统一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项工作的法规。

企业标准在编写格式、内容构成、章条编号等方面,都有一套严密的规范化的要求。

制定本标准,并遵循本标准的规定,足以保证各种企业标准编写的质量。

本标准根据标准化工作的需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主要内容是:(1)首页的页眉改为表格式,增加审核人与批准人的栏目:(2)增加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编写特性要求,使本标准复盖了企业标准体系内全部标准文本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修订后实施之日,原《企业标准编写规定》Q/NCIDl 020-02-1995版本同时作废。

本标准由技术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技术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惟娴本标准于1995年12月首次发布,1999年2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4月1日发布,1999 年4月15日实施。

目次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企业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2)5企业标准的构成 (3)6概述要素 (4)7标准要素 (5)8补充要素 (7)9企业标准编写细则 (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编写的要求和表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院企业标准体系涵盖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编写规定。

对于某些门类有特殊要求的企业标准,可参照本标准另编制编写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级下达的化工或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写任务。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部门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GB/T 1.1--199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化起草和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建标(1996)625号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化建标发(1997)092号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中国石化[1999]建标字111号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Q/NCIDl 020-01-1999 制定企业标准的程序Q/NCIDl 020-03-1999 企业标准出版印刷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对企业内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编写企业标准的一般规定

编写企业标准的一般规定

编写企业标准的一般规定1 企业标准的编制代号《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性作业文件》及各类《技术标准》等企业标准的代号采用类别、标准层次、顺序号加年代号标注,两者之间用短横线分开。

有分标准的在顺序号后面加“·”再加分标准顺序号表示。

例:Q/MJ—G03—02—2004标准编制的年代号(以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顺序号(以连续的两位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有分标准时按上述规定加以标注)标准层次的顺序号(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开头,G—管理标准,J—技术标准;汉语拼音字母后面以连续的两位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本厂企业标准代号(Q—企业标准;MJ—聊城市明星机械厂)2 企业标准的编制要求2.1 企业标准的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易懂并逻辑严谨,宜用文字的使用文字,宜用图表的使用图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性。

各类《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按《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执行。

2.2 幅面2.2.1 企业标准采用A4幅面的纸张。

有特殊要求时,允许采用其他尺寸的纸张,但应在不影响装订的情况下,能以折叠成A4幅面的大小。

2.2.2 图样、表格不宜缩小时,其幅面允许向翻开的方向按二分之一的倍数延伸。

2.3 格式2.3.1 《质量手册》为管理性第一层文件,其封面与首页的通用汉字、各页的标题、发布和实施时间等均用黑体字印刷。

封面应标明“德信诚企业标准”、标准代号、代替标准号(如果有)、版次、分发号、使用部门、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德信诚培训发布”等字样。

2.3.2 《程序文件》、《管理性作业文件》分别为第二、三层次文件,其首页应标有分发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版次及修改次数的表格。

2.3.3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企业标准的编写,其各章内容按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工艺流程、相关/支持性文件和质量记录的顺序编写;《管理性作业文件》直接依据其工作流程的顺序按层次编写;《技术标准》的编写,应参照GB1.1的要求,依据所描述的“技术”的特性来编写。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星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写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团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发布的一般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及所属分、子公司,不适用党务、工会及团委工作。

2.引用标准2.1管理标准引用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2.2技术标准引用GB-1.1-87s、GB1.3-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2.3工作标准引用GB1.1-87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3.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3.1标准编写应贯彻国家法令与有关标准相协调,不得与上级标准相抵触,各分、子公司编写本单位标准体系时,应参考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并与集团公司有关标准相协调。

3.2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

标准文字表达应准确、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宜用文字的用文字,宜用图表数字的用图表数字。

3.3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内容应正确无误。

3.3.1同一标准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与其他有关的标准也应一致。

同一术语应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采用同一术语来表达。

3.3.2技术标准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化学分子式(或结构式)和其他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

3.4编排格式应符合规定标准的构成,内容的编排,层次划分应符合规定。

3.5标准的编号3.5.1标准编号应按标准体系表的规定,先列入职能标准,再按职能标准中的顺序号编排。

3.5.2标准修订时,标准顺序号不变,仅把年份改为修订年份。

4.标准体系的构成4.1概述部分4.1.1封面与首页按集团公司统一格式书写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号单位和批准部门等。

4.1.2目录目次的内容包括篇、章和附录的编号、标题以及所在页码。

4.1.3标准名称标准名称应简短明确地反映标准化对象或标准的主题。

标准的名称,可用标准、制度、规定、办法等,不做统一规定。

4.1.4引言引言一般不写标题,也不编号。

引言是说明采用国际、国内其他标准的程度和表达其他内容,如这些内容不需要说明时,引言可省略。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DL 800-2001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_1>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编制电力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企业标准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l.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Part3:1997,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mational Standards, NEQ)GB 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0 31-0)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eqv IS0 31(所有部分)]GB/T 15497-1995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 15498-1995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GB/T 200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ISO/IEC Guide 21:1999,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regional or national standards,MOD)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规范性要素 normative elements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索,分为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

[GB/T 1.1-2000,术语和定义3.1]3.2资料性要素 informative elements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分为概述要素和补充要素。

企业标准编制要求

企业标准编制要求

“企业标准模板”使用说明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本局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

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

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3、第一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应完整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

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

排序规则如下: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b. 产品标准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言,提“要求”时不涉及其他中间生产环节的要求。

c. 执行“可检验性原则”,即提出的每一项要求一定要提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方法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引用现成的方法标准。

d. 指标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e.食品类标准必须写出原辅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保质期、净含量等内容,检验规则参照“QS”《审查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

[能源化工]华能集团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能源化工]华能集团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企业标准编制规则》编制说明一、概述《企业标准编制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企业标准的编制原则、标准构成、书写格式、条文的叙述表达方式、编排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是企业标准编写工作的基础性文件。

二、编制过程在广泛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主要依据行业标准DL/T 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以下简称行业标准)编写《规则》。

由于行业标准发布较早,将近10年未更新、修订,而国家标准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已于2009年发布了新版本。

因此,在《规则》编制中,我们充分吸纳了国家标准新版本更新的有关内容。

三、主要修改内容《规则》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删除行业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a.删除3.6、3.7、3.8条。

原因:关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定义已经在《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规定》中给出。

b.删除5.1.2条。

原因:对于企业标准,不再将一项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发布。

c.删除5.2.1条。

原因同上。

d.删除6.21条。

原因:该部分内容已放到《规则》7.9条。

e.删除7.1条。

原因:该部分内容与本章“技术标准的编写”相关性不大。

f.删除7.4、8.3、9.3条。

原因:各类标准的举例中,不应出现“其他要素”的编写规则。

g.删除第10章“企业标准的制定”。

原因:该章节的内容已经在《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规定》的文件中进行了规范。

h.删除附录D。

原因:附录D出现在8.3条中,8.3条已经删除。

2、《规则》更新补充部分内容。

a.增加3.1.1、3.1.2条。

原因:按照国家标准更新修订。

b.增加第7章“编排格式”,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

原因:该章节在国家标准中出现,但在行业标准中缺失,我们认为有必要增补进来。

3、《规则》整合修订部分条款。

a.完全按照国家标准的最新语言描述进行更新修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第二章 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3 标准的协调性 3.1 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协调。 3.2 与基础标准的协调。 3.3 与强制性标准的协调。 3.4 与相关标准的协调。 3.5 同一标准中相关条款之间的协调。 4 适用性 4.1 标准的内容便于实施。 4.2 标准的内容便于被其它文件引用。
7
第二章 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和制定程序
1
内容目录
第一篇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第二篇 企业标准制定程序
2
第一篇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第一章 绪论
1 GB/T 1․1 的沿革情况 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规定 GB 1․1-1981《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
般规定》 GB 1․1-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
8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1 标准内容的划分 1.1 内容划分的总原则 1.1.1 标准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个整体出版的单独的标准; ——分为几个部分出版的标准。 1.1.2 内容的划分
涉及产品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可能引起各方分别 关注时,可按内容划分标准。 1.2 部分的划分 1.2.1 划分出的各部分能单独使用 1.2.2 划分出的各部分不能单独使用
化学分析方法》
5
第二章 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1 要求 1.1 在标准的“范围”所规定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1.2 清楚、准确。 1.3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1.4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1.5 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写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2 统一性 2.1 结构的统一。 2.2 文体的统一。 2.3 术语的统一。
9
第3.1 由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划分
标准的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规范性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10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1.3.2 由要素的必备性或可选定性的状态划分
标准的要素
必备要素 可选要素
要素的典型编排见 GB/T 1.1-2000中表 2。
13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5.2 用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引出,该句子由分别列 举的各项来完成。
示例: 仪器中的振动可能产生于:
· 转动部件的不平衡; · 机座的轻微变形; · 滚动轴承; · 气动负载。
14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5.3 需要识别或者可能被引用。
示例: 按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划分为: a) 资料性要素; b) 规范性要素。
A1” ; d) 用翻译法采用国际标准时、其新增补的资料性附
录应排列在国际标准附录的后面。 其编号前应增补“N” ,即表达成“附录NA” 、“N A.1”、“图NA.1” 、“表NA.1” 。
18
第四章 资料性概述要素
1 封面、首页、其余页 见上海市企业标准格式。 需征求有关专利意见时,则在标准(一般不包含
15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5.4 有时列项还可细分更小的层次。 示例: 由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的状态划分为: a) 必备要素,其要素包括: 1) 封面; 2) 前言; 3) 名称; 4) 范围。 b) 可选要素,除上述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
16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6 附录 2.6.1 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使用附录的原 因如下:
本规定》 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一规则:第1部分 标准编写的 基本规定》
3
第一章 绪论
2 GB/T 1.1的相关标准情况 3 2.1 GB/T 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 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企业标准)送审稿的封面上标注“请将你们发现的有 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还回” 。 2 目次 2.1 功能
4
第一章 绪论
2.3 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 GB/T 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
术语》 GB/T 20001.2—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
符号》 GB/T 20001.3—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
信息分类编码》 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
11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 标准的层次 2.1 部分
指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文 件之一。 2.2 章
指标准的基本单元。 2.3 条
指章的细分。 2.4 段
指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
12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5 列项 列项的表达形式有四种。
2.5.1 可用一个句子引出。 示例 ; 下列各类仪器不需要开关: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功耗不超过10W的仪器; ——用于连续运转的仪器; ……
——为合理安排标准整体结构,突出标准主要技 术内容;
——为方便标准使用者对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的 进一步理解。
——采用国际标准时,为了给出与国际标准的详 细技术差异。
2.6.2 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17
第三章 标准的结构
2.6.3 编写附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 附录编号对能否使用“O”和“I”未作规定; b) 排列顺序取决于在标准中被提及的前后; c) 条款、图、表的编号。如: “图A.1”不能写成“图
5 采用国际标准 5.1 按GB/T 1.1的规定编写。 5.2 等同采用时,标准的文本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 准一致。 5.3 技术性差异、文本结构差异的情况应指明。 5.4 应包括被采用国际标准的全部修正案和技术勘误。 5.5 其他规则应遵守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 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GB/T 1.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技术工作程序》 2.2 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 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GB/T 20000.2—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 标准的规则》
GB/T 20000.3—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引用文件》 GB/T 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 及安全的内容》 GB/T 20000.5—200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5部分:产品标准 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