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函数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能够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 让学生掌握导数的定义,能够计算常见函数的导数。
3. 让学生理解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能够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学内容1. 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如果函数f(x)在区间I上,对于任意的x1, x2∈I,当x1 < x2时,都有f(x1) ≤f(x2),则称f(x)在区间I上为增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1, x2∈I,当x1 < x2时,都有f(x1) ≥f(x2),则称f(x)在区间I上为减函数。
2. 导数的定义定义:函数f(x)在点x处的导数定义为函数在点x处的切线斜率,记作f'(x),即f'(x) =lim┬(h→0)〖(f(x+h)-f(x))/h〗。
3. 常见函数的导数(1)常数函数f(x) = c,其导数为f'(x) = 0。
(2)幂函数f(x) = x^n,其导数为f'(x) = nx^(n-1)。
(3)指数函数f(x) = a^x,其导数为f'(x) = a^x ln(a)。
(4)对数函数f(x) = ln(x),其导数为f'(x) = 1/x。
4. 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1)如果f'(x) > 0,则f(x)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
(2)如果f'(x) < 0,则f(x)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
(3)如果f'(x) = 0,则f(x)可能在某点处改变单调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单调性。
2. 讲解:讲解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 讲解:引入导数的定义,讲解常见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
导数的概念教案及说明

导数的概念教案及说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导数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2. 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加速度等。
二、教学内容1. 导数的定义2. 导数的几何意义3. 导数的计算方法4.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导数的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函数的斜率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率。
2. 导数的定义:介绍导数的定义,强调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导数的含义。
3. 导数的几何意义:通过图形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导数表示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4. 导数的计算方法:讲解导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基本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等。
5. 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加速度等。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8. 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讲解和练习。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导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课时,共计45分钟。
九、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练习题3. 相关参考资料十、教学拓展1. 导数的进一步应用,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
2. 导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函数实例,让学生理解导数的计算过程和应用场景。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导数问题,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际操作: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求解导数,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导数的概念》教案

《导数的概念》教案教案:导数的概念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1.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导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3.情感目标:通过对导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2.1.导数的定义和概念。
2.2.导数的基本性质。
3.教学难点:3.1.导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2.导数的计算和应用。
4.教学过程:4.1.导入(10分钟):引入导数的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导数的作用和意义。
4.2.导数的定义(20分钟):4.2.1.简单介绍导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4.2.2.讲解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4.2.3.通过实例和图像说明导数的计算。
4.3.导数的基本性质(30分钟):4.3.1.导数的定义区间和存在性。
4.3.2.导数的唯一性和连续性。
4.3.3.导数的运算法则。
4.4.导数的应用(30分钟):4.4.1.导数在函数图像的研究中的应用。
4.4.2.导数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4.4.3.导数在速度和加速度中的应用。
4.5.小结(10分钟):对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5.教学手段:5.1.板书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2.生动形象的实例和图像辅助讲解。
5.3.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6.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7.教学评价:7.1.反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7.2.笔试评价:设计一套综合性的习题,考查学生对导数概念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7.3.直观评价:观察学生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导数的能力和方法。
8.教学延伸:8.1.导数的计算和应用在微积分的后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还需继续加深对导数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8.2.练习不同类型的导数计算题目,提高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3.进一步了解导数的发展与应用,拓宽数学知识的广度。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一、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4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教学难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4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三、教学过程:函数的赠与减、增减的快与慢以及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函数的这些性质,我们可以对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导数为工具,对研究函数的增减及极值和最值带来很大方便.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发现式、启发式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提问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引导学生回答“定义法”,“图象法”。
)2.比如,要判断y=x2的单调性,如何进行?(引导学生回顾分别用定义法、图象法完成。
)3.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如果遇到函数:y=x3-3x判断单调性呢?(让学生短时间内尝试完成,结果发现:用“定义法”,作差后判断差的符号麻烦;用“图象法”,图象很难画出来。
)4.有没有捷径?(学生疑惑,由此引出课题)这就要用到咱们今天要学的导数法。
以问题形式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同时引出新问题:三次函数判断单调性,定义法、图象法很不方便,有没有捷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导数的概念教案及说明

导数的概念教案及说明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数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导数的定义:引入极限的概念,讲解导数的定义及求导法则;2. 导数的计算:讲解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链式法则;3. 导数的应用:讲解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导数的定义及求导法则;2. 导数的计算方法;3.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及应用;2. 利用例题,演示导数的计算过程;3. 引导学生运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极限的概念,讲解导数的定义: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率,通过极限的概念来理解导数;2. 讲解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链式法则:引导学生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3. 利用例题,演示导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通过例题,加深对导数计算方法的理解;4. 讲解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培养学生运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例题演示、练习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导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导数的几何意义:讲解导数表示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引导学生理解导数的几何interpretation;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讲解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讲解导数与函数极值的关系,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七、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导数求解:如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问题,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等;2. 分析复杂函数的导数求解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复杂函数导数的求解方法。
中学数学教案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

中学数学教案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会使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极值、单调性、凹凸性等问题。
3. 能够运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数的基本概念: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
2. 导数的计算:基本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导数。
3. 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凹凸性、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导数的基本概念、导数的计算方法、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
2. 难点:导数的计算、函数的凹凸性判断、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
3.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凹凸性等概念。
4. 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问题。
2. 讲解导数的基本概念:介绍导数的定义,解释导数的几何意义。
3. 导数的计算:讲解基本导数公式,示范导数的四则运算,分析复合函数的导数。
4. 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凹凸性的判断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演示。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导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导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如能否灵活运用导数分析函数的性质。
七、教学拓展:1. 导数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介绍导数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探讨导数在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导数的概念教案

导数的概念教案教案标题:导数的概念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作用;2. 能够计算简单函数的导数;3. 掌握导数的基本性质。
教案内容:引入导数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出导数的概念,如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速度;2.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移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提问他们是否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和计算物体的速度。
导数的定义(15分钟):1. 介绍导数的定义: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该点的切线斜率;2.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的概念,并通过具体函数的图形展示切线的斜率如何表示导数。
导数的计算(20分钟):1. 通过具体函数的例子,逐步教授导数的计算方法,如用极限法求导、使用导数公式等;2. 练习不同类型函数的导数计算,包括多项式、指数、对数、三角等函数。
导数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介绍导数的基本性质,如常数函数的导数为0、导数的线性性质、导数的乘积法则和商法则等;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和应用导数的基本性质。
综合练习(20分钟):1. 提供一些综合性的导数计算题目,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答;2.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纠正,加深对导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导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基本性质;2. 引导学生思考导数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有关导数的知识。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2. 教材、作业本和练习题。
评估方式:1. 教师通过课堂参与度、问题回答情况和练习题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 可以设计小组或个人综合性评估题目,考察学生对导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整体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作用,同时通过具体例子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导数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思维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答和练习,加深对导数的理解。
另外,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导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与导数》深化学习任务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与导数》深化学习任务一、学习目标:1.掌握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能够运用导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解决问题;3.能够应用函数与导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学习任务:1.展示函数与导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复习函数与导数的基本定义和常用性质;-阅读相关教材内容,理解函数与导数的概念;-设计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2.学习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在课堂上讲解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导数;-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计算函数的导数;-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学习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在课堂上讲解函数与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最值问题、变化率问题、切线问题等;并通过计算导数解决问题;-设计一个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应用问题,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报告,包括问题的描述、建模过程、解决方法和结果分析。
4.总结与评估:-设计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编写一个总结报告,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总结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
三、教学过程设计:1.函数与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展示(2课时)-讲解函数与导数的定义,包括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复习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讲解应用。
2.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学习(4课时)-讲解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导数;-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巩固运用导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3.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学习(6课时)-讲解函数与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最值问题、变化率问题、切线问题等;过计算导数解决问题。
4.总结与评估(2课时)-设计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编写一个总结报告,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总结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函数与导数教案
1、曲线3123y x =-
-在点(-1,-53
)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2、曲线ln y x x =在点(e,e )处切线的方程为
3、设曲线1122sin (,),(,)y x P x y P x y =在点处切线分别为12,l l ,若122PP π<,12l l ⊥ 则12,l l 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4、若曲线1x x y e e -=-在点p 处切线平行于244(3y x x =-+Q 处切线,则PQ 的斜率为
5、函数2()ln 2cos 2
x x f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6、函数2
3()x x f x e =的极大值是 极小值是
7、已知,函数36y x x =-,则当[x ∈时,y 的最大值为
8、已知曲线2x y =在点(,2)()n n P n n N +∈处的切线与x 轴相交于点(,0)()n n Q x n N +∈则
当2n ≥时,1n n x x --=
9、若函数2()2sin()cos 3f x a x a x x π=++
在R 上是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10、设函数2
()(1)2ln f x a x x =-+
①若f(x)没有极值点,求a 的取值范围
②若f(x)的极大值点为1x ,极小值点为2x ,求2x -1x 的取值范围?
11、已知332,()3,()3(1)11k R f x x x k g x kx k x ∈=-+=-+-函数,
(1)若对任意1212,[2,2],()()x x f x g x ∈-≥都有,求k 范围.
(2)若存在1212,[2,2],()()x x f x g x ∈-<使得,求k 范围
§5函数与导数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函数2()ln f x x x x =+-的递减区间为
2、函数()cos (0)x f x e x
x π=<<的最大值为 3、函数32()23121[,1]f x x x x m =+--在上的最大值为17,则m=
4、若曲线28l (,
)327P 过点,且与曲线300(,)y x Q x y =相切于点(23x ≠),则Q 点的坐标为
5、曲线sin cos 12
y x x x P π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6、曲线
y =1,1)处的切线1l 平行于直线2l :10x ay -+=,则12l l 与的距离为
7、设曲线101(1)(,)x y ax e A x y =-在点处的切线为1202,(1)(,)x l y x e B x y -=-在点处的切
线为2l ,若存在0123[0,],2
x l l ∈⊥使,求a 的范围.
8、函数f(x)的定义域在[1,0)(0,1]-⋃上的偶函数,当3[1,0),()x f x x ax
a R ∈-=-∈时 (1)(0,1],()x f x ∈当时求的解析式
(2)若a>3,证明()(0,1].f x 在上为增函数
(3)是否存在a,使得当(0,1],()1?x f x ∈-时有最大值
9、已知函数()ln ,()()'()f x x ax g x f x f x =-=+,其中a 为正实数,
(1)若当1x e ≤≤时,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4,求函数()f x 解析式
(2)求a 取值范围,使得函数g(x)在(0,)+∞上是单调函数
10、设函数23()21f x x a =
-≤≤且求证:
对任意[0,
'()12x f x ∈≤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