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 题。

(共9 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从流飘荡.从:跟、随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
C.互相轩邈.轩:往高处伸展
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与朱元思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猛浪若奔若士必怒
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
D.鸢飞戾天者宜多应者
8.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
6.B 7.D 8.B。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含答案
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4、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山__川__之__美___ _,__古__来__共__谈”;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 是“__奇__山__异__水__,__天__下__独__绝___”。(2分)
5、(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 达了作者对_山__水__自__然__(__祖__国__大__好__河__山__)_的热 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 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 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_鸢__飞__戾__天__者__,_ _望_峰__息__心__;__经__纶__世__务__者__,__窥__谷__忘__反___”即可 看出。 (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 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2分)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水/皆缥碧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湍急的水 流比作急速的箭,把迅猛的波浪比作飞 奔的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势的湍急 。或对比,把湍急的水流比作急速的箭 相比,突出水势的湍急。
或对偶,句式工整,节奏感强,朗 朗上口,易于记忆。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训练6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_______________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_______________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_______________ ④山岚设.色之妙设: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之----《与朱元思书》提示:该资料需值得保存,可供中考复习时用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之----《与朱元思书》提示:该资料需值得保存,可供中考复习时用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二、(2020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0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与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与答案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4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④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5.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本文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欲的心态。

B.第①段是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为全文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②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充了富春江的特色。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1.A 2.C 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 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D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优秀9篇)

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优秀9篇)

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优秀9篇)阅读短文《晚游六桥待月记》,回答后面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第一篇: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鸟鱼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有着勇于拼搏的豪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水皆缥碧()②互相轩邈()③好鸟相鸣()④经纶世务者()4.简答。

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④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5.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本文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欲的心态。

B.第①段是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为全文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②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充了富春江的特色。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答案:1.A2.C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D与朱元思书读后感(二)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与朱元思书》虽名为“书”,从内容上看则是一篇典型的山水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
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
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
午十一时至下午午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9.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1)千转不穷(2)泠泠作响(3)梅花为寒所勒
10.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小丘西行百百二十步
C.梅花为寒所勒/化而为鸟
D.山岚设色之妙/实为欲界之仙都、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甲文通过写水的“急湍”这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的“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D.乙文通过西湖春季的美景,反映作者的心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3.说说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两位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9.(1)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3)约束、抑制10. D
11. B
12.(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
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2)这种快乐只留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和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13.寄情山水,反映作者热爱山水、厌弃世俗的心态。

【解析】
9.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
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勒”在
现代汉语中也有“强制,逼迫,约束”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D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都是结构助词“的”之意。

A前者“从”,后者“如果”。

B前者动词“跟随”,后者介词“由,自”。

C前者表被动,后者“变成,变为”。

11.B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甲文主要从水色、水态、水势来表现富春江水的“异”的。

其中“缥碧”“千丈”“见底”都逐一说明水色;而游鱼和细石的动静结合,反倒说明水态(清澈)。

那么“水流—快如箭”,“猛浪—若奔马”写出水势(急流)。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
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柯”:树枝。

“上”:在上面。

“受用”:享用。

“安”:怎么。

“道”:说。

13.比较阅读。

要求分析两位作者的思想感情。

题干要求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
度来探究。

属于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阅读好两篇文章,扫清文
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从对待风景的角度可答作者寄情山水、热爱山水的情感;再如从对待世俗社会的角度可答反映了作者厌弃世俗的心态。

这是两位作者所流露出的相似的思想感情。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
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
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
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二)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
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
次告诉我。

”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
似雾,弥漫二十多里。

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绔
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
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的
美,更是难以形容。

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


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